
多彩辽宁
- 辽宁大连:辽港集团今年前5月发运日本过境商品车接近去年全年发运量日前,随着两趟专列、400余辆商品车装载作业的完成,辽港集团日本过境商品车运输项目今年已累计发运商品车近3900辆,同比增长超140%,接近去年全年发运量。辽港集团今年前5月发运日本过境商品车接近去年全年发运量。(摄影:港宣)2021年1月末,辽港集团充分发挥自身在“东连东亚、西接中亚”运输通道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启动日本过境商品车运输项目,全力推动东北海陆大通道建设。项目显著压减了过境商品车的运输时间和成本,2021年全年发运量突破4000辆。针对今年二季度腹地车企加快恢复生产、提升产能,铁路装卸作业异常紧张的情况,大连汽车码头公司科学协调铁路车站,组织与调配装卸队伍,优先保障过境商品车专列的装载作业,不断提高海铁换装的效率与作业品质,实现各物流环节的高效联动。今年以来,大连汽车码头公司先后创造了单船卸车量、月度发运量以及全程物流时效多项作业新纪录,以高水平港口服务推动商品车海陆大通道的稳定畅通和健康发展。编辑:邹润06/09
- 辽宁铁岭:开展“千名干部百项攻坚行动” 营造良好发展生态与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千万级源网荷储示范基地;与国电投辽宁清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密切配合,推动百万千瓦级“风光火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开工建设。这两个着眼未来的“一体化”项目,让铁岭加速向“绿色能源之城”转型。辽宁益海嘉里淀粉科技有限公司20万吨/年玉米胚芽榨油项目完成储油罐区建设,开原川顺食品加工有限公司速冻果蔬制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项目开始安装设备,辽宁奥瑞金食品工业有限公司采用品质优良的开原大米进军预制菜市场……在大企业、大项目的带动下,作为农业大市的铁岭,正由“卖原料”向“卖加工品”,由“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变,三产融合悄然提速。日前重新开业的沈阳歇马夜市上,一只来自西丰县的梅花鹿成为“明星”,或在某个摊位前驻足,或温顺地等待小朋友合影,蚕蛾、灵芝、山野菜等西丰特色产品,都成为夜市上的抢手货。拓宽发展思路,打开沈阳市场,西丰县正逐步加大融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的力度,组织绿色农产品点对点供应高端社区,组织沈阳市民到西丰体验森林避暑的惬意,进而推进产业互动。“五一”过后,铁岭市加速复工复产,重点推进的多项工作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提振了信心,鼓舞了士气。这一切,都与全市干部共同参与的“千名干部百项攻坚行动”紧密相关。攻坚行动直指短板问题铁岭市“千名干部百项攻坚行动”始于去年10月,缘于对铁岭发展面临风险隐患、瓶颈障碍的梳理排查。“站在美丽幸福新铁岭建设的新起点上,我们越发感觉到,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突出瓶颈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刻不容缓!”铁岭市委主要领导指出的这些问题,有亟待化解的国有企业债务、亟待盘活的园区闲置资产、亟待改革的开发区管理体制,有急需提升的公共服务质量、急需提振的发展信心、急需补齐的民生短板。铁岭市委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问题就是影响和制约地区发展的体制机制、经济结构、开放合作、思想观念“四个短板”的具体呈现,有的表现十分突出,对振兴发展的束缚很大,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突破这些瓶颈障碍。要破解这些问题,就要强化斗争精神,直面问题、决不“绕道”、狠抓落实,一件一件抓具体抓到位抓出成效。铁岭市将“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上升到重大战略层面,在全市开展“千名干部百项攻坚行动”,集中力量攻克一批事关全局、事关当下、事关长远的难题。攻坚行动从市委办、市政府办梳理的500多项影响铁岭发展的问题中,挑选出100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情。其中,有30项全局性难点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撬动铁岭发展;有社会高度关注的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事项,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不打折扣地落实好;有银州区果蔬贸易城等烂尾项目,以及部分居民“回迁难”问题,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解决问题要不避丑不避难,更要一抓到底,责任到人。铁岭市在《“千名干部百项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中明确,攻坚行动由分管市级领导挂帅、组织实施、调度推动;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对辖区内的问题承担第一责任人责任;各委办局的“一把手”要把攻坚任务作为本部门中心工作,对照任务清单主动认领攻坚事项,逐项组建专班,细化、实化具体工作内容,确保取得实效。建立环节完整的责任链铁岭德成重工有限公司接手清河区原有停产企业后,着手对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但去年5月开工后发现,原有66千伏变电站根本无法满足企业用电需求。解决这一难题,成本最低的方案是从开原市的一个220千伏变电站引出一条66千伏供电线路。这条线路全长11.1公里,要跨越清河区和开原市4个乡镇(街道)的10个行政村,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作为百项攻坚任务中“着力解决项目开工建设缓慢问题”中的一个具体问题,这条需要跨区域的供电线路,最终上报到攻坚事项汇报会。对这一棘手问题,有关部门进行现场办公、拿出办法、迅速解决,今年3月15日,供电线路顺利实现全线贯通。为全面掌握攻坚事项进展,动态了解干部作为,铁岭市按照“日周旬月季”调度推进机制,制定了项目攻坚专班每天一汇总、分管市级领导每周一调度、领导小组副组长每旬对难点问题进行协调、领导小组组长每月安排部署、市委常委会每季度听取情况汇报的工作措施。与此同时,铁岭市委组织部切实履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出台了攻坚项目考核验收办法、建立了难点问题协调解决机制,并以工作简报的形式定期对任务进度进行通报,对典型经验进行宣传推广。为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铁岭市在考评方案中明确,对攻坚行动中实绩突出的部门予以表彰、奖励,对表现突出的干部予以记功、嘉奖,符合干部选拔任用标准的,优先提拔重用;对在攻坚行动中消极懈怠、不负责任、落实不到位的,根据问题性质,追责问责。在“千名干部百项攻坚行动”中,铁岭市建立了分工明确、环节完整的责任链,在市委常委会上作了表态发言就如同立下了军令状,到了时间节点就考核验收,对未完成的单位要亮灯、约谈、通报,对表现突出的个人更要点名道姓表扬。2021年,有10名干部因在攻坚行动中表现突出,被评为铁岭市“为民服务真抓实干先进个人”,近期又有5名干部被推荐为2022年“振兴先锋——高质量发展”先进个人表彰对象。着力涵养良好发展生态截至5月30日,铁岭市“千名干部百项攻坚行动”确定的100项攻坚任务已经有56项完成并通过验收,其他44项攻坚任务也取得了新进展。在营造办事方便政务环境方面,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实际网办率、提升社区人员服务水平、推广政务服务驿站、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速等攻坚任务顺利完成,并不断深化。在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方面,信用城市建设、市域治理智能化平台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保护民营企业权益等攻坚项目都有序推进,个别需长期推进的项目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围绕成本竞争力强,铁岭市在不断加大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物流成本、要素成本的同时,还把盘活闲置资产作为帮助企业降成本的重要举措,把闲置厂房租售给企业,让企业降低建设成本和周期,实现轻资产运营。在打造生态宜居环境上,中电环保垃圾发电项目、铁岭市中心城区雨水污水合流、银州区供暖管网老旧问题等攻坚任务都取得了重大进展。通过开展“千名干部百项攻坚行动”,铁岭市的营商环境实现了持续优化,并推动各项工作焕发出新气象、实现了大提升。通过开展“千名干部百项攻坚行动”,广大党员干部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有效提升了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化解矛盾风险的水平。在疫情防控中,铁岭全市上下迅速形成贯通到底的责任链,各级领导干部压在一线,在动态中实施防控方案、完善防控手段,确保防控指令实时传达,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实现了防疫和生产齐头并进。在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中,铁岭市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了助企纾困“双十条”政策措施,对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了精准回应。更为重要的是,与助企纾困政策同时出台的还有相关的问效举措,既要追踪3140万元纾困资金帮助了多少家企业,撬动了多少社会资本跟进投入,又要追踪相关部门在服务企业时做了哪些务实的工作,推出了哪些创新举措,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千名干部百项攻坚行动”带来的变化,不仅体现在城市环境上、项目建设上,还体现在党员干部的“主人翁”意识上、发展信心的提振上、工作作风的转变上。把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要求,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攻坚项目上,精准发力,随着攻坚行动的持续推进,铁岭的发展环境也持续向好。编辑:邹润06/09
- 辽宁省博物馆将展览延至博物馆外 “字途”教育展览推答题菜单5月31日起,辽宁省博物馆正式恢复对外开放。作为恢复开馆后的第一个展览,“字途——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教育展”主题鲜明、展陈新颖、互动性强,吸引不少青少年观众前往参观。“字途”教育展吸引不同年龄段观众前来观看。(摄影:朱忠鹤)整个展览强调“由字及物”走进辽宁省博物馆三号展厅,迎面的是白色的、写着“字途——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教育展”几行字和由多个汉字组成的橘黄色与白色相间的背景墙。整个造型与色调,充满了活力与轻松。6月1日上午,展厅内别具一格的设计,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因为这是呈现给青少年观众的一个展览,所以,我们在色调上特意强调了青春与活力。这也是这个展览的亮点之一。”策展人辽宁省博物馆公共服务部副主任张莹说。记者注意到,展厅内大面积使用橘黄色,营造出轻松氛围,在地面和天棚的处理上,也遵循了舒缓的基调。比如,地面上的指示标识没有采用博物馆内常用的硬线箭头,而是改为了文物造型的标志。不仅如此,不同于以往一些文物展“用物说事”的方式,“字途”教育展以汉字的演变历史为主线,辅以文物展示。在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绵延了几千年的汉字发展演变过程中,甲骨、簋、爵、虎符、铜权、封泥、瓦当、汉砖、碑帖拓片等各类文物嵌入整个时间轴线,实现了“由字及物”。当观众参观到汉字某一发展阶段时,可借助展厅内的文物,一目了然。据悉,整个展览所展出的48件文物都是辽宁省博物馆的自有文物。全方位互动是展览主要特色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字途”教育展将观展与互动进行了有机融合。在展厅现场,不仅摆放了三维针雕墙,孩子们用身体或手掌就能书写汉字,做到寓教于乐,而且还以“仓颉造字”为主题制作了动画短视频,让孩子们轻松了解这一段历史。走进博物馆看展览,走出博物馆想展览,将展览延伸至博物馆外,这也是“字途”教育展的主要特色。“字途”教育展别出心裁,特意围绕展览推出“青少年知识趣味答题册”,小观众回到家后,可以根据观展后的记忆,逐一回答题册中的问题,答题完毕,可扫描二维码获取正确答案。为了吸引青少年,“字途”教育展整个展示设计还采用了明信片式造型。明信片正面,是每一个展柜,制作者根据文物造型与上面的汉字,在展窗上勾勒出不同造型;明信片背面,则是悬挂在展厅墙壁上的展板,展板右上角,还特意加盖了标记有“辽宁省博物馆”字样的邮戳,让明信片的造型更加彰显。张莹告诉记者,他们想通过这种承载文字的明信片的方式,更好展现汉字演变历史。据悉,从5月末正式启幕的“字途——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教育展”将一直持续到今年8月。06/08
- 辽宁本溪市:小山参做成大产业进入6月,在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北江工业园区,以人参为主要生产品种的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等十几家中药企业进入人参加工和外销旺季。近年来,桓仁将山参产业作为当地的主导产业与特色产业,通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蹚出一条以山参林下种植为主、平地栽参为辅的种植模式。截至目前,全县山参保护面积达65万亩,基地规模居全国县级首位,年产山参干品3吨左右;农民从事山参产业的收入占年收入的80%以上。同时,全县培养了从事山参经销的经纪人万余人,推动人参制品销往全国,并远销韩国、日本、欧洲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同仁堂、鹤年堂、天士力等国内知名药企纷纷落户桓仁,建立山参种植基地。在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人参产业已经成为桓仁的支柱产业,为乡村振兴、县域经济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图①为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辽宁)有限公司的工人在包装人参片。图②为人参冻干产品出箱。图③为每批次产品均按要求进行质量检验。06/08
- 辽宁大连:高端装备研制再发力 连创两项“中国第一”6月1日,大连重工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举行成立挂牌仪式,标志着企业将以崭新的形象,锚定200亿元营收倍增目标,开启全力打造高质量、高效益,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重工装备集团的新征程。根据大连市委市政府深入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的决策部署,重工·起重集团与大连橡胶塑料机械有限公司、大连金州重型机器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整合,成立大连重工装备集团。截至目前,大连重工装备集团正按照既定的“首月”“百日”“年度”重组整合“作战图”“施工表”进行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持续在高端装备研制领域再发力,连创2项“中国第一”。大连重工装备集团研制的出口南非大型橡胶输送带四辊压延生产线。(摄影:栾兰)5月中下旬,大连重工装备集团下属大连重工机电设备成套有限公司创造了1项“中国第一”,其与内蒙古某化工企业签订了多台国内单台容量最大的81兆伏安电石炉设备总承包合同。该项目的成功签订,有利于大连重工装备集团进一步站稳国内超大型电石炉市场的制高点,对企业持续巩固在大型电石炉市场的主导地位、加快拓展增量高端市场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在大连重工装备集团下属大橡塑营城子基地,工人们经过紧张的安装调试工作,为南非某客户研制的“中国第一”——全球最大规格Φ900x2800大型橡胶输送带四辊压延生产线,正式下线并发往客户现场。这是继为希腊某企业研制大规格四辊压延生产线后,大橡塑再次承揽类似项目,标志着“大橡塑”品牌的高端压延机产品得到众多国外厂商的高度认可。近年来,大连重工装备集团下属相关研制单位紧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端装备的需求,把承担国家重大装备课题,振兴民族装备制造业作为企业的使命和社会责任,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新产品以及关键核心技术,攻克多项国家“卡脖子”难题,铸就了大国重器。大连重工装备集团各企业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129项,累计创造了454项“中国第一”,破解近百项重大装备国产化难题。06/07
-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主题展览精彩亮相6月5日,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主题展览在沈阳开展。图为主题展览现场。(摄影:徐丹伟万重)走进主题展览,最先映入眼帘的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摄影展,参展的70幅作品,全面展现出中国大好风光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同时,展览还综合运用图片与音视频,以“高质量发展篇”“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篇”和“公众参与篇”三个板块,全方位、多角度展示辽宁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显著成效与美丽辽宁建设成就。“2021年,鞍钢本钢重组,成为我国北方最大钢铁‘航母’……”主题展览讲解员路雅淇向观展者讲述辽宁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建设进程。展示的内容清晰地勾勒出我省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的坚实足迹。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篇”展览区,一幅幅壮美的风景图片、一组组喜人的生态数据,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出辽宁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从生态创建到海洋生态修复,从优化能源结构到保护生物多样性……辽宁始终确保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数据显示,2021年,我省平均优良天数达321天,空气质量创历史最好水平。中国青年报记者张艺在观展后,对阜新市彰武县樟子松治沙留下了深刻印象。从一棵树,到一片林海,彰武县的森林覆盖率由2.9%增加到31.47%,一代代固沙开拓者创造了让“沙海变林海”的奇迹。守护母亲河、清洁海岸线、监护斑海豹……生态辽宁,共建共享。“公众参与篇”板块充分展现了我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生态共建的生动场景,讲好一个个有温度的辽宁生态故事。06/07
- 辽宁阜新:齐护生态绿 共建幸福家近年来,阜新市坚持打生态牌、走绿色路,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积极建设宜居宜业美丽阜新,在山水之间挥毫泼墨,让蓝天白云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动人底色,让碧水青山成为美好生活的新常态,阜新交上了一份亮眼的“绿色成绩单”。绿色屏障沙海边的生态长城在我国防风固沙版图上,阜新占据特殊位置:新中国科学治沙开始的地方,“三北”防护林重点建设区域,辽宁中部城市群和京津冀的“挡沙墙”“碳汇库”。在“绿美辽宁”“辽西北防风治沙固土三年攻坚行动”中,阜新担纲重要角色:阻止科尔沁沙地南侵,修复百里矿区,再现辽河流域水清岸绿的生态美景。当记者与彰武县章古台镇党委书记吴涛握手时,能明显感到他掌心的粗糙,“这阵子栽了不少树,手上起了茧子,脸也被晒爆皮了。”阜新地处全国最大的沙地——科尔沁沙地南缘,章古台镇则如同一只拳头,直插大漠腹地。这里是我国第一个固沙造林研究所所在地,镇里随处可见这样的标语:“新中国科学治沙开始的地方”。植树造林的基因,深深印刻在章古台人的骨子里。年年栽树,今年却另有一番激动人心的愿景。4月9日,阜新市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正式启动,一场轰轰烈烈的植树造林活动拉开帷幕。阜新是全省唯一获得该项目的城市,也是全国获得该项目的20个城市之一。项目总投资3.3亿元,总规模28.28万亩,能提高全市森林覆盖率0.6个百分点,年新增固碳3万吨,对改善辽西北生态环境,阻止科尔沁沙地南侵,构筑京津冀和辽宁中部城市群生态屏障,探索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路径具有重大意义。“堵风口、建屏障、全域治理”,阜新以“国字号”项目为契机,精心打造“一带两区”,即防风生态屏障带和治沙综合示范区、固土生态治理区,在沙海边筑起一座生态长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彰武县数十个乡镇投入到“一带两区”建设中来。吴涛说:“章古台镇的植树任务是4890亩,各个村不用动员全都动了起来,仅用半个多月就栽完了。”阜新市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大力倡导爱绿植绿护绿的文明风尚,引导人们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共建清洁美丽家园。碳汇林、辽宁工会林、国资国企林、劳模示范林……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下,元宝枫、金叶菊、京桃、紫叶稠李在长条山、大黑山上绽放新绿,一株株白蜡树苗扮靓了百年国际赛道城的3号矸石山和2号矿坑。“我要用双手为家乡添一抹新绿,把家乡建成看得见山,望得见绿,记得住乡愁的金山银山。”阜新市人大代表寇志勇说。河清岸绿,风车转动,彰武县巨龙湖畔景色宜人。绿色矿山综合治理的阜新样板阳光明媚,鸟语花香。5月29日,由福新来到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观景台前。眼前这座长4公里、宽2公里、垂深350米的巨坑,是他抛洒青春与热血的地方。2005年,海州矿破产闭坑后,残煤自燃、滑坡、地裂缝等地质灾害频发,仍是阜新城区空气污染的头号元凶。阜新市以壮士断腕之决心,在北帮和南帮摆下战场,开展一系列环境治理工程。由福新也由矿工转型为环境治理工程师,与大家一道削坡、平盘、灭火、植树……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在西南帮和东南帮灭火、清理残渣,在西北帮栽下旱快柳、垂柳、刺槐等22种乔木,紫穗槐、地锦、白丁香、紫丁香等15种灌木,让一抹抹绿色重现海州矿,让画眉鸟在此安家。然而,海州矿实在太大了,投资规模大、周期长、见效慢,单靠地方财政难以为继。废弃矿山综合治理是一道世界性难题,迫切需要系统观念、创新思维,探索矿山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的新路径。近年来,阜新市积极创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能源综合创新示范市,坚持保护、治理、修复、开发并重,把废弃矿山开发利用列为全市盘活存量、扩充增量、做大总量的“三大工程”,由市级领导牵头推进。按照规划,将以海州露天矿8平方公里矿坑为起步区,以光伏发电和抽水蓄能电站为龙头,地质灾害治理、生态环境修复、新能源产业发展三箭齐发,按照产业园区的发展思路,统筹推进周边52平方公里土地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在具体路径选择上,加快培育赛事、玛瑙、无人机、温泉、造纸等产业,以开发利用反哺综合治理,形成治理、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把百里矿区建成百里新区,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多赢,打造废弃矿山综合治理与转型开发利用的典范。新邱,百里矿区最东端。2018年,长达120余年的煤炭采掘史宣告终结。新邱区利用废弃矿坑建设赛道城,举办草莓音乐节,发展文旅产业;利用煤矸石制砖、发电、造纸,发展循环经济;利用丰富的风光资源,发展新能源产业。今年4月20日,辽宁(阜新)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在新邱区开园。这是集风电叶片塔筒、整机制造、智慧运维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园区,为废弃矿山开发利用提供了全新视野,广阔舞台。当绿色屏障阻挡住了科尔沁的风沙,当废弃矿山重焕生机与活力,蓝天白云成为标配,碧水青山成为常态。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绿色银行碳汇经济方兴未艾与往年不同,在阜新人绿化山河的叙事语境里,新增了两个字:碳汇。这给年过七旬的治沙英雄侯贵带来新的憧憬。扶正树苗、挥锹培土、踩实浇水……一株株树苗在明媚的阳光里挺直了腰身。2001年,彰武县四合城镇刘家村村民侯贵和老伴儿上了山,在沙坨子上造林2400余亩,栽下26万株树苗。“只要有点钱,我一不修房子,二不买新衣服,全换成了树苗。粗略算了一下,花了好几十万元。”这几年,侯贵遇到一件烦心事:没有钱栽不成树,要想有钱就得砍树。侯贵说:“树砍光了,风沙来了咋办?思来想去,还是没舍得砍。”侯贵和老伴儿甘守清贫,执着地守护着这片绿洲。有人赞叹,有人不解,侯贵也不争辩,育苗、挖坑、种树、挑水、巡山……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树越长越高,林子越来越大。今年,阜新市抢抓“双碳”机遇,以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为突破口,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提高森林覆盖率,优化森林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积蓄碳汇潜力,提升碳汇能力,发展碳汇经济,把生态容量变成绿色银行。“碳汇交易可太好了,树不用砍也能有收入,两全其美。”侯贵乐呵呵地说。作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侯贵坦言不想当孤胆英雄:“我浑身是铁能捻几颗钉?有了碳汇收益,就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大伙一起动手,大漠才能变林海。”“大垄双行,秸秆覆盖还田,靠这两项新技术,咱这地越种越肥,你看土质都由褐变黑了。”阜新县阜新镇桃李村村民马树海蹲在地头,端详着手里攥着的那把土,言语中满是自豪。如今,科学种田不光让老马多打粮,未来还能有一笔不菲的碳汇收益。“许多人都知道森林草原能吸收温室气体,可是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等,也能大幅增加土壤的固碳能力,这是个大聚宝盆啊!”说起碳汇,马树海头头是道。一棵棵树,一片片林,一块块沃土,不仅是水库、粮库、钱库,更是潜力无限的碳库,为高质量发展再添生态底气。水鸟在细河筑巢安家。绿色希望好生态是“摇钱树”“聚宝盆”从“生态林”到“经济林”,从“增绿量”到“增颜值”,从“防风沙”到“增碳汇”,在人与环境关系的演变、生态理念的升华中,完成了从“绿满阜新”到“美丽阜新”的蜕变。毗邻科尔沁沙地的地理环境,注定阜新人要挺身向前,扛起沉甸甸的生态责任。阜新人发扬彰武治沙精神和三沟精神,缚黄龙、斗风沙,在辽宁与内蒙古边界筑起一道绿色长城。阜新市持续优化绿色产业结构,将生态公益林和景观经济林、果品经济林有机结合,充分发掘国土绿化试点项目的经济价值,用生态撑起乡村的好日子。在三沟精神发源地之一的阜新县七家子镇毛岭沟村,今年的植树活动与往年有所不同,杨柳等生态林退居其次,山杏、扁杏等经济林唱起了主角。村党支部书记李广明说,过去栽树是为了挡风沙、固土壤,让土地多打粮,现在不光讲究生态价值,更讲究经济价值。经济林已占全村林地总面积的1/10,一亩扁杏收益2000多元,是真正的绿色“摇钱树”,生态“聚宝盆”。绿色是阜新的底色和价值,生态是阜新的责任和潜力。位于我省与内蒙古交界的阜新县于寺镇虎掌沟村,近年来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全村四成耕地种的是绿色食品,8个产品获得农业农村部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村党支部书记姚凤刚说:“村里有一块有机田,种子不能用包衣剂,而且要单独存放;农机具要擦拭一新,彻底覆盖普通农田使用痕迹后才能进田犁地;全部选用农家肥和有机肥,驱虫要用物理方法,化学药剂一丁点儿也不能用,是村里绿色发展的‘宝贝疙瘩地’。”村民赵凤山当初强烈反对姚凤刚搞绿色食品,认为“不打粮,瞎耽误时间”。现在赵凤山彻底服了:“有机比绿色贵,绿色又比普通贵。同样一块地,效益差好几倍!”端起“绿饭碗”,吃上“生态饭”,让虎掌沟村摇身一变,由贫困村变成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柳河,彰武的母亲河,辽河右岸一级支流,从科尔沁沙地一路蜿蜒穿行,是辽河中下游主要的泥沙来源,被称为“北方小黄河”。数里宽的河道还是风沙的策源地,经年累月,两岸形成大面积的次生沙地,成为不打粮的“破烂地”。阜新市与辽宁省水资源管理集团合作,引柳河之水,在沙坨上浇灌出万亩水田。短短一年,把沙窝子变成“风吹稻花香两岸”的鱼米之乡、鱼跃鸟翔的生态湿地、潜力巨大的碳汇宝库,探索出企业投资、政府助力、多方受益的柳河全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新模式。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德力格尔草原,人们将镜头对准湛蓝的天空、变幻的白云,“阜新蓝”惊艳了每一个人的双眼。在细河岸边,但见碧水绕城成诗画,“阜新绿”沉醉了每个人的心田。阜新人正豪情满怀,在“绿满辽宁”工程中打头阵,在绿色转型的道路上铿锵前行。06/06
- 六五环境日한줄기강으로명명한료녕,그이름에는중화민족의소박한기대가있습니다..지구에서첫송이꽃이활짝핀이곳,료녕은세계에서새가처음날아오른곳이였습니다.희망이넘치는이흑토지의찬란한문명속에서만방에이름떨친홍산문화가태여났습디다.료녕은우리나라북방의중요한생태병풍이며자연풍경이수려하여두줄기산맥과8대수계,해양,하류,습지,산천,삼림,초원,사막,빙설등생태환경을갖추었습니다.이광활한대지에구름과비가모이고빙설이이색정경을이루고있습니다.습근평총서기는료녕에대해커다란관심을보이면서두터운정으로친절히배려하셨습니다.동북료녕의진흥발전에대하여여러차례중요연설을하고중요지시를내려료녕의진흥발전에근본적방향을가리켜주셨습니다.료녕성위와성정부는전성인민들을단결인솔하여시종습근평총서기의간절한부탁을명기하고습근평생태문명사상을실천하여왔습니다.록수칭산이바로금산은산이고빙천설지도금산은산이라는리념으로국가생태안전을수호하는정치적사명을성실히리행하고아름다운료녕의건설을확고한목표로하여힘있고질서있게오염방지공략전을펼쳐생태홍선을엄수하면서공백지、자연지를보류하고록색을추가하였습니다.2021년전성의지표수질,대기환경질은측정기록이래최상의수준을기록하였습니다.오늘의료녕은옳바르게새발전리념을전면관철하고록색,저탄소순환발전을둘러싸고로자호개조,원자호개발,신자호육성이라는산업구조조정에관한세편의대문장을쓰면서록생생태발전에주력하여록색이고품질발전의선명한바탕색으로되게하였습니다.오늘의료녕은일권,일대,량구를전력추진하여지역발전의조화를추진하고료서를경진기록색생태병풍으로,료동을전성생태문명건설령역으로건설하고있습니다.오늘의료녕은깊이있는오염방지공략전을벌여정확하고과학적으로오염퇴치를추진하고중점령역에서,관건적지표에서새로운돌파를이룩하였습니다.미래료녕은확고부동하게생태우선,록색저탄소의고품질발전의길로나아갈것이며아름다운중국건설에서료녕의힘을보탤것입니다.아름다운료녕은당신을환영합니다.편역:추윤06/05
- 辽宁沈阳:万亩稻田披绿装5月27日,从空中俯瞰沈阳市沈北新区兴隆台街道的万亩稻田,只见道路、田野、村庄及周边的湿地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生态画面。据了解,目前,我省水稻插秧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基本完成机械化插秧,仅有极少的地块需要进行人工补秧,今年的水稻插秧作业即将全部完成。06/03
- 辽宁朝阳:龙城区以精准服务加快推进复工复产朝阳市龙城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抓项目、稳经济、增动能,制定68条政策措施,助企纾困解难。截至目前,全区67家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开工生产。今年1月至4月,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62亿元,同比增长34.7%;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7亿元,同比增长2.6%。长川制靴(大连)有限公司朝阳分公司满负荷生产赶订单。仇一军摄抓项目建设促经济增长车辆往来穿梭,大型机械轰鸣。连日来,龙城区人民康泰医药现代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时间不等人,我们必须与时间赛跑!园区有专职工作人员帮助我们做好疫情防控和物资运输协调工作,我们正加班加点抢进度,赶工期,争取今年年底项目建成投产。”项目建设负责人刘鹏说。人民康泰医药现代物流配送中心项目总投资2亿元,将建设成为东北地区医药行业智能化、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全自动机器人分拣中心,建成后配送时效优化60%以上,年可实现产值20亿元。项目建设是实现稳增长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年初以来,龙城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以赴抓项目、稳投资、增动能。以高质量项目建设为中心,落实领导包保责任和项目管家制度,建立区委书记、区长直通车制度,搭建上下联动、高效推进的项目建设机制。全区实行“四个一”服务机制,即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管家、一套档案,明确项目建设进度及各项手续完成时限,细化任务、查找差距、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受益。今年一季度,龙城区开复工重点项目52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0个,总投资11.7亿元。复工项目32个,总投资115.6亿元。二季度,龙城区计划新增开复工项目43个。其中,新开工项目20个,总投资16亿元,现已开工7个。复工项目23个,总投资62.4亿元,已复工19个。这些项目涵盖了智能制造、数字化技改、节能环保、商贸物流、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重点包括中电科53所光电装备、人民康泰医药现代物流、朝阳钢铁智能化改造能源集控平台、嘉寓新能源风电示范基地等项目。新建项目抓开工,建成项目抓运营。目前,龙城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已投入运营。该项目由前行58科创集团投资建设,以“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为主线,以高起点打造优质、创新、活力的产业环境为支撑,为推动产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提供智慧引擎。产业园现已入驻企业22家,其中,有大数据类企业2家、软件开发类企业5家、APP研发类企业4家、人工智能类企业11家。为了形成项目建设“储备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达产一批”的发展态势,龙城区积极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紧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产业转移集聚地区,通过云招商、“走出去、请进来”,紧紧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一县一业”“数字园区”建设及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等重点工作,全力引进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高质量项目。截至目前,新签约项目34个,总投资32.6亿元;储备项目141个,总投资461亿元;实际到位域外资金13.13亿元,同比增长43.3%。辽宁博艾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正加紧生产。张旭摄干部沉一线服务在身边日前,在龙城区高速公路出口,朝阳高新区管委会工作人员拿着已提前报备的保供企业运输车辆台账以及通行证,等待所要接洽的各企业运输车辆。在辽宁恒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厂区,满载货物的大货车缓缓停下,身穿防护服、肩背消毒设备的工作人员立即上前,对车身进行全面消杀。“目前,我们一边抓疫情防控,一边抓生产经营,所有进厂车辆都必须进行消杀,整个过程都有高新区的工作人员全程跟踪,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同时,高新区的工作人员帮助我们协调解决原材料购进和货物对外运输问题,保障了企业的正常运转。”辽宁恒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年初以来,受疫情影响,部分工业企业面临运输不畅、用工紧张、原材料短缺等实际难题。为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龙城区积极组织相关部门深入企业主动服务,倾听企业呼声,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保障经济平稳运行。开通运输保障通道,制定服务企业措施。对龙城区企业对外运输车辆,在做好疫情防控、签订承诺书的基础上发放通行证,并做好登记报备,保障企业正常发货。对到龙城区送货的外地车辆实行提前报备,指定专门的工作人员到高速口接去往各企业的运输车辆,确保全程闭环管理。朝阳高新区负责辖区215家企业的运输车辆监管工作,通过到高速口接送运输车辆实施闭环管理,最大限度降低疫情给企业原材料进入、产品外输带来的影响。高新区制订印发了《保供运输车辆监管方案》,明确了监管流程、注意事项、后勤保障等内容,确保企业运输畅通。开设服务专线,建立微信工作群,龙城区工信部门专人接收接听企业在生产运行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尽快研究解决问题办法,第一时间予以回复。同时,加强疫情防控宣传,让企业及时了解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要求和举措,向各重点企业派驻了疫情防控专班,督导企业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和要求的同时,帮助企业解决产、供、销等问题,保障企业正常运转。长川制靴(大连)有限公司朝阳分公司在朝阳市和龙城区两级人社部门帮助协调下,通过线上线下招聘,扩大生产规模,生产经营形势稳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截至目前,企业已吸纳就业人数超1300人,日产1.5万只鞋帮儿,各地订单不断,实现满负荷生产。朝阳浪马轮胎有限责任公司克服疫情影响,实现满负荷生产。1月至4月,公司生产轮胎超115万条,其中4月份产量32.55万条,创历史新高。据介绍,目前,全区67家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开工生产,37家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实现正增长。今年上半年,龙城区计划达产项目31个,总投资47.1亿元。其中,龙城数字经济产业园、银都科健智能电子产品生产、班瑞电子元件专用金属材料、盛鑫熏酱肉制品深加工、大连金驿服装加工生产等17个项目已经投产或运营。总投资10亿元的朝阳西商辽冀蒙农产品(冷链)物流园项目,计划6月份一期工程投入运营。朝阳浪马轮胎有限责任公司员工在装运成品轮胎。张旭摄政策落实处企业增活力连日来,龙城区工信局及园区、镇街干部深入企业一线为455家企业送去《惠企政策汇编》手册,并就企业发展难点、堵点、痛点,进行深入交流与分析,对适合企业享受的疫情防控期间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进行详细讲解,鼓励企业充分用好用足各项惠企政策,渡过难关。不久前,龙城区在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纾困政策基础上,经认真研究,制定出台68条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市场主体的影响,提升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这些政策包括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推动大型国有银行分支机构积极向总行争取政策和资源倾斜。加大制造业企业中长期贷款投放,确保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不低于5%。推动融资供需精准对接。完善省、市、县政府部门企业名单推荐机制,搭建金融服务和政策传导沟通平台,定期梳理稳增长重点企业和项目融资需求清单,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活动。通过补贴,引导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费率,到2023年纳入再担保体系的融资担保业务平均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以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融资业务需求为导向,加快推动将社保、住房公积金、水电气、不动产等信息纳入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共享范围,支持金融机构加大信用贷款投放额度。建立市场监管局与银行机构关于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共享推送通道,为银行机构提供精准信息服务。优化企业信用修复,对企业出现失信行为并按规定申请信用修复的,自接到申请之日起6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和复审,依法依规重塑企业信用。加强涉企领域收费监管。加强燃煤发电上网电价监管,密切关注煤炭、电力市场动态和价格变化,依法查处不执行政府定价指导价、价格串通、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督促供水供电供气供暖企业全面梳理自查现行收费项目和标准,取消不合理收费,降低偏高收费标准。加强大宗商品监测预警,强化市场供需调节,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在商贸流通领域,2022年对餐饮、零售行业企业员工核酸检测费用,按照100%予以补贴;鼓励互联网平台给予服务费优惠。引导外卖等互联网平台企业进一步下调餐饮住宿商户服务费标准,引导互联网平台企业对接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龙城区域内的餐饮住宿企业,给予阶段性商户服务费优惠;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运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交易流水、经营用房租赁以及信用信息等数据,扩大信用贷款规模。鼓励符合条件的餐饮住宿企业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在文旅产业发展方面,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2022年继续对符合条件的旅行社维持100%的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暂退比例。激活旅游市场消费潜力。2022年继续加大对旅游景区及旅游产品线上宣传力度,引导旅游企业同步推出各类优惠活动。加强银企合作。组织开展金融机构与旅游企业对接服务,对符合条件的A级景区、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旅行社等重点旅游企业加大信贷投入,适当提高贷款额度。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