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 大连地铁五号线海底隧道工程获国际隧道行业最高殊荣
    12月2日22时,2021年度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ITA)隧道工程线上颁奖典礼落下帷幕,由中国中铁一局承建的大连地铁五号线海底隧道以“海域岩溶地层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小组第一的优异成绩,荣获2021年第七届国际隧道协会(ITA)“年度工程奖”,摘得国际隧道行业最高殊荣。这是中国中铁第四次,中铁一局第二次获得该奖项。2021年7月公司申报2021(第七届)ITA隧道奖,申报类别为“年度隧道工程”,参赛题目为“海域岩溶地层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经过2个月的海选,共24家单位入围决赛,角逐7个类别奖项,经过网络研讨会、答辩、专家甄选等,最终确定获奖选手。此次ITA杰出工程大奖吸引了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的18个隧道与地下工程项目参与,共设7个奖项。大连地铁海底隧道是我国首次入围该奖项提名的海底隧道项目,以自身的“长、大、高、险”四大难题、技术、质量、安全等指标脱颖而出,获得了国际隧道界专家的一致认可。大连地铁五号线海底隧道是世界首例海域岩溶地层大直径盾构隧道,全长2882米(海域段全长2310米),采用单洞双线双层衬砌施工,隧道管片内径10.8米,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工程处于50米水下,施工中要应对高强度硬岩地层掘进距离长,环境风险大、安全风险大,隧道埋深大、水压高,溶洞探测、处理难上加险等“长、大、高、险”四大挑战,长距离硬岩掘进、员工身体健康保障、人与设备配置及施工组织实施等是该项目重、难点。修建过程中,中铁一局成功解决了岩溶地质下隧道开挖、海域岩溶探测及加固处理,海域岩溶地层盾构施工、物流及材料再利用、循环经济二氧化碳减排等难题,完成了《海域岩溶地层单洞双线地铁隧道施工关键技术及盾构机研制》课题,另有《大连地铁过海段大盾构查换刀管理平台》等10余项专利获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海上岩溶加固处理施工工法》等3项工法获省部级工法,《大连地铁5号线海底隧道盾构BIM应用》等2项获省部级新技术应用,《提高海域岩溶大盾构掘进工效》等3项QC成果获省部级成果。【链接】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ITA)成立于1974年,总部设在瑞士洛桑,是一个非营利性非政府国际组织,是隧道与地下工程专业的国际性学术组织,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学术组织之一。从2015年开始,为了表彰每一年为全球隧道和地下空间的发展带来突破与创新的杰出项目与个人,国际隧协在全球的隧道工程和杰出工程师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工程项目和个人提名名单,最终由数十名顶级专家集中评选并颁发年度大奖,也被公认为是全球隧道行业的“奥斯卡奖”。据了解,全球每年提名总数为30项左右,最终获奖数量为8项左右。继前五届国际隧协大奖颁奖典礼分别于瑞士、新加坡、法国、中国和美国成功举办后,2020年、2021年的颁奖典礼由于疫情原因改为线上举办。
    12/08
  • 辽宁营口市鲅鱼圈区:推动高质量发展 构筑枢纽经济发展新高地
    营口市鲅鱼圈区具有海运、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各种运输方式互通融合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物流资源,使得物流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在推动新一轮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热潮中,区政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直走在前列,积极围绕枢纽经济做文章,资政建言、全心履职,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鲅鱼圈港口鲅鱼圈区具备大力发展枢纽经济的优势基础和良好条件,特别是作为营口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发展建设的核心承载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试点”,以及供应链上升为国家战略,辽港集团推进建设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和智慧港口。面对多方机遇和优势,区政协积极组织开展调研,提交了关于“十四五”期间大力发展枢纽经济”的提案,提案中建议做好建设、产业及港产城规划,构建大物流、现代产业及港产城融合发展体系。港口作业针对此提案,区政府责成港口金融创新试验区为牵头承办单位,滨海新兴产业园区和临港工业园区为协办单位。截至2021年11月,营口枢纽在东北地区地级市物流服务节点实现全覆盖,枢纽-东北地区班列线路达到132条,往返循环运输班列19条,成组运输线路16条,海铁联运量达到90万TEU,单位物流成本约比2018年降低3%,干线运输到发规模占枢纽总运输比例约为47%,枢纽专线分拨集散运输网络辐射周边超过200公里。最近两年8项补短板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09亿元,完成率37.3%。至此,营口枢纽总投资额已经达到28.61亿元(含存量),占总投资34.94亿元(含存量)的81.2%,有效支持枢纽提质扩能。港口全貌营口港数字产业化运营中心在办理过程中,职能部门坚持规划先行,规划统筹“港产城”融合发展,突出港口带动作用,加快推进项目建设。2021年底,完成营口港鲅鱼圈港区钢杂泊位改造一期工程项目建设;计划“十四五”期间完成营口港鲅鱼圈北部港区大宗散货(煤、矿)码头及堆场综合改造工程项目、营口港鲅鱼圈港区钢杂泊位改造二期工程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以营口港为核心的多式联运体系,促进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此外,还将加大产业培育力度,壮大港口产业链发展,大力发展数字产业,提升港产城信息化水平。依托港航资源,为客户提供综合服务,打造大宗物资B2B的港口产业互联网平台,以创新的服务模式和盈利模式助推港口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做好配套服务保障。货运码头通过建立起高效运转的“港产城”联动体制机制,港口、产业、城市将实现深度融合发展,到2025年,“港产城”融合发展将实现重大突破。港口吞吐量达到2.74亿吨,集装箱运量实现690万标箱;海铁联运量达到150万TEU,占营口港集装箱吞吐量的21.7%;临港产业初步形成规模,五大支柱产业产值突破2800亿元,港口吞吐量本地货物占有率力争达到15%;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前港一中区一后城”空间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力争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173亿元。
    12/08
  • 辽宁营口:“立体化医疗急救体系”打造“地空结合”救援模式
    2020年和2021年营口市重点民生实事工程之一——立体化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工程项目已于近日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该项目包括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停机坪、停机库和值班用房、急救车库等。急救车库面积495平方米,可同时停放18台急救车,解决了急救车无库室外停放的问题。如果没有急救车库,不仅加速车辆老化,而且在低温和高热天气下车辆故障率增高,容易延误出诊。急救车库的设置还保证了车内医疗设备、器械处于良好使用状态。立体化医疗体系的亮点在停机坪、停机库的硬件优势,将急救中心的医疗急救资源和通航公司的直升机运营优势相结合,构建营口市地、空结合立体化急救网络。
    12/07
  • 辽宁盘锦:“口袋公园”扮靓城市生活空间
    青葱的树木、平整的草坪、多彩的花卉,13座“口袋公园”分布全市各处,这些城市中的静谧之地成为周边居民聊天、健身休闲、文娱活动的好场所,带给人们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口袋公园”是方便可达且微观化的城市公园,微小、便利、灵活、开放,是城市生活中的绿色点状网络。2021年,盘锦市将建设10座“口袋公园”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中,选择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的盲区,提升社区公园、游园的可达性、安全性及舒适度,努力实现绿色开放空间的全龄友好、全民共享。“不同的功能侧重都是从相应群体的角度进行了一番考量。”市住建局工作人员介绍,“口袋公园”除了个性化特色建设,苗木配置也不再是简单绿化,选用了“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两季飘香”的丁香等乔灌木,形成春季烂漫、夏季芬芳、秋季韵律、冬季劲翠的景观。此外,在设计、建设中,“口袋公园”的休闲性、功能性更加凸显,石桌、廊架、象棋石墩等休闲设施的配备,让“口袋公园”与人们需求更加紧密贴合。2021年,市住建局超额完成建设10座目标,实际建设13座。
    12/07
  • 辽宁省博物馆“人民的形象——中国美术馆藏美术作品展”展期延至12月19日
    作为辽宁省博物馆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系列展的重要展览,“人民的形象——中国美术馆藏美术作品展”精选了75件(组)中国美术馆收藏的美术作品,并特别遴选出多件辽宁籍艺术家或在辽宁工作生活的艺术家的作品,以人民的形象为切入点,以展现时代风貌为宗旨。这些精彩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契合了时代和人民的需要,以多样化的视觉形式塑造出国家和民族的脊梁,以此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国家气度和民族气派。此次展出作品的创作者包括20世纪中国美术名家,如艾中信、黄永玉、罗工柳、刘文西、靳尚谊、周思聪、詹建俊、何多苓、田金铎、刘开渠、吴为山等,以及众多辽宁籍艺术名家,如王盛烈、宋惠民、韦尔申、李向群、刘仁杰、宫立龙等。展品不乏在国内外比赛中斩获奖项的优秀作品,曾经在中小学美术教材中出现的《蒲公英》,在央视热播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出现的《大庆工人无冬天》《雷锋》《人民和总理》,也都会在展览中亮相。刘文西《祖孙四代》国画中国美术馆藏孙滋溪《天安门前》油画中国美术馆藏詹建俊《潮》油画中国美术馆藏广廷渤《钢水·汗水》油画中国美术馆藏韦尔申《吉祥蒙古》油画中国美术馆藏王盛烈《耕者》国画中国美术馆藏吴云华《乌金滚滚》油画中国美术馆藏秦焕爽《三江口》国画中国美术馆藏为满足广大观众的观展需求,原定于2021年11月28日结束的“人民的形象——中国美术馆藏美术作品展”将延长至12月19日。展览地点为辽宁省博物馆三层22号展厅。
    12/07
  • 绿水青山“平安”,盘锦又一乡村旅游打卡地
    盘锦市大洼区平安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带领村民在绿色乡村建设中实现了天然气全覆盖。冬季取暖由过去的烧柴,烧煤改为壁挂炉取暖,既减少了污染物排放量,保护了大气环境,也让村民们第一次享受天然气带来的便利。经过改造,村里的路灯全部采用太阳能供电,村民厕所也由过去的旱厕改为室内水冲厕所,彻底改变了过去夏天蚊蝇遍地、冬天无法清运的落后状况。除此之外,全村实现了垃圾分类清运。如今的平安村,天蓝了、水清了、地绿了。几年来,平安村先后在村里建立了以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诚实守信为主要内容的村规民约,村民们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规范。在此基础上,该村全方位推进环境整治,以“五进院”为抓手,包村干部深入每家每户和村民一对一谈心交流,从耐心细致思想工作入手,让村民了解美丽乡村建设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同时利用村广播站、宣传栏描绘美丽乡村建设的远景,再结合村民大会宣讲美丽乡村建设给他们带来的实惠,使美丽乡村理念深入人心,村民们由被动抵触变为积极主动加入美丽乡村建设,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平安村的村民精神面貌和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美丽乡村建设要有后劲,离不开产业支撑。平安村依托朝鲜族食品公司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宿、酒吧以及休闲垂钓区,稻田观景台等,全力打造民俗观光旅游景区、景点,探索出一条农村乡土文化和乡村休闲产业、乡村旅游为一体的多种经营方式,实现了美丽乡村改造为美丽乡村经济发展铺路的崭新局面,不仅给村民们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持久发展打牢了坚实的基础。这几年,平安村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前不久,又荣膺“全国生态文化村”殊荣,并成功举办了盘锦市首届平安朝鲜族辣白菜节。平安村,正在平安富足的道路大踏步前行,也为八方来客提供了感受静谧田园生活的空间。平安村,乡村旅游又一打卡地。
    12/07
  • 辽宁省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展示:锦州皮影“大影窗”“大嗓门”
    与凌源皮影戏、岫岩皮影戏的艺术风格有所不同,锦州皮影戏有其独特的绝活,比如“布景绝”“雕刻绝”“武打绝”。在影人制作以及表演方面呈现出“大影窗”“大影人”“大嗓门”以及“多机关”“多材料”“多面手”的特点。锦州皮影戏的演唱风格与皮影雕刻工艺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锦州皮影戏演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日前公布,我省有9个项目入选,其中包括锦州皮影戏。锦州皮影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皮影戏由关内传入,将唐山影调戏与当地影调戏相融合,外地皮影戏艺人在此传艺收徒,以此为业,凡农闲、庆丰、庙会、节日,均有皮影戏表演活动。清末,锦州地区成立了多家皮影戏社团,皮影戏演出活动频繁,搭班唱戏艺人不断增多,逐渐形成具有辽西风格的锦州皮影戏。新中国成立后,皮影艺术在锦州遍地开花,比较有影响力的皮影戏班大约有十多个,唱皮影戏的艺人百余名。2021年,锦州皮影戏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经过长期的演出实践,锦州皮影戏逐渐形成有别于其他地区皮影戏的艺术风格,其特征可以概括为“三大”“三多”“三绝”。所谓“三大”是指“大影窗”“大影人”“大嗓门”。较之其他地区的皮影戏班,锦州皮影戏班所使用的影窗、影人尺寸要比其他地区皮影戏大许多,影窗高四尺,长一丈二,影人长约一尺八寸。“大嗓门”是指锦州皮影戏的唱腔别具一格,皮影戏艺人演唱时不用小嗓,而是用本嗓真声,高亢嘹亮,字正腔圆,大方自然,听起来有酣畅淋漓之感。锦州皮影戏的唱词、道白朗朗上口,曲调动人,故事情节生动,具有易于传唱的特点。锦州皮影戏唱腔包括硬辙、七字句、十字句、三赶七、五字锦以及快板、慢板、流水板、大悲调等。在表演程式上讲究唱、念、做、打,在演出分工上,分为拿、贴、打、拉、唱五种。锦州皮影戏行当分为生、小、大、净、丑。锦州皮影戏的“三多”是指“多面手”“多机关”“多材料”。锦州皮影戏艺人有以一当十的本领,一个人既唱皮影戏,又能操纵影人进行表演,还能手持乐器打鼓伴奏。“多机关”是指锦州皮影戏的影人设计精妙,一身多头,设有巧妙的机关,影人可以变脸表演。锦州皮影艺人制作皮影也是不拘一格,除了用驴皮,钢纸、照相底板等皆可信手拈来,自如地运用综合材料。雕刻刀法细腻精湛,色彩活泼典雅,各行当脸谱分明,具有浓重的地域文化特色。锦州皮影戏的“三绝”是指“武打绝”“布景绝”“雕刻绝”。锦州皮影艺人表演的“飞刀耍枪”“金鸡独立”等武打动作在业内堪称一绝。“水流鱼游”“荷花绽放”等布景设计则突破了静态的布景局限,让皮影表演有了动态感。锦州皮影戏所使用的皮影造型灵动,在皮影雕刻中借鉴剪纸、木刻、版画等艺术形式,镂雕玲珑,刀功细致,连影人头饰上的“绒球”都刻得丝毫毕现,被称为“镌花绒球”。锦州皮影戏的影卷多为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如《杨家将》《岳飞传》《雪莲与笔架山》《宝塔镇孽龙》等。因此,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锦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根植这方水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承。为推介非遗项目,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展现传承保护的成果,锦州市群众艺术馆(锦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锦州群众文化”推出了“锦州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赏析”栏目,以项目介绍、作品展示等方式进行线上推送,方便群众了解锦州非遗项目。
    12/06
  • 辽宁省第八届大学生戏剧节展演落幕
    11月29日,辽宁省第八届大学生戏剧节展演落下帷幕,50余个剧(节)目入围展演。这些作品以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为贯穿主题,涵盖了红色题材、现实题材剧目。戏剧节分为“建党百年·红色题材”“现实题材·抗疫主题”“精准扶贫·第一书记”“传统戏曲·传承经典”系列,呈现出自觉与时代相契合的艺术表达。本届大学生戏剧节与往届不同的是,青年学子积极自觉地将创作视角从校园转向社会,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探索。沈阳大学原创音乐剧《镌·刻》。对红色题材的关注是大学生戏剧节的亮点本届大学生戏剧节由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辽宁省教育厅、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联合举办。戏剧节从4月启动,历时7个多月,完成了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剧目展演和剧本创作提升研讨等活动。辽宁省戏剧家协会负责人介绍,共有来自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锦州、营口等城市的31所大学的85个剧(节)目申报,经过组委会和专家组的认真遴选,最终50余个剧(节)目入围本届大学生戏剧节展演,参演的学生超过千人。负责人说,本届大学生戏剧节剧目种类繁多、艺术类型多样,既有原创剧目,又有短剧、小品,还有对经典剧目及热点作品的搬演,涵盖话剧、戏曲、音乐剧、歌舞剧、曲艺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其中原创剧目居多,并且达到较高水准。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本届大学生戏剧节的参演作品呈现出自觉与时代相契合的艺术表达,涌现出一大批紧紧围绕庆祝建党百年主题的作品。如沈阳大学的原创音乐剧《镌·刻》、大连理工大学的原创话剧《大连通道》、沈阳城市学院的原创话剧《一日百年》、大连交通大学的原创话剧《选择》、沈阳工程学院的原创短剧《烽火书香》等。展演作品普遍体现出创作视角宏大,舞台呈现恢宏,既有历史的厚重又不失青春朝气的创作特点。《选择》是一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的优秀话剧。利用话剧的方式将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化,从而让观众感悟革命先辈的奋斗之路。鞍山师范大学创作的戏剧小品《破·晓》是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沈阳工程学院的短剧《烽火书香》讲述的是抗战时期,西南联合大学学生杨振宁、邓稼先等人的故事,以“书香”“愤起”“烽火”“兴业“人杰”五个篇章,展现了战争岁月里中国教育的坚守与奋进。青年学子自觉地将创作视角从校园转向当下社会生活青年学子积极自觉地将创作视角从校园转向当下的社会生活,面对社会万象进行全新的探索。聚焦疫情防控中的人情百态、致敬抗疫英雄的创作成为本届大学生戏剧节的创作热点。辽宁师范大学的原创小剧场话剧《逆光》,直击新冠疫情突发时的武汉抗疫一线,以辽宁某医院呼吸科年轻护士刘晓彤逆行出征,驰援武汉为主线,讲述了医护工作者生命至上,舍生忘死的抗疫精神。辽宁大学的原创话剧《春·晓》、大连艺术学院的原创短剧《妈妈的山茶花》、鞍山师范学院的原创戏剧小品《在一起》、锦州医科大学的原创戏剧小品《等你回家》、营口理工学院的《祝你平安》、辽宁科技大学的《战疫》、沈阳医学院的《逆行者》等都是这类题材作品。这些作品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直面社会的勇气与思考。他们不约而同地进入了疫情防控下的“个人”的情感书写,折射出当代青年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现代人理想和责任的思考,在戏剧对真善美的再现中,唤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这些“新青年”形象正是大学生在戏剧创作中的自我认同在本届大学生戏剧节中,青年学子以戏剧为载体,将青年人响应国家号召、与时代同行的昂扬精神风貌进行了真实细腻的展现。大连理工大学的原创戏剧小品《甘美韶华》,以大连理工大学毕业生周建仁放弃大城市的工作,远赴贵州创业,开办糖厂的真人真事创作而成。整部作品质朴温暖,人物真挚的情感流露时时闪现着大学生戏剧所独有的清新风格与青春朝气,令人如沐春风、神清气爽。而大连交通大学同样挖掘了本校的真人真事,创作出话剧《驻村书记》。另外,沈阳师范大学的原创短剧《玉麦儿女》和《青春变奏曲》,鞍山师范学院的原创戏剧小品《扶·生》,辽宁科技大学的戏剧小品《脱贫有道》等,都塑造了深入基层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年轻驻村“第一书记”形象。这些“新青年”形象正是当代大学生在戏剧创作中的一种自我认同。大连艺术学院原创短剧《最可爱的人》。专家认为戏剧的发展离不开青年一代的参与辽宁省大学生戏剧节自2006年初创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逐渐成为我省高校共襄盛举的校园戏剧文化盛会,搭建了省内大学生创新、创意、创演的戏剧平台。辽宁是戏剧大省,对辽宁校园戏剧文化的关注,就是对辽宁戏剧未来的关注。本届大学生戏剧节期间,省戏剧家协会举办了两次研讨会,即辽宁省第八届大学生戏剧节大型剧目剧本创作提升研讨会、辽宁省第八届大学生戏剧节短剧小品剧本创作提升研讨会。邀请了罗松、武丹丹等国内知名戏剧专家,对本届大学生戏剧节剧本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宝贵意见。负责人说,大学生的作品有文化感、青春感,这是大学生创作的特点。每位专家都对剧本做了详细的点评,提出了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校园戏剧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鉴赏力,还通过戏剧实践的过程和体验,彰显了集体智慧在戏剧创作中的重要性,强化青年学子协同互助的群体意识,有助于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的培养。艺术的生命力离不开新鲜血液的滋养,戏剧的发展离不开青年一代的参与。大学生在校园的戏剧创作体验,必将成为弥足珍贵的文化素养融于他们的血液之中,并在未来以各种形式释放出来,为辽宁乃至整个中国戏剧文化的蓬勃发展增添力量。
    12/06
  • 辽宁葫芦岛:筑牢法治基石 护航发展大局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葫芦岛市聚焦“法治良好”,政府带头遵守法律法规,依法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用法治护航经济发展大局,持续推动“法治城市”建设日益走向纵深。今年,辽宁葫芦岛市委政法委出台了《政法机关加强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方案》,建立健全“1+5+N”工作体系。全市政法机关积极作为,规范执法司法,从满足企业需求、创新服务模式出发,在服务企业中找准“需求点”、聚焦“急难点”、把握“稳固点”,亮出了一张张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特色名片。海滨城市葫芦岛正全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田嘉摄)政府应诉叫响“法治城市”品牌去年年底,葫芦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葫芦岛市某公司诉葫芦岛市政府确认行政行为违法并赔偿一案。分管这方面工作的葫芦岛市政府副市长作为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并积极答辩。见警率的提升,为游客提供了安全放心的旅游环境。(郑子超摄)葫芦岛市政府主要领导认为,党政机关依法行使权力、履行义务、承担责任,对全社会遵守法律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党政机关尊重和执行法院生效裁决,不仅有利于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有利于社会主义法治权威,更有利于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良好形象,有利于当前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大局。此案件庭审中,双方当事人围绕法庭归纳的争议焦点进行举证、质证,充分发表了辩论意见。葫芦岛市主管副市长就相关问题认真回答了审判员的询问,积极表明了被告观点。整个庭审过程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庭审规范流畅,法庭秩序井然。此案的原告及代理律师对主管副市长出庭应诉的行为表示认可:“副市长出庭应诉,表明被告对相关矛盾纠纷的重视,有利于促进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此案件的审理,也反映了葫芦岛市行政机关对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的高度重视,对于促进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在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构建葫芦岛市法治化营商环境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法治良好,还表现在政府诚信建设方面。葫芦岛市全面规范政府诚信行为,印发了《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政府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积极开展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双公示”工作,落实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全面清查政府失信行为,持续加大清欠力度,确保应清尽清,切实减轻企业资金压力。截至目前,全市共偿还欠款4亿元,各地区500万元以下无分歧欠款全部清零。完善监督体系优化法治环境民警在安抚走失儿童,帮助其寻找家人。(郑子超摄)法治工作专业性强,为保障司法不跑偏,葫芦岛市委政法委构建了上下贯通、内外结合、系统完备、规范高效的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执法司法监督机制的意见》,围绕坚持党的领导监督、强化上级监督、完善内部制约监督、规范互相制约监督、加强社会监督、推行智能管理监督6个方面,着眼于完善党委领导监督机制、政法机关层级监督流程、政法单位内部监督、政法单位相互监督等环节做出具体安排。葫芦岛市委政法委以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为重点,启动了法官、检察官惩戒评估工作,对两条问题线索提出惩戒意见,并报省法官检察官惩戒委员会秘书处,专门印发了《关于全市政法机关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检查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报告》,提出整改落实意见,督促指导政法机关积极推进整改。整改到位,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纳入长期整治积极推进。教育整顿期间,全市处分处理违反营商环境“一个严禁”政法干警十余人,通报负面典型案例6件。全市政法机关积极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企业家代表座谈会,广泛纳谏、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规范执法司法,扎实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发挥了应有作用。审判机关围绕体制创新、服务保障制度创新,推动形成七大方面36项具体措施和25项便民措施,连续9年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办理的相关行政案件入选全省法院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行政审判十大典型案例;深度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全面推行“跨域立案”“线上立案”“云上庭审”等线上业务,优化市场主体实际感受。检察机关制定保障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10项措施和对接服务9项制度性规定,设立民企法律服务站36个,通过“三立足、三抓实”,推动理念更新、规范监督、精准服务、教育整顿期间,清理涉民企积案13起,涉案财物清理率达100%。公安机关全面推行“五个一办”模式和涉企“五项机制”,聚焦“六个坚决不发生”目标,坚持整治执法突出问题鲜明导向,突出“四个狠抓”强化执行落实,持续开展“食药打假”“反诈人民战争”等专项行动,成功破获葫芦岛银行合同诈骗案、“5·28”环境污染案等系列大案要案,巩固了平安商圈建设、“双进活动”、警务快速通关等成果,保驾护航职能更加充分显现。司法行政机关聚焦“十个专项”精准发力,部署开展“规范法律服务业市场秩序”“一网通办”“提升公证便民服务水平”等10个领域专项整治和专项活动,充分释放司法服务效能。各级政法机关坚持创新发展,“一化两中心建设”“一网通办审批极简模式”“检察技术+公益诉讼”等工作经验,“生态环境”“企业破产”等典型案例,形成有代表性的地域特色品牌,全市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司法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作为政法机关,我们不希望因为一个案子搞垮了一个企业,而是希望通过做好法治保障,让企业在法治轨道正途上健康前行。”葫芦岛市委政法委主要领导说。建立经营困难企业重整和退出机制公安民警走进企业征求意见。(郑子超摄)葫芦岛市某化工机械公司连续6年亏损,陷入经营困境和债务危机。债权人某运输公司以该化工机械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为由,向葫芦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了对该化工机械公司进行重整的申请。法院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理解和支持下,研究工作预案,妥善解决职工工资、社保费用清偿、职工安置和普通债权清偿等问题,顺利完成了企业的破产重整工作。近两年来,为加强破产审判工作,葫芦岛市成立了企业破产府院联动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常态化运作,多部门协调,解决破产企业的职工安置、税费减免、资产处置、企业信用修复、工商注销登记、涉案资产查控、引进战略投资人、维护社会稳定等一系列与破产相关的衍生社会问题。截至目前,葫芦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的41起企业破产案件中,已审结21起,其中涉民企案件占90%以上。去年末,在葫芦岛市中级人民法院主持下,葫芦岛市成立了破产管理人协会,这是我省成立的第三个破产管理人协会,是葫芦岛市深化改革、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进破产审判工作的具体举措。该协会的成立,有效搭建起破产管理人与法院、破产企业、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桥梁,提供了更加规范的服务保障,标志着葫芦岛市破产管理人制度日益完善,实现了行业自律。推进判决执行生效助诚信社会建设法官律师联动为企业纾困解难。(郑子超摄)日前,申请人葫芦岛市某建筑劳务有限公司在葫芦岛市龙港区人民法院办理了领款手续,一起拖欠农民工工资83万余元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仅用了12天就圆满执结。这是一起申请人起诉要求被申请人支付拖欠工程款的案子,案件经过一审、二审,最终确定由建设公司支付工程款837479元给申请人劳务公司。法院判决生效后,劳务公司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发现,被申请人是当地一家有资质的民营建筑施工企业。一方面,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要维护;另一方面,被申请人民营企业的正常经营也不能破坏。为实现“双赢”,执行法官建立快执机制,为该案开设绿色通道。立案当天,立即启动执行程序,对被申请人名下所有财产进行查询,前往被申请人公司进行沟通,释明执行法律法规,告知拒不执行法院判决义务的法律后果,法院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将有损企业信誉,不利于企业今后发展。经过执行法官的释法说理,被申请执行人同意支付工程款。公正审判是第一步,执行判决是第二步,二者缺一不可。葫芦岛市法院系统强力推进判决执行生效,促进法治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他们积极开展涉案款物专项清理处置行动,利用“廉政风险防控系统”对未发放案款进行监测,案款到账后超过20日未发放即提示预警。专项清理处置行动开展以来,葫芦岛市两级法院共清发超期案款75笔,发放金额2700多万元;清发不明案款160笔,金额700多万元;实现全市涉企案件执行及金额到位率同比分别上升26.01%、37.08%。日前,葫芦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重拳出击,开展了为期15天的民营企业积案集中攻坚专项行动。行动对18起案件进行集中执行,对全部被执行人采取信用惩戒措施,共传唤被执行人13人,实际执行到位金额320余万元,有4起案件的被执行人与申请执行人协商制定还款计划,取得显著成效。此举有效震慑了长期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被执行人,维护了法治权威。
    12/06
  • “辽宁制造”助力中老铁路建设
    12月3日,中国昆明站内的复兴号“绿巨人”、老挝万象站内的“澜沧号”动车组列车缓缓开动,开启一段跨越山河、相互奔赴的旅程。这标志着连接中国西南部云南省昆明市和老挝首都万象的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作为全线采用中国标准运营的跨国铁路,“辽宁制造”在中老铁路建设运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2月3日,“澜沧号”动车组列车驶离老挝万象站。新华社发此次在中老铁路投入运营的CR200J型动力集中动车组,由中车大连公司和中车四方股份公司联合研制,基于国内先进的“复兴号”动车组技术平台,运用国际化、现代化、定制化、智能化理念,结合老挝当地自然环境、线路条件和本土文化为老挝量身打造,是中国“复兴号”技术和老挝文化元素的有机结合。动车组分为两款,向昆明铁路局提供的跨境运营动车组车身喷涂中国国旗色“红腰带”,向老挝提供的动车组车身喷涂老挝“国旗之美”红白蓝三色,被命名为“澜沧号”。为确保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安全、稳定运行,中国中车统筹组织,中车大连公司牵头、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协同、相关配套企业参与,按“一线三站两点”进行服务布局,包括昆明车辆段服务站、昆明机务段服务站、万象服务站及国内磨憨口岸站、老挝磨丁口岸站,在昆明建立“中老铁路一体化运维服务中心”,全方位开展中老铁路一体化运维保障工作。一体化运维保障工作以全寿命周期服务为目标,建立“一家牵头、多方协同、建立标准、形成体系”的一体化运维保障管理模式,逐步建立并完善中老铁路一体化运维保障管理体系。截至目前,中车大连公司轨道交通车辆产品已出口到31个国家和地区。同样令辽宁人倍感自豪的是,鞍钢集团为中老铁路建设供应了3万吨钢轨、1200吨热轧卷板,这是鞍钢集团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鞍钢集团高度重视中老铁路工程建设,相关团队积极加强与客户交流沟通,持续改进生产设备、优化工艺技术,以优质产品和过硬服务拿下了该工程多项订单。据介绍,截至目前,“鞍钢制造”已在“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安家落户”。未来,鞍钢集团将继续紧紧围绕国家需要和市场需求,加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力度,用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的优质产品引领行业升级,让“鞍钢制造”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