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丹东夏韵“鲜”在舌尖 “爽”意无限!07/03
- 东港前夜星光灿烂在6月30日举行的“又见东港”公益晚会上,多位知名影视歌艺人和铁路文工团演员齐聚一堂,通过歌舞表演、嘉宾互动等形式,以文艺力量展现东港自然风貌、人文底蕴和发展成就,助推东港农文旅融合发展。晚会在中国铁路文工团有限公司带来的大型舞蹈中拉开帷幕。主持人张泽群和柯蓝结合自身感受,用优越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环境、优质的地方特产、优厚的文化资源、优越悠然的城市生活“五优”全程推介东港。《再回首》《梅花三弄》《得意的笑》《爱江山更爱美人》《红蜻蜓》《祝你一路顺风》《归来》《唱支山歌给党听》《闪闪惹人爱》《家在东北》……姜育恒、吴奇隆、李丽芬、白景屹、白雪、高文致、刘一鸣等歌手以一首首金曲带领观众回忆经典,多次引发全场大合唱。其中,姜育恒和白景屹还特别演唱专为东港大孤山创作的歌曲《孤山寄情》和《孤山春》。陈意涵、张歆艺等嘉宾则通过东港记忆问答、方言猜猜猜等趣味互动环节,大力推介东港草莓、梭子蟹、蓝莓、杂色蛤、大黄蚬等农特产品和大孤山、大鹿岛等旅游风景区。晚会在歌手董飞、徐瑞阳与铁路文工团共同演绎的歌舞《我爱你中国》中落下帷幕。07/03
- 丹东各界这样庆“七一”7月1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更是每名党员心中的神圣时刻。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丹东各界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重温入党誓词7月1日上午,抗美援朝纪念馆党委组织开展庆“七一”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全馆60多位党员身着正装、佩戴党员徽章,在抗美援朝纪念馆序厅庄严宣誓。3193名党员获颁纪念章“七一”前夕,我市有3193名党员获颁“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据悉,“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对象是党龄达到50周年、一贯表现良好的党员。纪念章通径50毫米,材质为铜和锌合金,主色调为红色和金色。2021年以来,我市已有2万余名党员获颁纪念章。深化国防意识增强国防观念7月1日,市委政法委驻村工作队以“深化国防意识增强国防观念”为主题,组织宽甸虎山镇新合村30余名党员干部参观“丹东舰”。讲解人员以生动鲜活的事例和大量详实的数据,让党员干部深刻感受到国防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振兴区举行庆“七一”系列演出。元宝区举行职工群众合唱汇演6月30日下午,“决胜勇争先元宝奏华章”元宝区职工群众合唱汇演在元宝区文化馆精彩上演,来自全区各机关、街道、企事业单位的12支代表队用歌声唱响红色旋律,礼赞伟大祖国。薪火相传担使命老少同心颂党恩6月29日,由市中小学生公益平台主办的“童心向党传薪火,使命在肩庆七一”大型文艺演出在万达广场举行,汇聚老少两代人的热情与力量,以艺术为媒,奏响了一曲动人的红色赞歌。铭记党史不忘初心7月1日,丹东市第一中学党委联合丹东海关党委开展“铭记党史不忘初心”庆“七一”主题活动。记者:景媛媛李冉霞王子宁刘沙07/03
- “鸭绿江之声”唱响英雄城 | 丹东市举办合唱汇演庆祝建党104周年今天,丹东市直机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暨“鸭绿江之声”合唱汇演在市文化宫举办。1300余名市直机关党员干部以激昂的旋律和嘹亮的歌声,讴歌党的丰功伟业、礼赞伟大祖国,充分展现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奏响全面振兴新突破决战决胜的奋进强音。市委书记宋诚,市委副书记、市长蒋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于兵,市政协主席陈福茂出席活动并为获奖单位颁奖。合唱汇演在《红旗飘飘》的激昂旋律中拉开序幕。各支合唱队伍精神抖擞、意气风发,一首首经典红色旋律如澎湃浪潮接连奏响,不断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唱出了革命先辈的英勇无畏;《我的祖国》深情诉说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眷恋;《跟着共产党走》坚定有力,彰显了党员干部听党指挥的决心……整场合唱汇演气势磅礴,生动回顾党的奋斗历程,深情赞颂党的辉煌成就,饱含着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对党的崇高敬意和浓厚感情,引发全场强烈共鸣。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此次合唱汇演活动自5月12日启动以来,得到市直各单位积极响应,74个单位组建了55支合唱团参加,最终13支优胜队伍进入决赛。经过激烈角逐和评委专业评审,本次合唱汇演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及优秀表演奖3名。这场演出既是一次艺术盛宴,更是一堂生动的党课。参与活动的市直机关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把对党的忠诚热爱转化为实际行动,立足岗位、奋勇拼搏,为打好打赢丹东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决胜之战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向党的生日献礼。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市法院院长、市检察院检察长,市直及部分中省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老模范、老军人,省市“两优一先”代表及市直机关500余名党员干部共同观看演出。记者/宋琳童仕东赫英强文宋永昆周广庆图07/02
- 丹东各地区周密部署压实防汛责任为科学应对本轮降水,东港市、凤城市、宽甸满族自治县积极行动,进一步筑牢防汛安全屏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东港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开展专题会商研判,安排部署地质灾害隐患点、尾矿库、水库、河道、城市排涝、危房险房等重点部位防范工作,梳理应急物资、机械、抢险人员落实情况。全面摸排梳理尾矿库、危化企业、低洼易涝点、病险水库、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防汛重点领域、关键部位,包括渔船2039艘、地质灾害隐患点37处、A级旅游景点9个、地下停车场52处、城乡在建工地26处、中小学校115所、幼儿园43所、校外培训机构46所等。凤城市构建全链条防汛责任体系,以及“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全面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强化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目前,凤城市已修订完善254个防汛预案,储备各类抢险物资2万余件,组建镇级防汛抢险队21支,为安全度汛奠定坚实基础。凤城市25座水库和水电站落实“四个责任人”制度,严格执行主汛期坝体巡查制度,明确转移路线和报警方式,全面做好险区群众安置保障各项工作。组建专业抢险队21支742人,村级应急力量4488人,形成“半小时救援圈”。宽甸满族自治县对防汛工作进行紧急动员、科学统筹、精准调度。各乡镇、各防指成员单位严格按照防汛包保责任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细化防御措施,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实时掌握各时段降雨情况,突出做好短时强降雨引发的山洪、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确保预警信息及时发布到镇、到村、到户、到人,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做好防汛值班工作,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执行应急值守制度,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及时上报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记者:张瑞于国洪曲丹凤07/02
- 绷紧“安全弦” 打好“主动仗”6月28日18时至30日11时,历时41小时,丹东市平均降雨量41.9毫米,其中,东港38.5毫米,凤城39.7毫米,宽甸40.1毫米,市区57.7毫米。最大点降雨量出现在丹东市站前,为89.3毫米,最大小时降雨量为39.5毫米,出现在东港市太平水库。目前,丹东市江河水势平稳,水库无超汛限,各地区无灾情上报。为应对本轮降水,市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部署,要求各地各部门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变化,适时按预案采取坚决有力举措,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题调度防汛备汛工作,要求市防办强化责任体系建立、薄弱环节整治,加强水库、水电站、河道堤防、地质灾害隐患点、尾矿库的巡查值守。市防办要求各地、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落实落细各项防御措施,加强值班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制度,根据汛情变化,积极会商研判,并提前做好人员转移准备工作。下一步,市防办将密切关注雨情变化,加强预报预警,做好信息上传下达,有效开展隐患排查和风险管控。6月30日早,强降雨造成曙光路与临江后街道口出现积水,丹东市市政建设总公司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冒雨及时对路面的积水进行处置,并在雨水井口设置明显的警示牌,确保过往车辆和行人安全通行。为保障群众安全度汛,元宝区广济街道迅速行动,重点对险房、险坡、险段及低洼易涝区展开全面排查处置。同时,各社区积极落实人员转移避险工作。截至6月30日,广济街道针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初家沟区域险房居民,共转移安置群众7户11人。记者:赫英强张尧07/02
- 以雨为令“汛”速行动雨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面对强降水天气丹东各地区各部门迅速响应、周密部署,全面落实防汛措施,为市民撑起“安全伞”。市公安局成立防汛救灾指挥部,下设12个专项工作组。各县(市)区公安(分)局参照成立相应指挥机构,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负责一线指挥。重大汛情时成立现场指挥部,必要时市局派出前方工作组统筹调度,形成“市县联动、分级负责、全域覆盖”的三级指挥体系。120名增援警力随时待命,闻“汛”而动。全市公安机关剩余警力全员在岗在位,随时准备应对发生重大险情、警情。市公安交警支队迅速行动,巡查排险除隐患,全力保障道路交通安全顺畅。组织市区6个大队和高速公路5个大队警力,对辖区内易积水路段、下穿桥涵、临水临崖路段、施工区域及地质灾害易发点,开展24小时不间断拉网式排查。目前,累计排查重点部位35处,发现并整改隐患10处,设置临时警示标志10块。目前,凤城市已形成“市-乡-村”三级防汛预案网络,累计修订市级预案8个、乡镇级预案21个、村级预案200个。全市25座水库和水电站落实“四个责任人”制度,严格执行主汛期坝体巡查制度,明确转移路线和报警方式,全面做好险区群众安置保障各项工作。凤城市已整改完成306处河道行洪障碍,清理阻水片林291处,完成5600余座雨水井排查,清淘排水管网70公里,并对8处闸坝、38处地下空间实施重点监控。河道堤防水毁修复工程共计10项,涉及8个乡镇,现已全部完工验收。宽甸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实时掌握各时段降雨情况,特别关注小时雨量,突出做好短时强降雨引发的山洪、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确保预警信息及时发布到镇、到村、到户、到人。加强对防汛重点部位、重点区域的巡查排查,巡查责任人上岗到位,特别是对泥石流易发区、山洪灾害危险区、尾矿库、道路、漫水桥、城市低洼区、险工险段、水库、小水电站、旅游景区、工矿企业、网箱养殖、临山临坡临水居民区、各类险户等加大巡查力度、管控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振安区各街道、各乡镇积极动员,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防汛备汛工作,对辖区易内涝区域、老旧小区低洼地带、险房危房户、施工工地及地下车库等风险点进行“日巡查、日报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振兴区全面落实防汛包保责任体系,针对江河堤段、水库、水电站、城市防洪等11类重点领域,层层压实责任,明确区、镇、村、社区各级防汛抗旱责任人265名,确保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组建“专、常、群、特”相结合的抢险救援队伍19支532人,储备照明通讯、抢险救援、排涝发电、舟艇机械等防汛物资总价值640余万元。元宝区已组建10支共200人的应急救援队伍,储备编织袋5万条、应急照明灯100盏、发电机11台等价值200余万元的防汛物资。全区已排查出重点危险区域62处,建立73户153人的转移人员台账,并对九道储灰库等重点区域实施24小时巡查值守。81处“三险一流”均已采取临时排险、设置警戒标识、安排专人值守等防范措施,10处城市低洼地已备好排水设施,22处地下空间、39处地下车库和1处地下营业场所已做好排水应急准备。记者:刁庆峰郭潇肖航张怡媛张尧王一淞曲丹凤于国洪07/02
- 面对强降水,丹东多部门绷紧“安全弦”,打好“主动仗”6月28日18时至30日11时,历时41小时,丹东市平均降雨量41.9毫米,其中,东港38.5毫米,凤城39.7毫米,宽甸40.1毫米,市区57.7毫米。最大点降雨量出现在丹东市站前,为89.3毫米,最大小时降雨量为39.5毫米,出现在东港市太平水库。目前,丹东市江河水势平稳,水库无超汛限,各地区无灾情上报。为应对本轮降水,市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部署,要求各地各部门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变化,适时按预案采取坚决有力举措,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题调度防汛备汛工作,要求市防办强化责任体系建立、薄弱环节整治,加强水库、水电站、河道堤防、地质灾害隐患点、尾矿库的巡查值守。市防办要求各地、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落实落细各项防御措施,加强值班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领导带班制度,根据汛情变化,积极会商研判,并提前做好人员转移准备工作。下一步,市防办将密切关注雨情变化,加强预报预警,做好信息上传下达,有效开展隐患排查和风险管控。6月30日早,强降雨造成曙光路与临江后街道口出现积水,丹东市市政建设总公司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冒雨及时对路面的积水进行处置,并在雨水井口设置明显的警示牌,确保过往车辆和行人安全通行。为保障群众安全度汛,元宝区广济街道迅速行动,重点对险房、险坡、险段及低洼易涝区展开全面排查处置。同时,各社区积极落实人员转移避险工作。截至6月30日,广济街道针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初家沟区域险房居民,共转移安置群众7户11人。振安区同兴镇紧盯隐患区域,全面排查整治,坚决筑牢防汛救灾安全防线。6月30日上午,变电村工作人员冒雨清理排水沟100多米,消除安全隐患,提升应对汛期灾害的能力。因持续降雨,6月30日上午,振安区太平湾街道望江村二组一瘫痪在床的低保对象家的房子出现漏水情况,办事处迅速组织街道、村工作人员到居民家中,冒雨为屋顶铺设临时防雨层,确保屋内不再漏雨。同时,工作人员详细检查了房屋安全隐患,叮嘱村民注意雨季安全,并安排村委会持续关注该户生活状况。为筑牢防汛“安全网”,6月30日,振安区鸭绿江街道办事处迅速行动,工作人员深入辖区老旧小区、低洼易涝路段、河道堤坝、排水沟、护坡墙、险房危房等进行拉网式排查,及时清理堵塞杂物,检修加固防护设施。同时,组织社区网格员逐户走访,重点排查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住房安全隐患,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成立转移安置小组,将群众转移至辖区应急避难场所,提供饮用水、食品、被褥等生活物资,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为保障辖区建设项目汛期安全有序推进,6月30日上午,振安区珍珠街道开展施工现场防汛专项排查行动。工作人员对辖区内所有施工场地逐一走访,重点检查排水系统、防汛物资储备、应急预案落实等情况,及时发现并消除潜在隐患。连日来,东港市积极行动,全面开展防汛工作。统筹应急、住建、水利、自然资源、海洋渔业等部门,全面摸排梳理尾矿库、危化企业、低洼易涝点、病险水库、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防汛重点领域、关键部位,包括渔船2039艘、地质灾害隐患点37处、A级旅游景点9个、地下停车场52处、城乡在建工地26处、中小学校115所、幼儿园43所、校外培训机构46所等。张玉竹记者/赫英强吴琼宋永昆张尧张瑞编辑/邹润07/01
- 初心不改,奋勇向前!07/01
- “鸭绿江之声”合唱汇演复赛举行6月26日、27日傍晚市直机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暨“鸭绿江之声”合唱汇演复赛在新区“丹东之眼”摩天轮公园举行。本次汇演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市直机关33支合唱队伍参加初赛,24支队伍进入复赛。复赛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壮的旋律中拉开帷幕,24支合唱队伍以饱满的热情演绎了多首经典主旋律歌曲。《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等抗战歌曲,再现了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捍卫民族尊严的壮烈史诗;《最可爱的人》《永志不忘》等抗美援朝题材作品,深情讴歌了志愿军将士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新时代建设者之歌》《复兴的力量》等新时代歌曲,展现了丹东干部群众奋进新征程的昂扬斗志。这是市直机关首次采用露天音乐会形式举行的合唱汇演,各参赛队伍在编排、演唱等方面精心设计,既有传统合唱的庄重,又融入了情景表演、诗朗诵等创新元素,让演出更接地气、更有感染力。决赛将于7月1日举行,届时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记者:赫英强07/01
- 美不胜收!大美辽宁欢迎您
- 辽宁“时代楷模”:丹东市融媒体中心《铭记》工作部
- 首届“雪花鸭绿江杯”全国中老年羽毛球邀请赛在丹东开幕
- 【鸭绿江畔 丹东真好】振兴区:夏日雅集 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 “丹东·凤凰山”号旅游专列首发 启程连接沈阳与丹东
- 丹东市中考顺利开考 各考点温情护航
- 辽宁:以文体旅融合之笔 绘就振兴发展新画卷
- 推动文体旅融合 打造“鸭绿江畔 丹东真好”城市新名片
- 丹东港大宗货物吞吐量跨越式增长
- 辽宁省第二批地名文化保护名录公布,丹东占俩!
- 鼓韵悠扬 文化共鸣 ——2025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丹东鼓乐展演精彩上演
- 鸭绿江畔 丹东真好 ——丹东精彩亮相2025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