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丹东
- 2025年丹东市“两节”食品安全“你点我检”征集结果出炉2025年“两节”来临之际,为更加全面了解我市节日市场食品安全状况,努力营造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氛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发布丹东市“两节”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活动通告,采取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向社会公开征集公众最关心、最关注的食品品种、抽样场所等意见建议。日前,“你点我检”征集活动已结束,公众票选最关心食品品种的前十位分别是:酱油;糕点;香肠、火腿熟肉制品;馒头花卷;白酒;酱肘子、扒鸡等酱卤肉制品;水果类罐头;碳酸饮料(汽水);烤鱼片、鱿鱼丝等熟制水产制品;黄豆酱、甜面酱等。届时,市市场监管局会组织相关监管人员和检验机构对公众票选的内容进行抽检并对抽检结果进行公示。食品抽检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抓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市市场监管局将常态化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和覆盖区域,构建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记者:李美臻01/09
- 丹东市合作区新增2家省级数字化车间日前,辽宁省工业与信息化厅公示2024年辽宁省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名单,位于合作区的辽宁海神联盛制药有限公司、丹东通博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获省级数字化车间认定。近年来,合作区指导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加大研发力度,提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深度融合。目前,合作区已拥有数字化应用场景96个、数字化车间7个,生产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记者:刁庆峰01/09
- 打好“组合拳” 全力保春运1月6日下午从丹东市春运工作会议上获悉,2025年春运从1月14日开始至2月22日结束,共计40天。预计全市旅客发送量85万人次,其中道路38.4万人次,铁路44万人次,民航2.1万人次,水路0.5万人次。全市道路运输方面预计投放客运车辆817辆、城市公共汽电车767辆、出租汽车3354辆。铁路运输预计增加临客14对,民航运输预计起降航班184架次,水路运输投放客运船舶2艘。全市交通运输部门运力较为充足,能够满足旅客出行需求。根据交通运输部门预判,春运期间,群众出行意愿强烈,货物运输需求旺盛,恶劣天气易发频发,预计春运40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约85万人次,同比增长3.7%。探亲流、学生流、务工流、旅游流高位叠加,自驾出行占主体地位,对加油、充电等需求更加旺盛,运输服务保障压力较大。为确保春运工作安全顺利,全市公铁水航等运输企业将按照安排充足、按需启动、响应快速、应急有备的原则,科学安排班次计划,提高综合运输效能。铁路部门充分利用高铁输送能力,保证普速列车开行规模;公路、水路部门加大重要枢纽、重点景区、重点水域、农村区域等运力供给,畅通出行“最先和最后一公里”;民航部门将通过增加班次、调换机型等方式加强运力调配。春运期间,全市各相关部门将保障重点物资运输需求。充分发挥交通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机制作用,统筹调度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快递各方资源,扎实做好油气煤炭等保暖保供能源物资、粮油蔬菜等民生物资、种子农机等备耕物资运输服务,保障物流和邮政快递网络畅通,确保重点物资顺利运输。此外,各相关部门还将安全督导和执法检查贯穿春运全过程,覆盖县(区)政府、相关部门以及春运重点单位,采取部门联合检查、区域交叉检查、行业专项检查等多种形式,严控运输企业、运输工具、从业人员的营业资质、经营资质、运输资质、从业资质等准入关口,做到真检真查、立行立改,全力遏制安全责任事故发生。针对极端恶劣天气、局部超大客流等因素交织叠加对春运带来的影响,制定完善的恶劣天气、设备故障、客流激增、延误晚点等各类应急预案,充实应急保障力量,加强应急运力、应急人员、应急物资等各方面的储备,保持救援人员、设施装备等处于应急待命状态,确保发生突发事件时,果断处置。春运期间,我市将继续开展“情满旅途”“暖冬行动”等志愿活动,协调相关部门和企业在餐饮、休息场所等方面给予相应措施保障;继续做好青年志愿者招募培训和安全教育工作,加强志愿服务力量;在车站、机场、码头和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场所,开展引导咨询、秩序维护、重点帮扶、应急救援等志愿服务。记者:姜慕馨01/09
- 春节亮化工作有序进行近日,记者从市住建局了解到,沿江一线护栏轮廓线、亭廊小品、树木射灯、桥体、广场等点位亮化设施均已修缮并启用点亮,打造出沿江一线立体亮化效果。据悉,2025年我市春节亮化本着喜庆、简洁、利旧的原则,整体亮化风格以红黄色调为主,在主要街路和广场悬挂各式灯笼、彩灯装点新春喜乐氛围,烘托佳节祥和景象。连日来,市住建局组织相关单位,重新修缮启用滨江路原有亮化设施,提升春节期间沿江断桥区域夜间亮化效果;市区两级相关部门正在积极筹备春节亮化相关工作,给市民营造一个喜庆热闹的节日氛围。目前有局部点位还在检修、维修中,包括市区主要道路路灯杆上的原有红灯笼和中国结亮化设施等,预计小年前完成全部亮化工作。记者:王子宁01/08
- 丹东5项计量标准通过省考核近日,丹东市市场监管事务服务中心分支机构市计量所新建的“角膜曲率计检定装置、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检测仪检定装置、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检定装置、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检定装置、放射性活度计检定装置”5项强制检定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顺利通过省市场监管局组织的现场考核。截至目前,市计量所强制检定项目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标已达到30项,完成了丹东市人民政府《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2024年建标计划任务,提高了我市在医疗、交通执法、电动汽车等领域的计量器具的检定能力。近年来,市计量所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的计量建标咨询服务,业务受理、办结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已建立了103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覆盖本地区大部分安全防护、贸易结算、医疗卫生等领域检定项目。目前,市计量所共有22名人员取得注册计量师资格证,全年为1234家企业提供计量检定服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记者:王俊01/08
- 丹东数字贸易港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合作签约日前,合作区与华俄供应链(深圳)有限公司签署《丹东数字贸易港外综服平台战略合作协议》,建立稳定、高效的对外数字贸易出口渠道,促进商品和服务的跨境流动,加强东北亚地区贸易交流,构建区域经济良性发展格局。当天,首单试单商品由华俄(丹东)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新注册)采购并出口,以“跨境供应链前置”的方式经由网络销售。丹东数字贸易港外综服平台,利用合作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政策优势及地缘优势,集“市场采购”“集货模式”“保税电商出口”等多种模式于一体,逐步完善平台功能,以适应不同客户的出口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丹东数字贸易港项目是合作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实践活动和招商引资“冬季会战”工作部署要求,致力打造的一个集数字贸易、跨境电商、金融服务、仓储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为丹东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对外贸易通道。记者:刁庆峰01/08
- 六项“精准服务”助力再就业“感谢你们专业热心的服务,我一定好好干!”前不久的一天下午,在市劳动保障大厦2楼的失业人员舒心再就业服务专区,找到新工作的市民王平高兴地说。他的再就业,得益于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于去年6月推出的六项精准服务。据介绍,六项精准服务分别为精准的政策推送服务、精准的职业测评服务、精准的职业培训服务、精准的创业指导服务、精准的岗位提供服务、精准的就业匹配服务,旨在进一步帮助事业人员再就业,促进就业市场平稳发展。去年9月初,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在市级失业保险经办服务窗口开辟了失业人员舒心再就业服务专区(以下简称“服务专区”),通过打造目标精准化、业务窗口化、手段智能化、服务人性化的闭环式全流程就业服务,促进失业人员舒心再就业。在“服务专区”,失业保险服务专员为来访人员提供政策解答、职业测评等服务;专人登记需求,交由相关部门办理;就业服务部工作人员对登记失业人员开展就业跟踪服务;创业服务部工作人员对有创业需求的市民提供创业指导服务;人力资源开发培训部工作人员对有职业培训需求的市民提供职业培训相关信息。“服务专区”运行以来,已接待800余人次,接收求职登记216份,帮助182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记者:姜慕馨01/08
- 共赴心灵成长之约12月6日,丹东市总工会携手丹东炎治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在劳动宫举办了以“生涯唤醒掌握当下”为主题的职工家庭成长公益课堂,邀请30个家庭共赴心灵成长之约。温馨的笑脸打卡开启美好序幕,从解忧树洞到观影解析、认知游戏、情绪涂鸦,本次活动聚焦职工家庭,为他们送上实用的心理科普知识“大礼包”。活动中,主讲人通过生动的案例,以深入浅出的方式阐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逐步树立职业意识和目标的实用方法。家长们认真聆听,积极互动,纷纷表示深受启发,对孩子的未来规划有了更清晰的思路。情绪头脑风暴游戏和《头脑特工队》片段观影环节,让孩子们在娱乐中深化了对情绪的理解。情绪认知小课堂通过互动教学,引导孩子们学会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而情绪传递小游戏和情绪涂鸦环节,更是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让他们在欢乐中掌握情绪调节的技巧。市总工会举办此次活动,旨在为广大家长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助力他们更好地应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挑战,稳固家庭心理基石。记者:张怡媛01/07
- 以雪为令保通行1月4日,根据天气预报研判,市区两级除雪队伍启动冬季融除雪预案,全员上岗集结待命。1月5日凌晨,2025年第一场雪如约而至,纷纷扬扬的雪花如鹅毛飘落,城区路面很快被覆盖。以雪为令,近百人的市专业化除雪队伍按照预案开展除雪作业,环卫人员顶着风雪走上街头,各种清雪车辆穿梭其间,采用“机械+人工”方式,开展除运雪工作,在振安区沙河口桥、滨江路三纬路十三中路段、抗美援朝纪念馆停车场、国桢路、站前广场5个点位开始除融雪作业,共出动融雪车、滚刷车等设备32台,撒布106吨融雪剂,振安区、振兴区、元宝区、合作区环卫部门同步开启清运雪作业。为保证雪停路通,环卫职工人不下车,早饭在驾驶室匆匆吃完,继续投入到工作中。市区两级环卫部门共计出动1509人,经过数小时奋战,5日上午,城区主要道路完成除融雪作业,通行基本顺畅。除雪过程中,因部分机动车停放造成清雪困难,市交警部门协助环卫人员联系车主转移车辆,确保清雪彻底。在学校周边、小区等区域,不少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及志愿者也加入除雪队伍。据悉,此次除雪约有1600多名市民参与其中,和环卫人员一同开展清运雪工作。记者:戚文宋永昆01/07
- 丹东27家企业接受羽绒制品产品质量专项检查近日,为保障我市羽绒制品质量安全,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羽绒制品产品质量专项监督检查。本次共摸排与检查本地服装加工企业27家,其中有10家企业正在生产加工羽绒服,共出动执法检查79人次,重点检查原材料来源、质量安全体系落实、产品标准执行等方面情况,未发现存在非法填充“飞丝”等制假、掺假等问题。市市场监管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科负责人介绍,我市拥有“中国运动户外服装名城”和“中国防护纺织品名城”两张产业名片,建成了集纤维原材料制造、纺织制造、服装制造和贸易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吸引众多国际品牌在丹东代工生产。下一步,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创新代加工企业监管模式,为本地服装加工企业提供精准帮扶,指导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健全质量安全管控制度,以质量促发展,推动全市服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记者:王俊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