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热浪中的“穿梭者”最美连日来,我市持续高温天气。面对酷暑,始终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无惧“烤”验,在热浪中“穿梭”。他们是这个夏天最动人的风景。城环中心:汗水“洗净”大街小巷凌晨3点,当城市还在沉睡之中,环卫工人就已经开始工作了;在气温直线上升的上午和午后,他们数次手持扫帚仔细清理路面的垃圾杂物。高温下垃圾更容易腐坏产生异味,他们的清扫频率比平时更高,以保持良好的市容环境。记者在紫光福郡垃圾收集站看到,市住建局城环中心环卫部作业人员按照操作规程,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收集楼保洁班班长赵玉清正在熟练地对收集来的垃圾进行压缩清扫保洁。她已经在这个岗位工作了三十多年,高温天气上岗作业,对于她和同事们来说已经习以为常。7月10日,市政部门组织工作人员对城区路灯灯上市政设施进行维护,为城市面貌增添一抹更亮丽的色彩。连日来,市政建设总公司开展“夏日送清凉”慰问活动,为坚守在各建设项目岗位上的一线工人送去矿泉水、白糖、绿豆等防暑降温物资,让他们在炎热的夏日感到丝丝凉意和浓浓关怀。交警:坚守铸就平安路高温下面对极端“烤”验,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民警、辅警全员坚守路面一线,用汗水和行动守护城市交通命脉。在热浪蒸腾的十字路口,执勤交警身姿挺拔,任凭汗水浸透警服、阳光灼烤皮肤,依然一丝不苟地疏导着滚滚车流,确保路口畅通有序。每一个手势、每一句劝导、每一次纠违,都是高温中最动人的“警”色。电力:及时消除过热隐患高温下,用电负荷节节攀升。国网丹东供电公司及时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加强对变电站、输配电线路特巡工作,及时消除在白天高温及夜间负荷高峰时段电网设备过热隐患,保障电网稳定可靠运行。同时,国网丹东供电公司坚持“能带不停”的原则,不断延伸带电作业内容,减少停电时间和范围,全力以赴保供电、保安全、保民生。城管:用汗水维护城市形象城管人员顶着烈日,在大街小巷穿梭奔忙。在兴隆街通江早市记者看到,元宝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对摊贩占道经营行为进行耐心劝导,引导他们前往集中摊点。汗水浸透衣衫,他们用行动诠释责任,用汗水维护城市形象。记者:李冉霞吴琼郭潇邢漫07/14
- 丹东4企业亮相第31届“兰洽会”7月6日至10日,第31届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兰洽会”)在甘肃兰州市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市商务局组织孔雀表业(集团)有限公司、丹东腾汇实业有限公司、辽宁绿康源食品有限公司、宽甸蜜小伯酒业有限公司参展,助推我市特色企业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本届“兰洽会”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以“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共创繁荣”为主题,围绕国际交流、区域合作、特色优势产业、时尚消费品及外贸优品等内容设置4大展区。我市参展企业充分利用辽宁整体形象展区,全面展示产品特色与优势,吸引众多国内外媒体和采购商。展会期间,共接待国内外专业观众1000余人次,与50余家采购商深层次沟通,最终达成意向合同签约额200万元。展会期间,市商务局还积极组织企业参加“辽品进甘”对接洽谈活动,进一步拓宽对外交流渠道,加大产品推介力度,提升我市特色产品知名度。下一步,市商务局将继续组织企业参加国内重点展会,助力企业走出去、抢订单、拓市场,推动更多丹东优势特色产品“出圈”。记者:刘响07/14
- 做好“聚”字文章 书写兴边富民“丹东答卷”特色优势产业蓬勃发展、对外开放合作纵深推进、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民族团结氛围日益浓厚……作为辽宁省唯一的边境城市,丹东市近年来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兴边富民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沿边区位优势,以“聚”字为引领,全力推动边境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一幅“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的美好画卷正逐步从愿景变成现实。聚焦产业兴边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走进辽宁草莓科技研究院的智能温控大棚,阳光透过特制棚顶洒落,高架栽培的草莓植株整齐排列,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精准运作。作为全国首家兴边富民特色产业创新合作中心,这里正在为丹东特色农业发展注入科技动能。“我们的目标不仅是种出更甜的草莓,更要让每一颗草莓成为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金种子’。”辽宁草莓科技研究院副院长姜兆彤指着实时显示棚内环境数据的数字农业平台介绍道。兴边富民,产业为基。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边境地区特色优势农业培育工程。“十四五”期间,我市累计投入兴边富民资金3.04亿元,实施产业项目222个,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特色优势产业项目,打造了东港市草莓、振兴区蓝莓以及宽甸满族自治县燕红桃、大榛子等四项国家级、省级农业品牌。如今,全市种植“三莓”(草莓、蓝莓、奇异莓)作物超200万亩,“东港草莓”入选全国区域品牌价值百强,宽甸满族自治县林下经济及特色经济林产值超43亿元,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大量边民实现增收致富。聚焦开放活边拓展合作发展新空间非遗文创、特色服装、山珍奇货、海鲜佳品、米面粮油……在第三届“丹东味道”饮食文化促消费活动暨“边疆特产销全国·丹东站”活动中,各地出产的特色产品琳琅满目,前来观看、购买、交流的游客络绎不绝。参展商纷纷亮“家底儿”,现场“为家乡代言”“为好物推介”。“快来尝尝我们策勒县的大枣,枣子果肉厚味道甜,还有切糕、杏干,都尝一尝嘛。”摊位前,新疆策勒县城乡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欢龙热情地招呼着。他表示,公司携带着最优质的产品来此参展,希望通过这一产销对接平台,让更多“疆”味走出新疆,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积极响应“民营企业进边疆”“边疆特产销全国”等行动,推动边疆地区交流互通、协同发展,促进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繁荣发展。第三届“丹东味道”饮食文化促消费活动暨“边疆特产销全国·丹东站”活动,吸引了广大企业踊跃参与,呈现出活力满满的消费场景。“我市将积极搭建平台和载体,提升边疆特产的美誉度和知名度,让更多人了解丹东、喜爱丹东、走进丹东。”市民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聚焦民生安边共享发展成果促和谐宜居安居是边疆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各族群众幸福生活的保障。在宽甸满族自治县青山沟镇青山沟村,这个曾经“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边境村落,如今户户通硬化路,家家接光纤网,村卫生室配备了远程诊疗系统,孩子们在新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里收获知识与成长。走进振安区东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室内裙裾飞扬、舞姿翩跹,各族居民跳出美好生活。“红石榴”服务站的社区工作人员忙碌着,帮助社区居民解决生活难题。“我们积极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浓厚氛围,鼓励各民族朋友多交流、多互动、多融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东泰社区党委书记修俊玲说。近年来,我市聚焦边境治理,加快推进交通、电网、水利、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不断增强沿边重点城镇支撑和聚集能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边境各族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不断缩小,切实增强了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我市坚持“融”的导向,激发“合”的潜力,在社区建立10个民族工作服务站,提供就业创业、法律援助、矛盾调解等服务,建立20处“铸牢”活动站、主题公园、宣传长廊以及7个民族团结驿站,打造6个互嵌式社区,共建各族群众安居融居边城。07/14
- 奋楫中流击水 冲刺全年精彩2025年已行之过半。如果把一年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那么丹东今年的“上半场”在城市发展史上注定会留下浓重的一笔。看项目,大型基础设施、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项目百舸争流千帆竞;看创新,雏鹰瞪羚企业总数达156家,提前超额完成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工作目标;看开放,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正式开启边民互市贸易进出口业务,朋友圈越来越大;看作风,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走南闯北,带头跑项目、谈项目、促项目成为常态,“一把手招商”同比增长125.7%;看实绩,引进内资同比增长34.7%,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8.3%,“时间过半、任务超半”……“进”的态势在延续,“新”的动能在增强,“强”的动力在集聚,“稳”的基础在锚固,“好”的预期在显现,“拼”的劲头在迸发,盘点丹东的“年中答卷”,便能看到这座城市已经和正在发生的蜕变。今年上半年,丹东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729.7万吨,同比增长22.6%。(摄影:刘海东)超额——彰显丹东“拼劲”决战决胜,要有“破釜沉舟、敢打必胜”的精气神,还要有“拼、抢、争、实”的超常规努力。在不久前省科学技术厅公示的2025年第二批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名单中,丹东市新增雏鹰企业11家、瞪羚企业4家。至此,全市雏鹰瞪羚企业总数已达156家,提前超额完成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工作目标。“超额”两字,看似简单,实则殊为不易,蕴含了强烈的答卷意识,见证着丹东干事创业的加倍劲头。一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上半年,丹东引进内资353.5亿元,同比增长34.7%,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8.3%,引进内资项目610个,到资亿元以上大项目79个,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超半”。任务超半的原因或许有许多,但真抓实干、拼抢争实无疑是其最坚实的内核。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聚焦经济增长的“压舱石”——项目建设,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加倍“抢”:吉利新能源商用车、亨通海缆等一批优质项目纷纷签约落地。聚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开放,以开放促发展促创新,加倍“争”:丹东至韩国仁川国际客货班轮中断5年后全面复航;正式开启边民互市贸易进出口“双通道”新模式;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仅48天,“9810”模式首单便顺利通关,刷新辽宁跨境电商新业态落地速度;举办“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启动仪式暨国际科技成果推介活动,深化与俄罗斯科学院乌拉尔分院在科技创新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举行“携手共进深化融合共赢未来”辽宁东港·台湾经贸交流洽谈会。锚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招商引资,加倍“拼”:上半年,丹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以上率下、带队招商,“走出去、请进来”活动达50余场;各地区党政“一把手”开展招商对接483次,同比增长125.7%。从项目招引数据飘红到创新活力争相迸发,再到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宽广……这样生动的场景和由此衍生的动人故事多以千百计,时时事事映照出丹东的奋斗现实。以丹东之为促丹东之变,要靠“无形之手”,也要靠“有形之手”。各种经济运行分析会,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四调一”听取所有副市长、副市级领导分管工作汇报,逐一会审难点堵点,创新开展12345热线月讲评、季警示,领导包保、专班推进,“日周旬月季”强化过程管控等过硬措施环环相扣,只为咬定全年目标,全力践行“在全省努力争先,走在辽宁振兴发展的前列”的厚望。辽宁孔雀表业生产车间。(摄影:刘海东)安稳——凸显丹东“恒劲”从6月末开始,持续多天的主汛期首轮防汛“大考”,丹东平稳度过。城乡安全度汛,其实是由“辛苦指数”叠加换来的。无论是丹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冒雨深入城区防汛关键节点、重点隐患区域,实地督导检查防汛工作,主持召开全市防汛工作调度会,动员全市上下立即进入实战状态,还是风雨最急处各级党员干部逆风而行,疏通积水、转移群众、坚守一线,都诠释了丹东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处处用心用力”的精气神,全力确保安全形势持续稳定的“恒劲”。“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没有安全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汛期,丹东交警坚守一线,冒雨在城市主干道指挥交通。(摄影:周广庆)作为我省唯一的边境城市,丹东以安全形势之稳为经济大盘之稳夯实基础,这不仅事关自身,也是为全省大局多作贡献的应有之义。胸怀“国之大者”,把统筹发展和安全紧紧抓在手上,坚持树假想敌、下先手棋、打主动仗,慎之又慎抓好生产安全,细之又细抓好生活安全,严之又严抓好生态安全,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丹东“始终在线”。突出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方法,各方齐抓共管,对问题动态化建档立账,边排查边充实边整改,以信息化手段全面清查消防安全风险隐患,持续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常态化开展重点行业专项整治,从“防、减、救”全链条协同发力,推动战术体系实战化,汛期不过,排查不停,时时刻刻绷紧弦,坚决筑牢防线、守住底线,丹东“咬定青山不放松”。良好生态环境是提升群众安全感的重要保障。以法之名守护绿水青山,护航生态文明建设,让蓝天碧水一直成为良好生态环境的“标配”,最能凸显出丹东守护生态环境安全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恒心与恒劲。来自丹东市生态环境部门的一组数据亮出了这样的硬核成绩单:今年前5个月,丹东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高达98%,同比上升7.2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33.4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0.3%。增幅看似不高,却是在多年来丹东水环境、空气质量始终“领跑”全省的高位上取得的,成色可见一斑。市政工人安装井盖。(摄影:周广庆)新颜——见证丹东“韧劲”万人匹克球欢乐赛、“鸭绿江杯”击剑公开赛、全国中老年羽毛球邀请赛……从春到夏,近500场活动,近30项省级以上赛事,点燃了丹东文体旅融合的新活力,“鸭绿江畔·丹东真好”成为游客口中的高频词。城市的声誉,需要流量的加持,更要有常量的供给。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丹东就开展了市容环境大扫除,目前共计清扫重点街路413条,清理重点场所686处,清洗城市家具6933处、桥梁隧道立面34070平方米、护栏3万余米,清理卫生死角5120个。一月一变样、一季大变样。今年,这组一直在变的数字是:选址设置便民服务疏导点12处,清理小广告6406处,杂物堆占1987处,规范占道经营及流动商贩9328处,圈占车位848处,整治户外广告及招牌550处,规范共享单车停放2万余辆次。城市面貌的改善绝非一蹴而就,考验的是“久久为功”的韧劲,需要用“钉钉子”的执着、“绣花”的精细、“人民至上”的情怀出实招、见实效。不以小而不为。在城市的气质、文化的底蕴、温馨的体验等方面做好“精细”文章,让人心之所向、行之所往,其实正是丹东以城市更新为主导、补齐功能短板、创新治理举措、赋能高品质生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盯让城市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坚持将75%以上财政支出用于民生,扎实推进10类39件59项民生实事;精准服务企业创新需求,促成149名科技特派员与118家企业建立服务关系,支持企业与省级实验室开展联合攻关,获得省级重大专项资金支持,仅今年前4个月就新投放科技企业贷款4.9亿元等,这些接二连三的动作是丹东市以非常之举、非常之力确保优化营商环境、增进民生福祉等任务按期交卷、满分交卷的最好注脚。6月,丹东争得了2026年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承办权。立即组织精干力量赴朝阳“取经”,为高水平承办盛会“寻策问计”;工作专班火速组建,大会总体架构和系列方案初步形成,城市形象提升和迎会氛围营造全面铺开;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督导市容环境整治,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全面部署下阶段工作,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再上新台阶……加快“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先行区”建设,让城市在细微处更见精神,离不开每一个全情付出的参与者,丹东的市民心里憋着一股劲,丹东的干部也憋着一股劲,这股强大的合力,让这场城与人的双向奔赴照进现实。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看状态。努力把党委、政府的行动跑在群众和企业需求之前,用干部“辛苦指数”换百姓“幸福指数”,才下“考场”,再上“战场”的丹东,正以“归零”心态、“翻篇”姿态、“拼抢”状态,整装再出发。(辽宁日报)记者:黄宝锋李曼07/14
- 多彩丹东欢迎您07/11
- 一图带您了解 《旅游避“坑”指南》07/11
- 高温下“热辣滚烫”的坚守!连日来,我市迎来高温天气。然而在酷热难耐的“烤”验下,仍有一群人坚守岗位,用汗水诠释责任与担当。让我们致敬他们“热辣滚烫”的坚守!7月9日中午11点,气温越升越高,前往新安步行街购物和吃饭的市民已经不多,更多的是一波又一波外卖小哥,步履匆匆。停车,奔向餐厅、水吧,急急忙忙回来,拎着一份份外卖装好车,立即出发。在炎炎夏日中,“蜘蛛人”们正顶着烈日高空作业,汗水浸透的工作服见证着这份职业的艰辛。连日来,丹东金山热电有限公司采取“冬病夏治”的方式,对老旧供热管网进行全面改造。施工人员克服高温天气影响,加班加点赶工程进度,为下一个供暖季做足准备。7月9日,市政建设总公司施工人员无畏高温,在八经街和五纬路的交汇处,有条不紊地维修道路。滚烫的地面烤得鞋底发软,汗水不停地从他们额头、脸颊滑落,浸湿了衣衫,但他们手中的工具却未曾停歇。每一次挥动铁锹、每一次铺设砖石,都是为了让城市的道路更加平坦顺畅。一位工人师傅笑着说:“天儿热是热了点,但这活儿不能停,得保证大家出行方便。”7月9日中午,骄阳似火。在山上街一处道路维修现场,伴随着机械作业的轰鸣声,市住建局城市环境服务中心的施工人员将炽热的维修材料摊铺在铣刨槽上。随后,压路机迅速将路面压平,恢复了交通的通畅。7月9日,近午时分,气温达到30℃以上,市城市环境服务中心环卫部站前广场保洁班的马志峰已是汗流浃背,脸上的大汗珠清晰可见,顺着脸颊流淌。从早上开始,站前广场保洁班的保洁员们就全员上岗,顶着烈日全天保洁,在酷暑中维护城市的清洁环境。记者:肖航吴琼周广庆李军翰宋永昆07/11
- 国门湾公园热气球首秀7月8日晚18时许,国门湾公园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视觉盛宴,园区摩天轮前首次升起绚丽的热气球,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浪漫与惊喜交织的夏夜体验。此次热气球首秀是公园夏季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旨在打造多元化休闲体验,推动“夜经济”与文旅融合。记者:刘海东07/11
- 2025年丹东市匹克球超级联赛火热来袭!等你来战!赛事亮点抢先看赛事时间:2025年7月-9月(每周1-2赛),常规赛+总决赛双阶段激情碰撞!竞赛地点:丹东新区匹克球馆、丹东市匹克球馆双组别竞技:团体赛设甲组(50-65岁)和超级组(19-65岁),覆盖全年龄段运动达人!丰厚奖励:冠军奖杯+奖牌+证书+奖金,前十六名均有荣誉加冕!参赛资格:丹东工作、生活、学习人士或居民,年龄符合组别要求(1960年1月-2006年12月出生)。每队6-8人(含领队教练),队名创意不限(限8汉字内,需符合规范)。竞赛规则:采用中国匹克球协会2025最新规则,15分制决胜局,17分封顶!小组循环+交叉淘汰,积分决定名次,公平对决!报名须知1.截止时间:2025年7月22日12:002.报名方式:微信小程序搜索“丹东市匹克球运动+”,点击“2025年丹东市匹克球超级联赛”立即报名!或扫码报名:3.赛事保证金:600元/队(赛后无违规全额返还)。4.必备材料:身份证件复印件、意外保险证明、《自愿参赛责任书》。机会难得,速来组队!无论你是匹克球高手还是运动爱好者,这里都是展现自我的舞台!扫码报名,开启你的冠军之旅!07/10
- 340万尾梭子蟹放流入海日前,丹东市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队在东港市孤山镇小岛子码头启动年度增殖放流活动,向黄海北部海域投放三疣梭子蟹苗340万尾,以促进伏季休渔期渔业资源恢复和海洋生态平衡。根据省市部署,今年丹东还将持续开展褐牙鲆、红鳍东方鲀、中国蛤蜊等多品种增殖放流,推动渔业经济增长与渔民增收,实现伏季休渔保护与产业发展的良性联动。记者:邢漫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