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居丹东
- 【沿着边境看中国】辽宁丹东篇【沿着边境看中国】丹东宽甸黄椅山:天然火山博物馆【沿着边境看中国】丹东秋韵:银杏流金【沿着边境看中国】辽宁丹东大梨树:干字精神的发源地【沿着边境看中国】辽宁丹东:畅游青山沟寻访红色足迹【沿着边境看中国】丹东东港稻米【沿着边境看中国】辽宁丹东:虎山长城明长城东端起点【沿着边境看中国】辽宁丹东三道河民俗村:边疆情民族风致富路【沿着边境看中国】丹东东港草莓【沿着边境看中国】丹东梭子蟹【沿着边境看中国】辽宁丹东:天桥沟赏枫正当时【沿着边境看中国】系列融媒体报道走进辽宁,展现沿边美景【沿着边境看中国】丹东蓝莓【沿着边境看中国】虎山长城为啥左侧墙高右侧墙低【沿着边境看中国】虎山长城铺房敌楼和马面【沿着边境看中国】我在丹东大孤山等你【沿着边境看中国】辽宁丹东:天桥沟赏枫正当时【沿着边境看中国】我在丹东獐岛等你【沿着边境看中国】丹东绿江村:油菜花海惹人醉【沿着边境看中国】辽宁丹东:畅游青山沟寻访红色足迹【沿着边境看中国】虎山长城空心敌楼【沿着边境看中国】辽宁省丹东市“山货出山”记:软枣猕猴桃富了乡村靓了农家【沿着边境看中国】辽宁丹东鸭绿江口:候鸟迁徙驿站人鸟和谐共生【沿着边境看中国】辽宁丹东:小浆果之乡【沿着边境看中国】辽宁丹东:“枫景”这边独好【沿着边境看中国】辽宁丹东大鹿岛:铭记甲午海战历史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沿着边境看中国】辽宁丹东河口村: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沿着边境看中国】辽宁丹东:抗美援朝英雄城市【沿着边境看中国】辽宁丹东石柱子村:柱参之乡百年传承10/14
- 凤城市石家村云海奇观:晨曦中的人间仙境8月13日4时许,当第一缕晨光穿透天际,位于凤城市石城镇石家村的夏家岭山顶迎来了别样的壮阔:翻滚的云海与绚烂的霞光交相辉映,层叠的山峦在云涛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流动的仙境画卷。站在山顶极目远眺,无边无际的云海如千军万马般在山谷间奔腾,时而轻柔如纱,缠绕着山尖;时而汹涌似浪,漫过层层山脊。随着朝阳缓缓升起,云海镀上了一层金红的光晕,从绯红到橙黄,色彩随光线流转不断变幻,将天地间的景致渲染得如梦似幻。山间的村落、林木在云海中露出零星轮廓,仿佛悬浮于云端的世外桃源。“这里每年4月到10月,是观赏云海的最佳时段。”当地一家民宿负责人常先生介绍,尤其是清晨时分,湿润的空气遇冷凝结成雾,在山谷间积聚成云海,再搭配朝霞,便形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奇观。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专程前来,只为在山顶守候一场云海日出,感受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如今,石家村的云海已成为凤城旅游的一张“天然名片”。它用变幻无穷的姿态,诉说着山间的四季故事,也让每一个清晨的等待,都化作一次与仙境的温柔邂逅。记者:周广庆08/20
- “候鸟”康养 “温”情之选近年来,丹东凭借“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温泉资源,成为候鸟式养老的热门目的地,吸引了大批外地老年人前来旅居康养。“来一次就喜欢上这里了!”来自内蒙古通辽的高凤兰老人第一次来丹旅居,对丹东的康养环境赞不绝口,“城市干净整洁、空气清新,吃住玩都好!”丹东是“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温泉之城”,森林覆盖率达66%,五龙背温泉、东港北黄海温泉和凤城东汤温泉每年吸引大量外地游客慕名而来。“温泉资源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五龙背敬老院院长张启东告诉记者,该敬老院将温泉疗养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构筑差异化竞争优势,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老人前来体验。为提升候鸟老人的康养体验,我市养老机构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推出多项适老化措施:在住宿场所加装防滑设施;提供细致贴心的日常照护;精心烹制品种多样、少油少盐、营养均衡的餐食……“饭菜可口,符合我们老年人的口味。”来自上海的赵家良老人满意地说。“我已经连续十几年来丹东康养了。”来自内蒙古的高春媛老人感慨道,过去丹东的养老机构设施简陋、功能单一,如今不仅环境焕然一新,服务更是有了质的飞跃:书画、品茗、棋牌、乒乓球、阅读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功能分区科学合理,涵盖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温泉康养和文化娱乐等多个领域,充分满足了老年人多元化、高品质的康养需求。“凉爽气候+温泉康养”的组合,正助力丹东在旅居康养市场中脱颖而出。如今,像高春媛老人这样连续多年来丹康养的“回头客”越来越多,丹东正悄然成为国内候鸟式养老版图中的璀璨新星。记者:周晓明梁冰刘锴08/19
- 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守护候鸟家园 共筑生态屏障2025年8月15号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今年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丹东鸭绿江口湿地的变迁,也在见证着生态保护的成效与工作者、志愿者的坚守与传承。鸭绿江口湿地拥有芦苇沼泽、潮滩盐沼、河口湾、浅海海域等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类型,面积8.143万公顷,位于中国海岸线最东端,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上至关重要的候鸟栖息地。每年3月至5月,数十万只鸻鹬类水鸟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飞抵此处,停歇充能。鸭绿江口湿地,于2024年7月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保护湿地的细节藏在日复一日的坚持里。为候鸟佩戴旗标和卫星追踪器的工作从未间断,巡逻车准时出发,巡逻、记录、回传数据,串联起保护区的每个角落。近年来,我市利用湿地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契机,借助各界力量宣传湿地保护知识;以全国生态日为平台,通过观鸟周、纪录片展播等活动,不断增强公众保护意识,营造保护湿地、鸟类和环境的浓厚氛围。未来,保护区将继续加强科研监测、强化公众教育、加强国际合作,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题下,推动鸭绿江口湿地的可持续发展与保护,使其永远成为候鸟的温馨家园和生态平衡的守护者。记者:刘响08/19
- 东港市北井子镇:潮汐轻语 踏浪拾趣当第一缕晨光穿透海雾,双峰岛的滩涂便铺展开一幅动人的画卷。这片位于东港市北井子镇海鹰村的赶海胜地,正以最温柔的方式,迎接每一个向往大海的客人。潮水退去的沙滩上,细碎的贝壳在阳光下闪烁如星。父母牵着孩子的手,在海滩中留下串串脚印。年轻情侣并肩蹲在湿润的沙滩上,手指轻触泥沙的瞬间,仿佛触碰到了大海的心跳。当地渔民王大爷笑着说,赶海要懂潮水的脾气。他教游客辨认沙面上细小的气孔,那是蚬子呼吸的痕迹。每当潮水送来新的馈赠,沙滩上便响起此起彼伏的欢笑声,与海鸥的鸣叫一起谱成夏日交响曲。今年暑期,双峰岛成为众多家庭赶海拾贝的目的地。这里滩涂广阔、贝类丰富,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体验亲近自然的乐趣。当地村民也热情地为游客提供赶海指导和建议。清晨退潮时分,游客们带着小桶、铲子等工具,踏上柔软的滩涂,寻找隐藏在泥沙中的蚬子、蛤蜊等海产。孩子们兴奋地挖沙翻石,大人们则一边指导孩子辨认贝类,一边享受难得的亲子时光。海风轻拂,浪花轻涌,欢声笑语回荡在海滩上。夕阳西下时,滩涂镀上一层金色,归来的游客提着沉甸甸的小桶,满载的不仅是鲜美的海味,更是属于大海的记忆。近年来,北井子镇积极推动生态旅游发展,结合赶海、渔家乐等特色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海边生活。记者:刘海东08/18
- 丹东生态治理成效显著 绿水青山绘就城市发展新图景乘浪而起的鸻鹬类候鸟、沿堤绽放的玫瑰花墙、人流如织的健身广场……来到黄海岸边,走近鸭绿江畔,举目四望,心旷神怡。今年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翻开丹东市的生态答卷,可以看到,这座沿江而建又因江而兴的边境城市,先后获得“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2020中国避暑名城”等多项国家级称号的背后,是丹东市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真实写照。初春的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芦苇摇曳、群鸟高飞。2024年,这片曾是造纸厂、养虾池的生产用地,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公约名录,不仅供养着453种高低等植物生长、324种鸟类繁衍生息,还持续吸引全国各地游客来此探访。从经济生产聚集地到世界级“绿色名片”,湿地的蝶变,正是丹东全域生态治理的缩影。以水为脉,筑造生态基底。近年来,丹东市全域推进河湖长制,集中开展治污、治岸、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整治等行动,成功实现从“清河”到“治河”的完美转变。在辽东重要水源地保护治理项目中,计划完成的退化林修复7.785万亩任务,现已全面收官。截至目前,全市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质比例100%、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达标率100%。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丹东强化污染天气应对,启动6次污染天气特别管控,新增“保良”天数20天,同步打响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数据印证实效:截至6月30日,丹东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8.3%,位列全省第一;PM2.5平均浓度30.6微克/立方米,位列全省第二,清新空气成为市民晨练、饭后纳凉最直观的感受。眼下,沿江健康步道花团锦簇、绿意盎然。近年来,为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丹东市积极推行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鸭绿江风景名胜区串联起城市核心区、港区和工业区,沿江骑行,能看到江城独特发展轴和景观带;锦江山与鸭绿江公园、月亮岛与菊花山等山江景观廊道,既保护生态底色,又凸显城市标志。在这些大山水格局中,公园点缀其间。国门湾公园经改造升级,健身区、儿童游乐设施分区明确;新建球场可满足不同年龄段市民对夏日健身的需求。江山荟绿地内,大片自由草地、莲池荷花,在为城市提供展现新中式置景之美的同时,为市民提供“家门口的野餐、露营地”;众多口袋公园见缝插绿,照明设施、休闲座椅、健身器材与移植绿植齐全,在方寸之间提升市民生活幸福感。一张蓝图绘制到底。2023年,丹东市出台《丹东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系统性归纳水域、林草、城镇、农田农村、矿山与海洋等空间修复单元,推进全域一体化设计,构建“一源两岸三带四圈多点”的生态修复格局,为“宜居丹东”生态格局建设描绘清晰路线。未来,丹东将继续坚持以“生产、生活、生态协同”为目标,积极探索生态与经济良性互动的绿色发展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区域生态结构,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同频共振。记者:刘响08/18
- “候鸟”康养新时尚,“凉爽丹东”引客来近些年,丹东以其独特的“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禀赋和丰富的温泉资源,成为候鸟式养老的首选地。凉爽的天气与养生的温泉“双核驱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地“候鸟”老人夏季“迁徙”至此避暑康养。“来一次五龙背就喜欢上这里了!”尽管是第一次到丹东旅居康养,但来自内蒙古通辽的高凤兰老人却给出“超高”的评价。“丹东这座城市干净,吃的住的玩的,都好!”在高凤兰看来,不少“候鸟”老人选择到丹东旅居养老,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凉爽的气候,二是丰富的温泉资源。作为中国温泉之城的丹东,除了五龙背温泉,东港的北黄海温泉、凤城的东汤温泉,每年都吸引大量外地游客前来旅居康养。而作为国家园林城市,丹东66%的森林覆盖率也让外地游客啧啧赞叹。“温泉资源是丹东区别于其他避暑城市的独特优势。”五龙背敬老院院长张启东说,近年来,敬老院依托五龙背的温泉资源,通过招收自费养员,逐步发展壮大。如今,候鸟式养老已经成为该院的一大特色。记者采访了解到,丹东养老机构将温泉资源融入特色服务,打造差异化竞争力,逐渐成为吸引并留住“候鸟”老人的关键因素之一。记者:周晓明梁冰刘锴08/15
- 为民守护消暑纳凉好去处暑气渐隐,凉风初起,夜幕半垂的灯塔山公园开始变得热闹。8月7日,辽宁丹东边境管理支队国门湾边境派出所组织民警走进辖区公园,向广大群众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同时在普法宣传中问民所需,不断完善便民服务务实举措,持续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变成现实。记者:刘馨忆08/14
- 古韵长街 文化雅集8月10日下午,七经街劳动宫门前热闹非凡,由振兴区帽盔山街道主办的“古韵长街文化雅集”周末市集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的目光。此次市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开场舞和文艺表演营造了集市浓厚的文化氛围,彰显了帽盔山街道蓬勃发展的活力。辖区医疗机构现场义诊,贴心守护群众健康。手工艺人展示绝活,让传统文化在互动中得以传承弘扬。美食商铺鳞次栉比,各类特色美食满足不同味蕾需求。服装、书画、文创产品等展示摊位前人头攒动,市民、游客驻足观赏,挑选商品,凸显七经街商圈的消费活力。为深入挖掘七经街历史文化底蕴,搭建镇街交流平台,集中展示各镇街的文化、产业、美食及旅游资源,吸引市民、游客关注与体验,今年暑期振兴区连续开展“七经街·夏夜潮”历史文化街区嘉年华暨“一镇街一风情”周末市集系列活动,以劳动宫为主阵地,每周由一个镇街轮流主办,致力于打造兼具地方特色与文化内涵的夏日盛会,为振兴区的夏夜增添更多精彩与活力。记者:宋永昆张怡媛08/13
- 东港市长山镇:漠漠水田飞白鹭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