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丹东
- 辽宁“时代楷模”:丹东市融媒体中心《铭记》工作部07/23
 - 工人村社区专项行动推进商户“门前五包”连日来,临江街道工人村社区聚焦商户“门前五包”责任落实,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针对占道经营、违规悬挂销售宣传品等突出问题进行精准劝导与规范治理,以实际行动为城市文明提升注入基层力量。“门前五包”责任制涵盖包环境卫生、包绿化维护、包市容秩序、包设施完好、包文明劝导五大核心内容。本次专项行动共走访商户80余家,劝导纠正占道经营、违规悬挂宣传品等行为30余起,下发整改通知单12份,大部分问题已现场整改完毕,剩余问题将由网格员跟踪督促,确保整改落实到位。通过整治,辖区沿街市容秩序得到显著改善,商户经营行为更加规范,获得了辖区群众的广泛认可。作者:沈粹11/04
 - 工人村社区举办跨境电商培训促居民就业创业近日,工人村社区“舒心就业”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举办了跨境电商培训,邀请东北大学俞教授和电商平台杨老师为大家讲解跨境电商平台运营规则及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现场采用“理论+实战”的教学模式,指导有就业需求的社区居民、待业青年及创业意向者充分掌握跨境电商运营的关键技能。下一步,服务驿站还将陆续开展更多贴合市场需求的技能培训项目,为辖区居民搭建更广阔的就业创业平台。作者:沈粹11/04
 - 东泰社区:公益课堂为未成年人成长注入“志愿力量”“周末来社区写作业,老师会帮我讲难题,还能学画画,特别开心!”10月26日,鸭绿江街道东泰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室里,正在参加公益课堂的小学生乐乐笑着说。为丰富未成年人课余生活、精准帮扶困境儿童,东泰社区深挖志愿者资源,打造系列公益课堂,用关爱为孩子们撑起成长“保护伞”。针对部分家庭监护缺失、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社区牵头组建多元化志愿者队伍——退休教师负责学业辅导,在校大学生开展兴趣教学,专业人才聚焦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形成“全领域覆盖、个性化服务”的课程体系。每到周末,活动室便成了孩子们的“第二课堂”:志愿者们俯身辅导作业、讲解知识点,手把手教孩子们绘画、做手工,还通过情景模拟传授交通安全、防溺水等实用知识,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收获成长。自公益课堂开设以来,已累计开展活动50余场,服务未成年人超100人次,既缓解了家长教育压力,更让困境儿童感受到社区温暖。下一步,东泰社区将持续壮大志愿者队伍、优化课程设置,让公益课堂成为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坚实阵地,凝聚社会合力为孩子们的梦想护航。记者:张津硕11/04
 - 七旬老人“有心” 隐患灯杆“现形”一根因细微裂缝存隐患的老旧路灯杆,在七旬热心市民的主动报修下,引起了职能部门的关注。日前,市城市环境服务中心承诺立即更换该灯杆,并举一反三加强巡查。隐患的发现者是居住在兴八路附近年过七旬的曲战先生。凭借退休前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经验,他对一根布满纵向裂纹的水泥路灯杆保持了高度警觉。“你看这个裂纹,一直裂到顶上。”曲先生在现场向记者介绍。此前,该路段曾发生灯杆倒伏砸车事件,加之此处车辆停放多且邻近课后托管机构,他担忧悲剧重演。曲先生说,此类纵向裂缝若非严重倾斜,在职能部门日常的巡查中确实不易被察觉,形成了管理盲区。于是,在无法确定管理单位的情况下,曲先生选择通过《政风行风热线》传递这一安全预警。在接到问题反映后,市城市环境服务中心,立即安排相关工作人员抵达现场。经现场勘查,该中心技术质量部副部长张海确认了灯杆根部存在裂缝。张海告诉记者,市区老旧灯杆改造需结合道路及电缆系统同步进行,且资源有限,需优先处置隐患更严重的点位,如存在易折断的“横向裂缝”灯杆。兴八路这四根灯杆已被纳入次年城建改造计划。面对市民的担忧和实际存在的隐患,在经过综合评估后,市城市环境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当场作出承诺:“我们努力克服一下困难,先把这个有安全隐患的问题及时解决一下。”这意味着,该根开裂灯杆将被立即更换,无需等待明年的整体改造计划。采访过程中,张海还澄清了此前该路段灯杆倒伏砸车事件原委。据当时该中心工作人员现场核实以及交管部门的认定结果,倒伏灯杆实为车辆撞击所致,属交通事故,而非自然倾倒。在现场,张海也对曲先生的监督表达了感谢,并表示将以此为契机,今后加大巡查工作的力度。记者:刘锴梁冰11/04
 - 市疾控中心:流感季来临 积极接种疫苗是关键随着秋冬季节来临,流感、肺炎等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为有效防范流感与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风险,日前,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发出健康提示,呼吁市民积极接种流感疫苗,尽早建立有效免疫屏障,从源头阻断流感病毒传播。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人群易流行三大特点,主要通过飞沫、接触及空气三种途径传播。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副主任医师赵玲指出,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流感最科学、最有效的手段,能显著降低接种者感染流感的概率,同时大幅减少重症、并发症发生风险。来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消息,结合最新流感监测数据,北方地区流感流行季通常为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受多重因素影响,今年我国流感流行季存在提前到来的可能。目前,我市流感疫苗预约接种工作已全面启动。市疾控专家提醒,每年9月至11月是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窗口期,在此期间完成接种,能在流感高发季到来前形成有效保护。市民可携带本人身份证,前往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医院(卫生院)或成人接种门诊咨询接种,确保及时获得免疫保护。除接种疫苗外,疾控专家还建议市民做好日常防护:在人群聚集或密闭空间需规范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常通风等卫生习惯,这些措施对预防包括流感在内的大多数呼吸系统传染病均能起到良好效果。记者:刘沙11/04
 - 用声音雕刻时代——访丹东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高毅在丹东人民广播电台八十年的辉煌历程中,播音员高毅用声音为时代定调,让庄严的时刻更加庄重,将播音工作升华为一份使命与担当。在高毅的播音生涯里,“圆满完成任务”是融入骨血的责任。她手中的话筒,重若千钧。在她心中,这不仅是工作,更是形象的代言。“我觉得我展现的是我们电台播音员的形象,我们广播人的形象,所以我一定要圆满地完成任务,不辜负领导对我的信任和肯定。”高毅说。这份敬畏化作她每一次播音前最充分的准备。无论是状态调整还是业务打磨,她都一丝不苟。每逢市人代会等重大会议,高毅总会提前服药调理身体,确保以最佳状态出现在会议现场。她的专业与真诚,赢得了代表们的尊重与温暖回应。高毅深知工作的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当她宣读决议、选举办法时,她的声音便是集体的声音,是人民的声音。“人大的会议是全市重要的会议,它代表人民的声音。我在台上宣读的决议、选举办法等,代表政府的声音、人大的声音、群众的声音,所以我一定要庄重大方,认真地完成任务。”高毅的业务成就,除了自身努力,还离不开播音前辈仲玉明老师的悉心栽培。“仲玉明老师是我的恩师,她告诉我做好播音员首先要做好人,做杂家。”高毅深情回忆,“她对我们年轻播音员非常负责,甚至生病时也一字一句地教我。我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老师的培养和鼓励。”从初学者到资深播音员,高毅后来也承担起培养新人的责任,将仲老师传授给她的精神继续传承。“我很热爱我的学生,欣赏他们的才华和努力,给他们加油鼓劲,像老师教我们那样认真辅导他们。我们的广播需要声音的传承,需要更多年轻播音员主持人来接续这项工作。”当被问及如何数十年如一日保持热爱与极致追求时,她的回答简单而纯粹:“其实我想得很简单。”这份“简单”的背后,是坚定的职业信仰,将个人融入集体,将职业升华为使命。这正是以高毅为代表的老一代丹东广播人的精神底色。谈到未来发展,高毅深情寄语年轻融媒体播音员主持人:“虽然时代不同了,但播音员主持人的使命是一样的,我们既要做好党的方针政策的传播者,也要做好连接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记者:翟如海毕晓亮陈彦羲11/04
 - 花园河便民桥通行 开启便民之路记者:李彤车鹏11/04
 - 全方位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屏障当前已进入秋冬季森林防火关键期,天干物燥的气候特点使森林火灾风险持续攀升。市林草局迅速行动,通过科技赋能、地面巡防、宣传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开启秋冬季森林防火模式,全方位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屏障。在五道沟林场等重点林区,森林消防员正操控着无人机这个“空中哨兵”,对林区进行全方位、无死角巡查,一旦发现疑似火点或违规用火行为,第一时间锁定位置并传回地面指挥中心,实现火情“早发现、早处置”,有效提升了巡林效率和火情监测精准度。地面巡防力量同步强化。多辆运兵车、皮卡车组成的巡护车队,每天沿进山道路和林缘边界线开展常态化巡逻。巡护人员不仅对过往车辆、人员进行防火检查和提醒,还重点排查林区内的火灾隐患点,确保及时阻断人为火源进入林区,构建起坚实的地面防火防线。乡村是森林防火的重要防线,市林草局与村委会组织召开森林防火知识讲座,通过案例讲解、政策解读、互动问答等形式,向村民普及森林防火法律法规、日常防火注意事项及初期火情处置方法,切实提高村民的防火自觉性和应急能力,从源头减少乡村林区火灾隐患。记者:刘响许军杨培强11/04
 - 东港:中西部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加速推进近日,在东港市椅圈镇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四期工程(吴家村管网段)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忙着铺设输水管道,打造全新的供水管网。“这是东港市中西部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一期工程其中一个标段。吴家村标段施工结束后,能解决10个村民组、755户居民24小时计量供水和饮水难题。”东港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东港市中西部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是东港市2025年十项民生实事之一。工程总投资3.9亿元,设计供水规模为每天3.52万立方米,将解决东港市13个乡镇、27.11万人饮水安全保障问题。项目区域覆盖东港市北井子、椅圈、长山、孤山等13个乡镇及五四农场小寺和窟窿山分场。将在孤山镇建设1处净水厂;建设规模化农村供水工程5处;在新农镇、小甸子镇、椅圈镇、马家店镇等地建设小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9处。目前正在实施的东港市中西部城乡一体化工程一期工程,工程于9月开工建设,将铺设供水管网总长501556米,安装户外水表箱297个,安装入户计量水表3682块。一期工程计划于2026年4月完工验收。二期工程计划投资1.2亿元,预计11月下旬开工,2026年9月完工。这一工程的实施,将彻底改变过去“靠天吃水”“限时供水”的历史,实现城乡建设一体化、农村供水规模化、小型农村供水标准化。记者:张瑞1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