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丹东
- 振山社区:助残服务暖人心近日,丹东市珍珠街道振山社区携手振安区残疾人联合会,开展“爱心服务送家门,助残行动暖人心”活动。活动中,社区针对辖区残疾人困难家庭的实际情况,订制了个性化服务方案。由社区工作人员与区残联志愿者组成服务小组,上门提供居家清洁、康复护理等一系列贴心服务。同时,积极落实民政救助政策,为其提供托养服务支持,极大地减轻了困难家庭的照护负担。记者:张津硕编辑:邹润04/27
- 书香润校园 薪火永相传4月22日下午,丹东市永昌街小学联合市图书馆开展“书香丹东—书香润校园薪火永相传”系列活动,为师生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活动伊始,“一本书的诞生”主题展板便吸引了众多学生驻足。展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展示了从造纸原料采集、制浆、抄纸到书籍排版、印刷、装订等全过程。图书馆工作人员与志愿者为学生们进行了细致讲解,让他们感受图书的来之不易,深刻体会每一本书背后凝聚的智慧与心血,激发学生们珍惜书籍、热爱阅读的情感。文史专家尹璐老师为全校师生带来的“铭记历史:丹东抗美援朝先进人物”主题讲座成为活动亮点。讲座中,尹璐老师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珍贵的图片及感人至深的故事,生动讲述了丹东在抗美援朝期间涌现出的英雄战士、支前模范等先进人物事迹,展现了丹东人民在战争中的无私奉献与伟大爱国精神。在古文断句趣味活动环节,学生们一边跟读,一边为古文《师说》断句,用印章和笔完成挑战,不仅增强了学生们对古文的理解与兴趣,更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与语言逻辑思维。活动最后,丹东市图书馆向永昌街小学捐赠了300册涵盖文学、科普、历史等多个类别的图书杂志,这些书籍将成为学生们探索知识世界的桥梁,为学校图书资源注入新的活力,助力书香校园建设。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学生们深入了解书籍的诞生过程,感受到古文的魅力,更通过对抗美援朝历史的学习,引导学生们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记者:宋永昆张怡媛编辑:邹润04/27
- 丹东52支队伍竞舞!800余名老年人同台展风采4月24日,我市举行广场舞大赛,52支队伍、800多人参加,表演了《东北大秧歌》《金蛇起舞》《采茶姑娘》等52个文体节目。本次比赛由市老体协健身舞(操)专业委员会、县区老体协共同举办,旨在为全市老年朋友搭建展示风采、交流情感的平台。通讯员|董玉池吕宝林编辑:邹润04/25
- 七道街道:银龄互助 温暖传递今年以来,丹东市元宝区七道街道党工委在仁忠社区创新打造“银龄互助‘老老’相帮”志愿服务品牌,依托“银发生辉”志愿服务队,积极破解空巢、独居、失能老人照料难题,构建“有温度、可持续”的社区养老生态圈。针对社区人口老龄化问题,七道街道党工委以“党建引领+志愿服务”为抓手,建立“街道—社区—网格”三级联动管理体系,即整合丹东开放大学、七道卫生院等共建单位资源,提供政策支持和专业保障;在社区设立“银龄先锋站”,统筹调配志愿服务队伍,推出非遗文化、便民服务等特色项目;组织社区干部、青年骨干、银发志愿者组成“1+1+N”服务小队,深入5个网格开展日常巡逻、关爱探访活动,确保服务“零距离”。为激发不同年龄群体的参与热情,仁忠社区创新打造“差龄互助+青银共融”双循环体系,组织60—70周岁健康老人结对帮扶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为其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组织开展“银青对话”活动,青年志愿者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老人为青年志愿者传授剪纸、烙画等非遗技艺,实现技能与情感的“双向奔赴”。社区每月设立“非遗开放日”,开设“非遗匠心课堂”,邀请非遗传承人讲授掐丝珐琅、剪纸等技艺,不仅帮助居民学习了新技能,也让“非遗开放日”逐渐成为社区文化“新名片”。每月开展义修、义诊、义剪“三义”便民服务活动,主动为老人解决生活难题,传递社区温暖。依托传统节日,与丹东开放大学等共建单位联合开展老年合唱团联欢、退伍老兵红色故事分享会、“金婚纪念照”拍摄等活动,增强老年群体归属感。联动企业、社会组织成立“仁忠助老联盟”,提供家政保洁、健康管理等多元化服务。记者:张尧编辑:邹润04/25
- “180秒办证”暖民心“警察同志,我母亲的身份证丢了,怎么补办?”前不久,家住宽甸满族自治县的张女士来到丹东市公安局中心城区警务服务驿站。其母亲急需从丹东市中心医院转至沈阳某医院进行手术,却发现身份证遗失。按常规流程,补办身份证需本人持户口本到现场办理。民警立即启动“应急机制”,通过视频连线张女士在宽甸的亲属进行身份确认,仅用180秒完成临时身份证办理。丹东市公安局中心城区警务服务驿站自2022年启用以来,已建立“危重病人优先”“特殊群体代办”等12项应急机制,处理紧急业务20余件。如今,服务驿站整合交通违法处理、补(换)领机动车驾驶证、出入境记录查询、身份证办理等82项业务,实现“一窗通办”。此外,通过“人工+自助”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便利。设置“五彩衣架”“党建书吧”“爱心母婴室”等特色服务区域,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记者:刁庆峰编辑:邹润04/25
- 平安社区开展“书香伴成长”读书活动4月21日,丹东市元宝区广济街道平安社区开展“书香伴成长”读书活动,志愿者带领孩子们读书,引导他们养成良好阅读习惯。记者:张尧编辑:邹润04/25
- 社区企业携手开展义诊服务日前,丹东市振兴区江海街道海港社区联合辖区企业开展了“AI智能健康检测进社区”活动,为居民提供“科技+医疗”健康服务,增强他们的获得感。记者:吴琼编辑:邹润04/24
- 爱心缝纫机 连接邻里情在丹东市金山镇宗裕社区,兼职网格员王力不仅肩负着网格巡查的责任,还经营着一家洗衣店,平日里为周边居民洗衣刷鞋,已然成为社区里的“服务多面手”。在日常的网格巡视与经营洗衣店的过程中,王力凭借细心观察,敏锐察觉到不少居民有着缝补衣物的需求,却苦于没有合适的工具。为解决这一难题,王力决定自费购置一台缝纫机,并配齐各色缝纫线,只为给居民们提供便利。很快,这台缝纫机就发挥了大作用,前来缝补衣物的居民逐渐增多。面对居民,王力总是热情相迎,耐心解答问题。对于操作不熟练的居民,他会亲自上手示范,碰到行动不便的老人,他贴心帮忙照明打下手,在他的帮助下,老人们都能顺利完成衣物缝补。王力的善举在社区里口口相传,得到居民们的广泛认可与称赞。大家纷纷表示,王力不仅洗衣刷鞋手艺好,这台缝纫机更是帮大家解决了缝补的大难题。而在王力心中,这台缝纫机早已超越了工具本身,它成为连接自己与居民之间的爱心桥梁,承载着浓浓的邻里情。于是,他给这台缝纫机取名为“爱心缝纫机”。如今,“爱心缝纫机”依然在王力的店里高效运转着,它见证了王力与社区居民之间的深厚情谊,也成为社区里传递正能量的象征,激励着更多人加入互帮互助的行列,共同营造温暖和谐的社区氛围。记者:张津硕编辑:邹润04/24
- 黄土坎镇栾家小学开展“流动图书进校园”活动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营造浓厚的校园阅读氛围,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4月18日,丹东边境管理支队黄土坎边境派出所联合东港市图书馆、黄土坎镇栾家小学,共同举办“流动图书进校园”活动,为学生们送去“知识大餐”,助力书香校园建设。黄土坎边境派出所民警与东港市图书馆工作人员精心挑选了550册优质图书,涵盖文学名著、科普百科、历史地理、艺术绘画等多个类别,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老师的组织下,学生们有序来到图书展区,兴致勃勃地挑选自己喜爱的书籍。民警和图书馆工作人员耐心向孩子们介绍图书内容,鼓励他们分享阅读心得,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习惯。东港市图书馆负责人介绍,未来将持续开展“流动图书进校园”活动,创新服务模式,扩大覆盖范围,让更多学生享受到优质的阅读资源。黄土坎边境派出所民警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警校联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共建活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记者:唐羽廷编辑:邹润04/24
- 工会搭“鹊桥” 助力觅“良缘”近日,两对新人在丹东市总工会专职红娘牵线下成功领证,开启幸福人生。丹东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为两对新婚夫妇送上祝福鲜花和结婚纪念品。据不完全统计,自2019年丹东市总工会红娘工作室转型成立以来,共有24对会员步入婚姻殿堂。4月10日,“会聚良缘春韵情芳”单身职工联谊活动在丹东市职工文体活动中心热烈开场,开启2025年工会交友活动的浪漫篇章。联谊活动精心设计多个互动环节,6对有交友意向的嘉宾获赠电影票,为后续相处提供机会。为了吸引更多的单身男女职工参与,丹东市总工会不仅采用了传统的红娘工作室线下报名方式,还通过市总工会微信公众号和“辽工服务”小程序提供线上报名渠道。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辽工服务”小程序中“婚育&家”平台的技术人员,现场为大家演示平台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下一步,丹东市总工会红娘工作室将持续发力,举办更多联谊活动,助力单身职工找到幸福归宿,让工会的“鹊桥”越搭越宽。记者:包芙蓉编辑:邹润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