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大美中国
大美中国
  • 云南保山:咖啡进入收获季
     保山市西靠高黎贡山、东临怒江,其独特的干热河谷气候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咖啡种植条件。近年来,依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保山选育推广出铁皮卡、波邦、瑰夏等精品品种,实现了咖啡品种多样化发展。近期,云南省保山市迎来咖啡收获季,当地咖农趁晴好天气采摘、加工咖啡果,咖啡园中一派繁忙景象。  这是11月16日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新寨村拍摄的咖啡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王冠森摄)  11月16日,咖农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新寨村的一处咖啡园内采摘咖啡果。(新华社记者王冠森摄)  11月16日,咖农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烫习村一处咖啡园采摘咖啡果。(新华社记者高咏薇摄)  11月16日,咖农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烫习村一处咖啡园采摘咖啡果。(新华社记者高咏薇摄)  11月16日,咖农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新寨村的一处咖啡园内将采摘的咖啡倒入袋子。(新华社记者王冠森摄)  11月16日,咖农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新寨村一处咖啡庄园晾晒咖啡豆。(新华社记者高咏薇摄)  11月16日,咖农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新寨村一处咖啡庄园去除咖啡果皮。(新华社记者高咏薇摄)  11月16日,咖农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新寨村的一处咖啡庄园内筛选咖啡果。(新华社记者王冠森摄)
    11/18
  • “金鸡百花梦想大道”正式对公众开放
     11月16日,位于福建厦门海峡大剧院会展中心东广场的“金鸡百花梦想大道”正式对公众开放。  11月16日,游客在“金鸡百花梦想大道”上参观游玩。(曾德猛摄)  11月16日,游客在“金鸡百花梦想大道”上参观游玩。(曾德猛摄)  11月16日,游客在“金鸡百花梦想大道”上拍照游玩。(曾德猛摄)  11月16日,游客在“金鸡百花梦想大道”上拍照游玩。(曾德猛摄)
    11/18
  • 冬来赏花正当时
     11月15日,2025年广西南宁市青秀山冬季赏花活动开启。风景区将陆续举办“花下艺宴——叶子花艺术展演”“民族风潮体验”“叶子花妙物集”等系列活动。活动将持续至12月7日。  11月15日,市民在广西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观赏三角梅。(新华社记者周华摄)  11月15日,演员在广西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三角梅花园演出。(新华社记者周华摄)  11月15日,演员在广西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三角梅花园演出。(新华社记者周华摄)  11月15日,动力伞爱好者在广西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三角梅旁飞过。(新华社记者周华摄)
    11/17
  • 初冬景如画
    初冬时节,多彩景致交织成一幅幅醉人冬景图。  11月14日拍摄的江苏扬州瘦西湖风景区晨雾景观(无人机照片/齐立广摄)  11月14日拍摄的江苏扬州瘦西湖风景区晨雾景观(无人机照片/齐立广摄)  11月14日拍摄的江苏南京明孝陵景区燕雀湖畔景色。(苏阳摄)  11月14日拍摄的天津市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初冬景色(无人机照片/杜鹏辉摄)  11月14日,市民在江苏南京汉中门广场游玩(无人机照片/刘建华摄)  11月14日,游客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珠山镇东门关村的古银杏树下游玩。(宋文摄)
    11/16
  • 我国交通运输系统最大航标船海口列编
    11月13日,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2000吨级大型航标船“海巡176”轮正式列编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  据了解,“海巡176”轮总长75.2米,型宽14米,满载排水量2360吨,是目前全国交通运输系统最大最先进的航标作业船。该船列编后将承担南海海区航标布设、维护任务,为我国在南海的海洋资源开发、科研考察、海上执法等活动提供可靠的航海保障。  这是在海口拍摄的“海巡176”轮(11月13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郭程摄)  11月13日在海口拍摄的“海巡176”轮列编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郭程摄)  这是“海巡176”轮配备的20吨液压起重机(11月13日/新华社记者郭程摄)
    11/14
  •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大批越冬候鸟
     初冬时节,位于山东省东营市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大批越冬候鸟。每逢秋冬候鸟迁徙季,这里便成为鸟类天堂,万鸟翔集,场面蔚为壮观。据了解,每年有超过200种候鸟在此繁殖、越冬和迁徙停歇。  11月13日,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候鸟在湿地休憩。(新华社记者朱峥摄)  11月13日,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候鸟在飞翔。(新华社记者朱峥摄)  11月12日,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飞翔的候鸟形成“鸟浪”景象。(新华社记者朱峥摄)  11月13日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候鸟。(新华社记者朱峥摄)  11月13日,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鹭在湿地休憩。(新华社记者朱峥摄)  11月13日,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鹳在飞翔。(新华社记者朱峥摄)
    11/14
  • 保护黄河湿地 守护候鸟家园
     宁夏平罗天河湾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境内,紧邻黄河,是黄河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随着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如今这里已成为候鸟的栖息乐园。近年来,平罗县加大对黄河湿地的保护力度,科学系统推进湿地生态修复治理,通过智能监测平台,及专业巡防队伍开展全天候巡查的方式,织密生态防护网络,守护候鸟家园。  这是11月11日拍摄的宁夏平罗天河湾国家湿地公园(右)和黄河(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杨植森摄)  这是11月11日拍摄的宁夏平罗天河湾国家湿地公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杨植森摄)  11月11日,候鸟在宁夏平罗天河湾国家湿地公园上空飞翔(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杨植森摄)  11月7日,候鸟在宁夏平罗天河湾国家湿地公园栖息觅食(无人机照片/岳昌鸿摄)  11月8日,候鸟在宁夏平罗天河湾国家湿地公园栖息觅食(无人机照片/岳昌鸿摄)  11月11日,候鸟在宁夏平罗天河湾国家湿地公园栖息觅食(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杨植森摄)  11月11日,工作人员在宁夏平罗天河湾国家湿地公园监控室内通过智能监测平台监测湿地情况。(新华社记者杨植森摄)  11月11日,工作人员在宁夏平罗天河湾国家湿地公园内巡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杨植森摄)  11月11日,工作人员在宁夏平罗天河湾国家湿地公园内巡查。(新华社记者杨植森摄)  11月11日,工作人员在宁夏平罗天河湾国家湿地公园内观察候鸟。(新华社记者杨植森摄)
    11/13
  • 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在湖南长沙开幕
     11月12日,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在湖南长沙开幕。大会以“智能聚力系统变革”为主题,包含1场开幕式暨主论坛、7场平行论坛和2025中国新媒体技术展等6场主题活动。  这是11月12日拍摄的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陈振海摄)  11月12日,观众在2025中国新媒体技术展参观。(新华社记者陈振海摄)  11月12日,参展商在2025中国新媒体技术展上介绍一款拍摄设备的成像功能。(新华社记者陈振海摄)  11月12日,观众在2025中国新媒体技术展上体验虚拟片场线下打卡系统。(新华社记者陈振海摄)  11月12日,观众在2025中国新媒体技术展上体验一款VR设备。(新华社记者陈振海摄)  11月12日,观众在2025中国新媒体技术展上了解拍摄、转播设备。(新华社记者陈振海摄)  11月12日,观众在2025中国新媒体技术展上体验“互动拍报机”。(新华社记者陈振海摄)
    11/13
  • 祁连山下的野生动物“福利院”
    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的祁连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青海片区,藏着一座野生动物“福利院”——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自2022年建站以来,这里成了许多受伤野生动物的“避风港”。  每一只来到救护繁育站的动物,都会经过严格的体检、建档,并接受个性化的康复护理。具备放归条件的动物会由工作人员带领实施野化训练,在康复且训练合格后回归自然。截至目前,救护繁育站已累计收容救助野生动物235只,涵盖雪豹、荒漠猫、黑颈鹤、藏原羚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其中,21种56只已成功放归。而那些因年老、伤残等原因失去野外生存能力的动物,则在站中定居,安心享受“养老生活”。  在这里,工作人员是医生和教练,也是“奶爸奶妈”。他们为动物喂食、打疫苗、清理圈舍、监测健康,在细致的照料与陪伴中帮助一只只野生动物恢复生机。  这是11月10日拍摄的祁连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野生动物救护繁育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齐芷玥摄)  11月10日,在救护繁育站,工作人员为岩羊打疫苗。(新华社记者齐芷玥摄)  11月10日,在救护繁育站,工作人员徐永青和一只被救助的马鹿互动。(新华社记者齐芷玥摄)  11月10日,在救护繁育站,工作人员刘林春给被救助的动物喂食。(新华社记者齐芷玥摄)  这是11月10日在救护繁育站拍摄的被救助的雪豹“齐德龙”。由于年龄偏大缺乏捕猎能力,它将在站内安度晚年。(新华社记者齐芷玥摄)  这是11月10日在救护繁育站拍摄的一只被救助的小岩羊。(新华社记者齐芷玥摄)  11月10日,在救护繁育站,工作人员刘林春和一只被救助的岩羊互动。(新华社记者齐芷玥摄)  11月10日,在救护繁育站,一只被救助的兔狲在进食。(新华社记者齐芷玥摄)  11月10日,救护繁育站工作人员给一只受伤的红隼喂食。(新华社记者齐芷玥摄)  11月10日,一只被救助的马鹿在救护繁育站内。(新华社记者齐芷玥摄)
    11/11
  • 浙江南浔:千亩柑橘迎来收获季
    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加大特色果蔬培育力度,打造以南浔“红美人”柑橘园为核心,辐射周边乡镇的“红美人”种植基地,总面积达5000多亩。基地全部采用高标准连栋大棚模式种植,保障果品品质,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近日,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练市镇“红美人”柑橘园的“红美人”柑橘迎来收获季,吸引游客前来采摘。  11月11日拍摄的湖州南浔“红美人”柑橘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11月11日,游客在南浔“红美人”柑橘园采摘柑橘。(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11月11日,小朋友在南浔“红美人”柑橘园采摘柑橘。(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11月11日,农户在南浔“红美人”柑橘园采摘柑橘。(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11月11日,参加展销的农户沈利勤展示收获的“红美人”柑橘。(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