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美中国
- 服贸会:看首钢“新秀场” 服贸“大市场”9月10日至14日,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为年度主题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将在北京举办。今年,服贸会正式以“一会一址”形式永久落户首钢园。据了解,本届服贸会吸引近2000家企业线下参展,包括近500家世界500强和国际行业龙头企业,覆盖27个服务贸易前30强国家和地区。 9月9日,一名媒体记者在首钢园内拍摄。 (新华社记者李鑫) 这是9月9日拍摄的首钢园。 (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这是9月9日拍摄的首钢园(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这是9月9日拍摄的首钢园(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这是9月9日在首钢园拍摄的服贸会吉祥物“福燕”。(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9月9日,媒体记者在首钢园内采访。(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9月9日,服贸会文旅服务专题展的工作人员在布置展区。(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这是9月9日拍摄的首钢园。(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这是9月9日拍摄的本届服贸会举办地北京首钢园。(新华社记者陈钟昊摄) 9月9日,在首钢园,一名男子经过写有“你好服贸会”的装置。(新华社记者陈钟昊摄) 9月9日,一名女子拍摄本届服贸会主宾国澳大利亚展台上的袋鼠玩偶。(新华社记者陈钟昊摄) 9月9日,工人在布置首钢国际会展中心外墙的视觉物料。(新华社记者陈钟昊摄) 这是9月9日拍摄的本届服贸会新闻中心外景。(新华社记者陈钟昊摄) 这是9月9日拍摄的本届服贸会新闻中心的新闻发布厅。(新华社记者陈钟昊摄) 这是9月9日拍摄的本届服贸会新闻中心二层区域。(新华社记者陈钟昊摄) 9月9日,参观者在服贸会展厅参观“数智骨科手术室”。(新华社记者肖潇摄) 9月9日,参观者在服贸会展厅拍摄“数智骨科手术室”。(新华社记者肖潇摄) 9月9日,参观者在服贸会展厅的中国海油展台参观。(新华社记者肖潇摄) 这是9月9日在服贸会展厅拍摄的北京地铁展位。(新华社记者肖潇摄) 9月9日,参展商在服贸会展厅布展。(新华社记者肖潇摄) 这是9月9日在服贸会展厅拍摄的中国太平洋保险展位。(新华社记者肖潇摄) 9月9日,参观者在服贸会展厅拍摄纪念画报。(新华社记者肖潇摄) 9月9日在服贸会展厅拍摄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绢人展品。(新华社记者肖潇摄) 这是9月9日在服贸会展厅拍摄的北京大视听展位。(新华社记者肖潇摄) 9月9日,参观者在服贸会展厅的北京东城展位参观文创产品。(新华社记者肖潇摄) 9月9日,参观者在服贸会展厅的北京东城展位参观。(新华社记者肖潇摄) 9月9日,参观者在服贸会展厅体验“AI眼底相机”。(新华社记者肖潇摄) 本届服贸会是中国扩大开放、深化合作、引领创新的重要平台,而将保障、服务、融入服贸会中,同时具有承办方和参展商双重身份的首钢与服贸会也实现着双向奔赴。 首钢园独特的工业遗存风貌与现代会展元素相融合,恰如服务贸易连接传统与未来的隐喻,相信一定能为大家带来别具一格的观展体验。2025年服贸会,我们首钢见!09/10
- 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9月12日上午,中韩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共同举行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移交。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礼兵护送英烈遗骸棺椁登上空军“运-20”专机启程回国。 9月12日,在韩国仁川,运送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专机准备启程回国。(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供图) 9月12日,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接运烈士遗骸回国的运-20专机在4架歼-20飞机伴飞护航下即将降落。(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9月12日,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接运烈士遗骸回国的运-20专机在4架歼-20飞机伴飞护航下即将降落。新华社发(杨盼摄) 9月12日,接运烈士遗骸回国的运-20飞机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杨盼摄) 9月12日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接运烈士遗骸回国的运-20专机通过水门。(杨盼摄) 9月12日,空军空降兵某部“黄继光英雄连”官兵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举行的迎回仪式上。(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9月12日,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接运烈士遗骸回国的运-20专机即将降落。(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9月12日,志愿军老战士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举行的迎回仪式上敬礼。(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9月12日,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礼兵将殓放志愿军烈士遗骸的棺椁从专机护送至棺椁摆放区。(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9月12日,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礼兵将殓放志愿军烈士遗骸的棺椁从专机护送至棺椁摆放区。(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9月12日,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礼兵将殓放志愿军烈士遗骸的棺椁从专机护送至棺椁摆放区。(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9月12日,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礼兵整理殓放志愿军烈士遗骸的棺椁。(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9月12日,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人们向志愿军烈士遗骸鞠躬。(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9月12日,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礼兵将殓放志愿军烈士遗骸的棺椁从棺椁摆放区护送上车。(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9月12日,运送志愿军烈士遗骸的车队。(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9月12日,运送志愿军烈士遗骸的车队经过沈阳青年大街。(李浩摄) 9月12日,运送志愿军烈士遗骸的车队经过沈阳市人民广场附近,人们手持国旗在道路旁迎接。(新华社记者吴青昊摄) 9月12日,志愿军老战士等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门口迎接运送志愿军烈士遗骸的车队。(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9月12日,志愿军烈士遗骸抵达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9月12日,志愿军烈士遗骸抵达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9月12日,志愿军烈士遗物抵达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9月12日,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工作人员迎接志愿军烈士遗骸。(新华社记者杨青摄)09/12
- 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举行预演9月16日,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预演在吉林长春举行。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将于9月19日开幕。 9月16日在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预演上拍摄的飞行表演。(新华社记者唐成卓摄) 9月16日在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预演上拍摄的飞行表演。(新华社记者唐成卓摄) 9月16日在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预演上拍摄的飞行展示。(新华社记者唐成卓摄) 9月16日,人们在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预演上拍摄飞行表演。(新华社记者唐成卓摄) 9月16日在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预演上拍摄的飞行表演。(新华社记者唐成卓摄) 9月16日在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预演上拍摄的飞行表演。(新华社记者唐成卓摄) 9月16日在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预演上拍摄的飞行表演。(新华社记者唐成卓摄) 9月16日,人们在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预演上观看飞行展示。(新华社记者唐成卓摄) 9月16日在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预演上拍摄的飞行展示。(新华社记者唐成卓摄) 9月16日在2025年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预演上拍摄的飞行展示。(新华社记者唐成卓摄)09/17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9月16日9时6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远征一号S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王海霞摄 李昀锡摄 王海霞摄 李昀锡摄李昀锡摄 王海霞摄09/17
- 秋染陈巴尔虎草原近日,内蒙古呼伦贝尔陈巴尔虎草原披上秋的霓裳,莫尔格勒河如蓝色哈达在金黄草甸间迤逦蜿蜒,景色壮美。 9月14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拍摄的彩虹下的莫尔格勒河(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马金瑞摄) 9月14日拍摄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草原。(新华社记者贝赫摄) 9月14日,牧民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草原上放牧。(新华社记者贝赫摄) 9月14日拍摄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草原上的莫尔格勒河(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贝赫摄) 9月14日拍摄的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草原上的莫尔格勒河(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贝赫摄) 9月14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草原拍摄的马群(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马金瑞摄) 9月14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草原拍摄的蒙古包。(新华社记者马金瑞摄)09/16
- 青海发现秦代石刻 定名“尕日塘秦刻石”9月15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针对此前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的位于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卓让村扎陵湖北岸的石刻,国家文物局安排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建工作专班,调集石质文物保护、秦汉考古、古文字学和书法篆刻等领域专业人员集中科研攻关。经审慎研究,认定为秦代石刻,定名为“尕日塘秦刻石”。 “尕日塘秦刻石”是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成果,刻石与扎陵湖关联形成文化景观,整体保存基本完好,文字多数清晰可辨,因刻石中年月日俱全,不见于文献记载,是我国目前已知唯一存于原址且海拔最高的秦代刻石,矗立河源,补史之缺,意义重大,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9月15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新华社记者李贺摄)9月15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新华社记者李贺摄) 文物考古工作者于2023年7月在青海省玛多县扎陵湖畔对尕日塘秦刻石进行现场考察时拍摄的该刻石遗迹照片。 7月25日拍摄的“尕日塘秦刻石”。(新华社记者杜笑微摄) 7月25日拍摄的“尕日塘秦刻石”。(新华社记者杜笑微摄) 7月25日拍摄的“尕日塘秦刻石”。(新华社记者杜笑微摄) 7月25日拍摄的“尕日塘秦刻石”所在地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扎陵湖北岸(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杜笑微摄) 7月25日拍摄的“尕日塘秦刻石”所在地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扎陵湖北岸(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杜笑微摄)09/16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闭幕9月14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落下帷幕。 9月14日拍摄的北京首钢园2025年服贸会展馆外景。(新华社记者徐钦摄) 9月14日拍摄的北京首钢园2025年服贸会展馆外景。(新华社记者徐钦摄) 9月14日,人们在服贸会标识前与机器狗互动。(新华社记者丁赫摄) 9月14日,观众在服贸会文旅服务展区内参观。(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9月14日,人们在2025年服贸会主题展展区参观。(新华社记者陈晔华摄) 9月14日,小朋友在服贸会的主题展上与人形机器人互动。(新华社记者邹多为摄) 9月14日,参观者从服贸会体育服务专题展区走出。(新华社记者丁赫摄) 9月14日,人们在2025年服贸会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上参观、体验。(新华社记者徐钦摄) 9月14日,媒体记者在2025年服贸会新闻中心工作。(新华社记者徐钦摄) 9月14日,在服贸会官方文创产品零售店,工作人员向小朋友介绍一款钥匙链。(新华社记者邹多为摄) 9月14日,小朋友在服贸会主题展区中国银行展台前观看邮轮模型。(新华社记者常能嘉摄) 9月14日,参观者在体育服务专题展区体验一款科技乒乓球智能系统。(新华社记者肖潇摄) 9月14日,观众在环境服务展区中国海洋石油展台前观看模型。(新华社记者常能嘉摄) 9月14日,观众在文旅服务展区门头沟区展台前选购文创产品。(新华社记者常能嘉摄) 9月14日,在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展台,两名小朋友在体验京西皮影戏。(新华社记者肖潇摄) 9月14日,一名外国记者(左二)在服贸会新闻中心体验“增程动力外骨骼机器人”。(新华社记者肖潇摄) 9月14日,观众在服贸会上体验熊猫造型的拍拍灯。(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9月14日,观众在服贸会澳大利亚展台选购咖啡。(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9月14日,一名外国记者在服贸会新闻中心内体验人工智能全息舱。(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9月14日,观众在服贸会美团展台观看配送机器人。(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9月14日,一名外国记者在服贸会新闻中心的传统文化展示区拍摄饰品。(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9月14日,人们在北京首钢园2025年服贸会展馆间行走。(新华社记者陈晔华摄) 9月14日,人们在北京首钢园区三高炉前的泡泡玛特主题雕塑前驻足拍摄。(新华社记者陈晔华摄) 9月14日,观众展示收集到的印章。(新华社记者常能嘉摄)09/15
- 周末出游享金秋金秋时节,人们利用周末出游赏景,乐享自然。 9月13日,在广西桂林市阳朔县兴坪镇,游人在漓江上乘坐竹筏赏景。(喻湘泉摄) 9月13日,游客在广西北海市银滩景区游览观光。(廖祖平摄) 9月14日,在山东省临沂市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游客在教练的陪同下体验低空滑翔飞行(无人机照片/武纪全摄) 9月13日,游客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游览。(张晓亮摄) 9月14日,游客在陕西咸阳泾阳县的郑国渠旅游风景区浮云台玻璃观景台赏景游玩(无人机照片/汤德宏摄) 9月13日,游客在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阿伊纳乡海子草原赏景(无人机照片/高宏善摄) 9月13日,小朋友在山东省临沂市河湾公园玩耍。(许传宝摄) 9月13日,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乡培秀苗寨,村民和游客在田间摸禾花鱼。(龙林智摄)09/15
- 前8个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均超2100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9月11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至8月,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6%。与前7个月相比,产量增速持平,销量增速扩大0.6个百分点。 9月11日,在江苏省连云港港东方港务分公司码头,大批汽车集港等待装船外运(无人机照片/王春摄) 大批汽车在江苏省港口集团南京港龙潭港区准备装船出口(9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方东旭摄) 新能源汽车在江苏南京龙潭港集装箱码头等候运输(9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杨素平摄) 汽车运输船在山东港口烟台港装载出口汽车(8月21日摄,无人机照片/唐克摄) 新能源汽车在江苏南京龙潭港集装箱码头等候运输(8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杨素平摄) 9月8日拍摄的广西柳州市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基地生产车间。(樊绍光摄) 9月8日拍摄的广西柳州市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基地生产车间。(樊绍光摄)09/12
- 服贸会上的科技新看点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9月11日,参展者在文旅服务专题展区海淀展厅体验沉浸式VR大空间项目。(新华社记者刘岭逸摄) 这是9月11日在体育服务专题展区拍摄的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获奖机器人。(新华社记者李欣摄) 9月11日,一款下棋机器人在文旅服务专题展区与参观者对弈。(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9月11日,参观者在体育服务专题展区体验激光射击。(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这是9月11日在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题展区拍摄的机器人马拉松比赛获奖机器人。(新华社记者李欣摄) 9月11日,参观者在体育服务专题展区观看人形机器人做广播体操。(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这是9月11日在体育服务专题展区拍摄的一款人形机器人演示踢足球。(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9月11日,参展者在服贸会拍摄弹钢琴的人形机器人。(新华社记者刘岭逸摄) 9月11日,在服贸会户外展区,参观者拍摄演奏乐器的机器人。(新华社记者肖潇摄) 9月11日,在服贸会文旅服务专题展区,参观者在“海淀有礼文创机器人快闪店”与机器人互动。(新华社记者肖潇摄) 9月11日,在服贸会教育服务专题展区,潞河中学附属学校的师生在人工智能互动课堂上课。(新华社记者肖潇摄) 9月11日,在服贸会教育服务专题展区,一名小朋友在猿编程展台观看最新AI教育产品。(新华社记者肖潇摄) 9月11日,在服贸会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专题展区,参观者(右)在北京建工展台参观智能模板无人工厂。(新华社记者肖潇摄) 这是9月10日在长木谷医疗科技展区拍摄的数智骨科手术室展示。(新华社记者单宇琦摄) 这是9月10日在瑞盖科技展区拍摄的乒乓球回放评审系统。(新华社记者单宇琦摄) 9月11日,参观者与一款机器人握手互动。(新华社记者谢晗摄) 9月11日,参观者与机器人合影。(新华社记者谢晗摄) 这是一款展出的可载人飞行器(9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谢晗摄) 9月11日,一款机器狗在场馆中行走。(新华社记者谢晗摄)9月11日,参观者在体验六自由度赛车模拟器。(新华社记者谢晗摄) 9月11日,机器人在从货架上取送货物。(新华社记者谢晗摄)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