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美中国
- 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开幕10月16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天津空港经济区开幕,集中展示全球直升机、无人机等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据了解,本届天津直博会为期4天,总展出面积约16万平方米,设置10大类近250个展位,飞行表演活动6场。 10月16日,观众在天津直博会直升机馆内参观。(新华社记者孙凡越摄) 10月16日,观众在天津直博会直升机馆内参观。(新华社记者赵子硕摄) 10月16日,观众在天津直博会直升机馆内参观洽谈。(新华社记者孙凡越摄) 10月16日,观众在天津直博会直升机馆内参观。(新华社记者孙凡越摄) 10月16日,观众在天津直博会低空经济馆内体验一款垂直起降(eVTOL)航空器。(新华社记者赵子硕摄) 10月16日,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进行飞行表演。(新华社记者赵子硕摄) 10月16日,观众在天津直博会直升机馆内参观。(新华社记者赵子硕摄) 10月16日,观众在天津直博会直升机馆内参观AC312E直升机。(新华社记者赵子硕摄)10/17
- 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在福州举行10月16日,以“福海扬帆绿动领航”为年度主题的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在福建省福州市开幕。本次大会主要有开幕式、福建省海洋经济产业合作创新发展大会、航海装备大会论坛(主论坛)、海洋科创“五链融合”推进活动以及10余场分论坛。大会同期还举办2025第三届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等多场活动。 这是10月16日拍摄的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周义摄) 10月16日,与会人员在福建海洋装备产业链馆海上风电装备展区参观。(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10月16日,与会人员在宁德时代展区观看“闽江会客厅”电动游船模型。(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10月16日,与会人员在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现场参观。(新华社记者林善传摄) 10月16日,与会人员在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现场参观。(新华社记者周义摄) 10月16日,与会人员在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现场观看“爱达·魔都号”邮轮模型。(新华社记者周义摄) 10月16日,与会人员在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现场参观拍摄。(新华社记者周义摄) 10月16日,与会人员在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现场的蓝色海洋经济综合体沙盘前参观。(新华社记者周义摄)10/17
- 山东济南:群泉奔涌受近期降雨影响,山东省济南市群泉奔涌,吸引游客前来观赏。 10月15日,游客在济南趵突泉公园观光游览。趵突泉实时水位达到30.32米,刷新1966年以来的最高水位纪录。(新华社记者朱峥摄) 10月15日,游客在济南趵突泉公园观光游览。趵突泉实时水位达到30.32米,刷新1966年以来的最高水位纪录。(新华社记者朱峥摄) 10月15日,游客在济南趵突泉公园观光游览。趵突泉实时水位达到30.32米,刷新1966年以来的最高水位纪录。(新华社记者朱峥摄) 10月15日,游客在济南黑虎泉观光游览。(新华社记者朱峥摄) 10月15日,游客在济南黑虎泉观光游览。(新华社记者朱峥摄) 10月15日,游客在济南玛瑙泉观光游览。(新华社记者朱峥摄) 10月15日,游客在济南月牙泉观光游览。(新华社记者朱峥摄) 10月15日,游客在济南白石泉观光游览。(新华社记者朱峥摄)10/16
- 敦煌文化火出圈 《又见敦煌》人气旺近年来,随着敦煌文化的火爆出圈,《又见敦煌》等融合敦煌历史、服饰、乐舞文化的剧目,受到越来越多赴甘肃敦煌旅游游客的喜爱。截至目前,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2025年演出场次已突破1000场,观看人数超过50万人次。该剧采用“流线式”空间体验方式演出,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敦煌文化和丝路文化。 10月15日,演员在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中表演。(新华社记者范培珅摄) 10月15日,演员在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中表演。(新华社记者范培珅摄) 10月15日,演员在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中表演。(新华社记者范培珅摄) 10月15日,演员在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中表演。(新华社记者范培珅摄) 10月15日,游客观看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新华社记者范培珅摄) 10月15日,演员在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中表演。(新华社记者范培珅摄) 10月15日,演员在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中表演。(新华社记者范培珅摄)10/16
- 黑龙江迎来候鸟迁徙季时下,黑龙江省迎来候鸟迁徙季,各类候鸟陆续在各个栖息地聚集,即将南迁。 10月14日在黑龙江省同江市三江口国家湿地公园拍摄的东方白鹳和野鸭(无人机照片/刘万平摄) 10月14日在黑龙江省同江市三江口国家湿地公园拍摄苍鹭和白鹭。(刘万平摄) 10月13日,在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群候鸟在湿地中觅食(无人机照片/孙海淇摄) 10月12日,候鸟在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聚集(无人机照片/盛景利摄) 10月9日,在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顶鹤在湿地中活动(无人机照片/韩阳摄)10/15
- “数智赋能妇女和女童成果展”在京开展10月14日,全球妇女峰会配套活动“数智赋能妇女和女童成果展”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以“数智赋能:平等、创新、共享、发展”为主题,运用AI、VR等技术手段,充分展现在数字中国建设过程中妇女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数智赋能妇女和女童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10月14日,来自白俄罗斯的嘉宾在展览现场与侗族大歌表演者们交流。(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10月14日,来自坦桑尼亚和埃塞俄比亚的嘉宾在展览现场上与侗族大歌表演者们一起载歌载舞。(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10月14日,来自阿尔及利亚的嘉宾在展览上与侗族大歌表演者们一起载歌载舞。(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10月14日,参观者在展览上体验机器人制作咖啡。(新华社记者张玉薇摄) 10月14日,来自博茨瓦纳的嘉宾在展览上体验中国刺绣。(新华社记者张玉薇摄) 10月14日,来自坦桑尼亚的嘉宾在展览上参观数字科技赋能女性发展展台。(新华社记者张玉薇摄) 10月14日,一名观众在展览上拍摄AI互动显示屏。(新华社记者张玉薇摄) 10月14日,参与春蕾科技项目的学生李沁函、马星艳(右)在展览现场展示她们的科技作品“魔方机器人”。(新华社记者梁旭摄)10/15
- 我国成功发射试验三十一号卫星10月13日18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记者/汪江波摄10/14
- 世界中国学专家在沪感受中国式现代化10月13日,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参访活动在上海举行,中外嘉宾通过实地走访,深入感受上海在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城市治理等方面的最新实践成果。 10月13日,嘉宾在上海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内的“模力社区”参观。(新华社记者王翔摄) 10月13日,嘉宾在上海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内的“模力社区”参观拍摄人形机器人。(新华社记者王翔摄) 10月13日,嘉宾在上海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内的“模力社区”参观人形机器人。(新华社记者王翔摄) 10月13日,嘉宾在上海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内的“模力社区”参观。(新华社记者王翔摄) 10月13日,嘉宾在上海博物馆东馆青铜馆参观。(新华社记者王翔摄) 10月13日,嘉宾在上海博物馆东馆青铜馆参观。(新华社记者王翔摄) 10月13日,嘉宾在上海豫园参观。(新华社记者陈浩明摄) 10月13日,嘉宾在上海徐汇滨江党群服务中心参观。(新华社记者陈浩明摄)10/14
- 北京:金秋迎盛会全球妇女峰会于10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 这是10月12日在北京街头拍摄的全球妇女峰会道旗。(新华社记者薛宇舸摄) 这是10月11日在北京街头拍摄的全球妇女峰会道旗。(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这是10月12日在北京街头拍摄的全球妇女峰会道旗。(新华社记者杜子璇摄) 这是10月12日在北京街头拍摄的全球妇女峰会道旗。(新华社记者杜子璇摄) 这是10月11日在北京街头拍摄的全球妇女峰会道旗。(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这是10月11日在北京街头拍摄的全球妇女峰会道旗。(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这是10月11日在北京街头拍摄的全球妇女峰会道旗。(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这是10月12日在北京街头拍摄的全球妇女峰会道旗。(新华社记者胥冰洁摄) 这是10月12日在北京街头拍摄的全球妇女峰会道旗。(新华社记者颜麟蕴摄)10/13
- 甘肃敦煌:大漠秋景金秋时节,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景色如画,众多游客徜徉其中,感受大漠风情。 10月12日,游客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游览。(张晓亮摄) 10月12日,游客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游览。(张晓亮摄) 10月12日,游客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游览。(张晓亮摄)1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