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大美中国
大美中国
  • 2025上海书展开幕
      8月13日,读者步入2025上海书展上海展览中心会场。  当日,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拉开帷幕。本次书展首次设立上海展览中心、上海书城福州路店“双主场”,将持续至19日。  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8月13日拍摄的2025上海书展主宾省——湖南省展位。  8月13日,读者在2025上海书展现场选购书籍。  8月13日,读者在中国出版集团展位选购书籍。  8月13日,读者在2025上海书展现场翻阅书籍。  8月13日,读者在2025上海书展现场翻阅书籍。  8月13日,读者走在2025上海书展上海展览中心会场中央大厅内。
    08/15
  • 贵州罗甸:做热“亲水”夏日品牌 促全域旅游发展
      游客乘船游玩罗甸县沫阳镇大小井景区(8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以旅居康养为特色,持续推进“旅游+”融合发展。通过不断升级基础设施、优化服务体系,将丰富的山水资源转化为旅游优势,让“享玩水趣罗甸”成为夏日品牌,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记者陶亮摄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沫阳镇大小井景区一隅(8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沫阳镇大小井景区一隅(8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沫阳镇大小井景区一隅(8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
    08/15
  • 云南澄江:湖泊拥抱的化石小城
    玉溪市澄江市,这座被湖泊拥抱的化石小城,宛若一方璞玉藏于云南中部群山之中。  这座“七山二水一分坝”的城市,北以梁王山为背椅,南以抚仙湖为前池,东有帽天山静卧,西有老虎山低伏,碧绿如翡翠的澄江坝子居中铺展,共同绘就成一幅迷人的水墨画。  游客在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寒武纪海底隧道”参观(7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陈欣波摄  在5.18亿年前的寒武纪早期,澄江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海面之下,无数古生物呈爆发式出现,但倏忽之间它们被泥沙填埋,最终成为化石。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如今,埋藏这些化石的澄江市已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宜居小城。  静卧东南的帽天山,因发现寒武纪古生物化石群闻名。以帽天山为核心的澄江化石地“再现”了5.18亿年前海洋生物的面貌,为证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存在提供了大量依据,也使得澄江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球生命起源地”。2012年,澄江化石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是7月16日拍摄的澄江坝子一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陈欣波摄  澄江市南拥抚仙湖,北接阳宗海,东有南盘江,居中的澄江坝子上阡陌纵横的农田与星罗棋布的城镇交织,共同构成“山环水抱、田城相依、城湖相融、人湖和谐”的基底。  游客在抚仙湖边观光游览(7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陈欣波摄  抚仙湖环湖的公路如银色丝带,将波光粼粼的抚仙湖与翠峰连绵的群山连接在一起。湖畔的村落依山而建,人们逐水而居。漫步在抚仙湖畔的小湾村,一幢幢低矮民宿依山就势,铺展在湖东岸的平缓坡地上;抚仙湖东岸的太阳山网红栈道如玉带般盘绕在山腰之上,日落时分游人在此驻足,看天光坠入湖心,波光与云影交织。当地对建筑高度的克制,视野的留白,让抚仙湖及环湖群山始终是这片天地的主角。  “澄江城市建设的格调,既减少了对湖光山色的视觉干扰、降低了环境负荷,又呈现一种清新素雅,与自然相融的特色。”澄江市自然资源局局长李勇说,城景相融、显山露水、错落有致、疏密有度的城市空间格局,是为了给抚仙湖流域留白、减负、休养生息,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  澄江市有丰富的磷矿资源,磷化工曾是澄江市的经济发展支柱。但为保护当地化石资源,澄江市毅然关停抚仙湖径流区所有磷矿并实施起生态恢复:帽天山、梁王山“修山扩林”;在陡峭岩壁上种植根系发达的构树、葛藤;用“梯田式植生带+挂网喷播技术”将裸露山体转化为立体绿化景观;在帽天山与抚仙湖间建成十余公里的绿色走廊……曾经的“矿山”正变成“青山”。  游客在抚仙湖上体验皮划艇(7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陈欣波摄  抚仙湖的环湖湿地与生态调蓄带连成一片,不仅形成风光旖旎的生态景观,还是拦截入湖污染源的一道防线。近日入湖河道两岸,绿植与荷藕相映成趣,形成水城融合、荷花飘香的景观。
    08/14
  • 漫步海河畔 共享城市灯光秀
      8月11日,市民游客在天津海河岸边欣赏城市夜景。  夜幕降临,海河两岸灯光璀璨绚丽,热闹非凡。市民和游客在天津海河畔漫步休闲,消暑纳凉,领略城市光影之美。  新华社记者赵子硕摄  8月11日,市民游客在天津海河岸边欣赏城市夜景。  8月11日,市民游客在天津海河解放桥上欣赏城市夜景。  8月11日,游客在天津海河岸边拍照打卡。  8月11日,游客在天津海河岸边拍照打卡。  8月11日,市民游客在天津海河岸边欣赏城市夜景。  8月11日,市民游客在天津海河边的天津站前广场漫步休闲。  8月11日,市民游客在天津海河岸边欣赏城市夜景。
    08/14
  • 扎鲁特山地草原如诗如画
      这是8月11日拍摄的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山地草原美景(无人机照片)。  扎鲁特草原地处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西北部、大兴安岭南麓,是科尔沁草原仅存的相对集中连片的原始草原,具有典型的疏林草原和山地草原特征。夏秋季节,这里降雨充沛,景色如诗如画。  新华社记者连振摄  这是8月11日拍摄的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山地草原美景(无人机照片)。  这是7月28日拍摄的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山地草原美景(无人机照片)。  7月28日,在扎鲁特山地草原深处,两名舞者走在毡房间。  这是7月28日拍摄的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山地草原美景(无人机照片)。  这是7月28日拍摄的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山地草原美景(无人机照片)。
    08/13
  • 海南三亚:踏浪嬉水
      8月9日,游客在三亚市后海村附近海域冲浪嬉水(无人机照片)。  暑期,许多游客来到海南三亚,学习体验冲浪,感受与海共舞的乐趣。  新华社记者郭程摄  8月10日,游客在三亚市后海村附近海域冲浪。  8月10日,游客在三亚市后海村附近海域冲浪嬉水(无人机照片)。  8月10日,游客在三亚市后海村附近沙滩学习冲浪。
    08/13
  • 内蒙古阿尔山:多彩文艺演出丰富市民夜生活
      8月9日,演员在“风雅北疆·山水之约”主题文化演出上表演舞蹈。  8月9日,“风雅北疆·山水之约”主题文化演出继续在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市阿尔山论坛中心上演。  7月20日以来,这一主题文化演出每晚由内蒙古艺术剧院现代艺术团倾情呈现,涵盖舞蹈、杂技、歌唱等多元艺术形式,持续为美好夜生活注入鲜活的文艺气息。  新华社记者马金瑞摄  8月9日,观众观看“风雅北疆·山水之约”主题文化演出。  8月9日,演员在“风雅北疆·山水之约”主题文化演出上表演舞蹈。  8月9日,演员在“风雅北疆·山水之约”主题文化演出上表演杂技。  8月9日,演员在“风雅北疆·山水之约”主题文化演出上表演杂技。
    08/12
  • “神州北极”漠河“找北”避暑游火热
      8月7日,游客在漠河市北极村的七星广场游玩、拍照。  暑假期间,有着“神州北极”之称的黑龙江省漠河市旅游市场火热,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来“找北”避暑。  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8月7日,游客在漠河市北极村游玩。  8月7日,游客在漠河市北极村游玩、拍照。  8月7日,游客在漠河市北极村神州北极广场游玩、拍照。  8月7日,游客在漠河市北极村游玩、拍照。  8月8日,游客在位于漠河市北极村的“中国最北邮局”前拍照。
    08/12
  • 浙江建德:古镇夏夜诗词音乐会
      8月8日拍摄的暮色中的梅城古镇龙山书院诗词艺术歌曲音乐会(无人机照片)。  8月8日晚,位于浙江省建德市梅城古镇的龙山书院举办“文艺赋美·乐润人心”诗词艺术歌曲音乐会,为观众带来一场诗乐盛宴。  音乐会精选15首经典诗词艺术歌曲,演出分为“古韵”“雅颂”“新啼”三大篇章,采用声乐与钢琴对话的形式,并融合琵琶、古筝等民族器乐,使古老诗词在音乐的烘托下焕发出全新魅力。  新华社记者徐昱摄  8月8日,演员在梅城古镇的龙山书院为观众演唱诗词歌曲。  8月8日,市民和游客在梅城古镇的龙山书院欣赏诗词艺术歌曲音乐会表演。  8月8日,市民和游客在梅城古镇的龙山书院欣赏诗词艺术歌曲音乐会表演。  8月8日,演员在梅城古镇的龙山书院为观众演唱诗词歌曲。  8月8日,市民和游客在梅城古镇的龙山书院欣赏诗词艺术歌曲音乐会表演。
    08/11
  • 浙江嘉兴:夏日烟火集助力夜经济
      8月7日,市民在嘉兴市南湖区南湖天地商业街区逛街。  近期,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各大商圈和历史街区全域铺开夜经济活力场景,联合酒店、商场以及众多餐饮商户开展各具特色的夏日烟火集,通过举办特色市集、小吃排挡、露天音乐会、游戏互动等活动,吸引市民走出家门,感受夏日活力。  新华社记者徐昱摄  8月7日,嘉兴市南湖区南湖天地商业街区,小朋友在喷泉广场嬉戏。  这是8月7日在嘉兴市南湖区梅湾街西区拍摄的“梅湾夜巷·夏日烟火集”表演。  8月7日,年轻人在嘉兴市南湖区辰溪里商业街区的辰市集唱歌。  8月7日,市民在嘉兴市南湖区辰溪里商业街区的辰市集逛街。  这是8月7日拍摄的嘉兴市南湖区南湖天地商业街区。
    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