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大美中国
大美中国
  • 天津:流光溢彩迎盛会
      这是6月21日拍摄的天津中心城区海河夜色(无人机照片)。  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夏季达沃斯论坛”)即将在天津开幕。夜色下的天津灯光璀璨,多座地标性建筑点亮楼体灯光,流光溢彩迎接中外宾朋。  新华社记者孙凡越摄  这是6月17日拍摄的天津中心城区夜色(无人机照片)。  这是6月17日拍摄的天津海河夜色(无人机照片)。  天津奥体中心体育场点亮夏季达沃斯主题灯光(无人机照片,6月20日摄)。  这是6月20日拍摄的天津津湾广场夜色。  这是6月22日拍摄的天津广播电视塔夜色(无人机照片)。  这是6月17日拍摄的天津中心城区夜色(无人机照片)。
    06/24
  • 鸣沙山月牙泉星空演唱活动开启常态化运行
      6月20日晚,游客参加鸣沙山月牙泉星空演唱活动。  当晚,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星空演唱活动正式开启常态化运行。据介绍,星空演唱活动每周一、三、五、六举行,并在国庆节、中秋节等时段增加节庆日专场。  新华社发(张晓亮摄)  6月20日晚,游客参加鸣沙山月牙泉星空演唱活动。  6月20日晚,参加鸣沙山月牙泉星空演唱活动的游客自拍留念。
    06/24
  • 西藏亚东:长尾叶猴下山“会客”
      6月20日,在日喀则市亚东县,两只长尾叶猴在树上休息。  喜马拉雅山长尾叶猴(简称长尾叶猴)在中国境内数量稀少,主要分布于西藏南部的墨脱、亚东、吉隆等地的林区,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近年来,随着西藏日喀则市亚东县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日益向好。长尾叶猴时常下山与居民、游客亲密互动,已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新华社记者丁增尼达摄  6月20日,在日喀则市亚东县,一只长尾叶猴在树枝上玩耍。  6月20日,在日喀则市亚东县,一只长尾叶猴在树枝上休息。  6月20日,在亚东县一条公路边,游客在和长尾叶猴互动。  6月20日,在亚东县一条公路边,一只长尾叶猴蹲坐在车顶休息观望。  6月20日,三只长尾叶猴蹲在亚东县一条公路边。
    06/23
  • 上海乐高乐园进入公众试运营阶段
      6月20日,游客在上海乐高乐园体验游乐项目。  当日,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启动面向公众的试运营。乐园将自7月5日起正式开园。  新华社记者陈爱平摄  6月20日,游客在上海乐高乐园“室内迷你空间”游览。  6月20日,游客在上海乐高乐园内的餐厅就餐。  6月20日,游客在上海乐高乐园内拍照留影。
    06/23
  • 海南五指山:青山满目碧水萦绕的翡翠之城
      这是2025年6月7日拍摄的五指山市区景色(无人机照片)。  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从高处俯瞰五指山市,宛如巨掌托举苍穹:锯齿状的峰峦似弯曲指节直触云端,微微凹陷的掌心捧起城镇空间,山脉间水系纵横如同掌上纹路。山、水、林、城相依,造就了五指山市青山满目、碧水萦绕的翡翠山城画卷。  新华社记者郭程摄  这是2025年6月6日拍摄的五指山市区景色(无人机照片)。  2025年6月7日,市民和游客在五指山市逛“消费助农周末集市”。  这是2025年6月7日拍摄的被雨林植被环绕的五指山市三月三大道。  2025年5月30日,游客在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的方诺寨景区游玩。  2024年2月14日,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歌舞队为游客表演黎族舞蹈。  这是2024年2月14日拍摄的坐落在五指山下的水满乡毛纳村(无人机照片)。  2025年6月7日,市民和游客在五指山市小岛公园鱼鳞坝游玩(无人机照片)。
    06/20
  • 浙江绍兴新昌举办“唐诗之路”展览
      这是6月18日拍摄的浙江绍兴新昌博物馆的“唐诗之路”展览现场。  当日,浙江绍兴新昌博物馆的“唐诗之路”展览开幕,展览汇聚了36家文博机构的240件(套)文物,以唐代宫廷礼器、茶酒具、生活饰品等为展陈内容,旨在展现立体鲜活的唐代生活。  新华社发(张瑞摄)  这是浙江绍兴新昌博物馆的“唐诗之路”展览展出的文物(6月18日摄)。  这是浙江绍兴新昌博物馆的“唐诗之路”展览展出的文物(6月18日摄)。  这是6月18日拍摄的浙江绍兴新昌博物馆的“唐诗之路”展览开幕式现场。  这是6月18日拍摄的浙江绍兴新昌博物馆的“唐诗之路”展览开幕式现场。
    06/20
  • 浙江宁波:“旅拍”丰富游客旅游体验
      6月18日,旅拍摄影师胡修刚在慈城古县城景区为游客提供旅拍服务(无人机照片)。  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的慈城古县城是宁波地区古代县级规制遗存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县城,拥有包括古县衙、孔庙等在内的古建筑群。近年来,旅拍等旅游服务在慈城古县城景区发展起来,为游客提供了旅游新体验。  新华社记者江  6月18日,旅拍摄影师胡修刚(左)在慈城古县城景区为游客拍照。  6月18日,旅拍摄影师胡修刚(左)在慈城古县城景区为游客介绍拍摄场景。  6月18日,旅拍摄影师胡修刚(左)与游客行走在慈城古县城景区内。  6月18日,游客在慈城古县城景区的旅拍体验馆内化妆。
    06/19
  • “古韵传承 文化交融”开放主题季活动启动
      6月17日,天坛神乐署雅乐团在北京路县故城遗址公园进行展演。  当日,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推出的“古韵传承文化交融”开放主题季活动在北京路县故城遗址公园启动。  新华社发(刘涛摄)  6月17日,天坛神乐署雅乐团在北京路县故城遗址公园进行展演。  6月17日,天坛神乐署雅乐团在北京路县故城遗址公园进行展演。
    06/19
  • 浙江宁波:杨梅挂枝引客来
      6月17日,游客在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南联村体验采摘杨梅。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种植杨梅的历史悠久,是当地杨梅的主要产区之一。近年来,慈城镇推进农文旅融合,在杨梅成熟季推出杨梅采摘节、杨梅音乐节等活动,吸引游客前往体验。目前,慈城镇杨梅种植面积超4500亩。  新华社记者江汉摄  6月17日,游客在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南联村体验采摘杨梅。  6月17日,游客在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南联村体验采摘杨梅。  6月17日,游客在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南联村体验采摘杨梅(无人机照片)。  这是6月17日拍摄的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南联村的杨梅种植园景色(无人机照片)。  6月17日,工作人员(左一、二)在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南联村游客中心帮助游客打包采摘的杨梅。  6月17日,工作人员在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南联村游客中心帮助游客打包采摘的杨梅。
    06/18
  • 内蒙古乌兰察布:夏日火山引游人
      6月17日,游客在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6号火山留影。  夏日,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的乌兰哈达火山群迎来旅游旺季。独特的火山地貌与草原风光相映成趣,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打卡。2024年,察哈尔右翼后旗接待游客434.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4.7亿元。  新华社记者马金瑞摄  6月17日拍摄的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内蒙古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6号火山(无人机照片)。  6月17日,游客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内蒙古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6号火山游玩(无人机照片)。  6月17日拍摄的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内蒙古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5号火山。  6月17日拍摄的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内蒙古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3号火山(无人机照片)。
    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