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丹东
- 边看边记朝鲜语-单词ㄱ-第11期| 조선어 보고 듣고 배우기-단어 ㄱ-제11기10/21
- 学说朝鲜语--第34期 | 조선어 보고 듣고 배우기—제34기10/21
- 秋菜25日上市 全市共设39处销售网点10月17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秋菜上市时间为10月25日至11月20日,全市共设置秋菜上市销售网点39处。振兴区设置9处销售网点:港湾路(兴五路路口至兴七路路口)、纤维街(国桢路路口至帽盔山东路路口)、四道北路(胜利街路口至四道北路200米)、八经街(二纬路路口至五纬路路口)、通春街春一路至春三路、白房路(东皇国际城小区110号楼、112号楼、117号楼、118号楼前)、振七街(兴一路至兴二路贺贺海鲜烧烤门前)、山下街(六纬路路口至八纬路路口)、花园东路(花园河便民市场)。元宝区设置8处销售网点:迎江街、于家路(优山美地回迁楼侧路)、五洲大市场对面土路、天后宫街、解放后街、蛤蟆塘供销社侧街、虹桥路、桥头三角地。振安区设置20处销售网点:珍珠街与东昌路路口(鸡蛋果子以内靠石油栏杆)、珍珠街与东升路路口(坤源拉面处)、经山街与东升路口(海德路口)、东齐路与经山街路口(爱心亭旁)、经山街卫生学校(鸡蛋果子左侧)、经山街卫生学校(右侧靠近车棚)、珍珠街与东升路路口(光大银行处)、珍珠街与和经东街路口(宇宏便利店一侧)、经山街经山市场(市场中门附近)、东齐路日林集团对面(首富便利店门前)、原丹东监狱大墙外人行步道、经山街与东泰路交叉口(华莱士旁边)人行步道、经山街金宝超市门口、东昌路欧尚侧门、经山街东平嘉苑三期土路、东平大街东八纬路交会口、东八纬路临江后街交会口、东泰路郁文街交叉口珍珠蓝湾楼下人行步道、东昌路与郁文街交叉口正大清华苑楼下人行步道、曙光路与临江后街交叉口(曙光路侧)人行步道。边境经济合作区设置2处销售网点:新区国祥路(新世纪佳园B区北门道路)、新区文安路(洋河大街和英才街之间道路)。记者:邢漫10/21
- 东港:加装无障碍电梯惠民暖心近日,记者在东港市政务服务中心办公楼外看到,新安装的斜挂式无障碍电梯已正式投入使用。斜挂式无障碍电梯紧贴行政大楼外墙,轨道顺着台阶坡度延伸,轿厢小巧精致、运行平稳。台阶两侧设有操作指示牌,提醒有需求人士可自行按呼叫键或拨打服务电话,工作人员会带上轮椅协助其乘坐电梯,并全程做好陪护。东港市政务服务中心目前共进驻23个部门,涉及545项政务服务事项,高峰期日接待群众800余人次。2017年以来,中心办公区域集中在二楼及以上楼层,室外仅设步行台阶和车场行车道,使用轮椅者、老年群体前来办事极为不便。对此,2024年12月,东港市数据局联合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把加装无障碍电梯列入重点工作。经过多次现场考察、论证,最终选定“斜挂轮椅升降平台”方案,不仅成本低、易施工,而且设备结构简单、不属于特种设备,方便后续管理和维护。4月份,电梯加装项目开工。6月17日,完成电梯安装、检测及系统调试。8月28日,进行专项验收,确认电梯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和无障碍设计规范,具备投用条件。投用前,组织工作人员开展专项培训,落实管理责任,规范使用要求,确保电梯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新加装室外无障碍电梯,满足特殊群体办事需求,是东港市2025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也是东港市政务服务中心以“小设施”撬动“大服务”的具体实践。通过“硬设施”升级与“软服务”优化双重提升,不仅为特殊群体扫清办事障碍,更成功打造出政务服务大厅的“无障碍服务样本”。记者:张瑞10/21
- 虎山长城上演生命接力“丹东最美的风景是人。”这是沈阳游客王女士在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救援后,发自肺腑的感叹。10月13日,一份从沈阳寄出的特殊包裹抵达丹东虎山长城景区,其中不仅有两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还有一个崭新的枕头。这份用心的回礼,见证了一段由紧急救援接力和真诚感恩共同谱写的沈丹情谊。危急时刻长城上伸出援手时间回溯到10月7日,王女士带着母亲和孩子游览虎山长城。当行至最为险峻的“山险墙”点位时,王女士因突发性缺钾导致肌无力,瞬间浑身瘫软,无法行走甚至无法说话。身旁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孩子顿时陷入恐慌与无助之中。危急关头,在附近工作的景区绿化部员工李宾和冯洪波第一时间发现了她们的困境。两人迅速上前,一边安抚手足无措的老人和孩子,一边紧急联系景区救援。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在陡峭的长城上迅速启动。艰难背行众人合力筑通道接到求助电话后,虎山长城景区应急机制迅速响应。景区副总经理兰仁双、绿化部部长杨恩、安保部部长于飞三人火速赶往现场。然而,救援面临巨大挑战:“山险墙”段台阶高达40厘米,宽度仅容一人通过,山势陡峭,担架等工具根本无法使用。时间就是生命!经过紧急商议,三人当即决定:轮流将王女士背下山。为确保救援畅通,景区临时疏散了该段游客,为生命救援开辟出一条绿色通道。在陡峭山路上,背负着一位完全无法用力的成年人,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兰仁双、杨恩、于飞三人只能侧着身子,一人背负,其他人在后托举保护,一步步地在高台阶上艰难挪行。意识模糊的王女士后来回忆,她只感觉自己的头无力地搭在一位大哥坚实的肩膀上,耳畔不断传来“坚持住,很快就到了”、“放心,别着急”的温暖鼓励,这让她在危难中感到无比安心。感恩回馈一份情谊跨城际救援人员争分夺秒地将王女士安全送至山脚下,并由等候在此的120急救车送往医院。临上救护车前,细心的救援人员还怕王女士颈部不适,特意在担架上为她垫了一个枕头。这个温暖的细节,被意识逐渐清醒的王女士深深记在了心里。回到沈阳后,王女士详细询问并记下了每一位救援人员的姓名。她定制了两面锦旗,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并始终惦记着那个在急救中被弄脏的枕头,特意买了一个崭新的、相似的枕头,将这份满载感激的包裹一同寄往丹东。这场救援接力,最终汇成了温暖的双向奔赴。王女士还特意录制了一段视频,她在视频中动情地说:“我之前来丹东是被这的美景吸引,现在我觉得,丹东最美的风景是人。”近日,记者在虎山长城景区采访了参与救援的于飞和杨恩。回顾当时的情景,于飞坦言:“王女士当时状态非常不好,我们只想着时间紧迫,多耽误一秒,她就多一分危险。能帮助到她,看她脱离危险,我们也很高兴。”杨恩则朴实地说:“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采访现场,一段跨越沈阳与丹东的视频通话再次连接了彼此。屏幕两端,于飞关切地询问王女士的身体状况,王女士连声道谢:“现在经过治疗已经恢复健康了,真是给你们添麻烦了,感谢你们将我从山上背下来,这份温暖我会永远记得。”一场意外,见证了一场不负生命的紧急救援接力;一次携手,折射出沈丹两地人民之间最质朴的善良与情义。这趟始于险峻长城的救援,最终以温暖的沈丹情谊圆满收官。记者:赵航潘阳10/21
- 玄武湖秋色记者:李佳王琳李婷刘大利10/21
- 心理健康服务送到“家门口”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为“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连日来,市第三医院开展了系列活动,将专业心理健康服务送到市民“家门口”。在振兴区临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第三医院心理专家团队开展了义诊活动,现场向居民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详细解读相关惠民政策,耐心解答各类咨询。市第三医院医疗专家团队还走进振兴区临江街道东昇社区,针对老年群体心理健康需求,开展了“早防早治守护认知”阿尔茨海默病知识宣讲。专家们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围绕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典型表现、科学预防措施、风险防控要点及日常照护技巧等内容展开讲解,帮助老年人及其家属正确认识疾病,掌握实用的预防与照护方法。下一步,市精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第三医院等部门和医疗单位将持续推进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结合不同群体的心理需求,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服务活动,为广大市民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记者:刘沙10/20
- 我市为500余名货车司机免费体检近日,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联合市新业态工会,在市职工疗养院组织开展货车司机免费体检活动,为全市500余名货车司机送上健康关怀。活动前,主办方通过微信群、电话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明确活动时间、地点与注意事项,并协调企业合理调配班次,确保生产与体检两不误。体检过程中,工作人员全程引导,确保流程高效有序;医护人员耐心解答各类咨询,围绕饮食、作息、运动等方面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平时跑长途难得检查身体,这次活动很及时,感谢执法队和工会提供这么贴心的服务!”一名参加体检的货车司机表示。据悉,本次活动将持续至10月24日。下一步,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将持续聚焦货车司机群体实际需求,推出更多精准化服务,全力保障道路运输行业健康发展。记者:王俊10/20
- 供暖季居民家漏水 工人村社区火速解忧10月16日,临江街道工人村社区多位居民家中陆续出现供暖上水漏水问题。社区工作人员接到反映后,迅速响应、高效处置,第一时间为居民排忧解难。工作人员兵分多路,一方面安抚居民情绪,详细记录漏水位置和情况;另一方面迅速联系物业专业维修人员,协调维修事宜。考虑到部分老人独自在家,社区网格员主动上门查看,帮助转移漏水点附近的物品,避免财产受损。维修人员赶到后,社区工作人员全程陪同,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经过连续两天的奋战,所有居民反映的漏水问题均已妥善处理,供暖期间可以正常运行。作者:沈粹10/20
- “电管家”助力丰产增收日前,在振安区九连城镇窑沟村的金翠香梨种植基地,饱满的香梨缀满枝头,果农们忙着采摘、分拣,一派丰收景象。为确保采收期间用电安全稳定,国网丹东供电公司“雷锋”共产党员服务队深入基地开展专项检查,为丰产增收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检查过程中,服务队聚焦香梨种植和储存等全链条用电需求,全面排查隐患。在种植区,重点检测灌溉、田间照明等电力设备的线路连接和运行状态,仔细查验配电箱内开关及仪表工作情况,及时处置线路老化、接头松动等问题。同时,对制冷压缩、温控等设备进行全面“体检”,细致排查照明线路完好性、接地规范性等情况,确保香梨在采摘后第一时间进入冷链环节,保障其新鲜度。此外,服务队队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电力设施巡查,提醒村民注意近电收割安全,并结合典型案例向果农讲解日常用电注意事项,提升其自我防护和应急处置能力。据了解,当地金翠香梨每亩收入为2000元至3000元,该产业已成为促进村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国网丹东供电公司精心制定方案,严格落实台区经理负责制,为种植户提供优质的供电服务,全力保障采摘、灌溉、储存等环节用电安全稳定。接下来,国网丹东供电公司将继续结合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建立“常态化走访+动态化监测”服务机制,定期深入种植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用电检查与服务,及时解决用电难题,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电力动能。记者:邢漫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