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废品回收站防患未“燃”
    连日来,振安区珍珠街道联合振安区消防救援大队,开展废品回收站消防安全隐患专项整治行动。行动前,该街道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相关工作,建立“干部包片”和“日调度、周总结”机制,并邀请消防专家“把脉问诊”,制定“一点一策”精准治理方案。行动中,联合检查组对辖区内废品回收站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安全通道、消防设施、货物堆放、电气线路等情况,针对发现的隐患问题当场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相关责任人立即整改。同时,采取“检查+宣传”方式,结合近期典型火灾案例,详细讲解火灾成因、初期火灾扑救方法和火场逃生自救技巧,发放消防安全宣传手册,提升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为确保整改效果持久,街道建立隐患整改动态跟踪机制,安排专人定期回访复查,实时掌握整改进度,推动问题彻底解决。今后,珍珠街道将持续深化“宣传引导+排查整治”双轮驱动工作模式,对重点场所开展多轮次、全覆盖专项检查,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记者:王一淞
    07/10
  • 初心照亮前行路 基层治理新征程
    日前,振兴区临江街道党工委“初心照亮前行路基层治理新征程”党建惠民文艺演出在市文化宫举行。来自辖区的近500名党员干部、居民群众观看了演出。演出在舞蹈《我心中的红》的激昂伴奏旋律中拉开序幕。歌曲《美丽中国唱起来》用悠扬歌声描绘祖国山河壮丽,舞蹈《小鼓舞》《唱支山歌给党听》以民族风情传递团结共融,京剧《我爱你中国》等节目将现场气氛不断推向高潮。本次演出涵盖歌舞、乐器演奏、诗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了临江街道昂扬拼搏、奋勇向前的精神风貌,让现场观众在视听盛宴中感受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成效。据了解,临江街道通过“党建+文艺”“党建+志愿服务”等模式,一年来累计开展惠民活动30余场,覆盖群众超万人次,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动能。记者:吴琼
    07/09
  • “心语心晴”与爱同行
    日前,振兴区妇联举行“心语心晴”公益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项目启动暨公益心理咨询师颁证仪式。这是振兴区妇联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前置服务模式、助力社会治理的有益尝试。来自全区各部门的80余名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启动现场,12位新招募的公益心理咨询师获发聘书。区委党校教师温昭然代表新招募的公益心理咨询师发言,承诺将用专业守护心灵,用爱心传递温暖,用行动诠释责任,让前来寻求帮助的妇女儿童都能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被支持的力量,努力成为服务对象心灵旅途中的一束光,照亮他们前行的方向。本次启动仪式特别邀请了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心理健康中心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用光老师做心理健康学术讲座,让到场人员学到专业心理健康知识与咨询技巧的同时,也感受到公益人的情怀、心理学的魅力和心理咨询温暖人心的力量。此次“心语心晴”公益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项目启动后,区妇联将依托设立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的“心语心晴”驿站,统筹整合“心语心晴”公益心理咨询师团队资源,依托线上咨询、轮驻咨询、对接包保镇街咨询等多种形式,常态化、长效化、有针对性地开展妇女儿童心理疏导与关怀。记者:宋永昆
    07/09
  • 青年湖社区开展“童心筑梦 共绘未来”主题活动
    日前,振兴区临江街道青年湖社区携手冠星生态幼儿园开展“童心筑梦共绘未来”主题活动,孩子们在社区志愿者的引导下,用画笔在长卷上勾勒出一幅幅充满童真的作品,表达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之情。记者:吴琼
    07/09
  • 人才集市“火热”出摊
    近日,振安区委人才办联合区人社局开展“汇才聚智创享未来”人才集市活动,组织区内重点企业走进辽宁工业大学、沈阳医学院等省内中高等院校开展“精准对接”。精准锚定需求,打造校企供需“对接桥”区委人才办以企业实际用人需求为导向,联合区人社局深入32家重点企业,梳理形成《重点产业岗位需求清单》。紧密结合辽宁工业大学工科优势、沈阳医学院医学专业特色等院校学科特点,精准匹配技术研发、经营管理、专业服务等120个优质岗位。政策服务双驱,激活引才留才“强磁场”招聘现场设立“人才政策咨询专区”,围绕“万名学子留丹来丹”专项行动及相关人才保障措施等展开解读,累计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同步建立“一站式”服务机制,为毕业生提供岗位适配分析、职业规划指导等精准服务,现场解答薪酬福利、发展路径等热点问题。聚焦生态赋能,绘就近悦远来“新图景”招聘活动中,现场设置“企业开放日”预约通道,邀请毕业生实地考察企业研发中心、生产基地,直观感受工作环境与发展前景。本次活动累计吸引500余名高校毕业生参与,42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记者:宋永昆
    07/09
  • “银发先锋”助发展
    今年以来,市委组织部(市委老干部局)立足老干部工作特点,持续打造“鸭绿江银发先锋”品牌,引导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为丹东振兴发展贡献力量。建强银发人才队伍,汇聚振兴发展力量。通过单位“点兵”、离退休干部“自荐”、老干部工作部门“把关”等方式,深入挖掘银发人才资源。目前已组建110支老同志志愿服务团队,在理论宣讲、科技服务、社会关爱、司法帮扶、文化宣传等领域持续发力,先后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次。同时,积极探索老干部发挥作用新途径,引导语言表达能力强的老干部参与拍摄《日出丹东》视频,宣传丹东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助力丹东文旅产业发展,其中5人被授予“丹东文旅宣传官”称号。用好各类活动载体,夯实发挥作用平台。依托抗美援朝出征地等红色资源,组织老干部开展“讲述六地故事点亮红色辽宁”“展现老干部作为增辉新时代‘六地’”等活动,举办宣讲活动100余场次。创新老干部党性教育模式,精心制作党课《让英雄城市焕发新时代荣光》,融合朗诵、合唱、舞蹈、小品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丹东从新中国成立到奋进新时代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目前已开展授课20余次。加大典型宣传力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丹东老干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宣传先进典型,讲述先进事迹。开展“振兴新突破银领再行动”活动,举办科普讲座200余场,发放资料3.1万余份,先后选树优秀志愿者服务团队12个、优秀离退休干部志愿者22名、优秀老专家工作站(团)8个、优秀老科技工作者16名,营造了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记者:李雯琪
    07/08
  • 守护夜市的烟火气
    福春边境派出所联合社区研究“便民便商”工作举措,对240余个摊位和商铺的20类风险点进行了排查,累计整改安全隐患50余处,并联合纤维街道党工委、福春六社区和夜市物业管理委员会组建了由党员组成的“蓝马甲”义务巡防队。民警与“蓝马甲”义务巡防队每小时对0.5公里的夜市路线进行全覆盖巡查。民警在升降式瞭望台上则能实时监控夜市全局,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能够立即形成合力前往处置。记者:刘馨忆
    07/08
  • “决胜杯”匹克球联赛圆满落幕
    经过两个多月的激烈角逐,2025年市直机关、企业职工“决胜杯”匹克球联赛于7月5日在新区体育馆圆满收官。本次联赛由市直机关工委与市总工会联合主办,创新赛事模式,吸引了108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的600余名职工参与,线上线下累计关注量突破2万人次。本届联赛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我市推动政企联动、促进产业发展的创新实践。联赛首次采用“政企联合组队”模式,结合“双进双促”活动,机关与企业混合编队竞技,促进资源共享、商机拓展。现场特设本土品牌“优迪诺”匹克球运动装备的推广环节,打造“赛场即展场”模式,产品展示、互动体验活动,实现了运动场景与产品推广有机融合。比赛设计“双月长周期”赛程,周末分段开展团体赛、单项赛,保持赛事热度,并在网络平台同步赛事信息,持续扩大比赛影响力。决赛现场,选手们以精湛的球技和顽强的拼搏精神,为观众奉献了多场精彩对决。最终,市公安局华宁化工联队夺得团体赛冠军;单项赛中,抗美援朝纪念馆国家电网联队获得青年组男子双打和女子双打比赛冠军;市公安局获得青年组混双冠军。常青组混双冠军由市人大机关夺得,市生态环境局获得常青组男子双打冠军,女子双打冠军则被市公安局摘得。记者:李冉霞海澜
    07/08
  • 巡察组进村“问诊” 为集体合同“排雷”
    “合同里租赁期限写‘长期’可不行,必须明确具体年限,不然容易产生纠纷。”近日,在振安区九连城镇窑沟村会议室里,巡察组工作人员耐心讲解土地承包合同规范要点。土地承包合同的规范签订关系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市委第七巡察组在对海龙村和窑沟村开展巡察时发现,两村部分集体资产资源承包(租赁)合同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可能给村集体带来经济损失。为推动村集体合同管理规范化、常态化,市委第七巡察组创新工作方式,变“简单整改”为“现场教学”,采取“案例+解读”的方式,向村干部逐条拆解问题,分析可能带来的影响。同时,系统普及相关法律规定,详细讲解订立合同的正确程序、方式及注意事项,选取典型规范合同作为范本,为村干部提供直观参考。巡察组建议村集体在签订合同时要进一步细化条款,鼓励乡村“法律明白人”深度参与合同签订过程,充分发挥村、镇、街道法律顾问的把关作用。“巡察工作不能止于发现问题,更要帮助基层解决问题。”市委第七巡察组组长表示,此次针对合同管理的专项指导,是巡察工作方式的创新尝试。下一步,巡察组将继续关注监督,通过巡察工作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促进乡村工作迈上新台阶。记者:徐宏祥
    07/08
  • 书香润青春 阅读赋新能
    为进一步打造书香校园,构建学习型教师成长共同体,今年年初,丹东市第六中学开展2025年教师读书活动。经过一学期的积淀,7月3日,学校举行“书香润青春阅读赋新能”青年教师读书分享会,检验阅读成果。记者:侯春林周广庆
    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