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丹东
- “沉浸式”航空科普润童心日前,丹东机场组织开展“我是小机长”主题研学活动,来自丹东市多所学校的40余名学生通过两个半小时的“沉浸式”体验,学习航空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升实践能力。在讲解员的指导下,孩子们纷纷穿上特制的制服,扮演安检员、值机员、机长。除了学习办理乘机手续、辨识行李标签,他们还仔细查验登机牌,手持安检仪排查“可疑物品”,用“五指并拢”标准手势引导游客登机。在“塔台探秘”环节,管制员详细讲解了航班指挥、跑道调配等关键流程,孩子们兴趣盎然,认真聆听。活动特别设置“航空小课堂”,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展示和现场演示,重点普及飞机构造、飞行原理等知识。“这次活动是一次难得的课外教育机会,不仅丰富了孩子的知识面,还激发了他们对航空科学的兴趣。”陪孩子参加活动的家长称赞道。丹东机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机场将继续优化研学服务,丰富活动内容,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记者:景媛媛06/30
- 只为让环卫工人吃上热乎饭清香的粥、松软的馒头、香喷喷的菜,一顿热气腾腾的早餐,汇聚成一股股暖流,温暖着环卫工人的心……每天清晨,在宽甸“环卫之家暖心厨房”,利民公益协会会长苏娅丽会领着志愿者洗菜、熬粥、盛饭,等待着“老主顾”的光临,不同的是,这些“老主顾”是环卫工人、低保户、孤寡老人等需要帮助的人。6月19日5点40分,当许多人还沉浸在睡梦中时,环卫之家暖心厨房已是灯火通明,一派忙碌景象。苏娅丽和志愿者吕凤春忙着把做好的小菜和馒头盛到打饭窗口。“为了让环卫工人6点前吃上早饭,我和志愿者们前一天下午把食材准备好,第二天早上4点来做,不耽误环卫工人的正常工作。”说话间,苏娅丽加快手上的动作。“咱们可以开饭了。”随着一声呼唤,环卫工人们拿着餐具,自觉在打饭窗口前排起队伍,不少环卫工人帮着盛饭、拿鸡蛋、分馒头……“志愿者给我们提供帮助,我们就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帮忙搭把手。”环卫工人李女士边盛饭边说。“早上能吃上热乎饭菜,还不用花钱,太感谢苏会长和这些志愿者了。”环卫工人陈福激动地说。45岁的苏娅丽从事公益事业已有16年。2009年,为了帮助长甸镇河口村一位身患尿毒症的青年筹集医药费,苏娅丽组织了募捐活动,仅一天时间就筹集善款11494元。“爱是燎原之火,一经点燃便生生不息。”活动之后,苏娅丽下决心,要在公益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下去。为了凝聚更大的力量,苏娅丽在民政部门注册成立宽甸利民公益协会,现有会员230余人。“去年冬天,我看见一位环卫工人坐在路边,拿着馒头就着白水吃,上前询问得知,大部分环卫工人都是这样解决早餐。”谈及建立环卫之家暖心厨房的初衷,苏娅丽表示,这次“偶遇”坚定了她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早餐的决心,暖心厨房不仅为环卫工人、低保户、孤寡老人提供早餐,还设有理发和血压血糖测量区,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服务。“桌上有水,免费喝。”“多吃点馒头,扛饿,不够锅里还有呢。”“今天的小菜味道怎么样?”苏娅丽忙活完后厨的活儿,跑到就餐区这桌看看、那桌瞅瞅,就怕环卫工人吃不饱饭。“看到大家吃得好、吃得香,我就浑身充满力量,有信心一直干下去。”苏娅丽坚定地说。环卫之家暖心厨房从今年4月份开始筹建,苏娅丽参与了装修和置办物品的全过程。为了省钱,她和志愿者亲自上阵,就连地砖都是拼凑的,因为这样零碎的地砖会便宜很多。据了解,这段时间有不少爱心企业和个人捐赠食材和资金,为暖心厨房加油鼓劲儿。“当我们感到累时,就想起那些环卫工人的不易,让他们吃上一口热乎饭,这是我们的初心,不曾变过。”苏娅丽说。记者:曲丹凤06/27
- 韩云杉职工创新工作室:创新铸就“丹炭”品质 辽宁丹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集炭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综合实力稳居全国行业前三名,是世界排名前十的全球石墨电极市场核心供应商。近年来,该公司以“职工创新工作室”为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劳模和高技能人才示范引领作用,推进管理创新与技术攻关,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能。韩云杉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于2022年10月,2024年被省总工会命名为省级职工创新工作室。始终围绕产品质量管理,重点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装备、工艺、材料等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秉持“客户为中心、市场为导向”工作原则,以提升产品质量、节能减排、降本增效和安全环保为主要职能,坚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理念,致力于打造智能化、数字化、专业化石墨电极制造商。该工作室领衔人韩云杉带领团队专注于人造石墨电极和特种石墨产品的研发,在产品质量提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团队掌握的人造石墨电极生产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特别是在高端炭素制品的成型工艺上达到行业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成功铸就丹炭品牌。工作室积极开展产学研和产业链合作,推动针状焦产品质量提升,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成功实现进口替代。该工作室现有成员8名。成立以来,团队在《炭素》《炭素技术》《炭素科技》《新型碳材》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多次主持省、市级项目,累计研发创新成果11项,其中专利9项,成果转化11项,创造经济效益2307万元,节约成本800万元。在技术攻关方面,该工作室重点突破逆流罐式炉煅烧工艺开发、粉磨在线控制系统、短碳纤维的分散性难题、国产油系针状焦应用、750mm超大规格UHP电极研发、0.5mm细结构产品研发、无添加剂饱和浸渍、导电型石墨烯粉体的应用、内部串接石墨化工艺开发等行业难题。其中,国产油系针状焦应用实现工业化生产,完全替代进口产品;750mm超大规格UHP电极产品开发成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0.5mm细结构产品实现量产,在新能源领域获得市场认可。目前企业已投入5918万元用于创新研发,丹炭品牌赢得国内外客户广泛好评,国内市场占有率近20%,国外市场占有率达7%。今后,韩云杉职工创新工作室将继续聚焦产品质量提升,巩固创新成果,降低生产制造成本,探索节能降耗新工艺,进一步打造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丹炭品牌,为行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记者:包芙蓉06/27
- 《一部英雄史 赓续中华魂》专题展全国巡展首站在天津举行近日,由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丹东市委主办,中共丹东市委宣传部、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抗美援朝纪念馆承办的《一部英雄史赓续中华魂——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专题展》,受邀参加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奋进强国复兴伟大征程”主题系列活动。抗美援朝纪念馆通过精品展览与专家讲座、情景互动式党课相结合的方式,为校园注入红色文化活力。该展览将在天津海运职业学院持续展出3个月,吸引天津地区观众参观。随后,展览将在辽宁省及全国范围内继续巡展之旅。编辑:邹润06/26
- 节能增效 焕“新”引领6月23日,我市2025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暨低碳日集中宣传活动在文化广场正式启动。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时间为6月23日至29日,主题为“节能增效,焕‘新’引领”;低碳日活动定于6月25日,主题为“碳路先锋、绿动未来”。活动现场通过摆放节能宣传展板、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手册及小礼品等形式,向市民普及节能降碳知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今年是第34个全国节能宣传周,也是我国提出“双碳”目标5周年。节能宣传周期间,我市将围绕主题开展多项特色活动,包括公共机构节能降碳宣传、城乡建设领域节能推广、节能标准制度科普等。市发改委牵头,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团市委等部门将分别组织专项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确保活动取得实效。记者:邢漫王子宁06/26
- 临江街道党建惠民文艺演出燃情上演6月25日,丹东市临江街道党工委“初心照亮前行路基层治理新征程”党建惠民文艺演出在丹东市文化宫举行。来自辖区的党员干部、居民群众近500人欢聚一堂,通过红色文艺盛宴回顾初心使命,展望基层治理新未来。据了解,临江街道通过“党建+文艺”“党建+志愿服务”等模式,累计开展惠民活动30余场,覆盖群众万余人次,有效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作者:沈粹06/26
- 工人村社区开展“夏日送清凉”活动连日来,振兴区临江街道工人村社区开展“夏日送清凉”活动,社区志愿者向居民、环卫工人和外地游客赠送酸梅汤、艾草包和扇子等消暑物品,让大家在炎热中感受到一丝清凉,营造温馨和谐的社会氛围。记者:吴琼06/26
- “家门口”就医,让群众更有“医”靠今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双过半”目标任务,把医疗强基建设作为改善民生、增进福祉的重要举措,大力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走进振兴区浪头镇文斌村卫生室,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布局井然的空间,诊疗室、注射室、药房、观察室等一应俱全,村民们正有序排队就诊。“从我们村卫生室升级改造了以后,面积扩大了,布局也更加合理,又添置了一些常用的医疗设备,很多诊疗项目在卫生室都能展开了,方便了老百姓就近就医。”振兴区浪头镇文斌村卫生室村医由桂华说。村卫生室作为农村群众就医的主要渠道,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具有“网底”作用,是农村居民健康保障的“第一道防线”。我市计划于2025年建强56家村卫生室,截至目前,已有27家村卫生室在基础设施、政策落实、任务落实、群众满意度等方面达到建强标准,满足农村多元化就医需求,基层群众就近就医更加便捷、更有保障。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看好病,这是广大患者的心愿。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大卫生健康领域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近日,记者在市中医院人民院区康养综合楼建设项目现场看到,施工方正在进行抹灰施工及附属工程建设,完善和提升康养综合楼的整体功能。市中医院改扩建项目是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项目,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28万平方米,设有体检中心、康复治疗中心和现代化康复病房,新建康养综合楼已于今年5月14日完成主体验收,预计年底之前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规划床位约180张,将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紧张局面,充分满足周边患者的就医需求。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加快医疗强基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区域医疗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着力推动为民服务实事落地落实,助力健康城市建设。记者:刘沙曾燕06/26
- 首站丹东!这场小戏小品巡演不一般6月23日晚,辽宁省移风易俗小戏小品大赛优秀作品首场巡演活动在振安区五龙背镇举办。此次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办、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丹东市委宣传部、振安区委宣传部承办。活动编排了3个省巡演节目、5个市参演节目,200余名观众在现场观看,千余名观众线上关注。近年来,我市深化移风易俗宣传引导,强力推进文明新风落地生根。组织全市“弘扬时代新风共筑美好生活”移风易俗小戏小品征集展演活动,以文艺形式宣传相关文明理念,持续推动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在历届辽宁省移风易俗小戏小品大赛中,我市获得三等奖3个、优秀奖3个、入围奖1个。通过建立健全“一约四会”,组织全市668个行政村将“抵制高额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陋习纳入村规民约,做到全覆盖。发动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村级自治组织参与“红白喜事”礼俗修订。此外,我市还把移风易俗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创建内容,纳入文明实践积分兑换办法,探索建立道德“红榜”等载体,激发基层群众参与移风易俗的热情。其中,6个案例入选《辽宁省移风易俗典型案例选编》。记者/王子宁06/25
- 匹克燃斗志 拼搏展担当近日,2025年元宝区职工匹克球赛在八道小学匹克球馆开赛。来自全区机关、企业的20支代表队、114名选手同场竞技。扣杀、轻吊、截击……赛场上,选手们全神贯注、默契配合,精彩瞬间不断上演。本次比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机关干部和企业职工提供了锻炼身体、增进交流的平台,更展现了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风貌,营造了全民健身、健康生活的良好氛围。记者:张尧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