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新金矿社区开展“守护健康零距离”义诊活动
    近日,振安区同兴镇新金矿社区联合金矿医院开展“守护健康零距离”义诊活动,医护人员为老人测量血压、血糖,监测基础健康指标,并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提供科学用药指导,传递对老年人的关心关爱。记者:宋永昆
    10/15
  • 工人村社区开展老年人健身安全讲座
    10月14日上午,临江街道工人村社区组织开展了老年人健身运动安全指南知识讲座,辖区内50余名老年居民积极参与。讲座特别邀请了开放大学社区教育傅莹莹老师,结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常见健身误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指导他们如何科学健身。讲座结束后,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还为到场的每位老年人提供了免费的健康检查服务。作者:沈粹
    10/15
  • 雨后的户外休闲运动中心
    记者:夏爽
    10/15
  • 给大棚装上“空调” 丹东草莓接上溜儿了
    深秋的丹东圣野浆果专业合作社园区里,一派忙碌景象。沿主路向前,两侧的大棚整齐排列,几座矮棚前,挖掘机轰鸣作业,崭新的管道设备静待铺设。“这几处矮棚是冷棚草莓,九十月份正下果呢,我们正在抓紧改建,尽快把水源热泵装置装上,明年夏季,咱的草莓就不愁高温了。”合作社理事长马廷东边走边介绍,语气中充满紧迫与期待。过去,丹东草莓的甜蜜滋味大多从12月延续至次年6月。如今,技术的突破让十月尝鲜不再是稀罕事。2024年,一大批率先采用冷冻苗技术的种植户成功在10月份迎来头茬果,两个月内飙升的鲜果价格让他们尝到了甜头。今年,跟进者更多,10月鲜莓的供应愈发充足。然而,丹东草莓的日历上,7月、8月、9月始终是一片空白,这3个月的市场上,难觅本地草莓的踪影。响当当的丹东草莓已经形成了超400亿元的品牌价值,却面临着季节空白,这背后既有技术难题,更有思想观念的束缚。转机源于一场“南下取经”。2024年年末,市委主要领导带队南下,考察杭州草莓种植情况,当地草莓的高品质与高收益,让丹东草莓从业者们清醒地认识到“守成难以为继”,危机意识油然而生。“丹东能不能种出全季草莓来?”市委主要领导抛出的这一命题,成为推动产业思想转变的发令枪。“技术其实不是障碍,用冷冻苗技术同样可以实现夏季结果,真正的挑战在于温度。”辽宁草莓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姜兆彤一语道破关键。但炎炎夏日,丹东地区大棚内温度动辄超过40℃,草莓苗在这样的“烤箱”里,坐果率大幅下降,果实容易早熟变色,甚至直接被高温烧死。给大棚装上“空调”,成为破题之道。在圣野浆果专业合作社,记者见到了正在安装的新型双阳棚水源热泵控温系统。这套系统通过热泵机组实现热量转移,配合智能温控,能为草莓在盛夏送去清凉。钻进大棚,几个方正的水源热泵机组格外醒目,它们正是未来夏季草莓的“空调”。技术路线清晰了,真正的难关在于“人”。尽管技术可行,但高昂的成本与复杂的管理,让多数农户对夏季种植望而却步。“总要有人先迈出这一步,圣野愿意先来!”马廷东语气坚定。去年的杭州之行拓宽了他的视野,也点燃了他敢闯敢试的决心。今年,合作社投入千万元进行基地改造,新建14个种植棚,改造20个大棚,全力攻坚“全季草莓”。与此同时,辽宁草莓科学技术研究院的智能玻璃温室、草莓港集团的集装箱智能生态系统等技术路径也在同步探索,共同向“夏季空白”发起技术总攻。他们不再固守舒适区,而是选择主动拥抱变革,向技术、向管理、向市场要效益。挑战依然存在。试种结果显示,夏季果个头普遍小于冬季果,但市场回报却相当诱人——9月份,单果8克的草莓能卖到每斤40元,而单果达到30克的精品果,价格更是高达每斤200元。“今年设备上得晚了些,明年加强管理,果品质量一定能再上一个台阶。”马廷东信心满满,“不能只算眼前账、小富即安,我们要看长远发展,先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这股决心,并非孤军奋战。面对合作社千万元的投资计划与激增的用电需求,市里牵头组建了服务专班,为项目审批开辟绿色通道,保障电力供应无忧。同时,农业设施工地审批提速、金融贷款政策支持等一系列方案迅速落地,并帮助对接国内顶尖农业专家,从技术、管理到市场营销提供全链条支撑。政府、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托举丹东草莓的四季梦想。马廷东的愿景清晰而坚定:“从现在起,一年四季,你都能在我们基地吃到正宗的丹东草莓。等到夏季种植模式成熟了,我要带着合作社的成员一起干,让丹东草莓真正实现‘四季常鲜’!”记者:李曼
    10/15
  • 边看边记朝鲜语-单词ㄱ-第7期| 조선어 보고 듣고 배우기-단어 ㄱ-제7기
    10/15
  • 学说朝鲜语--第30期 | 조선어 보고 듣고 배우기—제30기
    10/15
  • 旗韵风华颂华诞
    10月2日上午,由丹东满族旗袍联合协会主办的国庆文艺汇演在万达广场3号厅精彩上演。22个精心编排的节目轮番登场,20支代表队的表演者以歌舞为媒、以服饰为韵,向新中国76周年华诞献上祝福。汇演在感恩舞蹈队带来的开场舞《让中国更美丽》中拉开帷幕。侨之声艺术团的歌伴舞《堆积情感》、老干局模特队的《活力中国》相继亮相,歌舞与模特表演交替呈现,既有现代活力又不失典雅韵味。满族文化元素成为汇演的一大亮点。满族旗袍协会九美雪狐分会的《大爱撑天》、硕果舞蹈队的满族舞蹈《乌春格格》等节目,将满族传统服饰与舞蹈艺术有机融合。凤城市满族旗袍协会的《你来与不来我都在等你》、满族旗袍协会东方丽人分会的《满韵风华》等旗袍秀节目,尽显民族文化魅力。凤城军乐团凤凰山艺术团的《家在凤城》、梦之队艺术团的《草原的月亮》《水墨中国》、通远堡大学艺术团的《五星红旗》等节目各具特色。汇演在泰美艺术团的模特T台秀《慢摇》中画上圆满句号。整场演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展现了旗袍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满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彰显了我市群众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记者:于上茹
    10/14
  • 工人村社区联合六道沟派出所开展反诈宣传
    10月11日,临江街道工人村社区联合六道沟派出所在安东老街举办了以“平安振兴反诈你我”为主题的反诈宣传文艺汇演,让观众在欣赏节目中提升了反诈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演出间隙,六道沟派出所民警结合近期高发的刷单返利、冒充客服、虚假投资等诈骗类型,向居民讲解了诈骗的新套路、新手段,并传授了“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防骗“三要素”。作者:沈粹
    10/14
  • 工人村社区带萌娃走进志愿军公园
    10月12日,一群身着整齐服装、背着小水壶的幼儿园小朋友们,在工人村社区工作人员和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特别的爱国主义教育之旅——参观志愿军公园。社区志愿者现场为孩子们讲述了志愿军叔叔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保家卫国的英雄故事,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一位小朋友说:“志愿军叔叔好勇敢,我长大也要当英雄!”此次活动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爱国的种子。作者:沈粹
    10/14
  • “文化养老+理论宣讲”托起幸福晚年
    近年来,振安区五龙背敬老院(振安区养老服务中心)通过文化养老与理论宣讲“双轮驱动”,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全力为老人们营造幸福家园。思想之光点亮银龄岁月敬老院创新理论宣讲形式,把党的声音传至“寻常老人家”。结合老人生活实际,将“中国梦”和尊老爱老等重大主题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家常话”,通过老党员带头讲、志愿者上门讲,让理论宣讲接地气、有温度。“红色基因传承馆”和“五老培训基地”定期开展政策解读、红色故事分享会等活动,把理论宣讲融入日常生活,让老人们在聆听中感受党的关怀。以传统之韵滋养精神家园这里的文化养老,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对老人精神需求的精准回应。市书法家协会采风基地、市残联文学艺术活动基地、振安区作家协会创作基地、市残疾人服务中心手工艺品制作培训基地等建立于此。从廊厅里的“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主题书画展”,到乐龄书法创作室里老人挥毫泼墨的身影,书画艺术成为老人们抒发情怀、涵养心性的重要载体。这些作品不仅装点了敬老院环境,更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着清正廉洁、孝老爱亲的价值观。市民进艺术团的迎新春送祝福活动、省文化和旅游厅的辽宁省戏曲进乡村活动,以及丹东市文联、作家协会、民间艺术家协会、朗诵艺术家协会、戏剧家协会、文艺评论家协会和七彩义工等志愿者服务队,连续多年走进五龙背敬老院,开展一系列文化助老活动,营造出以文化赋能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兴趣活动添活力。象棋对弈、乐器演奏等活动常态开展,老人们在博弈中锻炼思维,在乐声中愉悦身心。台球室里老人们专注击球的场景,正是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生动写照。以文化人以理润心五龙背敬老院将理论宣讲与文化养老深度融合,让老人在文化熏陶中深化对理论的认同。书画创作以“孝”“廉”“和”为主题,既传承传统文化,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象化;理论宣讲结合丹东红色资源,让老人们在了解家乡红色历史的同时,感悟党的初心使命。这种融合,让老人们在精神上有寄托、思想上有共鸣,实现了“老有所养更老有所乐,老有所学更老有所悟”。五龙背敬老院以理论宣讲铸魂、文化养老聚力,今后将继续深耕文化养老与理论宣讲融合之路,让每一位老人都能享受文化的滋养、理论的熏陶,安度幸福晚年。记者:王一淞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