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沿江38个防洪交通门封堵
    7月28日凌晨起,丹东市城环中心市政部和市政建设总公司出动140余人、20余台作业车辆,进行沿江防洪交通门封堵工作。7月28日凌晨,据水文部门测报,市防指经会商研判,开始对东齐路坝门、金海路至宝石花坝门、浪头港坝门等10个防洪交通门实施封堵。当日下午,按照城市防汛II级响应要求,市住建部门及各区对东升路坝门、六纬路坝门、春五路坝门等28个防洪交通门实施封堵。记者:戚文
    07/30
  • 打好防汛“主动仗” 筑牢汛期“安全堤”
    记者从丹东市防办获悉,7月26日至28日,丹东市遭遇强降雨。其中7月26日8时到27日19时,丹东市平均降雨量134.2毫米,45个乡镇出现1小时大于20毫米的短时强降水,最大整小时降水量52.6毫米,出现在凤城市石城镇。截至7月27日20时,强降雨已造成全市5条河流超警戒水位;15座水库超汛限水位,其中大型1座、中型1座、小型13座,另有3座小型水库平汛限水位。超汛限及平汛限水库正在抓紧泄洪中,其余水库也在提前预泄,腾出防洪库容。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丹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汛工作,对防汛形势进行了科学研判,系统安排部署防御工作,要求全市上下严阵以待,充分认识防汛工作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提高政治站位,细化责任分工,凝聚工作合力,坚决打好打赢防汛抗洪救灾攻坚战。提升应急响应,提级应对部署。市防指于7月26日16时启动防汛IV级应急响应,27日5时将全市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II级。7个县(市)区也全部启动II级防汛应急响应。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和II级应急响应工作要求,全面开展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实时会商研判,及时预报预警。为有效应对本轮强降雨,按照防汛II级应急响应要求,各级防指主要领导24小时坐镇指挥,实时会商研判,动态分析汛情、灾情、险情风险及超警戒、超保证河流水势发展变化态势。第一时间发布暴雨洪水预报预警,提醒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及时调配力量、物资、装备,确保高效抢险救援。突出人员转移避险,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各地按照II级响应要求,进一步扩大人员转移范围,对老弱病残等重点人员实行“一对一”帮扶。全市计划转移受威胁区域群众共计4147人,已完成转移3989人,确保转移人员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医、有临时安全住处,严格落实转移避险人员实名造册制度,严防转移人员擅自返回,实现了转移避险全过程安全闭环管理。紧盯薄弱环节,明确工作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责任单位加密巡堤查险频次,重点加强中小河道巡查防守;紧抓水库“三个责任人”和“三个重点环节”,科学精准调度,全力腾库迎汛;统筹落实队伍、物料、装备、专家,确保关键时刻“队伍拉得出、物料供得上、抢险来得及”;采取物理隔离措施,管控险工险段;加强危险区域管理,及时向社会公布;强化宣传发动,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知险躲险;落实防指、防办领导带班制度,及时上报汛情险情等重要信息。截至目前,全市河道巡堤查险人员增加至3200余人,水库累计预泄腾库7000余万立方米。统一指挥调度,分级分部门负责。各县(市)区防指及所属各乡镇(街道)及其成员单位,广泛组织和动员广大干部群众,迅速投入到防汛救灾工作当中。市应急局积极组织协调全市各地区应急救援工作;市住建局做好沿江防洪交通门封堵工作;市公安局做好沿江路段封闭、警戒工作;市文旅局开展了游客疏散和劝导工作;市交通运输局同路政部门密切配合,针对6处国省干线公路阻断,主动封闭道路,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安排专人把守;市工信局赴蒲石河电站、太平湾发电厂和辽宁通隆化工有限公司,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防汛防灾监督检查相关工作;市通管办协调网络运营商,向全体市民发送提醒短信……各地、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全面开展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县防指及相关部门紧张有序地组织迎战强降雨和应对台风“格美”工作,各级、各部门保持高度警惕,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及时发现险情、科学应对处置,确保全市安全度汛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记者:郑鑫
    07/30
  • 铁路丹东站全力备战台风“格美”
    为积极应对台风“格美”,铁路丹东站启动天气预警,严格落实“防、避、抢”工作要求,全力确保行车和旅客安全。为全力确保旅客生命财产安全,7月25、26日,丹东站对丹东至北京K27/28次、丹东至沈阳4325/4326次、丹东至通化4318/9、4320/17次旅客列车,实施临时停运等避险措施。建立台风应急响应机制,铁路丹东站安全生产指挥中心24小时专人盯控台风和降雨预报信息,充分利用卫星云图、雷达图和雨量监测等系统“观云追雨、识水盯图”,第一时间掌握辖区内雨情风速和线路情况,及时准确传递和下达调度命令,确保运输绝对安全。铁路丹东站组织召开区域内铁路单位部署会,精准分析研判台风“格美”对铁路运输工作的影响,对做好防台风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车站党政主要领导带班值班,班子成员按包保分工深入现场一线、靠前指挥,各级干部第一时间响应,按包保分工到岗到位,迅速进入迎战状态。为主动防范台风影响,车站组织对丹东站区内树木侵限、倾倒,枯树、断枝坠落情况进行巡视巡检;对站区内广告牌、灯箱、雨棚、站名牌等设施设备重点排查;对排水沟、明(暗)渠存在淤堵现象及时清理;排查线路两侧彩钢房、塑料大棚、垃圾等轻浮物是否存在被风吹入线路的可能。组织各货运作业点对已备货物、装卸机具、易被风刮起的漂浮物悬挂物进行巡检,做好苫盖加固捆绑措施。车站严格落实汛期行车组织办法,认真落实“防、避、抢”措施,遇有水害等突发情况,将果断拦停列车,确保铁路运输安全。车站成立由35名党团员客运防汛应急队,全面做好列车停开及晚点突发情况下的售票退改签、旅客滞留、服务保障等应急处置准备工作。在车站“杜鹃花”服务台,设立应急服务点,加强候车区域人员巡视频次。建立食品饮品应急供应机制,保障旅客供应需求。建立路地联动应急机制。提前与公交公司、出租车公司对接,做好晚点时间较长、夜间到达车次的旅客接驳服务。记者:周广庆
    07/30
  • 加固度汛防线
    连日来,丹东市各地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振兴区纤维街道黄海社区工作人员到低洼区域查看水情,提醒居民做好安全防范。振安区五龙背镇加大易涝区域的巡查值守力度,加固防汛设施。振安区鸭绿江街道果园沟社区全面排查险情险段,保障居民安全度汛。记者:吴琼
    07/30
  • 【科普】洪涝灾害灾后防控知识,一图读懂!
    07/29
  • 【防汛】丹东市继续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丹东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2024年第09号]丹东市自然资源局和丹东市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7月28日8时至7月29日8时,丹东市市辖区、宽甸满族自治县、凤城市全域,东港市等部分地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为二级(橙色预警),气象因素致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高,请加强防范;东港市部分地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为三级(黄色预警),气象因素致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较高,请注意防范。二级橙色预警区域:丹东市市辖区;宽甸满族自治县;凤城市;东港市长安镇、江海街道、北井子镇、东港市示范繁殖农场、黄土坎镇、椅圈镇、新农镇、前阳镇、马家店镇、合隆满族乡、十字街镇、龙王庙镇、长山镇、小甸子镇、菩萨庙镇、孤山镇、黑沟镇。三级黄色预警区域:东港市大东街道、新兴街道、新城街道。防御指南:受副热带高压外围及台风外围水汽共同影响,我市仍将持续大到暴雨,土壤已达到饱和状态,诱发地质灾害可能性大,气象因素致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高,各级人民政府要及时组织值班值守,做好预警区域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工作。二级橙色预警区域内,当地政府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和抢险救灾指挥系统;做好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的疏散撤离准备,适时组织群众向安全地点转移,严防已转移人员擅自“回流”,做好灾情险情处置。三级黄色预警区域内,应加强值班值守,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和易发区的巡查和防范,如果发现地灾险情应及时采取防灾避险措施,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加大排查力度,对于非地质灾害隐患点区域,尤其是高陡边坡、人工切坡建房、泥石流易发区域、民宿、农家乐等人员聚集场所,当地人民政府应根据实际降雨情况适时组织群众转移避让,并做好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丹东市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2024年7月28日8时-2024年7月29日8时)丹东市自然资源局丹东市气象局2024年7月28日7时40分
    07/29
  • 丹东:打好防汛“主动仗” 筑牢汛期“安全堤”
    从市防办获悉,7月26日8时至27日19时,我市平均降雨量134.2毫米。其中,东港105.4毫米,凤城145.5毫米,宽甸146.9毫米,市区122.7毫米。最大点降雨量出现在凤城市鸡冠山镇沙子岗村,为283.0毫米。丹东地区45个乡镇出现1小时大于20毫米的短时强降水,最大整小时降水量52.6毫米,出现在凤城市石城镇。截至27日晚8时,强降雨已造成全市5条河流超警戒水位;15座水库超汛限水位,其中大型1座、中型1座、小型13座,另有3座小型水库平汛限水位。超汛限及平汛限水库正在抓紧泄洪中,其余水库也在提前预泄,腾出防洪库容。进入“七下八上”主汛期,丹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汛工作,对防汛形势进行了科学研判,系统安排部署防御工作,要求全市上下严阵以待,充分认识防汛工作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提高政治站位,细化责任分工,凝聚工作合力,坚决打好打赢防汛抗洪救灾攻坚战。提升应急响应,提级应对部署。市防指于7月26日16时启动防汛IV级应急响应,27日5时将全市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II级。7个县(市)区也全部启动II级防汛应急响应。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和II级应急响应工作要求,全面开展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实时会商研判,及时预报预警。为有效应对本轮强降雨,按照防汛II级应急响应要求,各级防指主要领导24小时坐镇指挥,实时会商研判,动态分析汛情、灾情、险情风险及超警戒、超保证河流水势发展变化态势。第一时间发布暴雨洪水预报预警,提醒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及时调配力量、物资、装备,确保高效抢险救援。突出人员转移避险,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各地按照II级响应要求,进一步扩大人员转移范围,对老弱病残等重点人员实行“一对一”帮扶。全市计划转移受威胁区域群众共计4147人,已完成转移3989人,确保转移人员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医、有临时安全住处,严格落实转移避险人员实名造册制度,严防转移人员擅自返回,实现了转移避险全过程安全闭环管理。紧盯薄弱环节,明确工作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责任单位加密巡堤查险频次,重点加强中小河道巡查防守;紧抓水库“三个责任人”和“三个重点环节”,科学精准调度,全力腾库迎汛;统筹落实队伍、物料、装备、专家,确保关键时刻“队伍拉得出、物料供得上、抢险来得及”;采取物理隔离措施,管控险工险段;加强危险区域管理,及时向社会公布;强化宣传发动,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知险躲险;落实防指、防办领导带班制度,及时上报汛情险情等重要信息。截至目前,全市河道巡堤查险人员增加至3200余人,水库累计预泄腾库7000余万立方米。统一指挥调度,分级分部门负责。各县(市)区防指及所属各乡镇(街道)及其成员单位,广泛组织和动员广大干部群众,迅速投入到防汛救灾工作当中。市应急局积极组织协调全市各地区应急救援工作;市住建局做好沿江交通门封堵准备;市公安局做好沿江路段封闭、警戒准备;市文旅局开展了游客疏散和劝导工作;市交通运输局同路政部门密切配合,针对6处国省干线公路阻断,主动封闭道路,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安排专人把守;市工信局赴蒲石河电站、太平湾发电厂和辽宁通隆化工有限公司,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防汛防灾监督检查相关工作;市通管办协调网络运营商,向全体市民发送提醒短信……各地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全面开展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县防指及相关部门紧张有序地组织迎战强降雨和应对台风“格美”工作,各级、各部门保持高度警惕,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及时发现险情、科学应对处置,确保全市安全度汛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记者/郑鑫
    07/29
  • 公安“百名师傅千名徒”活动启动
    7月24日,全市公安机关启动“百名师傅千名徒”活动,117个派出所的社区民辅警“师傅”通过结对形式对年轻或新入警的警察进行“传帮带”。活动中,“师傅”对“徒弟”分阶段因材施教,“传”优秀社区警务知识、“帮”群众工作能力提升、“带”新警走入田间地头,实现“集百师之艺、强千警之威、护万家灯火”的工作目标。本次活动是丹东公安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次积极探索,也是推动前端警务、预防警务向更高水平迈进的重要载体,对提升全市公安机关新时代群众工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作者:陈光旭刁庆峰
    07/29
  • 沐浴场所接受督查
    近日,丹东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启动了“蓝盾二号”专项监督检查行动,旨在提升沐浴场所卫生管理水平和卫生质量。7月至11月间,丹东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将对辖区内带休息大厅的沐浴场所进行全覆盖检查,专项检查重点包括:卫生管理及证照公示情况,重点对沐浴场所管理组织架构、管理制度建立及落实、档案管理、开展自查及证照公示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基本卫生情况,重点监督检查卫生检测报告、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洁、通风及禁烟情况;功能间设置及设施设备运行管理情况,重点监督检查消毒间及储藏间等功能间设置、沐浴水循环净化处理装置运行及维修维护情况、机械通风装置运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新风量是否充足等情况;从业人员卫生情况,对从业人员个人卫生、培训考核、健康证管理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管理情况,对应急预案建立情况、传染病及健康危害事故报告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同时,专项行动还将以规范沐浴场所水质管理、公共用品用具管理、设施设备运行、通风情况、开展自查为重点,梳理监督检查中的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提高卫生管理水平;加大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对不法行为进行公开曝光;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提高群众知晓率,完善投诉举报制度,确保专项整治行动落到实处。记者:田治华
    07/29
  • 做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
    日前,丹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丹东军分区政治工作处、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全市各地区、各单位、驻地各部队扎实做好“八一”建军节期间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推动我市双拥工作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迈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通知要求,各县(市)区、各单位、驻地各部队要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积极营造学习先进、争做典型的浓厚社会氛围。用好、用足我市厚重的红色文化资源,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双拥文化活动。各成员单位与结对共建的驻丹部队要通过走访慰问、国防教育、组织“军事日”、文艺汇演等形式,推动军民共建活动深入健康发展。驻丹各部队要积极践行人民军队宗旨,大力弘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努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用实际行动帮助群众增产增收。当前,我市已进入主汛期,各部队要加强与地方的联系,密切关注汛情变化,充分做好抢险救灾和应急救援各项准备,做到一声令下迅即行动,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八一”期间,各县(市)区、各单位、驻地各部队开展宣传教育、走访慰问等活动,要严格落实改进作风等有关规定要求,做到俭朴节约、务求实效。记者:于国洪
    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