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保障市民出行安全连日强降雨导致丹东市区部分路段积水,市公交集团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各项措施,保障市民出行安全。提前备足沙袋、救生衣等防汛物资,组建包含30名队员、20台应急救援车辆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实地查看运营线路,监控道路积水情况,对不符合安全运营条件的线路采取停运措施,对符合安全运营条件的线路,根据道路积水情况及时进行调整。7月29日,5台应急抢险车辆按指定时间到达马市岛集结点位待命,配合振安区相关部门开展防汛工作。记者:姜慕馨08/02
- 农业生产有序恢复7月31日,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要求,市农业农村部门启动农业生产恢复工作。各地组织科技小分队、专家指导组下沉一线,分区包片对农户开展指导,尽快恢复生产;抓紧时间抢排内涝;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做好查田补苗和速效肥料追施,促进农作物增产;抓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抓紧修缮设施。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准确掌握雨情、水情、墒情、汛情和病虫情等,科学评估汛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记者:郑鑫08/02
- 滨江路开展清理恢复工作随着鸭绿江水势逐步回落,结合天气预报,经会商研判,丹东市防指决定于7月30日18时起,沿江部分路段开展清理恢复工作。30日夜间开始,市区两级环卫部门出动冲洗车、清障车、铲车、洒水车等70余台和人员750余人,消防、应急等部门出动人员180人、高压冲洗车21辆,凤城、东港两地出动洒水车2台、人员10人,开展清淤工作。7月31日上午,记者在滨江中路看到,市政、环卫、园林、交警、应急、消防等部门和沿江各社区党员干部、志愿者纷纷投入到清理积水淤泥杂物、疏导交通等工作中,齐心协力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丹东市消防救援支队组织队伍对滨江中路淤泥进行集中清洗。振兴区环卫工人正在清理非机动车道上的淤泥积水。元宝区出动环卫工人210人,洒水、洗扫、清运车辆10台及铲车2台、垃圾压缩车一台,确保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清理作业任务。振兴区临江街道机关干部和党员志愿者积极参与滨江路清洗工作。除对路面淤泥进行冲刷外,环卫工人还对路边杂物、沿途店铺囤积物进行了清理。目前,清淤路段从新区鸭绿江大街至振安区爱河桥附近。随着交通门陆续拆除,清淤作业区域将继续扩大。另外,园林部门加强沿江巡视,发现有树木倒伏情况,及时处理。7月31日上午10点50分,振兴区住建局组织机械和人员对24号交通门防洪设施进行拆除,国家和省级媒体现场报道。提醒市民:清理恢复期间,为防止发生危险,无关人员不要进入沿江坝外地区。待清理恢复工作结束后,交通门陆续解除封堵,有序组织人员返回。记者/刘海东戚文周广庆见习记者/张怡媛08/01
- 筑牢城防屏障连日来,按照城市防汛Ⅱ级应急响应要求,丹东市住建局迅速行动,多措并举,落实落细防汛各项工作,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值守,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准备编织袋87000个、砂石料1000立方米、应急排水设备50台、柴油发电机6台、排水带300米、警示标识86个、应急车辆9台,以及翻斗车、挖掘机、装载机、吊车、铲车等大型机械设备208台。对城区公园采取封园管控措施,对临街树木进行加固。要求全市所有在建工地全部停止施工,对全市90处在建工地开展防汛巡查,督促施工单位对起重设备、深基坑、脚手架、工棚采取防范措施。7月27日10时,启动沿江10座雨水强排泵站。市区17处道路低洼易涝点防汛责任人全部在岗,抢险人员第一时间来到兴一路、振安区医院门前、沙河口桥下等九个积水点位,设置警示架,打开检修井、雨水井,加快排水。截至7月27日17点,积水路段恢复正常通车。7月28日凌晨2时,快速集结抢险人员和机械设备,开始封堵沿江防洪交通门。其间共出动应急抢险人员915人,吊车、铲车等大型机械设备208台。记者:戚文08/01
- 夯实应急堡垒进入防汛关键期以来,丹东市应急管理部门迅速行动,结合职能做好各项应急备汛预案,组织救援队伍,做好布防、转移、抢险等工作。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密切关注风情雨情水情变化,及时应对突发状况。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第一时间发布各类预警信息、防灾避险知识等,提升群众应急自救、紧急避险能力。加强重点行业汛期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保障生产安全。全市所有矿山企业实行24小时驻矿值守制度,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全市化工、危化企业及早妥善处理危险化学品,全面清理厂区排水系统,做好应对突发状况的准备。市应急管理部门已组织200余支防汛应急救援(抢险)队伍,人数超过15000人,配备发电机、应急照明设备、排涝设备、抢险工程车辆、舟艇、无人机及卫星电话、对讲机等。全市6个救灾物资储备库累计库存棉被40841床、棉大衣3811件、帐篷16114顶、折叠床45699张,落实救灾物资协议储备、车辆运输及搬运人员保障等各项工作。记者:刘作庆08/01
- 闻“汛”而动守护平安连日来,丹东市振兴区闻“汛”而动,筑牢防汛“安全网”。全区各级防汛包保干部全部上岗就位。21支应急队伍500余人全部备勤。准备编织袋4.3万条、救生衣618件、救生圈232个、强排泵13台、沙子8500立方米、毛石1.4万立方米、粒石6000立方米、遇水膨胀袋400个、冲锋舟3艘、发电机28组等。全区各危险区域人员全部转移完毕,各临时安置点全面开放,为转移群众提供安全的居住场所和生活保障服务。浪头镇曙光社区、文安社区组织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开展巡逻,发现停放在积水区域的车辆,立即通过拨打114、在小区业主群发布信息等方式联系车主,组织人员将车辆推至安全区域。汤池镇党委组织党员干部100余人装填、搬运沙袋600余袋,有序开展隐患排查、巡逻值守、应急抢险等工作。纤维街道黄海社区工作人员深入低洼区域,帮助居民做好防水措施。江海街道组织42名党员组建4支防汛突击队,清理淤泥、树枝,疏通沟渠。记者:王俊08/01
- 降雨时断时续,道路抢修一刻未停“省道本宽线黑沟岭‘K165+050’处路基塌方,沥青路面半幅下沉,长度约60米,向您报告!”7月28日9时30分,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七盘岭道班养护工人刘金华和同事在防汛巡查时发现,前方公路塌方,过往车辆有掉落滑坡的危险。情况紧急,刘金华立即拦停过往车辆,并将险情上报至宽甸县和丹东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在公路塌方现场,雨依旧在下,整个路段裂开一道大口子,公路中央滑塌,护栏及半幅路面已完全塌了下去。刘金华和同事毫不迟疑,立即展开现场防护工作。“前方水毁,禁止通行!”刘金华和同事分头行动,将过往车辆拦停,设立警示标识,防止次生事故发生。接到报告后,丹东市交通运输部门立即责成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采取封路措施,指挥车辆绕行,并制定抢险方案。由1台铲车、2台挖掘机、3台运输车、30名应急抢险人员组成的道路抢修队伍迅速向塌方现场集结,抢险抢修工作于当日18时开始。把原来的路面板打烂,回填石块,再压实……抢修工作紧张而有序。入夜,降雨时断时续,道路抢修一刻也未停歇。雨大水急,丹东多处公路、桥梁被上涨的河水冲毁,公路交通受阻。就在省道本宽线黑沟岭“K165+050”处路基塌方的同时,鹤大线大安平河桥便道水毁,多处告急!而此时,通往宽甸的沿江公路丹阿线多处被暴涨的鸭绿江水淹没,公路封闭,造成通往宽甸县的重要通道全部阻断。“这两处都是通往宽甸县的交通要道,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抢修完成,恢复通车,保证宽甸救援物资通道畅通。”丹东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邹晓伟说。抢修工作并联展开,多地道路抢修同时进行,为应急物资的运送抢出时间。7月29日9时,省道本宽线黑沟岭“K165+050”处路侧损坏钢护栏全部拆除,路面被掏空段已凿除,并在当天恢复通车。顶风冒雨,克服河流湍急等不利因素影响,历经十多个小时,鹤大线大安平河桥便道于7月29日凌晨抢通。丹东市交通运输部门抢修抢险队伍日夜兼程,目前,省道本宽线黑沟岭“K165+050”段等7处干线公路已恢复通车,其余中断处正在抓紧抢修中。记者:王卢莎08/01
- 鸭绿江水势平稳回落记者从丹东市防办获悉,截至7月30日8时,水丰水库水位125.39米,超汛限2.09米,鸭绿江荒沟站流量26500立方米每秒,鸭绿江水势平稳回落。市防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密切关注鸭绿江水情变化,特别是水丰水库水情变化,加强会商研判,全力确保城区防汛安全。受鸭绿江来水影响的地区克服疲劳厌战情绪和松懈心理,始终绷紧防汛抗洪这根弦,做好各方面应对工作;进一步加强沿江堤段及城市内河的巡查,出现险情第一时间处置并上报;进一步加强城市长时间强排泵站的维护保养,防止设备损坏;进一步加强沿江区域巡查,做好已转移人员的安全管理和安置工作。记者:郑鑫08/01
- 与洪水“赛跑”!筑牢城防屏障7月27日5点,市防指启动全市防汛Ⅱ级应急响应。市住建局迅速响应,协调市、区住建系统全体应急抢险人员,落实落细防汛各项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强降雨来临前,市、区住建系统出动614名抢险人员,准备编织袋87000个、砂石料1000立方米、应急排水设备50台、柴油发电机6台、排水带300米和翻斗车、挖掘机、装载机、吊车、铲车等大型机械设备208台。市住建局园林绿化部门对城区公园采取封园管控,保障市民和游客人身安全;修剪、加固临街危险树木,防止倒树砸房伤人情况发生;对全市90处在建工地开展防汛巡查,督促施工单位全部停止施工,现场整改起重设备、深基坑、脚手架、临时用电、工棚等的防范措施。7月27日10点,沿江10座雨水强排泵站、四座立交桥洞启动强排设备。市区内17处道路低洼易涝点防汛责任人全部在岗,兴一路、振安区医院门前、河口桥下、黄海北厂等9条道路积水点位第一时间打开检修井、雨水井,设置警示架,加快排水,并对其中两条道路采取临时封道措施。截至27日17点,道路积水全部消退,恢复正常通车。7月28日凌晨2时,按照市防指要求,市住建局迅速组织市城环中心、市政建设总公司和振兴区、元宝区、振安区住建局及合作区建设局,快速集结抢险人员和机械设备,连夜奋战,于29日凌晨完成沿江45个交通门封堵作业。据统计,封堵交通门期间,全市住建系统共出动应急抢险人员915人,吊车、铲车等大型机械设备208台。市应急局、市消防救援支队、武警支队对封堵坝门作业进行紧急支援,共同筑起城防安全屏障。根据市防指工作要求,市住建局将继续做好城市防汛工作,同时做好强降雨过后,对沿江区域市容环境卫生的清理工作。记者/戚文吴琼07/31
- 20000件应急救灾物资抵达丹东7月29日,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会同省应急厅紧急向我市辽东救灾物资储备库、滨江储备库调运20000件应急救灾物资。辽东救灾物资储备库、滨江储备库干部职工挑灯夜战,装车发运物资,将中央救灾物资毛巾被3000条、家庭应急包2000个,省级救灾物资折叠床5000张、棉被10000床共20000件(套)紧急发送至宽甸满族自治县、振安区等指定地点,全力保障转移安置群众生活急需。7月27日以来,辽东救灾物资储备库积极响应应急部门调拨应急物资指令,迅速组织调运救灾帐篷、折叠床、毛巾被、棉被、棉大衣、毛毯等市级救灾物资10831件,送至宽甸满族自治县、振兴区、振安区、合作区等地,配合地方做好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和基本生活救助工作。记者/于国洪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