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丹东
- 警民情深暖意浓近日,东港市接连上演暖心警民故事,无论是派出所民警紧急搜寻失联老人,还是交警大队护学岗辅警用心守护孩子,都见证了深厚的警民情谊。7月8日,东港市黑沟镇村民隋先生将一面锦旗送到黑沟派出所民警手中,再三表达对派出所民辅警及时找回其走失亲属的感激之情。7月2日18时许,黑沟派出所接到群众隋某报警称:其93岁的母亲梁某于当日14时许,步行从家中离开后失联。民警经多方了解,有一邻居于15时许看见梁某往西北沟方向走。因当日大雾伴有降雨,派出所立即组织警力开展搜寻,村干部也发动辖区群众共同寻找。经过警民的共同努力,当日22时许,终于在离家两公里以外的一小山坡上发现了梁女士。原来,老人是到山上捡蘑菇,由于大雾天气视线受阻,迷失了方向。幸运的是,老人身体并无大碍。看到老人平安无事,所有参与搜寻的人员都松了一口气。同样是7月8日上午,东港市第五幼儿园园长一行三人将一面写有“交通警察好本领畅通交通有办法”的锦旗送到交警大队,感谢护学岗辅警隋双卉日复一日对孩子们的用心守护。作为护学岗的“常驻兵”,隋双卉每天提前到岗,疏导来往车辆。遇到着急赶时间上班的家长,她总会主动上前,牵起孩子的手,小心翼翼地护着他们穿过马路,交到老师手中。碰到行动不便的老人接送孩子,她会快步上前搀扶,直到将一老一小安全护送到幼儿园门口。有一次,一个小女孩被突然响起的喇叭声吓哭,隋双卉立即停下手中工作,轻轻抱起孩子,一边拍着她的背,一边轻声安慰。温柔的语气、耐心的陪伴,让孩子渐渐止住哭声,也让一旁的家长红了眼眶。园长感慨道,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刮风下雨,隋双卉从未缺席,她用细致入微的关怀,让护学岗变成了孩子们心中的“安全港湾”。面对锦旗和感谢,隋双卉有些不好意思:“这都是我应该做的。看着孩子们平平安安进园、开开心心回家,比啥都强。”记者:孙新语07/30
- 多管齐下,全方位、多维度守护辖区百姓安全近日,振兴区汤池镇协调多方力量,在公共安全、禁毒及消防安全等领域多管齐下,全方位、多维度守护辖区百姓安全。汤池镇工作人员与丹东市监管中心戒毒所的民警配合,向金崮村村民们发放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禁毒宣传手册,揭示毒品的危害。在洋子泡集市和万宝大集,针对集市人流、车流密集,易出现占道经营、交通拥堵甚至安全隐患的问题,汤池镇组织综合执法队队员,联合辖区民警,共同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在集贤集市入口处,一场由汤池镇应急管理办公室、经济发展中心联合汤池镇派出所共同开展的防范非法集资诈骗及消防安全宣传活动,吸引了众多赶集群众的目光。汤池镇工作人员和派出所民警结合近期高发的非法集资和电信网络诈骗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识。记者:肖航07/30
- “雷霆救援”显担当在宽甸,有这样一支救援队伍,自成立以来始终践行退役军人的忠诚与担当,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成为社会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他们就是宽甸雷霆救援队。谈起队伍的发展历程,队长孙晓春满是感慨。1996年8月1日,孙晓春创建宽甸退役军人雷锋班,开启公益救援之路。2007年7月,他牵头成立雷霆救援队,团队逐步发展壮大到200余人。面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雷霆救援队总是第一时间挺身而出。2024年汛期,宽甸雷霆救援队第一时间组织队员,前往拉古哨村、古楼子村,配合当地政府转移安置群众。72小时内,队员们顾不上休息,救援群众15人,完成近百万元物资的转移任务。宽甸水域众多,雷霆救援队凭借专业的水域救援技能和设备,多次执行水域救援任务。仅2024年,救援队就执行29次水域救援任务,出动冲锋舟61艘次,每一次成功救援,都是队员们无数次训练与实战经验的积累。作为由退役军人组成的队伍,雷霆救援队对老兵有着特殊的情感。他们定期走访慰问老兵,聆听战斗故事,传承革命精神。广泛参与扶危帮困、助残助学等公益活动,经常深入偏远山区,走访慰问贫困家庭,送去生活必需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对于孤寡老人和残疾人群体,给予长期的关怀与帮助。2024年以来,雷霆救援队筹集资金5万余元,为50余个老兵和生活困难学生送去生活及学习物资。接下来,雷霆救援队将秉承初心,不断提升救援能力和服务水平,为社会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救援服务,在“雷霆救援”中展身手、显担当。记者:曲丹凤07/30
- “胜利的凯歌”专题展在丹东开展7月25日,“胜利的凯歌——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音乐专题展”在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开展,用75首跨越时空的抗美援朝主题歌曲,带领观众重回那段气壮山河的峥嵘岁月。展览以“出征号角”“铁血壮歌”“英雄颂歌”“人民祈愿”“烽火檄文”5个乐章为线,以241张抗美援朝纪念馆馆藏历史照片和文物照片,以及近年来征集到的珍贵历史资料为载体,深入介绍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我的祖国》等75首抗美援朝时期经典歌曲。展览特设“互动音乐墙”,观众用手机触碰展板,就能即时聆听《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王大妈要和平》《英雄赞歌》等41首经典战歌,感受穿越时空的激昂旋律。记者:刘海搏07/30
- 近百名青年职工同台比拼7月23日,2025年市直机关青年职工技能大赛复赛举行,来自57个市直单位的近百名青年职工同台比拼,以扎实的政策理论功底和过硬的实务能力,展现市直机关青年干部的蓬勃朝气与学习氛围。本次技能大赛的主题是“以文辅政聚力振兴”,设置初赛、复赛、决赛三阶段递进式赛程。复赛采用现场限时写作的形式,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分类设置题目,参赛选手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在120分钟内完成意见建议类文章,集中检验了参赛选手限时条件下的政策转化能力、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和分析决策能力,有效考察了参赛选手的综合业务水平。本次复赛邀请相关领域专家组成评审组,对复赛作品进行匿名评审打分,确定进入决赛的选手。决赛将在8月上旬举办,届时将采取答辩展示形式,全面检验青年干部的综合素质与临场应变能力。记者:葛怡鸣李然博潘晓霞07/29
- 观看纪录片 传承榜样力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居民和青少年传承榜样力量,近日,于家一社区关工委在微信关爱群组织了一场线上活动,带领大家观看黄大年先进事迹《国家记忆》纪录片。活动前,社区关工委工作人员在群内发布了详细通知及观看链接,吸引众多居民和青少年参与。《国家记忆》讲述了国际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舍弃英国剑桥的优渥条件,毅然回国的感人故事。回国七年间,他争分夺秒工作,带领团队突破技术封锁,使我国深地探测技术跃居世界前列,为国防安全立下汗马功劳,彰显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以及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观看过程中,大家认真专注,无不为黄大年事迹所打动。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是一堂生动的爱国教育课,能让孩子们明白应为祖国繁荣而努力学习。青少年们也踊跃发言,表达对黄大年的敬仰,立志以其为榜样,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将来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此次活动突破了时空限制,让更多人得以了解黄大年的先进事迹。未来,于家一社区关工委将继续开展丰富多样的线上线下活动,弘扬正能量,传承榜样精神,为社区和谐发展营造良好氛围。记者:唐羽廷07/29
- 绽放乐龄活力 关注老年人健康7月28日,丹东市临江街道工人村社区活动广场热闹非凡,由丹东市老龄委、老体协联合社区共同举办的“2025年丹东市乐龄志愿者体育健身展示交流活动”在此开展。众多老年人齐聚一堂,用活力与笑容诠释着“绽放乐龄活力关注老年人健康”的幸福模样。未来工人村社区将继续聚焦老年人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惠老活动。作者:沈粹07/29
- “自治+服务”共建宜居家园近日,在振安区鸭绿江街道景苑家园小区修葺一新的健身广场上,几位老人正在唠家常,孩子们高兴地荡着秋千,几位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仔细检查卫生。这是鸭绿江街道以景苑家园为试点,探索老旧小区自治的生动实践。针对小区物业管理不善等问题,鸭绿江街道深化党建引领,组织党员挨家挨户走访,耐心倾听居民诉求,提供帮助,强化居民“主人翁”意识。指导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定期召开“联席会”,充分凝聚共识,推动问题解决。多措并举赋能居民自治。分享其他小区自治经验,为小区业委会开展工作提供借鉴;邀请专业会计,协助建立严格的财务“月公示、季审计”制度;主动对接上级部门,争取政策支持,解决电梯老化、设施老化等问题。此外,建立“小区自治台账”,动态跟踪物业费收缴、设施管理等关键环节。接下来,该街道将持续深化“自治+服务”模式,完善街道、社区、小区三级联动机制,疏通自治工作中的“堵点”,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记者:王一淞07/29
- 医保错时服务惠民生近日,市医保服务中心在“早晚弹性办”“节假日不打烊”延时服务的基础上,推出“午休不打烊”错时服务,进一步解决群众的办事难题,实现医保服务与民生需求“零时差”对接。经充分调研与精心统筹,该中心对内部工作机制进行了调整,在午休时段(11点30分至13点)开放服务窗口,确保医保参保登记、信息变更、待遇查询、报销咨询等高频业务均可正常办理,最大程度方便办事群众。该项服务推行后,受到广泛好评。“现在午休时间也能办理业务,真是太方便了。”市民王先生说。近年来,市医保服务中心持续推出了一系列惠民举措,切实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参保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实现“一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办结”;在服务大厅设立引导员,提供咨询、取号、全程代办等服务;推行邮箱办理、邮寄办理、预约办理、容缺受理、承诺办理等“五个办理”特色模式。下一步,市医保服务中心将持续关注群众需求,不断完善各项举措,进一步提升医保服务的便捷性和高效性。记者:刘沙07/29
- 丹东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加速推进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我市教育系统围绕“扩资源、调结构、建机制、提质量”四大任务,推动全市学前教育迈向“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新阶段,“幼有优育”目标加速实现。“十四五”期间我市统筹资金1.6亿余元,支持公办园新建改扩建,扶持326所普惠性幼儿园发展,每年资助1200名左右的困难家庭幼儿享受普惠性学前教育。严格认定普惠性民办园201所,全市累计增加普惠性学位近2万个,显著降低家庭学前教育成本。最新数据显示,我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94.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2.3%,星级幼儿园占比超80%。“我们通过资金保障精准投入、星级引领提质增效、城乡教研一体联动三大抓手,确保普惠园办得好、薄弱园跟得上、优质园辐射广,让每个孩子都能就近享受安全优质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唐玉武表示。为破解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难题,市教育局依托市教师进修学院组建市级教研团队,深入乡镇中心园和薄弱园,通过“观摩指导、送教研讨、园际互访”共享优质资源。同时,充分发挥星级幼儿园示范作用,目前,三星及以上优质园占比超50%,乡镇公办中心园优质占比高达96.8%,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同步强化师资建设,近两年培训农村园长教师600余人,340余名保育员完成职业资格培训。东港市前阳镇中心幼儿园园长牟晓丹告诉记者:“送教下乡和星级园结对,让我们农村教师专业能力快速提升,孩子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和省城一样的游戏化课程。”与此同时,全市践行“以儿童为本”的保教理念,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科学实施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的保育和教育活动。9所幼儿园在省半日活动评优中获一二等奖。创新建立幼小衔接互访制度,评选市级示范校(园)与优秀案例,有效缓解家长焦虑。市教育局规范办园行为,严格准入与收费监管,筑牢师德师风防线。从“有园上”到“上好园”,我市正以普及普惠、安全优质为双翼,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交上了一份温暖厚重的民生答卷。记者:李冉霞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