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巾帼女警的别样美丽
    女警们亲手制作出精美可口的蛋糕。近日,丹东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女民警们参加了一场手工DIY体验活动。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每位女警都亲手制作了一个精美可口的蛋糕。这次活动在丰富警营文化生活的同时,提升了女警们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作者:李松泰
    04/02
  • 让“养老”变“享老” 托起幸福“夕阳红”
    在振兴区临江街道工人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4楼乒乓球室内传来阵阵叫好声,声乐班里响起悦耳的女声合唱,2楼文化活动室里经典朗诵轮番上演……这是工人村社区老年文体团队每天的活动常态。近年来,社区聚焦老人需求,推出多元化服务,不断提升老年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工人村社区登记在册离退休人员2400余名,老年人口占比超30%。为满足老年居民需求,社区积极推进便民生活场所建设,占地1500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免费开放。内有棋牌室、图书馆、健身房等活动室,软硬件齐全,还建设了集法治教育、廉政文化、休闲健身功能于一体的锦绣华城小区人工湖。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平台,开设了社区老年学堂,成立了朗诵、太极拳、乒乓球、书画等13支以退休老年人为主体的文体团队。近日,工人村社区“乒乓球友谊赛”在4楼健身活动室开展,十多名平均年龄超60岁的男队员轮番上阵、挥拍竞技,场上不时爆发出加油喝彩声。虽然比赛规模小,但颁奖、视频、合影等环节样样不少,聚在一起的老兄弟们乐得合不拢嘴。73岁的乒乓球队队长吴长庆说:“今年是第一次向社区申请开展主题比赛,社区制作了横幅、准备了小礼品。大家在一起自娱自乐,健身运动,这种氛围很好。”多年来,工人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为丹东市开放老年大学教学点之一,以老年开放学院师资力量为主,开设舞蹈、花卉、声乐等8项课程,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圆“上学梦”。除了打造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活动场所,社区营造浓厚的尊老、爱老、助老氛围,在各小区制作老年人宣传标语,用身边的典型事迹,传播孝亲敬老、邻里互助的正能量。近年来,工人村社区全面提升社区综合服务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社区党委书记沈粹说:“我们将在此基础上,以老年人需求为核心,精准把脉社区特色亮点,对内挖掘资源,对外汇聚合力,着力打造老年人‘温馨家园’。”记者:张津硕
    04/01
  • 中医专家工作室开在群众“家门口”
    东港市合隆满族乡、凤城市红旗镇、宽甸满族自治县古楼子乡、振兴区站前街道、振安区珍珠社区……龙年春节后近一个月时间,10个名中医专家工作室在我市基层落户,遍及各县(市)区。每个工作室落户当日,工作室的医务人员、志愿者便会迅速进入角色,开展义诊、中医技术推广、健康宣讲等服务。为了推动“名中医进基层”志愿服务深入开展,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动员医护人员百余人次,其中名中医、中医优秀人才40余人,共为400余名群众提供了诊疗服务。“我这条腿疼了老长时间了,家里活儿多,去市里又远,就一直没顾得上看。”在宽甸古楼子乡,一位正在排队等待义诊的女士告诉记者:“听说名医在咱这建工作室了,我一大早就来排队,没想到前面已经排了这么多人。”一位接受完义诊的群众又到另一队的队尾排上了,“这边能测血压血糖,我再测测。”和乡亲们一样受惠的,还有各地基层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义诊队伍专门组织业务骨干,向他们传授推广了6类中医技术,80余名医护人员接受了培训。“以前要学这些东西得去大医院进修,现在有老师上门无偿教授,太方便了。”一位接受完培训的护士高兴地说。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中医专家们在基层镇村举办健康讲座,并以发放宣传单、科普手册等形式,向群众传递健康知识和理念,参与群众达600余人。“为了充分发挥我市名中医、中医优秀人才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我们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活动,组织专家团队分别与基层医疗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定期前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诊疗、教学、培训等活动,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诊疗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市卫生健康委中医科科长关鹏告诉记者,此举受到基层医疗机构的欢迎,各卫生服务中心提前制作专家简介海报,通过微信公众号、电子显示屏公布活动信息,尽可能让更多百姓享受到名医的服务。关鹏表示,下一步,中医专家工作室将结合基层机构及百姓需求,科学调整活动方案,充分发挥名中医专家的团队优势,提高基层中医服务能力,在全社会形成“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高品质的中医药服务。记者:田治华
    04/01
  • 八旬老人迷路 社区和派出所助其回家
    “太感谢你们了,没有你们的及时帮助,真不知道我家老爷子会有啥危险。”3月28日,家住丹东市春二路附近的王先生特意来到临江街道工人村社区,表达了对社区和六道沟派出所救助其父亲的感激之情。当天14时左右,工人村社区网格员将一名疑似走失老人的信息发到社区网格微信群寻求帮助,社区随即安排工作人员来到现场,经简单询问,发现该老人吐字不清、耳背、也不会写字,且情绪不稳定,一时无法从老人身上得到有效信息。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又没穿鞋子和棉衣,社区第一时间给老人送来棉衣和鞋子,一边安抚老人情绪,一边联系六道沟派出所民警郭仕鑫帮助查找家属信息。同时积极在社区微信群里转发消息,发动工作人员的亲属朋友转发扩散求助信息,最终在15时30分许,民警郭仕鑫辗转联系上了老人的儿子,社区工作人员将老人安全护送回家。家属看到老人后非常激动,感谢社区和民警的救助之情。作者:沈粹
    04/01
  • 辽宁丹东“最美公交司机”刘俊:组建微信群把乘客当家人
    “您好,请上车!”“车辆转弯了,请大家扶好,注意安全!”13米长的车厢干净整洁,“共产党员号”的牌匾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丹东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城郊运营公司司机刘俊驾驶的213路公交车从站前驶向郊区。“乘坐这条公交线路的有不少老年人,他们行动不便,上下车尤其要特别留心。”刘俊说。遇到行动不便的老年乘客上车时,刘俊总是细心呵护,经常将老人扶上车,等老人坐稳后再开车;遇到学生放假乘车拥挤时,他会用亲切的提示疏导缓解大家的焦躁情绪……十几年如一日,以真心换真心,不少乘客都和他成了好朋友。一次偶然的机会,刘俊结识了家住九连城镇的代桂华老两口。一次到站停车休息时,刘俊和老人聊天得知,老两口靠家中菜地为生,没有其他经济来源。说者无心,听着有意。下班后,刘俊特意来到老人家中探望,并掏出200元钱塞给老人。后来听说代桂华的老伴因病住院,刘俊又送去400元钱。从那以后,逢年过节时,他都会带着礼物去老人家坐坐。老人家中有事,他帮着忙前跑后,就这样默默帮扶老人十余年。“这个小伙子真是好人啊,和我无亲无故的,却帮我这么多年。”代桂华感动地说。“常年跑这条线路,对很多人都很熟悉,乘客对我来说不仅仅是服务对象,更像是朋友和家人。”刘俊说。为了更好地服务,2018年,他将经常乘坐213路公交车的乘客组建了一个乘客微信群,把道路状况和线路的一些特殊情况在群里实时发布,以便大家能及时掌握乘车信息和周边道路状况。后来,大家还把失物招领、求助等信息发在群里。建群5年多来,乘客们口口相传,群里的成员越来越多,本来陌生的人们,在213路公交车里成了守望相助的“家人”。“小刘啊,你后天是几点的班?我看能不能赶上坐你的车……”一些老乘客常常在到站时或在微信群里向他询问当班时间,以便下次乘车时“巧遇”。“作为一名公交司机,一举一动关乎百姓的出行,公交车有终点,但为乘客服务是没有终点的。”刘俊说。多年来,刘俊养成了一个习惯,休班时间也会主动到车场查看车辆情况,经常能看到他在维修车间与维修师傅探讨车辆故障问题。学会一些检修知识,让他更加了解车辆。“决不让病车坏车上路,导致群众出行受阻,尽最大努力确保车辆状态良好,运营不掉班次。”刘俊深爱着自己的岗位,他希望通过不懈努力,让乘客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2020年,刘俊荣获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2022年,当选为辽宁省十四届人大代表。近日,交通运输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公布了2023年“最美公交司机”名单,刘俊榜上有名,荣获“最美公交司机”。记者:蔡晓华
    04/01
  • 以文明创建为抓手 推进环境大翻新
    近日,元宝区金山镇将文明城市创建与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机结合,多线并进,全力实现城乡居民环境大翻新。整合多方力量完善基础设施继金山大街修复工程后,金山镇安排专职人员深入金山大街周边支路、背街小巷、小区周边,对道路破损、基础设施缺失等登记备案。整合镇属有关部门和社区、村力量,全力推动基础设施修缮工作,确保城乡居民出行便利、恢复市容市貌整洁。截至目前,已修缮道路坑洼30处,修缮人行步道砖200平方米,路边石100米,出动人工40人次。持续清理堆占美化小区环境针对楼道堆占问题,多部门联合多次开展集中整治清理工作,劝导居民对堆占物主动进行清理,对无主堆占物由社区和物业联合进行清理。同时强化对居民提升安全意识的宣传教育,确保清理成果长效持久,累计清理堆占30处,发放安全教育宣传单800张。针对小区内健身设施、楼道墙面等破损,积极与小区物业形成合力,开展维修工作,累计修缮破损墙面20处,维修更换破损公益广告16处,修缮破损健身器材3个,拆除破损喷泉1处。整治人居环境重点清理河道为持续推进人居环境向好,确保灌溉沟渠输水畅通,提升农田水利防汛抗旱能力,进一步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金山镇抢抓春耕备耕时机,发动各村对劈柴沟河、大沙河金山镇段、漏河、蛤纺河、炮守营河、山城河淤堵段24处,扎实开展清淤疏浚工作。各村积极发动党员群众,出动人员110人次,清除淤泥杂草等垃圾物20吨。下一步,金山镇将持续以创建工作为抓手,全镇上下形成合力,加强宣传及时劝阻不文明行为,增强广大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争光添彩,让群众的归属感、自豪感不断得到满足。记者:张津硕
    03/29
  • 在“科技布”上做好创新“文章”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古人笔下的巧妇总是手捻针线,在布料上勾画美好,新时代女性则是在新型布料上做“文章”。3月20日,记者采访了丹东优耐特纺织品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杨青,看这位执著科技创新的女性,如何让中国制造的布走出国门。“你见过防水又透湿的产品吗?”刚一见面,杨青的问题就勾起了记者的好奇心。随着时代发展,很多新型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所需产品也是前所未有。去年,公司接到国外客户订单,需要一批防水又透湿的产品,面对这种需求,杨青二话不说就接下订单。这种布料不仅对布有严格的要求,更对涂层有要求,“防水、透湿、透气、绝缘、保暖,客户需求的产品面料透湿量为每24小时每平方米16000克,防水压可达到8000-20000毫米水柱,绝缘最高可达10万伏。”杨青介绍。为此,杨青带领团队开始技术攻关,他们在调整布料的气密性、水密性上下功夫。“我们之前研发过的薄膜是一种聚四氟乙烯,它可以拉伸到特定尺寸,形成无数的小孔,这些小孔可以让水蒸气通过,但是液态水无法通过,从而达到防水透气的效果。”此次,杨青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升级,确定图层薄膜物质后,进行反复实验,最终在三层面料里层调整工艺,采用了新的“圆形编织形式”,也叫作C形编织,减轻了10%的重量,增加15%的透气性。近年来,杨青的主攻方向为纺织面料用涂层胶、增稠剂、粘合剂、整理剂等高分子聚合和多功能高效复配产品。针对水性丙烯酸酯、聚氨酯涂层胶的种种不足,她采用核壳共聚方法,把丙烯酸酯、聚氨酯和有机硅通过核壳对接,生产出新型的仿真皮涂层胶FS,荣获了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为企业创效近千万元。她还研发了《涂饰柞丝外衣料》项目,荣获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四等奖。2023年,杨青荣获辽宁五一劳动奖章,她说:“这份荣誉是对新时代创新女性的肯定。我将继续努力,把公司的技术团队打造成坚不可摧的创新战队。”
    03/29
  • 丹东市天后宫社区开展义诊活动
    3月21日,丹东市元宝区广济街道天后宫社区开展“爱心义诊进社区,惠民服务暖人心”义诊活动,邀请经验丰富的中医为居民提供诊疗咨询、针灸、推拿、艾灸等服务。记者:于上茹
    03/28
  • “小知识”传递“大健康”
    近日,丹东市振兴区永昌街道体育社区党委更换了辖区各院落的健康教育宣传栏。新一期的栏目,内容通俗易懂,配图干净简洁,生动地向居民传递最新的健康生活方式,丰富了健康知识,营造出浓厚的健康文化氛围。记者:张津硕
    03/28
  • 当好矛盾纠纷排查员、调解员和法律政策宣传员
    2023年东港市“政法干部下基层”工作开展以来,下沉基层的政法干警严格按照要求当好矛盾纠纷排查员、调解员和法律政策宣传员,深入开展“五进五民”“网格吹哨、干部报到”活动,积极主动担当作为,从基层源头着手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截至目前,共排查矛盾纠纷442件,化解矛盾纠纷377件。东港市合隆满族乡合隆村两名村民因排水沟排水问题发生争执,积怨越来越深,村委会多次协调无果。合隆派出所民警张仁阳多次实地走访,厘清了来龙去脉,连续数日与合隆村村干部一起开展调解工作,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互谅互让,最终双方当场自愿签订协议书,握手言和。为彻底解决引发矛盾纠纷的根源问题,民警与村干部联系了挖掘机,在两家田地之间新建了一条排水沟。至此,一起持续多年的邻里矛盾得到了圆满解决。下基层民警张仁阳在工作中前不久,下基层民警肖玉波在东港市菩萨庙镇祝家沟村走访排查时,了解到一起亲兄弟之间的矛盾纠纷。双方因为老人赡养、财产继承、院墙位置、门口排水渠等生活琐事争吵不断。民警凭借多年工作经验,以亲情为切入点,用“打不断的亲、骂不断的邻”等群众耳熟能详、易于接受的语言做通双方工作,同时对诸多矛盾的前因后果进行逐一分析,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最终,兄弟俩放下了多年的心结,同意在日后生活中互相谦让,并共同对排水管道进行维修,保障双方排水权利。下基层民警肖玉波与居民谈心东港市下基层干警借助入户走访及乡村市集的有利时机,开展线下普法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的方式,增强群众法治意识,引导村民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观念。记者:郑鑫
    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