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丹东市第14届残疾人健身周活动启动
    8月15日,由辽宁省残联主办,丹东市残联、丹东市残疾人服务中心承办的“乐享体育,炫彩人生,助力残奥”丹东市第14届残疾人健身周活动启动。活动现场,200余名残疾人及亲属、助残志愿者参加徒步活动,参与投掷飞镖、丢沙包、“摸石头过河”等趣味体育活动,活动项目富有融合性、趣味性,大大提高了残疾人的参与度。活动中,他们全力以赴,每一次投掷、每一个跳跃、每一次互动配合都赢得了群众的掌声与喝彩。据悉,残疾人健身周活动在丹东市已连续举办了14届,为残疾人搭建了展示自我、挑战极限的舞台,展现了残疾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近年来,市残联组织开展康复体育进社区进家庭、趣味体育比赛等活动,并多次组织我市残疾人参加省残运会、全国特奥运动会,积极推广残疾人体育项目,鼓励更多残疾人走出家门,共享体育、融合发展。下一步,市残联将进一步实施残疾人体育争优工程,打造丹东市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品牌,推广建设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基地,促进残疾人文化体育进一步与社会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增强残疾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让残疾人共享社会文明发展成果。记者:包芙蓉
    08/21
  • 振兴区举办丹东籍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近日,丹东市振兴区委组织部、区委人才办组织开展丹东籍“双一流”建设高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旨在汇聚更多人才力量,引导在外青年人才关爱、建设家乡。本次活动共组织40余名丹东籍“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校大学生、省委选调生等,参观振兴区知名企业、重点学校、示范村(社区)、红色教育基地等,通过进企业、走基层、学党史、入校园等实践活动,让青年人才切身感受振兴区的发展变化和魅力特色,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在振兴区创业发展。接下来,振兴区将扎实推进“人才强区”建设,吸引更多本土本乡青年人才返乡创业,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记者:王俊
    08/21
  • 小小志愿者 创城公益行
    8月19日一大早,丹东市元宝区兴东街道泰和社区的门前,迎来了一批小志愿者。他们身穿红马甲,手拿各种清扫工具,准备开展志愿清扫服务活动。在社区第一书记关越飞的组织下,小志愿者们来到泰和小区捡拾垃圾。随后,孩子们走上街头,擦拭锦山大街的沿街护栏和公交站牌。在沙河镇街,他们头顶烈日清除小广告,以实际行动践行文明理念。记者:张尧
    08/21
  • 烈日下的坚守
    8月15日,丹东市区的最高温度达32℃。走在街头,市民“全副武装”,遮阳伞、遮阳帽、口罩、防晒衣、遮阳面罩都武装到了身上;公园里,游客躲在树荫下,吃着雪糕,避暑纳凉。然而,还有一群人头顶烈日、坚守岗位,用汗水书写着责任与担当。他们的身影,是高温下最美的风景。图为顶着酷暑工作的劳动者。记者:周广庆
    08/21
  • 丹东海事部门多措并举提升港航服务质效
    今年以来,丹东海事部门在提升水上交通安全治理水平、增强水上应急处置保障能力、服务临港产业发展、优化政务服务举措等方面发力,全面提升港航服务质效,助推地区经济社会更好发展。丹东海事部门结合岗位职责,积极推进水上交通“全风险”预控管理和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推动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向事前预防转型。对涉客类船舶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完善旅游客船夜航监管措施,强化游艇航行水域备案和进出港报告管理,保障涉客类船舶航行安全。以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建设为抓手,建立江海一站式水上交通组织体系,进一步提升水上交通安全组织能力。不断完善水上“大应急”体系建设,健全市、县两级水上搜救组织指挥体系,全面提升搜救应急能力。不断强化港口通关能力和便利化水平,提供海船转籍登记“不停航办证”服务,实施国际航行船舶进口岸手续“告知承诺制”“联合登临检查工作机制”“一条船一次查”“容缺办理”等便利通关举措。提高重点民生和能源物资运输船舶保通保畅能力,开辟“北粮南运”绿色通道,科学编制船舶进出港计划,实施“五优先”“六个零”举措,提升港口吞吐量和生产效率,打通重点物资运输“快车道”。主动对接辽宁口岸开发开放总体布局,优化进出口岸船舶管理举措,加强海关、边检等口岸单位的数据对接和共享应用,深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潜能,持续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推动丹东港口运转效率不断提升。建立健全大型涉水工程安全服务保障机制,开辟项目许可办理“绿色通道”,优化水上水下施工作业审批流程,全方位保障我市重大涉水项目建设。加强对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监管,持续打好黄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载运工具,推进海上船舶绿色低碳转型。编制办事不找关系工作指南,优化“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制度,推广海事政务服务便民利民举措,打造能办事、办好事、办成事的政务服务窗口。推进海事政务“一网通办”平台建设,实现“一事跑多窗”向“一窗办多事”转变,建立“一窗收件、分类办理、统一出件”服务模式,为航运业发展提供良好营商环境。记者:刘作庆
    08/21
  • 丹东多种形式庆祝医师节
    8月19日是第7个中国医师节。连日来,丹东市卫生健康工作者以特殊的方式庆祝这一节日,纷纷表示要秉承“修医德、行仁术,怀救苦之心、做苍生大医”的职业信念,为建设健康丹东、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开展了以“崇尚人文精神、彰显医者仁心”为主题的2024年中国医师节“榜样医师”评优工作,来自全市卫生健康系统的84名优秀医师受到表彰。同时,组织各培训基地带教师资举办教学综合能力大赛,通过搭建实力比拼和学习交流的平台,激发医师提升业务能力、传承医学技术的热情,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贡献力量。市中心医院、市第一医院、宽甸中医院、凤城中医院、凤城凤凰医院和浪头医院等单位举办了多场公共健康知识讲座和义诊活动,不仅增强了公众的健康意识,也让更多群众感受到了医师的“温暖”和“专业”,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市中心医院组织了庆祝中国医师节系列健康义诊活动,目前已完成了5场义诊活动,由该院儿科系、产科系、内科系、医技科系、妇科系和口腔院区儿童口腔科组织实施,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让节日过得更有意义。市第一医院结合医师的工作特点,组织开展了病历书写大赛、住院病案首页书写规范培训,并于8月8日、14日组织了两场医师节主题义诊活动,并到下级医院开展了业务培训、教学查房、会诊等系列活动。组织《全国医疗应急能力培训系列课程》培训,持续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医疗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市中医院精心组织了首届丹东中医药文化夜市暨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庆祝活动,为市民提供安全、便捷、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和文化体验。市结核病防治所、市二轻医院、宽甸中心医院分别开展了心肺复苏技能竞赛、优秀案例分享、技能大赛活动,振安区医院和宽甸中心医院通过组织开展趣味运动会、拔河比赛等活动庆祝节日,激励医务人员增强团队精神,不断学习进步,持续提升专业技能。各地医疗单位也将于医师节当日组织召开庆祝中国医师节暨优秀医师表彰大会。市中心血站、临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在节日期间为医师们送献花、蛋糕,为他们送上节日的问候。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增强了我市医师队伍的凝聚力和职业幸福感,彰显了医师职业的荣誉和责任,营造了尊医重卫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励广大医师继续发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敢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以医者仁心守护群众的身体健康。记者:田治华
    08/20
  • 丹东84名医师荣膺“榜样医师”
    日前,市卫生健康委下发了《关于公布丹东市2024年中国医师节“榜样医师”评选结果的通知》,公布了年度“榜样医师”名单。“榜样医师”评选活动由市卫生健康委主办,市医学会、医院协会、医师协会协办,主题为“崇尚人文精神,彰显医者仁心”。经推荐、遴选、核查,确定84名优秀医师为本年度“榜样医师”。据悉,“榜样医师”细分为4类,分别是:“优秀骨干医师”“最强担当医师”“突出贡献医师”“最美基层医师”,根据参评人立足岗位作出的事迹进行评定。同时,《通知》要求各地、各单位以中国医师节为契机,组织做好“榜样医师”表彰工作,“榜样医师”所在单位应给予相应奖励,并纳入晋级、评先等优先项。扩大正面宣传力度,大力宣扬“榜样医师”的先进事迹,学习、传承我市医务工作者“恪守医德、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良好工作风尚。同时希望受到表彰的“榜样医师”珍惜荣誉、戒骄戒躁、不断进取,为我市卫生健康事业再创佳绩、再立新功。全市广大医务工作者要以“榜样医师”为标杆,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用实际行动书写踔厉奋进的生命华章。记者:田治华
    08/20
  • 1—7月 丹东市空气质量全省第一
    8月16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2024年1月至7月,丹东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19,排名全省第一。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198天,同比增加4天,优良天数比例93%;PM2.5平均浓度27.8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6.1%;优良天数比例和PM2.5平均浓度两项指标均位列全省第一。年初以来,市生态环境部门组织相关责任单位扎实开展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等工作,强化大气污染监督管控,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加强对炼焦、化工等重点行业及化工园区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全覆盖现场执法检查,确保企业生产及污染治理设施规范化运行。严格开展移动污染源管控,加大机动车路检路查力度,做好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查抽测,对超标排放的车辆依法依规处罚。强化油品储运销环节油气排放监管和区域重点时段油气排放管控,严查未安装油气回收治理设施或油气回收治理设施未正常使用等违法行为。指导相关部门做好道路洒水降尘作业,加大对城区主要交通干道、重点区域周边道路的洒水作业范围、频次和时长,削弱臭氧生成条件。严格落实市生态委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餐饮油烟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加强餐饮油烟污染防治,对涉油烟排放餐饮单位开展监督检查。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密切跟踪空气质量变化趋势,聚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结构调整,继续优化以PM2.5和臭氧协同为主的大气质量管控,以源头减排、科学治理、智慧监管为抓手,开展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全力守护“丹东蓝”。作者:戚文
    08/20
  • “链”上发力促招商 精准服务兴产业
    近日,一场国际商品展洽会在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成功举办,共有19余万人次进场观展,达成交易额2000余万元。商务洽谈、家博会、文艺演出、民俗展示、篝火晚会、啤酒节、红酒节等活动轮番登场,搭建了一个企业、客商之间的交流平台,为合作区招商引资注入了新的活力。北京、上海、山东……上半年,合作区招商团队的脚步遍布多个地区,总部经济、数字产业、文化旅游……合作区抢抓央地合作机遇,以产业链招商为主线,锁定细分领域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寻找和弥补产业链的薄弱环节,确定目标企业,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招商。围绕文体赛事包装和文旅产业发展,与重点企业开展对接洽谈,深化务实合作,推动文旅产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立足发展优势和产业定位,寻求对外贸易、临港经济领域项目合作,赴北京开展招商考察;上海“长三角招商引资促进周”活动期间,成功与浙江瓯鹏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换电综合运营中心项目签约。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招商推介会上,与丹东宝亿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爱孚优国际医疗科技(北京)等8家企业签约,项目签约资金达1.1亿元。今年以来,合作区坚持以项目为王、产业强区为理念,区主要领导带头“走出去、请进来”,围绕“建链强链补链延链”开展全员招商、专业招商和以商招商,努力让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全力推动项目落得快、推得实、建得好。全区上下大抓招商、大兴产业的氛围愈发浓厚,1—6月全区到位域外内资、外贸进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幅度达21%。对招进来的项目、企业,合作区建立包保责任制,成立项目落地服务保障小组,主动跟踪招商项目进度,加大走访调研力度,落实项目从签约到落地全过程全方位服务保障。同时,及时将国家、省市及园区的最新政策送上门,帮助企业享受更多更好政策红利,助力企业快速发展。此外,合作区不断完善招商引资方案,明确招商突破攻坚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持续开展目标资源库、在谈项目库、招商包装推介项目库等建设,为招商引资提供有力支撑。下半年,合作区将持续关注克莱思德服装有限公司服装加工产业园建设项目、铭新技术表面处理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电镀项目,积极促成项目尽早签约;加强丹东东北农牧有限公司与九三集团大豆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项目、丹东港20万吨级矿石泊位维修改造项目等11个项目的分析调度,确保项目有序推进。同时,帮助成友服装增资项目、沐庠食品项目争取外资到位资金,助力项目进展顺利。记者:刁庆峰
    08/20
  • 丹东两家企业跻身辽宁省5G工厂试点名单
    日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2024年辽宁省5G工厂试点名单,合作区丹东海合谷实业有限公司5G智能化生产车间、宽甸辽宁威科特瑞阻燃材料科技有限公司5G非金属矿粉生产线建设项目名列其中。近年来,合作区不断强化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企业打造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让越来越多的企业“链上”工业互联网。今年1至6月,合作区新增5G工厂试点项目1家,指导丹东通博电器(集团)有限公司及丹东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有限公司申报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指导海神联盛申报第九批省级绿色工厂,为域内工业企业的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提供重要支撑,推动数字技术向制造业加速渗透、融合。目前,合作区共有5G网络基站109个、5G+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2个、典型应用场景89个,5G网络覆盖率达到97.35%以上,重点企业生产要素5G联网率91.21%。辽宁威科特瑞阻燃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高新科技先导型民营企业,主要经营无机阻燃剂、蜂窝陶瓷特殊处理功能性滑石、电线电缆HFFR无卤阻燃剂和海泡石粉等环保型阻燃剂及填料非金属矿粉。近年来,该公司先后开展5G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建设,为宽甸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树立了典型样板。记者:刁庆峰曲丹凤
    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