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休渔不休人 监管服务再升级
    9月1日,为期4个月的黄渤海休渔期结束。近日,在丹东市级北斗平台监控室内,值班人员紧盯渔船动态,屏幕上各项数据实时更新,船只动态一览无余。为了更好地落实伏季休渔政策,市海洋与渔业局坚持科技与管理相融合,采用“北斗+AIS+执法船载雷达+无人机”的科技管船模式,实行全方位监管,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坚持到休渔期最后一刻。“近期有没有发现渔船违规出港的情况?”日前,市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队执法人员来到安民渔港、海龙渔港等8座渔港码头,对在港渔船停泊情况实行定期点验、船位报告等检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市海洋与渔业局不仅督促指导属地政府码头专班与渔业执法队守住码头,还开展水域巡航巡查工作,守好海域,打击擅自出海、非法捕捞、涉渔“三无”船舶等违法违规行为。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4231人次,检查渔港码头178座次,检查渔船858艘,派出执法船艇242余艘次,查获违法违规渔船75艘。不断加强宣传教育,悬挂条幅80余幅、张贴通告80份、发放宣传材料6000余份,引导渔民遵守伏季休渔规定。遵循自然,让海洋休养生息。市海洋与渔业局在伏季休渔期间加大增殖放流力度,在黄海北部及鸭绿江流域增殖放流中国对虾幼苗、三疣梭子蟹、红鳍东方鲀、褐牙鲆等共计6.1亿单位,助力海洋生态修复。采购缢蛏新品种“申浙1号”1600公斤,引进乌斑杂交鳢新品种“雄鳢1号”大规格鱼苗3万尾,实施黑鱼投喂配合饲料养殖示范推广,替代幼杂鱼饲料使用,降低养殖成本,促进渔民增产增收。探索“海洋牧场+深海养殖”发展新模式,“海洋牧场”建设等项目有序推进。积极开展水产养殖病害监测防治服务工作,指导养殖企业(户)科学防护,减少病虫害发生。截至目前,共开展病毒监测27批次、细菌监测6批次、寄生虫检测5批次,实施巡回问诊12次、提供技术服务17次。市海洋与渔业局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开展渔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坚持对涉海渔船、渔港、船员、船厂一体排查、一体整治、一体提升。派专人指导渔船主限期选择固定渔港停泊,按照要求配备职务船员及普通船员,建立船员信息台账,并为渔港码头增配微型消防站、灭火毯等消防设施设备,促进渔业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和高效。截至目前,共排查涉海渔船2158艘,排查渔港码头52处,统计作业船员3031人,排查船厂13处。此外,引导属地政府及渔业相关部门开展渔业领域从业人员应急救护培训,组织码头主、渔船民开展防火演练2次;举办职务船员培训班19期,发放渔业船员证书3349本,切实提升船员安全生产意识和操作技能。记者:郑鑫
    08/29
  • 多举措应对高温天气
    连日来,市环境卫生督察组组织市、区两级环卫队伍,多措并举应对高温天气。和馨园垃圾收集站每天压缩、转运垃圾30余吨,8月26日5时30分,保洁员上岗作业,然后用自来水管对环卫设施周边进行冲洗,以减少异味和蚊蝇。当日早高峰刚过,市城市环境服务中心环卫部特服站派出洒水车辆,对锦山大街、珍珠街、六纬路、十纬路等市内多条主要街路进行洒水降尘作业。据工作人员介绍,最近几天,每天都要洒水5到6辆车,最晚作业到20时。在站前广场,保洁人员为对3万平方米区域进行巡回保洁。广场公厕每天6时至21时开放,如厕人员2000人以上,两个保洁员“两班倒”,确保公厕整洁。记者:戚文
    08/29
  • 千亿送贷”行动再创佳绩
    近日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今年我市“千亿送贷”行动投放贷款数额再创新高,截至目前,共投放贷款11.86亿元,服务经营主体3467户,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13.7%、110%。为支持全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2023年省市场监管局、邮政银行辽宁省分行开展了“千亿送贷”三年行动,预计三年累计投放贷款1000亿元,服务各类经营主体16万户以上。年初以来,市市场监管局、邮储银行丹东分行全面落实《全市“千亿送贷”助力三年行动2024年实施方案》,召开全市2024年“千亿送贷”助力三年行动工作推进会议,计划今年全市拟投放贷款17.5亿元。着力构建敢贷、愿贷、会贷、能贷长效工作机制,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开展“送贷进园区”“送贷帮创业”“送贷到产业”主题活动,举办各类银企对接会20场次。上半年,结合个体工商户行业类型、经营特点,不断优化送贷服务,服务个体工商户2007户,投放贷款4.93亿元。同时,对7个园区237户经营主体投放贷款6921万元,对7个创业基地109户经营主体投放贷款1428万元,对11个特色乡镇234户经营主体投放贷款11285万元。记者:王俊
    08/29
  • “全国职工最美公路中国行”活动在丹东启动
    8月27日,由辽宁省总工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总工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工会共同举办的“全国职工最美公路中国行”活动在我市启动。启动仪式播放了辽宁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丹东市的宣传片,全景展现各地优质的文化旅游资源。朝鲜族舞蹈《长鼓舞》、女生独唱《请到丹东来》、抗美援朝舞剧《身躯》,生动展现了我市独特的民俗风情和红色文化资源。辽宁省总工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总工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工会共同签订《全国职工最美公路中国行备忘录》。丹东市、防城港市、阿勒泰地区文旅部门共同签署《最美公路文化旅游交流合作战略协议》,明确三方协作联动、合作交流的主要内容。随着活动正式启动,由劳模、优秀技术工人和职工组成的自驾游车队沿G228公路出发。三省区联合开展“全国职工最美公路中国行”活动,围绕G331、G228、G219三条公路环线,以丹东市、防城港市、阿勒泰地区为支点,创建“最美公路中国行”工会活动品牌,让广大职工在亲身感受祖国大好河山和人文历史中,激发奋进新征程的力量,厚植家国情怀,不断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贡献。下一步,三地工会在协作机制、创新服务内容、拓展特色项目等方面加强合作,以路为媒、串珠成链,进一步推动线路互通、政策互惠、产品互推、信息互联,努力为全国职工畅游最美公路提供服务和支持,共同打造“工”字特色职工文体旅活动品牌,不断提升对广大职工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推动文体旅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记者:张怡媛于上茹包芙蓉刘海东张尧
    08/29
  • “警企会客厅”助企解难题
    近日,在市公安局营商支队召开的第6期“警企会客厅”座谈会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丹东海合谷实业有限公司与克隆集团共同反映,企业园区大门两侧路边常常停满车辆,早晚高峰时段交通拥堵,对企业运输车辆和千余名员工出行造成严重影响。营商支队立即协调交警支队精准施策,保障道路通行顺畅,消除交通安全隐患。7月28日至8月3日,交警支队民警对相关路段早晚高峰时段交通路网流量、历史交通事故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车辆缓行成因、交通事故成因等要素,现场模拟行进车辆调头、驾驶员转弯视线盲区,在保证全路段整体交通状况良好的前提下,经科学研判形成解决方案。8月8日,营商支队、交警支队民警来到相关路段进行现场作业,施划禁停网格线,迁移公交站牌,设置移动式交通信号灯。最终,企业反映的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今年以来,市公安局营商支队在全省公安机关首创“警企会客厅”服务平台,先后邀请76家重点企业走进“警企会客厅”,以问题为导向、以满意为目标,为企业纾困解难42件次,企业满意率100%。记者:刁庆峰
    08/29
  • 高质量推进行政执法协调监督
    今年以来,市司法局从体系建设、规范履职、能力提升三方面入手,全面打造高质量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按照《关于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完善市县乡三级行政执法监督体制机制,全市6个县区、84个乡镇(街镇)全部启用丹东市人民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办公室)印章,126个行政执法部门明确内部监督机构,形成市县乡三级全覆盖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格局。制定《丹东市2024年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方案》,明确15项重点任务,统筹推进全市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编制《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指引》,细化工作流程,统一监督文书,推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规范化。印发《关于司法行政机关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在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实施办法(试行)》,常态化开展行政执法监督协作。开展行政执法监督“三入一线”工作,派遣监督人员嵌入执法一线,伴随执法办案全流程,发现问题及时向执法单位反馈,督促立即整改。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问题,深入梳理12345平台投诉举报线索,督促相关单位及时解决。探索联合监督新模式,与市委巡察办深入执法单位抽查执法案卷,形成监督合力,促进行政执法工作提质增效。记者:刁庆峰
    08/29
  • 2024年丹东市青少年激光射击比赛开赛
    8月25日,2024年丹东市青少年激光射击比赛在市射击馆开赛。本次比赛由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教育局主办,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中心承办,市陆上运动学校协办。120余名射击小将参与3个组别步手枪项目的角逐。赛场上,选手们屏气凝神,沉着冷静,用精准的枪法和坚韧的意志诠释射击运动的独特魅力。本次比赛得到了体育彩票公益金的大力支持。记者:张怡媛
    08/28
  • 2024年第二届辽宁省轮滑节鸭绿江速度轮滑马拉松公开赛开赛
    8月26日8时,2024年第二届辽宁省轮滑节鸭绿江速度轮滑马拉松公开赛正式鸣枪开赛。本次比赛设全程、半程、四分之一轮滑马拉松3个项目,年龄最大的参赛选手70岁,最小的4岁。来自省内外的800余名轮滑运动爱好者在风景秀丽的鸭绿江畔展开了激烈的角逐。赛场上,选手们个个身手矫捷,快速滑行。他们倏忽而来,飞驰而去,你追我赶,奋勇争先,展现出努力拼搏、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风貌,尽显速度轮滑运动的独特魅力,吸引了广大市民驻足观看,加油声与掌声此起彼伏。近年来,我市在国家体育总局“轮冰雪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文旅赛事为促进各民族深入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抓手,培育“民族团结+文体旅”融合发展新增长点,为推动我市体育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记者:刘海东赵硕张怡媛于上茹
    08/28
  • 丹东市妇联举行“金秋送暖 梦想启航”助学仪式
    8月23日,市妇联举行2024年度“金秋送暖梦想启航”助学仪式。仪式上,爱心企业代表向受助学生代表发放了助学金,鼓励他们自强不息,将来回报社会。受助学生代表表示,今后会努力学习,争做国之栋梁。助学仪式后,市妇联邀请全国优秀校外辅导员李忠怡以“做新时代合格的大学生”为题,为同学们上了“开学第一课”,通过讲述红色故事、英雄故事,引领学生们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树立远大理想。多年来,市妇联积极争取省、市资金支持,联合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社会各界力量,累计为492名考生争取各级各类助学金163.05万元。下一步,市妇联将继续立足妇联职能,聚焦妇女家庭所急,坚持办实事、做好事,切实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工会“娘家人”的温暖送到妇女家庭。记者:包芙蓉
    08/28
  • 丹东市老干部大学秋季“上新”
    近日,市老干部大学2024年度秋季招生工作结束,据统计,本次招生共有425名新学员报名,秋季学期在校学员2100人,创历史新高。秋季学期,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特点,结合老年学员需求,新增国学、心理学、中医实践、短视频制作、美妆、表演6个专业。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丹东特色文化资源,打造“银龄‘丹’爱学”课程品牌,增设满族荷包制作、朝鲜族舞蹈等公益文化课程。将使用率较低的活动室改为教室,共增加教室3间、学位580个。多渠道挖掘优秀师资资源,优化教师结构,新聘用教师16名,其中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2名、本科双学位1名。截至目前,学校储备师资51名,涵盖艺术、历史、文学、语言学、医学等专业,形成了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化的老干部教育师资队伍。学校积极推动老年教育由“娱乐型”向“赋能型”发展,深化课程思政实践,通过举办“开学第一课”、党的知识公开课、老干部大讲堂等,提升学员政治素质。记者:张研
    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