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联学共建 探索“一窗通办”新方法近日,市社保振安分中心与振安区税务局以党建为引领,聚焦日常经办环节存在的“难点、痛点、堵点”,开展交流协作,积极探索“一窗通办”下社保缴费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进一步提升振安区营商环境。活动现场,振安分中心讲解了社保服务中心窗口的日常业务受理和经办流程,与振安税务社保部门、纳税服务部门和办税大厅的工作人员交流了税务方向的保费征收流程。大家围绕如何提高优化服务质量等议题进行热烈讨论。针对社保缴费流程中涉及两个部门交互的问题,社保与税务大厅的同志们分享了在办理流程中的经验和做法,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建立快速响应机制,解决诉求问题。力求打造“一体化”社保缴费联合处置机制,提升保费征收流程的便捷性、高效性和规范性,为广大参保人员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缴费环境。记者:李美臻07/05
- 丹东市太平湾街道多措并举筑牢防汛“安全堤”近日,太平湾街道紧盯重点区域,强化巡查力度,广泛入户宣传,全力做好各项防汛工作措施,筑牢汛期安全防线。组织召开2024年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制定辖区排洪沟、河道、地质灾害点等隐患点包保工作台账,压紧压实防汛责任。严格执行领导带班、专人值班、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制度,确保发生汛情第一时间能够科学调度、有效处置。进一步丰富物资储备,做好防汛抢险物资的更新和调配,保障汛期应急车辆、雨具、通信设备、药品等应急救灾物资供应,确保关键时刻能够迅速投入使用。立足“防大汛、抢大险”工作要求,坚持盯住重点、抓住难点、消除盲点,针对地质灾害隐患点、险工险段、桥梁管涵、危房险房等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加大排查力度,确定涉险区域17处,逐一定制应急抢险措施,全力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结合实际需要,争取70万元的桥梁护坡修建项目,大力解决民生问题。街道组织机关干部、基层党员开展河道清理整治活动4次,对望江村6处淤堵管涵进行疏通整治,累计清理堵塞物30余方,进一步消除安全隐患。结合实际设定灾害场景,严格按照预案程序,开展防汛逃险桌面推演。组织防汛抢险知识培训,详细讲解防汛工作中易出现的渗水、流土、滑坡等险情产生的原因及抢护方法,加深防汛人员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全方位开展防汛安全知识宣传,充分利用居民微信群、朋友圈、LED显示屏、主要路口设立警示标识、走村串户等方式,向居民推送宣传防汛度汛、自救互救、避灾减灾、应急逃生等防汛常识,提醒居民做好防护工作,增强应急避险意识。重点对村里独居老人、高龄老人、残疾人及困难群众进行上门走访,了解他们居住地势、房屋情况,提醒群众在防汛期间提高警惕,若出现危险情况及时与抢险责任人联系,尽早撤离到安全地带,切实增强辖区群众防汛安全意识。下一步,太平湾街道将持续做好值班值守、汛期巡查、物资调拨、风险管控等各项重点工作,时刻绷紧安全之弦,抓紧、抓实、抓细防汛工作的各个环节,全力筑牢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堤”。记者:张津硕07/05
- 辽宁丹东延伸就业服务:从窗口坐等到主动登门日前,丹东市就业人才服务中心等就业服务“窗口”单位,带着“万名学子留丹来丹”专项行动人才补贴等高校毕业生就业优惠政策,走进辽东学院,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政策服务和辅导。“丹东的人才补贴政策不仅对高校应届毕业生适用,我们还把适用范围扩大到30周岁以下非应届毕业的研究生、本科生,甚至对大专生都适用,就是要帮助大学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人员向现场咨询的大学生耐心解读就业优惠政策,给正值毕业季的大学生送上了一份“就业大礼”。这是丹东市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诸多行之有效的举措之一。丹东市将就业服务从“窗口”搬到大学生学校和家“门口”,一改以往在“窗口”坐等毕业生前来咨询,变为主动“上门”提供就业政策解读、咨询服务。在就业服务现场,工作人员对大学生开展青年就业形势进行了详细讲解,分析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形势及问题,宣传解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最新政策措施。应届毕业生曹芷赫了解了相关政策后,很快明确了职业规划:“这样的就业优惠政策增强了我对丹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一步坚定了我留在丹东就业的信心。”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季最大的问题是就业信息的收集整理不全面,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凤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辟新路径,在辽东学院等丹东地区的高校设置流动就业服务站,提供政策推送、岗位推介、权益保障等一站式就业服务,把政策和企业岗位送到学校,推动高校毕业生实现“校门口”就业。连日来,流动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每天忙着现场指导大学生注册“丹东智慧人力资源市场”,以“排摸、对接、匹配”为主线,线上依托丹东市智慧平台,帮助大学生精准对接用工单位。今年初以来,针对高校毕业生,丹东市各地区各部门已经举办多场各种形式的用人招聘会。为保障招聘效果,振兴区各镇街在招聘会前期就锁定各自辖区应届和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社区工作人员收集公共就业服务需求,筛选并整合现场招聘岗位资源,将岗位匹配前置于招聘会。这样,企业岗位和求职的高校毕业生的目标更直观,求职者可直接到心仪的企业进行现场应聘。这种“对接式”招聘有效提升了招聘实效,帮助大学生实现“家门口”就业。记者:王卢莎07/05
- 树状月季扮靓滨江路近日,鸭绿江公园花池内的树状月季进入盛花期,树状月季共有560余株,一株可开出数十甚至上百朵月季花,花朵硕大艳丽,造型如球似扇,惹人喜爱,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打卡拍照。记者:周广庆王子宁07/05
- 我们毕业啦,出发向未来!6月28日,辽东学院举办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教职工、应届毕业生代表、国际教育学院师生、校友代表、家长代表等3000余人参加活动。今年,辽东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3519人,专科毕业生1392人。院领导向毕业生代表颁发毕业证书,为本科毕业生代表“拨穗正冠”,向省级、校级优秀毕业生代表颁发荣誉证书。13名毕业生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他们中有的将继续学习深造,有的将走进乡村医院,有的走上三尺讲台、有的助力乡村振兴和西部大开发,以青春之名向祖国报到。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结束后,举行了“逐梦江海•未来我来”毕业晚会,分为《筑梦•不负芳华》《逐梦•未来我来》《圆梦•践履•致远》三个篇章,讲述2024届毕业生飞扬闪耀的校园回忆、挺膺担当的热血青春、投身基层的坚定信念。记者/田治华刘海东07/04
- 解民忧 147组电动车充电桩启用为有效解决小区居民电动车充电难问题,连日来,丹东市元宝区各镇街因地制宜,联合社区、物业多次走访调研,积极推进电动车充电桩安装和充电桩车棚建设工作,进一步规范电动车停放和充电。目前,147组电动车充电桩安装完毕,便利安全指数“双提升”。07/04
- 丹东港煤炭运输和铁矿石吞吐量持续增长07/04
- 鸭绿江畔“指尖竞速”6月29日,由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指导,市魔方协会主办的2024丹东鸭绿江魔方公开赛开赛。来自北京、河南、山西、黑龙江等地的180余名魔方达人齐聚丹东。本次比赛是WCA世界魔方协会官方认证的赛事,共设三阶、二阶、三盲、单手、金字塔5个比赛项目,所有选手各个单项成绩将计入单项世界排名。随着裁判一声令下,选手们聚精会神,指尖飞速旋转,只需十几秒甚至几秒钟时间,就将一个个被打乱的魔方恢复原状。魔方是一项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的竞技运动,相比激烈的足球、游泳等比赛,魔方运动兼具灵活性和趣味性。它的还原是一个集观测、动作、思维于一体的过程,能够极大地锻炼人的记忆力、判断力及空间想象力。记者:张怡媛07/03
- 丹东市开展农机领域“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近日,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围绕“安全生产月”主题,夯实责任,多措并举,开展农机领域“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市农业执法队开展送农机安全知识进村入户活动,通过挂条幅、贴挂图、“以案说法”、发放书籍等形式,大力宣传农机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安全知识,现场解答农机安全生产、农机牌证办理等方面问题。同时,深入田间地头、农机合作社等场所进行检查,加大农机监管力度。与交警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拖拉机无牌无证、超速超载、改装拼装、客货混装、脱检漏检、酒驾醉驾等违法违规行为。执法人员依法履职,就发现的10余处农机安全生产隐患当场责令整改。记者:邢漫07/03
- 防汛演练 未雨绸缪今年汛期,丹东市振安区负责辽东学院墙外交通门等4座交通门的应急封堵工作。近日,在辽东学院交通门前,振安区开展模拟应急封堵演练。演练中,各小组通力合作,提高了抢险救灾人员的防汛责任意识,增强了抵御洪水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记者:宋永昆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