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培育创新工作室 赋能新质生产力
  • 发布日期:2024-8-9 10:40:29
  • 消息来源:丹东市融媒体中心

近日,丹东市总工会工作人员来到丹东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刘嘉劳模创新工作室,详细了解创新工作室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对工作室人才培养、创新成果转化等工作给予指导。

创新工作室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技术难题的“攻坚室”、创新成果的“转化站”,也是人才培育的“蓄水池”。近年来,市总工会积极探索创新工作室培育新路径、新举措,构筑技能人才发展高地,赋能新质生产力,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指导基层工会完善组建运行、奖励激励等工作机制,对获得省、市命名的创新工作室给予专项资金支持;以劳模工匠和高技能人才作为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充分发挥领衔人在创新实践中的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在国网丹东供电公司陈润晶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润晶的带动下,工作室多名成员获得各级创新成果奖励,工作室团队先后攻克技术难题40余项,获得专利20余项。

积极推动创新工作室以发现和解决急难险重问题为重点,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华能丹东电厂的沈季国劳模创新工作室汇集了输煤机务、电热、运行等专业的骨干成员,在辽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沈季国的带领下,围绕输煤安全生产、修旧利废、节能降耗等领域开展自主创新,大到系统优化、技术革新,小到工具研发、装置设计,大家同心协力,攻坚克难,取得多项成果。工作室目前拥有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0余项、发明专利1项、国际专利1项;获得省部级创新成果奖20余项,组织实施50余项合理化建议并取得实际效果,累计节约资金及维护成本2000余万元,多项成果在企业外部实现专利签约转化。

完善创新工作室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发挥劳模工匠在培养年轻人才、提升团队素质方面的“传帮带”作用,促进年轻人才成长、职工素质和工作室团队竞争力提升。辽宁蒲石河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吕鹏飞创新工作室共有核心成员25人,在“导师带徒”活动中,一线骨干与年轻员工一对一签订师徒协议,带动20多人次获得晋升。

截至目前,丹东市共培育命名省、市级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184家,汇聚创新人才3000多人,完成各类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技术攻关、工艺流程改进等2000多项,成果转化1000多项,创收、节资近5亿元。创新工作室正成为创新人才的“聚集地”、技术创新的“主力团”、青工成长的“孵化器”,为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接下来,丹东市总工会将以创新工作室培育工作为载体,充分发挥创新工作室示范引领、集智创新、协同攻关等功能,促进职工技能素质提升,为打好打赢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年攻坚之战提供智力支撑。

记者:包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