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 新华网:“避暑候鸟”旅游兴起 激发中国东北消费新活力
    夏日的江南骄阳似火,而千里之外的鸭绿江畔却凉风习习。幅员辽阔的中国,同一时间的气候差异也非常明显。“这几天丹东白天最高温才27摄氏度,晚上睡觉还得盖薄被呢。”来自重庆的何玲今年6月就带着82岁的母亲来丹东避暑,“母亲在这里吃得惯、住得惯,平时还能到鸭绿江边散散步,生活特别惬意。”2025年7月10日游客在大连傅家庄公园海滨沙滩投喂海鸥。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曾经,北方人冬季去南方享受温暖的阳光,春天再回到北方生活,被形象地称为“候鸟族”。如今,越来越多南方人像何女士一家这样,选择“夏天住东北,秋天再回老家”,成为避暑的“候鸟族”。在哈尔滨,来自安徽阜阳的薛先生夫妇夜晚经常到松花江畔散步。“几年前的夏天来哈尔滨探亲,我俩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现在我们都退休了,一到夏天就来避暑。”薛先生说,老家夏天闷热,哈尔滨夏天凉快又清爽,非常适合养生。吸引南方游客的,除了凉爽的天气,还有市井街头的人文气息。薛先生夫妇现在也习惯了“上江沿儿”,早上和市民一起晨练,晚上到江边欣赏夜景。“现在南方游客来东北,不只是看风景,还愿意体验‘不一样’的生活。”黑龙江省雪之城医养旅游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丽说。旅游平台数据也证实了东北避暑的热门趋势。携程大数据显示,今年暑期(7月15日至7月31日),辽宁在线旅游预订人次同比增长138.14%,预订总金额同比增长70.58%。多家平台数据显示,东北暑期主要客源地为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地。在大连市甘井子区的一处老年公寓,来自重庆的王阿姨已经住了一个月:“这里包吃包住每月才3000元,特划算。”公寓负责人介绍,目前这里入住率已达98%,八成以上是南方老人,不少人直接预订到9月中旬。更具地方特色的体验式消费受到追捧。在丹东市的一家满族民宿,游客可以跟着房东学做酸汤子、体验满族文化,这样的深度游产品价格比普通民宿略高,但是依然吸引了不少游客预订。2025年7月10日拍摄的大连傅家庄公园海滨沙滩(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随着“避暑候鸟”逐渐增多,与之相关的服务和配套设施也在不断完善,许多地区推出特色康养项目。黑龙江实施夏季避暑旅游“百日行动”,提出创建若干家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吉林则推出多个以“森呼吸”为主题的旅游康养项目;大连庄河市获得中国气象局授予的“避暑旅游目的地”称号,成为全国37个“避暑旅游目的地”之一。全国旅游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吕君表示,随着“避暑候鸟族”群体的持续扩大,避暑经济正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各地通过打造独具特色的避暑康养产品,进一步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激发消费新活力。
    08/12
  • 新华网:沈阳中德园见证中欧企业双向赋能
    新华社沈阳8月8日电(记者于也童、刘艺淳)“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简称中德园)是一块‘金字招牌’,相信未来这里能吸引更多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企业入驻,在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产业、数字化与软件、生物医药与医疗健康等领域展开更深入合作。”德国北威州国际商务署驻华首席代表封兴良表示。中德企业对接交流会7日在位于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中德园的中德企业国际创新孵化中心举行,多位德国企业代表围绕中德合作需求、对华投资意向等议题展开分享,并为这个“深度沟通的机会”点赞。今年是中德园建园十周年。2015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复建设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作为沈阳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近十年来,中德园持续深化对德、对欧合作,见证了众多德企落地扎根、茁壮成长,已聚集宝马、采埃孚、米其林等超过120家外资企业,致力打造“对欧合作新标杆”。2025年1月7日,在沈阳的华晨宝马铁西工厂里达厂区,一辆全新BMWX3汽车驶出最终装配线。新华社记者李钢摄“十年间,中德园积累了丰硕的合作成果,开拓出成熟的发展模式,为德国企业在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沈阳有潜力成为德国及欧洲企业进入东北亚市场、参与区域合作的首选。”封兴良说。德国舒茨集团项目主管克里斯·克兰对中德园的整体规划、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给予高度评价,并将这里视为对华合作的重要支点。“我们计划引入德国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实训模式,并结合中国市场的技术需求和园区企业的实际岗位要求,定制化培养既懂理论又善实操的复合型人才。”克兰说。本次交流会是“德国企业沈阳行”活动之一。沈阳市铁西区政协副主席卞毅说,中德园成立十年来,铁西区每年举办“德国企业沈阳行”“德国铁西日”等活动,不少德国企业首次来沈阳实地考察,就与园区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并落地项目,为中德园带来新的技术和理念。交流活动也能让中国企业扩展国际视野,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中德合作是双向、开放的。一方面,德企技术、工艺优势与中国市场需求高效结合;另一方面,中国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方面已步入世界前沿。”封兴良说。“这样的合作将为园区下一个十年发展增添动力,让中德合作纽带更加紧密。”德国韦伯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人米歇尔·韦伯表示,更多德国中小企业加入中德合作,构建了更立体、稳固的中德经贸合作格局。
    08/12
  • 辽宁:奔跑的小哥 也是汇入城市的暖
    楼宇间,外卖骑手停好电瓶车,顺手拍下松动的井盖,上传到了网格平台;社区里,快递员递上包裹时,同时送上一份反诈宣传单,碰到有疑问的老人,便停下脚步耐心解释几句;老街巷口,对片区了如指掌的配送小哥,热心地给迷路的游客指路,眼神还不忘扫过街角,留意着那些影响环境卫生的小问题……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的快递员、外卖骑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陌生人”。他们就像城市毛细血管里最活跃的细胞,用每一次派送、每一个微笑、每一份细心,编织着城市最温暖的风景线。如今,越来越多的“小哥”,在忙碌的送件、送餐之余,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城市基层治理加分。近日,记者走近这些小哥,记录下他们那些闪闪发光的日常瞬间,看他们如何用平凡的小举动,让整座城市变得更温暖、更有爱!顺丰快递员徐超兼职社区网格员,派件途中发现电动车飞线充电“随手拍”。(摄影:姜雪)(制表:隋文锋)基层治理“千里眼”“飞线充电,社区治理好几轮了,还有!”发送键按下,这段视频跳进了社区网格群。这是徐超一天第三次停下脚步“随手拍”,履行他另一个重要身份——社区兼职网格员。平时送外卖途中,发现谁家装修垃圾堆在了楼门口,拍!这车咋堵住了消防通道,拍!又是啥时候新贴的小广告?拍!8月5日,顺丰快递员徐超驾驶满载包裹的快递车走过沈阳市沈河区风雨坛街道茂泉社区7号楼。忽然,他停下脚步,目光锁定在三楼窗口扯出的一团电线上。随后熟练地举起手机,镜头缓缓下移,定格在单元门前的电动自行车上。快递员的每分钟都金贵。“额外‘管闲事’不耽误收派件吗?”面对记者的疑问,徐超掏出手机比画:“你看,我的工作也是成天手机不离手,发现问题拍照上报,花不了三两分钟。天天走街串巷,多顺手的事儿。”于是,这份“顺手”的担当,渐渐成为习惯。信息发出不久,茂泉社区党委书记魏萍和网格员便出现在7号楼前,联系住户、沟通纠正、动手处理,一个安全隐患被掐灭在了萌芽里。“快递小哥是我们社区的‘千里眼’。”魏萍不吝夸赞,“我们专职网格员巡查有频次,而他们全天候流动在社区中,帮我们解了‘心头患’。”采访中,76岁的居民张荣成拉着记者讲述了几个月前惊心的一幕。“倒春寒,房檐挂满了冰溜子,底下就是停车位,孩子们还在那儿跑来跑去……”老人提高了嗓门,“多亏了小徐,眼尖,立马就报了社区,把要命的‘冰溜子’敲没了。”往事重提,居民们满是感激。这份朴素的认可,也消解了徐超奔波的疲惫。像徐超这样化身为“千里眼”的小哥还有很多。在茂泉社区,主动向社区“报到”,承担起兼职网格员、食品安全监督员等角色的快递、外卖小哥已有34名,这让社区网格问题发现率猛增30%,处置周期压缩为2到3天。为了让小哥们在奔波的同时,没有后顾之忧,沈河区委社会工作部、区总工会将便利店、饭店、理发店、汽修店等沿街商户联结成网,为奔忙的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提供内厕、休息、饮水、充电等服务。“社区始终为咱服务,咱得对得起这份心!”当过兵的徐超,说得斩钉截铁。一次次眼尖的“随手拍”,一次次指尖轻点的上报,徐超和他的伙伴们,点亮了社区的每个角落。隐患揪了出来,难题有人解决,街坊邻居的心,也跟着亮堂了。送餐途中“学雷锋”7月21日午后,骄阳似火。外卖员卢旭东像往常一样忙着送餐。此时,抚顺市新抚区南阳路正因施工变得狭窄拥堵,来往车辆排起了长龙,喇叭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片焦躁的喧嚣。突然,一阵急促的救护车鸣笛声从身后传来。他回头一看,一辆闪烁着蓝白灯的救护车被困在车流中,司机焦急地不断按喇叭,但救护车仍无法移动。“让一让!有急救车!”卢旭东大声喊着,驾驶摩托车灵活地在车流中穿行,不断挥手示意车辆避让,为救护车开辟出一条临时通道。高温下,汗水很快湿透衣衫,嗓子也喊得沙哑,但他没有一丝迟疑,一路引导着救护车,通过拥堵路段。直到医院门口,他才调转车头,重新汇入车流。这不是卢旭东第一次为抢救生命“开路”。2020年4月15日晚高峰时间,3辆消防车卡在车流中进退两难。见此情景,卢旭东把摩托车停放在人行步道上,立刻冲进车流中“客串”交警,紧急疏导交通。2021年9月28日,还是同样的路段,正在送餐的卢旭东再次为堵在新抚区西一路过街天桥下的消防车开辟出一条前进通道。两次疏导交通的视频被市民传到网上后,全国网友都认识了这位来自抚顺的“外卖侠”。凭借这些义举,他被评为抚顺市“百姓雷锋”。常在路上跑,卢旭东的摩托车上载着一个急救箱,纱布、救心丹、碘酒等急救用品一应俱全。卢旭东的急救箱帮助过很多人,他给接送孩子的大姐吃过急救药、给突发心脏病的患者吃下救心丸,还多次为受了外伤的同行消毒包扎,将急救箱的作用发挥到了最大。一次,在抚顺火车站附近,一位老人突发心脏病晕厥,卢旭东见状,立刻为其进行心肺复苏,挽救了老人的性命,并一直陪在老人身边,直到救护车赶到。尽管送餐迟到了10分钟,但他觉得这时间花得值。朋友问他,每天这么辛苦送外卖,还总去帮别人,值得吗?卢旭东笑着说:“碰上了,咱能帮就帮。”他告诉记者,每次因为助人耽误了送餐,只要跟顾客说清原因,大家都会理解支持,甚至还会给他点赞,这份认可让他心里暖暖的。如今,卢旭东的摩托车上贴着“爱心快递员”的标识,依旧每天穿梭在抚顺的大街小巷。对他来说,好好送餐、安全上下班是本分,而那些顺手帮人的瞬间,就像同这座城市来一场“双向奔赴”,洒下的点点星光,虽微小,却温暖。银龄群体“守望者”“这些快递是一位独居老人的,她儿女在外地,常在网上给他买东西寄过来……”8月6日,在阜新市海州区的森宇小区,快递小哥齐月恒一边熟练地翻找包裹一边念叨着。派件时间紧,他抱着大小不一的7个包裹,快步上了三楼。门没关,屋里传来熟稔的招呼:“小齐啊,又得麻烦你了!”头发花白的老人指着门边,“这袋垃圾,顺带帮我捎下去……”齐月恒笑声爽朗:“大姨,别客气,顺手的事!”他放下快递,拎起垃圾袋,稳稳下楼扔进垃圾桶,动作一气呵成。走时还不忘叮嘱:“有事随时叫我!”“到今年9月,我作为快递小哥就整整10年了。”齐月恒说,当阜新市招募“移动网格员”时,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为啥?因为我们天天在路上跑,哪条小路坑洼多,哪个小区老人多,哪栋楼设施旧,我们都太熟了,可不能白瞎了这项‘技能’。”这份“熟悉”,让遍布城市的小哥们成了社区,特别是独居老人的“守护者”。一次给独居老人送件时,齐月恒留意到老人买了高价“保健品”,立刻耐心帮着分析劝说,老人最终意识到“上当”了,避免了数千元损失。帮忙代购沉甸甸的米面粮油、代缴水电费,顺手将门口杂物归置整齐,为买菜归来的老人提菜上楼……这些一点一滴的举动,成为小哥们日常工作的“附加服务”。润物细无声的守护,收获了街坊邻居们最朴实的回馈。不少居民碰面时热情招呼他进屋歇歇脚,硬塞给他家里刚出锅的饺子、包子。“其实啊,不光是大爷大娘们记着我的好,社会各界也给了我们实实在在的‘暖’。”齐月恒笑着对记者说,脸上的笑容很真挚,“有医院为我和同事们提供义诊,工会送来解暑的酸梅汤,暖‘新’驿站里有热水、能热饭、能歇脚,真像个‘路上的家’。”来自城市各方的关怀和支持,让他和伙伴们觉得,自己的付出很有价值,也更有劲头了。如今,阜新依托多主体共建781个暖“新”驿站。驿站里,空调暖气驱散酷暑严寒,充电插座解决了“电量焦虑”,应急药箱应对突发小伤小痛……坚实温暖的“城市港湾”,让“齐月恒们”安心奔跑、持续发光。还有包裹要送,拧动车把,齐月恒又汇入了车流人海之中。这些奔波的小哥们,早已不再是城市的匆匆过客,他们用汗水一寸寸丈量着这座城市,也一步步成为城市辛勤的守护者。记者:田甜姜雪崔振波
    08/11
  • 辽宁(沈阳)芭蕾舞比赛启幕
    足尖轻点,“辽”动心弦。辽宁(沈阳)芭蕾舞比赛于昨晚在沈阳启幕。为期7天的活动中,来自美国、俄罗斯、法国、意大利等十余个国家的400余名选手将云集辽宁大剧院、辽宁中华剧场,以足尖上的韵律展开“舞力”对决。赛事融合舞蹈竞技、剧目演出、文化交流、艺术普及等。这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构筑芭蕾艺术高地的生动实践。辽宁芭蕾舞团与辽宁交响乐团合作演出的原创芭蕾舞剧《七夕》作为开幕式展演剧目亮相,演绎浪漫东方神话。(摄影:查金辉)比赛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辽宁广播电视台主办,辽宁芭蕾舞团、省演艺事业交流中心承办,沈阳市委宣传部、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协办。以交流和发展为主题,设置开幕式暨《七夕》专场演出、专业及非专业组比赛、芭蕾大师课、“芭蕾之夜”暨颁奖仪式等内容。国际顶级评委、芭蕾大师、世界各大芭蕾舞团优秀舞者、知名艺术专业院校学生、青少年芭蕾爱好者及国内外业界同行代表齐聚沈阳,共同见证辽宁芭蕾艺术的发展硕果。当舞鞋旋转的轻盈邂逅辽宁历史的厚重,当裙角飞扬的诗意交织“工业长子”的坚韧,沈阳正以一场硬核浪漫散发舞蹈热力,迎接全世界投注的目光。国际性、高水准、大规模是比赛的重要亮点,其流程设置及赛制规则均遵循国际惯例,开闭幕式及比赛各环节全程对标国际,并于线上同步直播。监委评委导师阵容强大,中央芭蕾舞团原团长、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国家大剧院舞蹈艺术总监赵汝蘅受邀担任监委会主席,中国著名舞蹈编导、教育家、理论家肖苏华,国际著名芭蕾舞蹈家、被誉为“世纪舞者”的弗拉基米尔·马拉霍夫等十余位国内外顶级专家担任评委;苏州芭蕾舞团艺术总监、世界知名华裔舞蹈家谭元元等担任大师课导师。精品大戏、芭蕾明星交相辉映,给大众带来连连惊喜。开幕式上,辽宁芭蕾舞团、辽宁交响乐团合作演出了原创芭蕾舞剧《七夕》。“首席+新秀”组合精彩亮相,体现了辽芭“以世界舞蹈语汇讲好中国故事”的艺术探索。比赛定于8月14日闭幕,届时来自世界多个知名芭蕾舞团的首席主演将与金奖选手同台献艺,演绎多部古典和现代芭蕾舞作品。以本次比赛为依托打造的大型纪实综艺节目《舞动世界》将于8月9日在辽宁卫视黄金时段与观众见面。记者:吴丹
    08/11
  • 辽宁:海天澄碧客自来
    图为在大连傅家庄海滨浴场,游客充分享受夏日海滨的美好时光。8月的辽宁海滨,天蓝海碧,游人如织。近年来,我省持续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到90%左右,无限风光吸引八方游客,海洋生态治理绘就人海和谐新画卷。记者:吕文正
    08/08
  • 辽宁大连:水空两栖飞行器“星海一号”成功首飞
    图为正在进行测试的水空两栖飞行器“星海一号”。(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载重50公斤的飞行器从远处平稳飞来,精准降落在水面上,随后向前航行,紧接着又成功垂直起飞……日前,大连理工大学教授方旭和学生研发的“星海一号”水空两栖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在大连首飞测试成功。与传统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相比,“星海一号”最大的亮点在于打破了只能在地面起降及空中飞行的局限,实现了水空两栖的跨越。其采用四轴八旋翼的动力布局,冗余动力设计为载人及运输飞行的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能输出充足动力满足各类应用需求。共轴旋翼结构大大减小了飞行器体积,增强了任务作业过程中的灵活性。8个旋翼可输出320千克以上的升力,除去自身质量,载重可达185千克以上,能轻松应对多种应用场景,且完全能满足大载重条件下水面航行的需求。“星海一号”成功首飞,为沿海城市的海上作业等场景提供了全新方案。未来,研发团队将继续优化其续航能力、多功能性及规模化应用,推动中国低空经济在更广阔领域实现创新发展。记者:曲琦
    08/08
  • 辽宁省朝阳市:黄嘴白鹭大凌河上翩翩起舞
    8月2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嘴白鹭亮相朝阳市双塔区大凌河畔,为大凌河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当日,黄嘴白鹭在白鹭群中翩翩起舞,欢快的身影成为“百鸟园”夺目风景。黄嘴白鹭也称为白老、唐白鹭。珍稀水禽,中型涉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嘴白鹭体长46-65厘米,体重320-650克,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盛夏时节,成群结队的白鹭活跃在朝阳市城区大凌河。近年来,白鹭种群陆续选择在朝阳市城区大凌河栖息驻足,城市中白鹭翩翩起舞,诗意无限格外引人夺目,成为朝阳地区一道靓丽生态风景线。据介绍,活跃在朝阳市城区大凌河的白鹭种群数量最多时超百只以上。(摄影:单国军白铁军)
    08/07
  • 辽宁省沈阳市:越“夜”越精彩
    沈阳的夜市早已超越传统“逛吃”模式,进化为多方面消费的聚集地。沈阳文旅供图有关夜的经济,在沈阳今夏如火如荼地展开着。聚合的人流、爆棚的人气也在一定程度上拉动着沈阳消费的发展。有关夜晚的体验,已成为提升城市活力的重要力量之一。近年来,沈阳正积极构建夜经济空间布局体系,打造“区域夜经济消费中心”“东北夜经济的地标城市”。
    08/07
  • 沈阳“街BA”激情开打
    日前,2025沈阳“街BA”篮球联赛在铁西红梅文创园MAKEONE篮球公园启幕。今年夏天,来自各行各业的500余名篮球爱好者集聚于此,自发组建32支战队,将带来79场街头“激战”。沈阳“街BA”全民参与,以球会友,面向全市居民开放报名,并已凭借创新办赛模式成功入选国家体育总局优秀赛事交流案例。记者:金晓玲杨靖岫
    08/06
  • 辽宁民间工艺美术精品展10天引600万人次围观
    “10天的展览,线下观展人数突破6万人次,线上多家平台观展人数超过600万人次,证明了这次展览能够吸引人、留住人,让人有念想、有感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杨东乐说。7月25日,由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辽宁省轻工业联合会、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等承办的“韵美万象”——辽宁民间工艺美术精品展开幕,汇聚全省顶尖民间工艺水平的近300件精品与30余项活态非遗技艺共同打造出一场震撼感官、沉浸式体验的民间文艺盛宴。记者采访了展览承办方的负责人,以期对数字“600万”有进一步解读。在非遗传统技艺展厅,观众俯身细看大连核雕作品,毫米级雕刻引来啧啧惊叹。受访者供图见人、见物、见生活30余项非遗技艺现场活态展示留住游人脚步相较去年,此次展览新增的青年文创艺术展、非遗传统技艺展板块为10天的展览增加了创新力量和欢乐沉浸式体验。能让观展者直观感受,体会非遗技艺魅力的项目多。开幕式上,被誉为“棍子上的东方芭蕾”的海城高跷率先点燃现场气氛。表演者踩着3米高跷腾跃翻转,粗犷豪放的舞姿与欢快锣鼓声交织,展现东北民俗的奔放魅力。紧随其后的抚顺地秧歌以“抖肩”“跨步”等经典动作,将满族先民的渔猎生活场景再现舞台;岫岩玉雕与琥珀雕刻的展台前人头攒动。传承人手持刻刀,在玉石上勾勒出层叠的山水纹路,琥珀在砂轮打磨下渐显流光溢彩。“每一道工序都藏着祖辈的智慧”。胡魁章制笔工艺传承人边演示毛笔制作中的“水盆”“干作”工序,边向观众讲解。大连贝雕以螺钿为笔,将海洋元素化作《八仙过海》等艺术精品,尽显辽宁非遗的多元魅力。让观众参与互动的项目多。“来,跟着我捏面人!”锦州面塑传承人将面团分发给观众,手把手教大家揉捏出蛇年吉祥物。古典戏法展区,传承人以“三仙洞”“罗圈当现”等绝活引得观众阵阵惊呼;凌源皮影戏后台,观众在传承人指导下操控皮影,演绎《西游记》片段,光影交错间感受“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挥舞百万兵”的传奇。让观展者体察“口腹之欲”又大饱眼福的技艺也不少。饮食展区飘来阵阵麦芽糖香气。李氏糖人传承人以糖稀为墨,顷刻间绘出腾云驾雾的龙形糖画;康福老月饼的驴打滚、宝发祥的传统点心吸引食客驻足品尝,老胡家烧鸡刚出锅便被抢购一空。“非遗就是过去延续到今天的生活方式。”辽河口侯氏艾蒿制作技艺传承人侯玉微轻抚手中圆润可爱的艾草老虎枕,“这枕头,样式变了,里面装的还是奶奶那辈传下来的东西。”侯玉微的摊位两天就吸引了600多人观看。“此次展览通过‘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立体呈现,让非遗从博物馆走进现代生活。”省非遗协会秘书长宋晓冬表示,未来将持续搭建此类平台,推动非遗与旅游、教育深度融合,让非遗传承在创新中焕发新生机。看得见、学得到、带得走300件民间工艺美术精品组团抓住观众眼球本次的精品展中,除了传统文化的高水平表达,高科技手段也在青年文创艺术展和全省工业设计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两个板块次第亮相,引人注意。本次展览的重器颇多,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大师石洪祥以辽砚石雕《丝绸之路》为例,详细阐释了其创作理念与工艺特色:这件作品选用辽宁特有“金包玉”辽砚石为创作载体——表层金褐岩脉为荒漠,内里青白玉胎作绿洲,一路驼队,从漫天风沙的历史画卷深处走来。38吨原石整料雕刻30余组驼队商旅,无粘接无拼合,刀锋所至既保留石材亿万年地质记忆,又刻出“强国有我”的时代铭文,见证从“驼铃古道”到“一带一路”的文明接力。展厅中近300件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按材质与技艺分区陈列,使用科技手段使得本就抓人眼球的精品更是目眩神迷:杨威团队把传统皮影雕刻做成悬浮装置《家园》,梅花、兰花、竹影、菊纹在空中旋转,老纹样与光影互动,成了年轻人排队打卡的“网红墙”;出自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金吉之手的一对貔貅气宇轩昂,极具视觉冲击力。这种新工艺利用高温等方式对坚硬的贝壳进行软化处理,不会污染环境且保留贝壳本身的色泽和质地。加热多久,温度多高,何时定型,何时粘接,对于创作者来说,都在毫厘之间……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是鲁迅美术学院、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传媒学院等十余所高校带来60余组(件)文创产品参展。“高校的参与,在材料革新、交互体验和传播方式三个维度上,实现了对传统工艺美术品的价值重构。青年学子们展现出的青春活力和创新思维,正在成为推动传统工艺发展的新引擎。”石洪祥说。杨东乐说,希望本次“韵美万象”展览,让传统技艺与当代生活对话,让更多年轻人“看得见、学得到、带得走”,不断焕发辽宁民间工艺美术的夺目光彩。记者:刘臣君
    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