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彩辽宁
- 我省首届国际大学生合唱艺术展演圆满落幕9月19日至21日,辽宁省首届国际大学生合唱艺术展演在沈阳大学举办。本次展演由辽宁省教育厅主办,沈阳大学承办。展演活动以“歌唱新时代,青春向未来”为主题,首创“国际大学生合唱”品牌,来自省内44所高校及马来西亚、泰国、韩国、俄罗斯等61支合唱团,1800余名师生参与现场展演。开幕式在沈阳日报童声合唱团演绎的《CometoMusic》歌声中拉开序幕,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合唱团成员身着各具特色的服装,倾情演绎不同语言的歌曲,风格迥异,异彩纷呈,活动现场掌声不断,反响热烈。在为期三天的展演活动中,除了精彩的合唱比赛外,还举办了由韩国指挥HeechurlKim主讲《合唱工作坊&合唱音色塑造》、马来西亚指挥SusannaSaw主讲《在合唱团排练中融入动作和音乐素养练习》、韩国指挥GunYoonLee主讲《融合朝鲜民族传统音乐的合唱》等学术讲座,传授先进的合唱方法与技巧,分享合唱艺术的前沿理念与实践经验,为中外参演团队拓宽视野,注入了新的创作灵感。21日晚闭幕式音乐会上,马来亚大学合唱团、泰国玛希隆大学合唱团、韩国大学生联合合唱团、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合唱团、沈阳医学院留学生合唱团等众多国内外合唱团再度登台,多元文化交织共鸣,用歌声为此次活动画上圆满句号。当《我爱你中国》的旋律缓缓响起,温暖而庄重的气氛笼罩全场,观众纷纷自发起身,跨越语言与文化的差异,共同跟唱这首深情之作。国外青年大学生用中文真诚演绎,中国青年大学生则借歌声抒发家国情怀,不同的声音交汇融合,在音乐厅中激荡回响。辽宁省首届国际大学生合唱艺术展演是推动全省学校美育工作、普及艺术实践活动、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生艺术交流与展示的生动展现。旨在通过搭建国际艺术实践平台,展示与传播多元文化,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为高校合唱艺术发展注入新活力,也为增进国际大学生友谊与合作搭建起重要桥梁。作者:赵阳09/25
- 百年老巷展新姿一条承载着沈阳百年记忆的老胡同,如今焕发新生。近日,位于沈阳方城核心区的耳朵眼胡同,在完成重新改造后正式开街迎客。作为紧邻中街商圈的特色街巷,它的名字由来格外特别——因仅一米多宽、窄如人耳耳道的独特形态而得名。如今老巷新生,迅速成为热门打卡地,每天都有大批游客慕名而来,在窄巷里感受老沈阳的街巷风情。记者:卢立业09/25
- 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推出沉浸式讲解情景剧目《赤》9月19日上午,“九一九宣言”发布94周年,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推出沉浸式讲解情景剧目《赤》。该演出以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发布的《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为主线,通过七个篇章的深情演绎,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之际第一时间高举抗日旗帜,毅然决然承担起抗日民族先锋的重任,领导东北人民艰苦斗争、浴血奋战的不朽功绩,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感受那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记者:卢立业09/24
- 我省在北京高校举行“辽宁人才周”活动09/24
- 辽宁展区“顶流”亮相全国技能大赛09/23
- 全国首座500千伏全自主可控新一代变电站在铁岭投运09/23
- 国庆假期临近 我省旅游市场预定持续火爆09/22
- 大连化物所研发出全球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09/22
- 荒芜湿地变“红火”(摄影:查金辉)秋天的大小凌河口湿地,红海滩生机勃勃。近年来,锦州市坚持陆海统筹、河海联动、精准施策、系统修复,协调推进大小凌河口湿地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如今,湿地一改往日的荒芜,候鸟驻留火红的碱蓬草滩,成为生态和谐的典范,为我国滨海湿地退养还湿、盐沼典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优秀范例。记者:查金辉09/19
- 沈阳举行“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9月18日上午,“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广场举行。这是9月18日拍摄的“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吴青昊摄) 这是9月18日拍摄的“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吴青昊摄) 这是9月18日拍摄的“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吴青昊摄) 这是9月18日拍摄的“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吴青昊摄) 这是9月18日拍摄的“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这是9月18日拍摄的“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吴青昊摄) 这是9月18日拍摄的“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这是9月18日拍摄的“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这是9月18日拍摄的“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这是9月18日拍摄的“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这是9月18日拍摄的“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吴青昊摄)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