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彩辽宁
- 春来朝阳风景美 桃花鹅影同入画护岸桃林流彩霞,清波鹅影对春花;柳动扶摇添幽意,游人醉赏忘返家。这个春天,桃花与“城市天鹅”邂逅,是大自然馈赠朝阳的新一道风景。眼下仲春时节的大凌河风景区燕都大桥下游北岸,与垂柳相伴的一片桃林花开正艳,簇拥粉白的花容宛若云霞飘落凡间,散淡着暗香尽显诗情画意。水岸连接处,一群美丽的白天鹅泛着粼粼波光,在花林的映衬下,时而曲颈低头,似乎在欣赏自己水中的倒影;时而引吭高歌,奏响春天的乐章。绚丽的花林、抽芽的垂柳、粼粼的波光、悠然的鹅影,这幅怡人心境的春季美景醉了游人。手机与相机穿梭于桃林间、花簇下,寻找最佳的机位、遴选最美的构图,让“桃花鹅影”在快门与按键定格出一幅幅朝阳最美的春、最美的景。记者:孙良04/02
- 辽宁省朝阳市“生态立市”战略推动自然保护区与湿地森林公园跨越发展多年来,朝阳市坚持“生态立市”战略,通过开展“绿盾行动”“清风行动”等工作,野生动植物资源得以快速向好发展,生态建设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取得可喜成就。目前,朝阳市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和森林公园数量和面积均列全省第二位。作为全省野生动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城市之一,据监测,目前朝阳市现有野生脊椎动物40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超过50种。野生植物资源1020种,其中木本植物219种。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和森林公园21处,占国土面积14.2%。朝阳市地处东亚和东北亚候鸟迁徙通道,随着自然生态环境的大力改善,每年候鸟迁徙季节,在朝阳市停歇补给的各类候鸟超过10万只。其中大天鹅数量近10年来平均在万只(高峰期近1.2万只)左右,“朝阳天鹅”享誉全国,成为朝阳市重要的季节性旅游资源,每年吸引数十万八方来客。记者:孙良04/02
- 辽宁省阜新市:海棠山风景区海棠山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县城东南20公里——大板镇辽宁海棠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属医巫闾山山脉北段,主峰海拔715.4米,是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海棠山风景区森林覆盖率达86%,人称天然氧吧,成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典范,被誉为“中国北方文化名山”。海棠山摩崖造像雕刻在山体两平方公里裸露花岗岩石上,现存183龛267尊,有300多年历史,是国内唯一保存尚好的石刻摩崖造像群,堪称天下奇观。记者:张玉飞刘大辉04/01
- 北票市煤炭工业遗产群:百年煤城焕发新活力朝阳北票,因煤而名、因煤而兴。北票煤田开发于清朝晚期,经历了百年历史。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建设,保留了大量的工业建筑遗产,如冠山水塔、台吉竖井、冠山竖井、朝阳寺站(上园站)、北票站、金岭寺铁路桥、柳河铁路桥等等。这些珍贵的不可移动的文物,为研究北票煤城发展史、工业建筑工艺、铁路发展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时至今日,这些工业遗产正被北票市逐步改造利用,旧貌换新颜。三宝煤矿。(摄影:王增元)亚洲第一口千米竖井据北票市政协原文史委主任石国清介绍,百年来,北票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工业遗产和红色印迹。北票市煤炭工业遗产群为辽宁省省级工业遗产,核心物项包括:1875年土法煤窑,1922年建冠山变电所,1924年北票东站站台前铁路段,1933年日伪时期日本警卫系司令本部、瞭望塔、炮楼,20世纪30年代建台吉一坑、三宝一坑、冠山一坑、台吉洗煤厂、三宝选煤厂、日式水塔、台吉变电所、三宝变电所、木质小火车、台吉万人坑遗址,50年代建水塔、三宝小火车站,60年代建工人澡堂,70年代建职工俱乐部、台吉竖井、冠山竖井等。石国清介绍,在辽宁的四大煤矿中,北票煤矿历史最为悠久。北票的三大煤矿(台吉、三宝、冠山)为国家提供上亿吨优质煤炭。北票工业遗址的核心景点如台吉竖井,是当时国内最深的一座现代化大型竖井,井口标高1723米,主井垂深924.1米,副井垂深893.3米,被称为“亚洲的第一口千米竖井”。这座竖井不仅是北票煤田开发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自行设计、自行凿建的现代化大型竖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1921年,京奉铁路局开始修建锦州至北票的铁路,1924年通车。这是热河省境内最早的一条铁路,也是辽宁省境内最早的铁路之一。解放战争时期,北票军械修造厂制造的炮弹、手榴弹、子弹曾通过北票站源源不断地运到东北和华北战场。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北票人民的援朝物资在北票站集结运往朝鲜战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北票矿务局的优质煤炭通过北票站运往东北各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北票火车站无论是文物价值还是历史贡献都堪称“红色火车站”“功勋火车站”。沸腾的矿山。(摄影:吴德明)北票的煤曾“漂”到上海滩“百年煤城”北票的工业遗产不仅省内闻名,其知名度甚至扩展至上海。起因是这样的:1929年,京奉铁路局在黄浦江临靠铁路的要地,建了一座“北票码头”,主要运输北票煤矿生产的发热量高的优质煤,持续使用时间长达半个多世纪。精细的上海人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写入上海港的光阴史册。只是,绝大多数上海人不知“北票”为何意,误以为是“北漂”的谐音。有趣的是,今日北票人竟也不知道上海有座北票码头,他们读到这页历史时,已是2021年4月份,因为这座几乎被遗忘的北票码头,远隔千里的上海与北票岁月瞬间重叠,风格迥异的一南一北两座城市一下子拉近了距离。为拍摄《百年煤城》纪录片,展现北票百余年来的工业历史,2021年摄制组专程赴上海,并在黄浦江畔举行了开机仪式。当年那些叱咤上海滩的风云人物冬日取暖时或许都曾烧过北票的煤,北票的煤是热量极高、燃点甚低的优质炼钢煤。难怪有人说,北票的煤,温暖了许多人,温暖了大上海,温暖了整整一个时代。工业遗产改造焕发新活力北票市历来十分重视保护和利用北票的工业遗产,北票矿务局的三大煤矿之一的三宝矿工业遗址基本上完整地保存了下来。经与沈阳铁路局协调,北票的百年车站、货场、铁路、铁路桥免遭拆迁,修建了铁路公园、桥群公园。2024年对铁路线两侧铺设了彩砖,按冠山千米竖井形设计了700盏路灯,两侧栽银杏树,绘制了风格独特的文化墙。为了使这些工业遗产和红色印迹“活”起来,北票市委市政府计划将工业遗产和红色印迹转变为产业园、地上博物馆、文化艺术社区、商业地产、影视外景地、遗址公园等各种创意形式,借此提升北票市工业遗产和红色印迹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将工业遗产和红色印迹转化为旅游优势,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与工业遗址密切相关的连带工矿企业遗址,也得到了妥善的保护和开发,如由一座废弃的采石场改造的北票山体公园。这座采石场历时几十年,为北票的发展提供了大量资源,北票市内外几乎70%~80%的路面都用过这里的石材原料,但当它资源耗尽时,却成了北票的尴尬与负担。北票将这废弃采石场改造成一个山体公园,引水上山,形成飞瀑挂练,山下则打造音乐喷泉。入夜时分、节假日向公众免费开放。记者:张松04/01
- 【最辽宁·景】千山积翠这里钟灵毓秀,远祖长白,西南迤海;这里风光旖旎,林壑幽美,独胜辽左……“欲向青天数花朵,九百九十九芙蓉”,是清代诗人姚元之对这里的千古绝唱。千山风光美千山,古称积翠山,距鞍山市中心17公里,因相传有九百九十九座山峰而得名。千山景区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区”和中国天然氧吧。这里的一峰、一石、一树、一洞、一天,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电视连续剧《木鱼石的传说》中会唱歌的石头——木鱼石,就位于千山脚下。03/31
- 辽宁省朝阳市:早春桃花满城醉 一季芳菲入梦来数日温柔的春风轻拂而过,满城的桃花似乎在一夜之间灿然绽放。阳春三月,恰是人间好时节,朝阳市再次开启繁花似锦的浪漫时光。带着蓬勃生命力的迎春桃花,在城市的每一处角落肆意铺展,处处皆如画。尤其是大凌河风景区内,春波荡漾的河水、天光倒映的远山、河畔逶迤的桃林、缀满绿芽的柳枝,构成的旖旎风光更是怡人心境,与春相约的众多游人在赏心悦目间,纷纷定格花容,畅游家乡的美,陶醉家乡的春。记者:孙良03/31
- 【最辽宁·景】白云山巅这里素以山高、石怪、松奇、洞幽、神秘而著称。这里有300多个景点,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日出、晚霞、祥云独具特色、魅力永恒,是一处融山、水、林、洞自然景观的好去处。白云山美景海城白云山风景区,国家3A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位于海城市东约45公里处,总面积38.3平方公里,分8个景区,有大小山峰450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仙人洞就位于景区南部。03/28
- 加快建设具有辽宁特色的风光火核储一体化能源基地在去年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双破50%的基础上,今年辽宁省再定新目标:两项指标将分别达到55%、53%,加快建设具有辽宁特色的风光火核储一体化能源基地。近日,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振兴新突破决胜勇争先”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有关情况。2024年,辽宁省锚定清洁能源强省目标任务,以实施能源保障能力提升工程为总抓手,积极谋划实施高质量能源项目,补短板、锻长板、拓新板,能源绿色转型底色“更加鲜明”,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更加优化”,能源产业发展动能“更加澎湃”,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更加有力”。能源绿色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战场。2024年,辽宁省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占比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风光能源方面,全省风电、光伏总装机达到2969万千瓦,较2020年翻一番。核电项目方面,徐大堡核电站4台机组安全有序建设。庄河核电一期工程前期工作快速推进,获得“路条”当年即具备核准条件。培育氢能产业方面,全国最大的风电离网制氢项目——华电铁岭25兆瓦项目已全面投产。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可有效保障电力供需平衡,促进新能源大规模发展。2024年,辽宁省电力系统调峰能力持续增强,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清原一期6台机组投入商运,大连庄河等5个项目开工。新型储能项目有序推进,涵盖全钒液流、飞轮等多种技术路线。电网主网架结构全面加强,纳入国家“十四五”主网架规划的23项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部完成核准,巴林—奈曼—阜新等14项500千伏工程建成投运,电网主网供电能力大幅提高。煤电支撑调节能力不断提升,华润沈阳异地扩建项目建成投产。完成煤电机组节能、供热和灵活性改造857万千瓦。在能源产业发展方面,沈鼓集团空气储能压缩机水平国际领先,大连融科、沈阳微控等新型储能领军企业迅速发展,特变电工特高压输电装备打破国外垄断,远景、金风、正泰、蜂巢等新能源装备龙头企业落户辽宁省,产业集聚效果逐步显现。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方面,去年辽宁省电煤需求量为5384万吨,签订电煤中长期合同5201万吨,签订率为97%,远超国家要求80%的规定。全年电煤中长期合同供需方履约率均好于全国平均值。天然气中长期合同应签尽签,能源保供扎实有效。去年煤炭产量3000.6万吨,同比增长4.8%。原油、天然气分别稳产950万吨、8亿立方米。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三年行动决胜之年,辽宁省将统筹推进能源保安全、强供应、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推动多元互济、结构合理、装备先进、市场开放的清洁能源强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在维护能源安全方面,辽宁省将进一步稳定煤炭产量,推进中石油渤海湾盆地油气稳产、辽河储气库群等项目建设,加强油气管道保护。发挥煤电“压舱石”作用,加快推动沈阳全胜、国电电力普兰店等规划内项目开复工,积极推进新增纳规的华能营口二期项目尽早落地。聚焦“双碳”目标任务,力争2025年辽宁省风电光伏总装机在3700万千瓦以上,提前全面布局“十五五”风电光伏建设规模。进一步加强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加大配电网升级改造。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积极推动规划内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研究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持续深化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开展绿色燃料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沈大氢能高速走廊”建设,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围绕科技创新,辽宁省将建设沈阳新型储能、大连氢能、丹东海上风电、营口海上风电、阜新陆上风电、朝阳太阳能6个特色产业集群。承办2025年大图们倡议能源理事会年会,在东北区域首次举办全球海上风电大会和全国煤炭交易会,打通能源产业对外合作窗口。加快建设辽宁能源大数据平台,打造能源装备产业高地。辽宁省还将探索能源发展新模式,积极推进辽宁沿海核电供热,科学布局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支持绿色燃料、新质生产力等绿色用电需求。持续提升“获得电力”服务能力,积极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稳妥推动“千乡万村驭风行动”。记者:赵婷婷03/28
- 大连市“世界气象日”活动精彩纷呈 首批气象科普讲解小志愿者“上岗”3月23日是第六十五个“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旨在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加强早期预警能力建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大连市气象局、大连市气象学会联合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气象科普讲解小志愿者现场讲解。(摄影:李铭)当日8时30分,大连市气象局开放日活动与公众见面。“大连近年来的气候有何变化?”“天气预报是怎么制作出来的”“这些设备都是啥?”……开放活动一开始,前来参观的市民已将气象专家们团团包围,不停地询问有关天气的知识。活动现场,提前预约的700余名市民走进大连市气象局,参观百年气象站陈列馆、电视气象节目演播室、大连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场,观看气象科普展览、了解增雨火箭车、气象应急监测车、探空气球……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气象专家进行交流,“零距离”感受气象万千。在活动现场,气象科普讲解小志愿者正为前来参观的市民进行讲解,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近年来,我们联合高校和全市中小学开展气象科普进校园活动,组织科普基地开放和主题研学活动。”据大连市气象学会秘书长王春雁介绍,2024年8月,大连市气象局、市教育局联合启动了气象科普讲解志愿者招募活动,全市30所学校316名学生报名参加,经过层层选拔,最终40名学生脱颖而出,进入决赛,成为全市首批气象科普讲解小志愿者。与此同时,大连市气象部门积极推进气象科普社会化,面向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社区居民、在校学生、幼龄儿童等不同群体,通过部门横向联合和多元化的传播方式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全面提高公众气象科学素养和防灾避险能力,推动全社会形成气象防灾减灾合力。围绕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大连市气象台台长李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为了缩小早期预警差距,大连气象部门积极开展新资料、新技术、新方法在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中的应用,积极推进以科技赋能织密监测网,加强预报预警工作,2024年补充建设了96个自动站,目前自动站297个,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显著增强了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记者:冉嬛03/27
- “永恒的经典”连办9年普及交响乐,引万余乐迷追捧——从听不懂听不起到听不够听个遍语言止步的时候,音乐开始。3月21日晚,辽宁歌剧院(辽宁交响乐团)携手俄罗斯指挥家安东·托尔别夫、我国青年钢琴演奏家安天旭共同打造的“永恒的经典”交响音乐会在辽宁大剧院奏响,为现场约千位中外观众呈现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视听盛宴。作为辽宁交响乐团自2016年起精心培育的文化品牌,“永恒的经典”以每年1至2场的演出频率,圈粉无数。一办就是9年,这个以弘扬交响乐经典为主旨的文化IP靠啥出圈?本报记者带您一探究竟。青年钢琴家安天旭与乐团炫技式的竞奏,立刻征服了在场观众。受访者供图请进来:“这个味儿”源于国际范儿指挥棒在空中划出优美弧线,嘹亮的小号和乐队齐奏开场,瞬间将观众带入欧洲盛大舞会的氛围。交响音乐会在激昂的柴科夫斯基《波兰舞曲》中拉开帷幕,富有节奏感的旋律瞬间点燃现场气氛。“就是这个味儿,不愧是被称为19世纪的欧洲贵族‘蹦迪’神曲。”观众席上,身为琴童的15岁少年王策忍不住跟随节奏用脚打起了节拍。正宗、地道的韵味来自俄罗斯指挥家对本土伟大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以及辽宁交响乐团这一阵容整齐、影响力强大的老牌院团的雄厚实力。“晚上好,我又来了!”辽宁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安东·托尔别夫特意用刚学的中文与观众打起了招呼,他表示,这是他第二次来沈阳和该乐团合作,在更信任的基础上建立了创造性的互动,达到了最大的默契。本场音乐会国际范儿和古典气息十足,选曲以耳熟能详的俄罗斯古典音乐名曲为主,如泣如诉,引人沉醉,体现了“向永恒的经典致敬”的主旨。“柴科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鲍罗丁、穆索尔斯基的音乐是俄罗斯音乐风格的代表,我很高兴与中国观众分享这些知名作曲家的最杰出作品。”安东·托尔别夫说。俄罗斯民歌的悠长旋律从大提琴声部流淌而出,穆索尔斯基《莫斯科河上的黎明》以舒缓优美的曲调,营造出宁静而美好的意境,人们仿佛能看到水波编织的光影纹路。低沉的定音鼓如远处传来的雷声,打开了神秘之门,穆索尔斯基《荒山之夜》描绘出奇幻的音乐画面。作曲家叶小钢的《盘山天光》《绵水之阳》《羌寨晨曦》《激流川江》等作品,则以不同地域文化为根基,通过现代音乐语言展现了中国山水人文的多元维度。其同时也是辽宁芭蕾舞团原创芭蕾舞剧《七夕》的配乐选曲,去年首演时就是由安东携手辽宁交响乐团现场伴奏。《七夕》配乐的加入也让本场演出体现出中西合璧、文明互鉴的特色。由辽宁交响乐团创始于2016年的“永恒的经典”交响音乐会已跨过9年,每年演出1至2场世界交响经典,推出了欧洲民族乐派、世界著名轻歌剧序曲等专场,迄今为止演出十余场,吸引万余人到场欣赏。即使在疫情期间也以线上音乐会的方式呈现,持续擦亮这一文化品牌。其以国内一流音乐水准为标杆,邀请国际国内知名艺术家加入,以“请进来”和“组合拳”的方式创新合作模式。3月21日晚的演出,吸引了很多业内人士,其中不乏金发碧眼的外国音乐家,沈阳某钢琴学校也派出教师团队集体观演,对他们来说,这不仅是中俄音乐文化的一次深度交流,更是交响乐圈里的一个节日。“永恒的经典”已经坚持了9年,以开拓、包容、创新之举成为辽沈乐迷所推崇的盛典,以音乐语汇开启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对话。从这一点上来说,其意义重大。”辽宁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回宝昆说。惠民价:吸引大批交响乐爱好者“这就是那位‘表情包’钢琴家?听说他20岁就拿了‘柴赛’的第四名。”“对,还是在被工作人员放错曲闹乌龙的情况下,是24年来中国钢琴家在这个顶级赛事上取得的最好成绩。”在观众的热烈掌声和好奇议论中,第十六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获奖者、“网红”钢琴家安天旭登场。他演奏的是自己当年在“柴赛”上的“成名曲”、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舞台上,安天旭与乐团展开炫技式竞奏,灵动的手指、稳健的功力、超凡的技艺立刻征服了观众。“过瘾!交响乐就得来听现场,钢琴的叩击仿佛穿透肌肤、直抵心灵。”走出剧场,沈阳观众张浩杨仍难掩兴奋。而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拿到了安天旭签名的乐迷迫不及待地展示自己这次“追星”的成果,这场交响音乐会给他们心底留下的是永恒的音乐印记。近年来,我省交响乐演出市场日渐活跃,乐团与观众趣味互动等视频引发网友热情点赞,让人看到了交响乐亲近大众的无限可能。“过去总觉得交响乐听不懂、听不起,现在是听不够、听个遍!几年前我就关注了辽交‘永恒的经典’音乐会,票价也实惠,我们全家老小都爱看。指挥家邵恩、杨又青,钢琴家殷承宗,小提琴家陈曦,这些大艺术家的演出都看过,太值了!”和老伴儿一起带着小孙女来看演出的退休教师李女士表示。秉持惠民原则,“永恒的经典”交响音乐会持续推出30元惠民票和80至380元不等的多价位票,增强对听众的黏性吸引,释放高雅艺术的更大活力。在本次音乐会开演前,省文化中心和辽宁交响乐团通过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进行了演出曲目导赏,对曲目内容和风格进行通俗易懂的介绍。省音协秘书长刘蕾表示,该文化品牌的建立对于满足辽沈地区人民群众高层次文化需求、普及交响乐知识、巩固文化阵地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氛围很好,能感受到现场观众高涨的情绪!”受邀而来的音乐家对辽宁高雅艺术演出氛围和观众的高素质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当晚演出中,在观众的欢呼和掌声中,指挥家安东与钢琴家安天旭数次谢幕又数次返场,加演了《彩云追月》《皮黄》《茉莉花》《马刀舞曲》,音乐如行云流水注入心底,带给观众巨大的惊喜。高雅艺术再好,也不能孤芳自赏。辽宁歌剧院(辽宁交响乐团)副院长殷之声表示,以交响乐为代表的高雅艺术的发展,正是人们文化生活不断丰富、艺术欣赏能力不断提升的生动注脚,“我们将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向公众推广经典音乐作品,增加优质文化产品供给,营造更好的文化氛围。”记者:吴丹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