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彩辽宁
- “天鹅之城”涌动文旅春潮——解析辽宁省北票市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协同共进的现实路径3月15日至16日,2025年辽宁省“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宣传活动暨朝阳北票第三届天鹅节在北票市举行。“天鹅季”惠民促消费活动、地方特色民俗活动、招商引资推介会……让为期两天的北票第三届天鹅节火爆“出圈”,成为北票市向四方宾朋展示“天鹅之城”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新窗口、新平台。天鹅翩跹,生态北票;朝阳花开,大美辽宁。如今的北票市,生态环境逐年改善,越冬天鹅汇聚于此,产业发展觅得契机。经过多年的努力,北票市“天鹅之城”的品牌效应不断增强和释放,文旅产业发展迅速,收获了丰厚的生态红利。在北票市红村天鹅湾景区内,天鹅成群栖息。(摄影:张争鸣)改善生态环境“天鹅之城”扬名3月14日一大早,北票市护鸟志愿者李海峰与妻子王朝辉来到北票市南八家子乡红村天鹅湾景区,巡护迁徙在此的越冬天鹅。“自2016年以来,我和爱人就在这里尽自己的力量守护越冬天鹅,从一开始的几只越冬天鹅,增加到现在的近600多只越冬天鹅,规模逐年增大,这里已成为我国辽西地区最大的天鹅越冬栖息地。”李海峰高兴地说。天鹅常栖息于开阔的、水生植物繁茂的浅水水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每年的2月中下旬,天鹅开始离开繁殖地往南迁徙,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再返回越冬栖息地。北票市为何能成为天鹅越冬栖息地?这源于北票市在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北票方面持续的付出和努力。近年来,北票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广泛开展造林绿化工程,森林生态质量稳步提升,绿色空间逐步拓展,河湖湿地生态功能日益凸显,空气质量达“优”“良”天数比例显著增加,川州大地再现绿树成荫、碧水长流、蓝天常在的美好图景。2024年1月,北票市荣获了“中国天然氧吧”称号,成为辽西首个获此殊荣的地区。作为省内第三大水库和重要湿地,朝阳市白石水库湿地保护区自2011年监测到200多只天鹅以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群众保护意识的提高,迁徙候鸟数量逐年增加,约有10万余只迁徙候鸟在此停歇,其中雁鸭类3万余只、鸻鹬类1万余只、天鹅8000余只、其他迁徙候鸟3万多只。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黑鹳、东方白鹳、白鹤、丹顶鹤、大鸨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候鸟有大天鹅、小天鹅、灰鹤、白琵鹭、白额雁等十余种。河面上,天鹅悠然嬉戏,画面甜美。(摄影:查金辉)“为更好地保护天鹅等迁徙候鸟,我们积极推进湿地生态治理保护工作,科学打造天鹅湖生态景观区和东北亚候鸟迁徙路线中的重要栖息地、越冬地,让湿地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促进了湿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为天鹅等候鸟迁徙驻留创造了有利生态环境。”北票市林业和草原局局长李瑞鑫说。北票市坚持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工作原则,在候鸟迁徙期间,针对重点保护区域,开展巡护监测工作,保障候鸟正常迁徙。聘用临时管护人员,经专业培训后上岗,分区域、分路线进行巡护工作,控制非必要人员进出候鸟栖息区域,减少人与迁徙候鸟间的近距离接触。同时,还对迁徙候鸟驻留的重点区域,进行巡护监测,并设置固定的监控设施,全时监控迁徙候鸟的动态变化,发现体弱多病、受伤的迁徙候鸟,及时进行救护和救助。北票市构建较强的自我修复及稳定的生态系统,进一步改善白石水库湿地的周边生态环境,增强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围绕鸟类等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区、越冬地,特别是自然保护地、重要候鸟迁徙通道和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的鸟类集群区域,科学制定野外巡护工作方案,逐地落实巡护责任,做到巡护到位、看守到岗、责任到人。通过人工观察、远程视频监控、无人机和定点红外相机监控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追踪迁徙候鸟的动态,及时掌握迁徙候鸟的健康和迁徙信息。付出与努力,让北票的生态环境日新月异。如今,随着大天鹅蹁跹而来,原本的小山村变身天鹅湾,天鹅已成为北票一张亮丽的生态名片,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来此,北票市因此声名鹊起。天鹅展翅起舞。(摄影:查金辉)发展特色旅游品牌效应凸显3月15日一大早,北票市南八家子乡民宿经营者谢翠苹就把热腾腾的馒头、小米粥和几道小菜摆上餐桌。来自沈阳市的5名摄影爱好者身着单衣吃完早餐后,换上羽绒服拎着摄影器材直奔越冬天鹅栖息地。“这几年,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红村天鹅湾景区,在观赏天鹅之余,还品农家菜、住农家,这为我们带来很多致富的商机。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来红村观赏天鹅,感受大美北票的独特魅力。”谢翠苹说。近年来,北票市充分结合域内天鹅资源,坚持以天鹅为主线,积极推出县域文旅精品线路,通过举办天鹅节、天鹅湾年货大集、天鹅秀场等主题活动,促进区域旅游市场合作,打造天鹅观赏文旅名片。北票市积极发挥越冬天鹅栖息地优势,不断强化文旅基础设施建设,陆续建设天鹅湖景区湿地公园、“北票绿道”等配套项目。其中,“北票绿道”长约75公里,将天鹅湖、白石水库、凉水河湿地、桥群公园、山体公园、滨河路景区、大黑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景点串联起来,打通了北票全域旅游各个节点。同时,在北票市铁路公园沿线,打造了以天鹅、生态、化石、历史等元素为主题的82米长历史文化墙,为市民休闲和游客打卡提供了新去处。北票市积极结合地方特色,着力打造乡村特色餐饮民宿区,逐步提升红村天鹅湾等景区接待能力,不断提升游客观赏游览体验。在红村天鹅湾景区周边,陆续成立了大小民宿27家,房型齐全,环境优雅,而且每家民宿都提供往返朝阳机场、辽宁朝阳高铁站以及北票高铁站、景区的接送服务。同时,还为游客提供东北特色餐饮服务,满足游客的味蕾。在北票市红村天鹅湾文创商店前,游客争相购买天鹅文创产品。(摄影:查金辉)作为天鹅越冬的主要栖息地,北票市红村天鹅湾景区在保持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先后建成700延长米的观鸟栈道、234个车位的停车场、300平方米的餐厅、13间民宿、服务设施完善的游客中心、用于科普宣传的天鹅展馆和化石展馆,凸显东北民俗文化特色和乡村韵味。如今的红村天鹅湾,每年10月中旬到次年的3月中旬都会迎来观赏天鹅的高峰期,再配合独具特色的雾凇奇景,实现了单日接待游客人数最多达到4万余人。“听说辽宁北票这里举办以天鹅为主题的观鸟节庆活协,我就慕名而来了。”来自北京市的游客李先生说。李先生是一名观鸟爱好者,去过很多地方观赏候鸟,参加以候鸟为主题的节庆活动却是第一回。“北票的天鹅节让我印象深刻,没想到可以将东北地方特色与天鹅等候鸟相结合,给了我一种全新的体验。”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和观鸟爱好者来到北票观赏越冬天鹅,三年间,北票市连续举办了三届天鹅节庆活动,推出北票天鹅旅游文旅路线和文创产品,不断提升北票天鹅旅游的知名度,让北票这座“天鹅之城”的品牌效益逐年递增。为办好今年的天鹅节,北票市文旅部门提前开展节庆预热活动,利用天鹅IP资源,开展“花鸟源头·天鹅之城”主题摄影大赛、“天鹅季”惠民促消费等主题活动,引得域内外游客广泛关注。其中,他们开展的“天鹅陪你过大年”2025年天鹅季年货大集更是吸引了八方游客,在赏天鹅、逛大集中感受热气腾腾的“辽西年味儿”,同时也带火了当地民宿。今年天鹅节期间,北票市创新举办天鹅秀场活动,通过系列天鹅主题表演,给游客带去了全新体验,让游客在观赏越冬天鹅的同时,还体验到独特的天鹅文化,购买到各种地方特产,品尝到传统农家美食,欣赏到独具地域特色的非遗展演展示。“春到辽宁·天鹅有约”招商引资推介会更是借天鹅之名唱了一出圆满的“经济戏”,这里的优质资源和营商环境深深吸引了众多客商的目光。在这场让外界了解北票、爱上北票、投资北票,共享发展机遇、共创合作未来的重磅推介中,北票市诚意殷殷,客商和企业家们信心满满。记者:崔毅03/26
- 辽宁:盛放在“春天里”春潮涌动,辽沈大地生机勃发。3月24日,全省民营企业座谈会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10家民营企业负责人从经营发展实际出发,介绍情况、分析形势、展望未来,并为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出意见建议。省领导现场回应有关问题和建议,与大家深入交流。会场内气氛热烈,不时有掌声响起。民营企业是推动辽宁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的重要力量。但一段时间以来,辽宁民营经济在体量和质量上,都与发达地区存在着一定差距。企业好,产业好,辽宁才会好。近年来,省委勇于直面问题、不断破解难题,明确提出要尽快补齐民营经济这一发展短板。经过全省上下各级部门奋力进取,民营企业奋发图强,目前这块短板正在成长。几组数据是最佳佐证:2024年,辽宁省新登记民营经济经营主体73.9万户,实有511.6万户,增长3.2%,占全部经营主体总量的96.2%。规模以上私营企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4.1%,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1个百分点。外贸方面,2024年民营企业进出口额为3651.9亿元,增长2.7%,增速高于全省3.2个百分点,进出口额占全省进出口额的47.9%,是辽宁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步入新的春天,期盼创造更优成绩。此次座谈会,政企之间同心协力、同题共答、同向发力,进一步释放出省委、省政府一以贯之鼓励、支持、服务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鼓舞省内民营企业家坚定信心决心,做大做优做强。优环境强信心“面对未来,我信心满满,民营经济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春天。”座谈会结束后,辽宁东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文起东迫不及待地说出自身感受。与文起东一样,座谈会现场,“信心”是不少民营企业家的共同话题。信心之坚,源于环境之暖。民营经济是典型的“候鸟经济”,哪里发展环境好,企业就往哪里“飞”。近年来,辽宁省民营企业数量稳中有增,是全省上下为民营经济发展铺就坦途的最好印证。从政策方面来说,去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包括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加大要素支持力度、加强法治保障等六大方面26条。此后,省政府又出台了推动经济稳中求进“43条”、进一步推动经济以进促稳稳中提质“16条”、经济社会若干领域稳增长惠民生“27条”。这些政策举措靶向准、落点实、含金量高,让民营企业获得感满满。“近年来,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我们感触颇深。尤其是这些扶持政策能够快速落地,让我们感到特别欣慰,也更加坚定了发展信心。”座谈会上,营口新山鹰报警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中心说,营口新山鹰是威海广泰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消防产品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随着近年来公司在营口发展态势不断向好,集团已经确定了在营口加大投资,进一步扩大产能,占据更多市场份额。“今天的辽宁既有发展的‘速度’、产业的‘厚度’,也有创新的‘热度’、情感的‘温度’,是一方干事创业的沃土、成就梦想的福地。”沈阳无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苏文博说,无距科技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注于无人机飞行控制器、无人机整机及无人机大数据系统平台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成立至今,我们一直受到省、市、区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帮助,良好的发展环境让我们这些科技型企业有更多的精力去研发创新产品,从而实现更好发展。”苏文博说。话发展向未来若想为民企提供更优服务,就要与他们同频共振,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难,供企业之所需。人才引育,无疑是座谈会上企业家们最关注的内容之一。“汽车软件研发领域,需要‘懂汽车又懂软件’的复合型人才,希望高校开设汽车软件交叉学科,建立高校与企业人才培养的联合机制。”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裁孙键说。针对破解本地高校人才流失的问题,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本宏表示,建议通过“订单式”校企合作,强化本地人才培养,对毕业后签约留用率达标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对学生给予留省奖学金。座谈会之初,有关部门对辽宁省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若干政策进行解读,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也是会议的一大主题。锦州阳光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谭鑫建议金融机构保障企业贷款存量,不抽贷、不压贷,还希望省委、省政府开发多样化供应链融资产品,缓解企业原材料采购资金压力。作为成立于2021年的年轻企业,觅视科技(大连)有限公司面临农业科技项目研发周期长、投入大的困难。发言中,董事长王建军恳请相关部门能依据《关于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中“创新农业科技金融产品”部分内容,定向支持农业科技项目。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创新”更是大家讨论中绕不开的话题。众多民营企业家表示,将继续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力度,也期冀辽宁能在推进政策落地、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推进产业链协同发展、破解科技创新产品市场准入难等方面持续加力。发展民营经济不是一蹴而就的,常态化与企业沟通交流,是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党的二十大以来,辽宁省先后4次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对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作出系统部署。2024年,省发展改革委还创新开展系列民营经济茶叙活动,及时转办民企诉求、密切跟踪办理结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敦诚介绍,未来,将进一步完善常态化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机制,提高民营经济茶叙会召开频次,扩展参会企业行业领域,破解民营企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振市场信心,形成政企双向奔赴、同向发力的良好局面。三月的辽沈大地,正是春意萌动、百花竞放的好时节。沐浴在春光之下,辽宁民营经济必将迎来新一轮发展的春天。记者:赵婷婷刘璐03/26
- 【最辽宁·景】海洋牧场初春,位于大连金普新区大李家的棒棰岛海参原种海洋牧场依旧繁忙。海洋牧场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海底的海参在孕育成长,养殖工人在海面繁忙工作,构成了一幅幅和谐的美丽画卷。记者:朴峰03/25
- 【最辽宁·景】迎春花开2025年3月20日,春分。随着气温的明显回升,大连市甘井子公园路边的迎春花在枝头悄然绽放。迎春花虽小,却让人欣喜。一朵朵小黄花成了“报春使者”。迎春花开,意味着辽宁百花齐放的春天开始了。记者:刘德斌03/25
- 辽宁省沈阳市:春天书香浓 阅读正当时(图片摄于辽宁省图书馆)早春,沈阳的室外依然体感寒冷。中小学生们到图书馆阅读和预习功课是一个收敛心性、提早进入学习状态的好办法;不只是学生们,一些中老年“书虫”们也都纷纷走进图书馆,选好自己钟爱的图书,在温暖静谧的阅览室中潜心读书,尽情享受书韵飘香的美好时光。记者:杨靖岫03/24
- 辽宁:创新驱动 集群成势图为通用技术集团大连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加工中心事业部装配车间。近年来,我省扎实推进产业集群建设,去年底沈大工业母机集群入选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通用技术集团大连机床有限责任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强化市场开拓,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今年1月实现新签合同额突破亿元。记者:查金辉03/24
- 【最辽宁·景】碧水展画卷3月18日,早春的沈阳浑河西峡谷生态公园呈现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画卷。从高处俯瞰,弯曲的浑河碧水犹如一条璀璨的玉带,横贯东西,为大地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记者:赵敬东03/21
- 【最辽宁·景】“风光”无限好在营口鲅鱼圈东部山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东北电力第二工程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忙碌地安装风力发电设备,一幅人与自然、科技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画卷徐徐铺展。(摄影:康广义)巨大的风力发电机宛如钢铁巨人屹立于天地之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工人认真检查每一个细节,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03/21
- 【最辽宁·景】反嘴鹬的春天春光明媚,海风轻拂。盘锦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数千只黑白相间的反嘴鹬在辽河入海口附近滩涂休憩、觅食,起飞时铺天盖地,蔚为壮观。反嘴鹬对环境特别“挑剔”,是评估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重要指示物种。记者:杨靖岫03/20
- 大连复壮1400岁银杏树安波千年银杏树秋天时枝繁叶茂。受访单位供图1400多年的古树长啥样?走进大连市普兰店区安波街道金鸡村,这棵被誉为“辽南之最”的银杏树,高达30米,树干周长约7米,4个壮汉手牵手才能合围。庞大的树冠好似一把巨伞,村民介绍,夏天时它的遮阴面积足有九分地。然而,在它庞大的树冠下,树身有多处空洞,局部出现腐朽,敲击树干,传来闷哑的回响。今年3月,中央安排的8万元专项资金将为它复壮,这棵饱经千年风雨洗礼的古树即将重新焕发生机。“为古树复壮,如同救助年迈老人,技术手段一定要系统、科学,避免下‘猛药’。”3月11日,大连市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组来到金鸡村,对古树进行全面“体检”,并现场“会诊”,力求制定出最完善的复壮技术方案。3年前一场冻雨压断了古树一根成人腰粗的枯枝,村民们一度很担心这棵千年银杏树的健康。2023年,中央财政首次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地方抢救复壮古树名木。2024年9月,大连市自然资源局制定《大连市2025年度古树名木抢修复壮项目实施方案》,围绕这棵千年银杏树,成功申请到复壮资金。工作组专家认为,复壮古树,当务之急是清理枯枝,对树洞进行消毒、杀菌、排水及洞壁防腐修补是关键步骤。同时,要将古树周边现有的硬质铺装路面更换为通气透水的材料,增强土壤的透气性,让古树更好地从大地汲取养分。“水肥调控、病虫害防治也要及时跟上。”专家补充道。看着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组专家细致研究复壮技术方案,村民们喜上眉梢。年过花甲的村民沙延安手扶古树提高嗓门,讲述着这棵古树的“特异功能”:“这树预测气象准得很!”从他记事起,这棵古树就像一位“气象先知”,默默指导着村民们的生产生活。每年深秋,只要树叶一夜落尽,就预示着霜冻即将来临,村民们便会不约而同地抢收白菜。在金鸡村,躺在树下听长辈讲古树的传说,是村民共同的童年记忆。这棵千年银杏树在他们心中如一部活着的族谱,承载着全村人世世代代的情感。更让村民感到自豪的是,近年来,随着这棵古树的名气越来越大,它与安波温泉一道,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着省内外的众多游客,小山村也因此热闹起来。记者:于雅坤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