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 “夜经济”点亮沈阳城市夜色
    夏夜的沈阳彩电塔夜市唇齿留香的独特小吃让人目不暇接。流光溢彩的中街步行街。歇马夜市成为年轻人的“打卡”地。游客在游船上欣赏浑河夜色。鲁美文创集市体验独特工艺之美。头条胡同里滋味街。“食字街口青年艺术生活节”领潮高阶市集文化新生活。夜晚,给了人更多放松和享受的机会。如果有个航拍器,可以透过镜头看到这座城市夜晚最明亮最热闹的地方,你猜沈城最美丽的夜景,会在哪里?是最具烟火气的美食街?是时尚热闹的文创市集?还是光影十色的夜晚喷泉?……炎夏里的沈阳,白天的闷热退却,晚风送来清凉,各具特色的夜市此时点亮了灯火,把人们从家中“呼唤”出来,或享美食,或淘美物,或赏美景,这座城市的夜晚渐渐变得热闹了起来。沈城的夏夜,让人幸福……这座城市的夏夜动感十足7月14日周三晚6时,吃过晚饭后,李明和儿子带着足球来到离家不远的北塔公园。这里有个小型足球场,每天晚上他都会带儿子来踢场小型足球赛。此时这里已有很多人,跳舞、健步走、打篮球,各式体育锻炼活动丰富多彩。夏日的夜晚,健身运动成为很多沈阳人消夏首选。于是,华灯初上时,浑河岸边、北陵门前、公园广场……这些地方随处可见散步纳凉、健身夜跑的人。夏日晚间的各大运动场所,游泳、打球、健身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人们用运动的方式,舒缓工作一整天的辛劳。这座城市的夏夜五光十色去年夏天,在浑南中央公园炫彩音乐喷泉的首秀深受欢迎,吸引了很多夜晚出门休闲娱乐的市民。今年,随着夏天到来,炫彩音乐喷泉又回归啦!这样美好的夜晚,总要去浑河边吹吹晚风,看看炫彩的喷泉,逛逛中央公园夜市,感受一下浑河之夏的快乐。景观、演艺、美食等丰富多彩的夜间娱乐项目,使这里的人气居高不下。炫彩音乐喷泉再度点亮沈城夏日夜空,将科技与休闲、娱乐等业态相融合,打造沈阳夏日特色夜经济。这座城市的夏夜闲适安静刚过去的周末夜晚,一场别具特色的沉浸式诗歌诵读会在铁西奉天工场城市书房拉开帷幕。一些来自大学校园的青年们现场诵读、沉浸式演出互动,吸引了很多市民前来观看。这也是铁西区消夏季全民读书季系列活动之一。吃过晚饭,走进冷气十足的书店,点杯咖啡,静静看本好书,成为很多人夜晚最喜欢的休闲方式。还有一些书店会在夏夜举办读书分享会、心理讲座、文化沙龙等主题丰富的文化活动来吸引更多人在晚上走进书店。在繁忙的生活中寻一处休息身心,这里便是最好的栖息之地。“夜经济”为沈阳增添了书香,入夜寻书,成为很多人的新选择。当城市进入夜晚,书店也成为点缀夜晚的灯火。这座城市的夏夜飘香四溢兴顺夜市、歇马夜市、彩塔美食……这个夏天,伴随着人潮,沈城的各大夜市悄然兴起。美食、啤酒、文创、服饰应有尽有,成为夜晚城市独特的风景。不同于一般的餐饮,夜市的美食,是一个小小的窗口,让人们有机会放松休闲下来,谈天、吃喝相处愉快。也让很多来沈的外地人通过地域特色美食,最快切入“本地生活频道”,给他们留下美好记忆。7月2日,位于沈阳东中街的“食字街口”市集燃夏开市。手冲浓香的咖啡、香甜美味的烤奶酪、寄叙着人间烟火的青梅酒肆等30余家网红美食现身市集,带来2021夏日百味,把夏夜的温柔化作美食,便是夜市里专属的新鲜味蕾。美食美酒,烤串啤酒,都是沈阳人夏日夜晚不可或缺的幸福滋味。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随着“夜经济”的热度与日俱增,这座城市的夜色,越来越美丽……(记者王晓婷/文张文魁/摄)
    07/16
  • 沈阳故宫开放范围将大幅扩大
    “目前,沈阳故宫实现了100%开放。未来,沈阳故宫博物馆的开放范围将扩大到汗王宫遗址、东北电信管理处旧址、满铁奉天公所旧址、同泽俱乐部旧址,陆续建成的特色专题馆,将进一步展示沈阳故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7月12日,沈阳故宫博物馆馆长李声能对外公布了沈阳故宫开放范围扩大的消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刘海搏/文本组图片主任记者李浩/摄扩大开放范围将建4个新馆沈阳故宫是中国仅存的两大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有近400年历史。多年来,沈阳故宫一直积极保护、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近期,沈阳故宫正在筹建专题馆,将汗王宫遗址建成沈阳故宫汗王宫遗址博物馆、东北电信管理处旧址建成家具陈设博物馆、满铁奉天公所旧址建成清代宫廷艺术馆、同泽俱乐部旧址建成沈阳故宫近现代艺术馆。通过几个分馆的建设,把沈阳故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物资源更好地利用起来,让文物“活起来”,让观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未来,沈阳故宫将通过系列博物馆的建设,构架对外开放的新高地、新平台,让沈阳故宫的历史文化走进沈阳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角落。”李声能表示。依托丰富馆藏建成特色专题馆扩大开放范围后,沈阳故宫将与现在有何不同?记者采访了解到,通过规划,沈阳故宫本馆将以展示宫殿建筑群为主,主要展示清代皇家礼仪、宫廷文化,让观众走进世界文化遗产,看到世界文化遗产和宫廷生活的原貌。分馆则依托沈阳故宫丰富馆藏,让新建的馆各具特色。“汗王宫”是努尔哈赤的居所,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未来将依托盛京皇城建设,让汗王宫遗址发挥文化魅力和历史价值。沈阳故宫馆藏丰富的近现代艺术大家作品,将这些作品放在建于民国时期的同泽俱乐部内展览,展馆和展品可谓相得益彰。同泽俱乐部建成为沈阳故宫近现代艺术馆后,沈阳故宫艺术交流中心也将落在此处。未来,这里将成为集展示、文创、交流于一体的平台。通过这些特色专题馆,把沈阳故宫的价值有效地发挥出来,历史文化传播出去,打造文化影响力和文化品牌。家具陈设馆预计9月开放就在大清门对面沈阳故宫大清门正对面,就是东北电信管理处旧址,2016年被确定为沈阳市第三批历史建筑,建筑外挂着由沈阳市政府颁发的牌匾,上面写着建筑的基本介绍:1930年建设,原为张学良主持建设的东北电信管理处办公用房,砖混结构,木质歇山屋顶。7月12日为周一,沈阳故宫闭馆,当天仍有很多游客在东北电信管理处旧址外拍照留念。李声能介绍,预计今年9月,观众就可以到该建筑内参观了。凭借着在沈阳故宫大清门对面这一优越的地理位置,东北电信管理处旧址将集中展出沈阳故宫的珍贵家具,观众在本馆看到宫廷建筑原貌后,就可以到对面的家具陈设博物馆参观皇帝、皇后的生活空间。将被改建成为清代宫廷艺术馆的满铁奉天公所旧址,计划今年修缮,明年对公众开放。
    07/15
  • 凌源:百合花开绽新颜 产业振兴路更宽
    ①②③④⑤⑥①第三届中国凌源百合节暨第七届中国百合日开幕式现场。②游人在百合花海留下最美瞬间。③花卉新品种集中展示区让参观者流连忘返。④优雅的花海模特秀展演。⑤花卉产业已成为凌源农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⑥游人在花海里畅游。7月4日,第三届中国凌源百合节暨第七届中国百合日在凌源市开幕。来自全国花卉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齐聚凌源,畅游百合花海,与游客共享百合盛会。本届百合节由凌源市委、市政府主办,通过举办花艺大赛、花海展示、新品亮相、品牌发布、产业论坛等活动,聚焦数字赋能、品牌提升等多个议题,铺就花卉产业振兴发展之路。凌源素有“中国百合第一县”“北方花都”的称号,有60多年花卉种植历史,年产鲜切花3.8亿枝,十几个系列100多个品种,凌源百合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尤其今年,鲜切花价格创历史新高。品牌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引擎和抓手。7月4日,凌源市委、市政府携手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召开“凌源百合”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会。与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花农、媒体等共同见证“凌源百合”品牌首发。凌源百合LOGO与包装物初次亮相。“凌源百合”作为凌源六大区域公用品牌之一,通过媒体向全世界直播“凌源百合”品牌发布全过程。凌源百合品牌发布会的召开标志凌源花卉产业开启“品牌时代”。搭建科技创新平台,赋能花卉产业发展。在第三届中国凌源百合节期间,召开了辽宁凌源花卉产业产学研联盟成立大会。科技部、省科技厅、朝阳市、凌源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农学院、云南农业大学、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花卉企业代表、花农等共同参加。在此次会议上,以天采数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主的凌源花卉产业联盟宣告成立。凌源花卉产业联盟以技术创新需求为纽带、以契约关系为保障,由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有效整合行业产、学、研各方资源,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共同研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标准、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实现协同合作,推动创新,共赢共荣。凌源市以联盟成立为契机,加大花卉品种筛选与技术改良的研发,推动花卉相关技术产学研用协同发展,为我省花卉产业全链条、全要素融通式发展做示范、树样板。当前,数字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国家“十四五”规划吹响了发展数字化的号角,2021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数字辽宁、智造强省”的远大目标,围绕数字化形成了一系列新思路、新政策、新目标和新任务,数字农业、智慧农业摆上重要议程。凌源百合在当前基础上想要追求更高更优的发展,数字化是必由之路。新时代下数字技术如何赋能花卉产业发展?在第三届中国凌源百合节期间,以“数字赋能凌源花卉产业”为主题,在“凌源百合品牌发布会”环节推出“数字百合计划”。该计划拟用三年到五年的时间,构建一库一张图、一端一中心,实现百合生产信息化、管理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提升管理服务数字化水平,提高百合数字经济比重50%以上。“数字百合计划”的实施,有利于凌源建立起百合产业发展的新竞争优势,凌源百合会实现可追溯、可视化和动态数据即时呈现,结合生产技术的革新,百合产业将逐步迈向高品质和标准化。最终,凌源百合产业将以百合数字化为基础,以“凌源百合”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为引领,打通产业链各环节,以消费需求和发展趋势为动力,建立基于信用体系的订单订制模式,倒逼生产环节提档升级,实现百合产业发展的现代化。链接凌源花卉产业发展史凌源市花卉产业发展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上世纪50年代,我国园林规划设计和球宿根花卉的奠基人章守玉依托凌源独特的气候、土壤、水质等自然条件,带领沈阳农学院(现沈阳农业大学)的教师、学生组建了唐菖蒲种球和切花品种的选育及示范种植,为凌源球宿根花卉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凌源农户为广东客商繁育生产唐菖蒲种球获得成功,智慧勤劳的凌源农民寻找到了产业发展的新商机,引发出“蝴蝶效应”,日子开始发生了变化,由种田种菜逐渐向种花转变,在北方率先开创了球根类花卉生产的新模式,推动凌源花卉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上世纪80年代,在凌源市委、市政府主导下,凌源市引入推广了许多花卉新品种、新技术,实现了规模化种球繁育和切花生产。在花卉生产种植过程中,凌源花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较高种植水平,凌源切花的品质也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为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供应唐菖蒲鲜切花近40万枝。在进口种球价格较高的时候,凌源花农为了节约成本,通过不断摸索,掌握了一套成熟的多茬花生产技术,曾经有花农创造了一个种球生产出10茬花的纪录。上世纪90年代以来,凌源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将发展设施农业作为脱贫致富首选项目的工作思路,强力推进,开创了凌源球根类花卉设施生产的新模式,设施花卉生产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凌源市陆续引进种植了亚洲百合、东方百合、郁金香等球根花卉新品种。同时,不断强化科技研发,与中国花卉协会球根分会联合建立了国家级中国百合研发中心,并与中国科学院植物所、云南省农科院、辽宁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联合和产学研合作,选育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东方百合优良品种——“金箔”“迎春”“成斑特”“桔女郎”等新品种10个,已经进入小规模试种阶段,凌源市成为国内极少数具有花卉种球国产化研繁能力的地区。2001年,凌源市建设了占地142亩的花卉交易市场。现在,市场鲜切花日均交易量60余万枝,最高达200万枝,花卉市场的鲜切花、种球等花卉行业年产值达40亿元,发展为北方最大的产地球根类花卉交易市场,带动了周边地区花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金地园艺、克劳沃、阳光贝尔等十余个全国知名的花卉公司均在此设立了办事机构,从事花卉、种球交易及花卉服务。市场与中国国际旅游航空公司签订花卉运输协议,使凌源市生产的鲜切花通过快速便捷的运输方式当天可到达全国各地。目前,凌源市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球根类鲜切花生产基地和亚洲百合、唐菖蒲种球繁育基地,被誉为“北方花都”。全市花卉生产面积2.5万亩,年产鲜切花3.8亿枝,种球0.5亿粒,品种包括东方百合、郁金香、唐菖蒲、菊花等十几个系列100多个品种。花卉生产形成了温室与裸地生产相结合,鲜切花生产与种球繁育配套发展的新格局,实现了周年生产、四季供应,凌源市东方百合产销量已占全国30%的份额,郁金香产销量占全国60%的份额,成为省政府确定的“一县一业”重点扶持产业。(记者张旭采写特约记者仇一军摄)
    07/15
  • 献礼百年品书香 辽宁出版集团将亮相济南书博会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以“致敬建党百年阅享盛世书香”为主题的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将于7月15日在济南开幕。辽宁出版集团携旗下辽宁人民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等11家出版机构上千种重点图书亮相展会。集团以一大批献礼建党百年的主题出版力作、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图书、优秀原创出版品牌、畅销常销出版物组成强大阵容,将高质量融合发展的丰硕成果展现给广大读者,为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营造浓厚氛围。辽宁出版集团供图辽宁出版集团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传播通考》《马克思列宁主义源头活水论:时代观、国家观、社会主义观》等系列著作从世界历史的广阔视角,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对诠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源头”与现实意义。《国家宣言丛书》从中国战略、中国智慧、中国自信、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五个方面来思考把握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东北振兴研究丛书》助力优化国家区域发展格局,为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助力和参鉴。辽宁出版集团供图集团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立足党史研究出精品,充分展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红色经典连环画”系列以连环画的形式形象生动地记录东北地区解放战争、工业建设、农业建设、抗美援朝的全过程。《东北画报影印集》真实地再现东北解放战争至东北全境解放恢复经济建设的历史画卷。《旗帜——共产党人在辽宁》《辽宁抗日英烈传》《中国共产党辽宁历史简明读本》等从不同侧面展现共产党领导下的辽宁军民浴血奋战的光辉历程和重要贡献。《世纪芳华·辽宁颂》以辽宁籍优秀作家的精品力作,讴歌辽宁在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进程中的家国情怀与奋斗精神。《各族人民心向党》展示了建国初期各少数民族人民敬献礼品近300件,生动再现各族人民心向党的动人情景。《红军长征史:青少年图文版》以生动笔触对长征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翔实解读。《从延安出发:开国少将张学思夫人谢雪萍口述历史》实现纸书与音频书互动,系统、完整地叙述了张学思与封建大家庭决裂的思想进步过程以及他和他的战友们在冀中根据地经历的震撼人心的抗战往事。在建党百年的时代坐标上,集团将继续以深耕出版主业、贡献文化力量为前进方位,充分发挥文化传播主渠道作用,向广大读者提供丰富、新颖、贴心的阅读服务,将进一步坚守初心、担负使命,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助力添彩。
    07/15
  • 辽宁朝阳市双塔区桃花吐镇:荷花绽放 乡村如画
    近年来,辽宁省各地农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有效改善了乡村环境,助力乡村振兴。7月10日,在朝阳市双塔区桃花吐镇小桃村“桃花源”,十几亩荷花尽情绽放,让游人流连忘返。
    07/14
  • 辽宁沈阳:多种产业融合 助推乡村振兴
    7月12日,空中俯瞰沈阳市沈北新区石佛寺街道,村落依山傍水,农田生机勃勃,美景如画。近年来,石佛寺街道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以打造美丽乡村为契机,通过实施产业扶持、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程,形成以优质稻米和现代化养殖为支柱产业、七星山旅游开发为重点项目的多种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实现生态美、百姓富。
    07/14
  • 辽宁五点发力为2800万亩黑土地“加油”
      日前,中国科学院发布《东北黑土地白皮书(2020)》,这是我国首次发布黑土地白皮书,明确从构建黑土地科技创新基础科技平台、建立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体系、打造黑土地保护科技攻关样板、完善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技术标准体系、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参与全球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治理五方面着手,用好养好“耕地中的大熊猫”。至此,我省2800万亩典型黑土区的保护利用模式,有了更为全面权威的技术支撑。  白皮书显示,我国东北黑土地总面积109万平方千米,其中典型黑土地耕地面积1853.33万公顷,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我省典型黑土区主要分布在辽河平原区和东部低山丘陵区,但因长期过度开发利用、气候变化等诸多因素影响,出现不同程度退化,导致黑土地“变瘦、变薄、变硬”。  我省2015年开始启动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并在近几年逐步扩大试点范围,针对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将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轮作培肥、深松深翻等技术措施组装配套,形成两大类5个黑土地保护利用综合技术模式,为黑土地“加油”。今年,我省还将持续推进黑土地保护利用,综合运用工程、农艺、农机、生物等多种措施,建立300万亩黑土地保护利用示范区,将黑土地保护利用工作覆盖到全部17个典型黑土县(市)区。通过为黑土地补养分,进而为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提供支撑。  此次发布的白皮书是中国科学院基于40多年对黑土地的研究成果,并融汇国家相关部委的调研数据以及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科研资料形成,既是对东北黑土地基础数据的归纳总结,又是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已有科技成果的凝练,对下一步我省黑土地保护利用乃至稳定粮食产量等,具有重要作用。
    07/13
  • 口袋公园让城市更有温度
      “口袋公园”满足了居民生活休憩的需要,增加了休闲活动场地。  孩子们在绿荫环绕的“口袋公园”里嬉戏。  “口袋公园”建设小巧精美的绿色休憩空间。  在“口袋公园”里纳凉、休闲、放松的市民随处可见。  “口袋公园”让居民转角遇到绿。  小而美、小而精的“口袋公园”。  夏日沈阳,微风拂过,树枝沙沙作响,漫步在大街小巷,如同走进一幅幅徐徐展开的美丽画卷,街头拐弯处的“口袋公园”修建得别致精巧,公园里柳条吐绿暗香袭人,走在整洁的红砖路,你会挽着我的衣袖,我则把诗意揣进裤兜。  推窗见绿、出门进园,转角就能遇见美,这对沈城市民来说已不再是一种奢望。今年以来,沈阳加快从“城市中建公园”到“公园中建城市”的转变,在“口袋公园”建设上,按照拆墙透绿、园街一体的设计理念,促进绿地空间与体育文化设施的有机融合。  “口袋公园”首批300个接近完工  种上花草,加了凳子,铺设整齐的花砖、大大小小的花坛、曲曲绕绕的石板小路……家门口的“口袋公园”让居民们惊喜连连,幸福感大增。  今年,沈阳提出“以绿荫城”的城市精细化管理目标,计划新建改造1000个“口袋公园”。为加快建设速度,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安排专人进驻施工现场,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全市的努力下,首批开建的300个“口袋公园”在六月底全部完成,其中“迎宾馆”“会客之仪”“老龙口”“陵园街”“智乐”等200多个“口袋公园”更是已建成投入使用。  “口袋公园”装着满满幸福  “口袋公园”是城市景观的配角,但从市民角度来看,却是城市生活的主角。“我在这个小公园里认识了很多朋友,只要天气好,大伙儿就不约而同地到这散散步、说说话。这绿化好、环境好,我们真是打心眼儿里喜欢。”在沈河区三纬路与北三经街交汇处,过去普通的绿地上演“变形记”,摇身变成了花木繁盛、幽静雅致的口袋公园——迎宾馆公园。作为公园的“常客”,64岁的王媛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无独有偶。位于东边城街老龙口酒厂门前老龙口公园,这里原本是铁路旁的空地。这次“口袋公园”的增设,为这里增添了不少亮色,也为周围的居民来带了很多便利。“这小公园最讨喜的就是离家近、绿化好。别看小,每天来的人可不少,白天大伙儿溜达累了,就来这坐一坐、唠唠嗑;晚上更是闲不着,带孩子玩儿的、跳舞的,可热闹了。”一位市民说道,虽然老城区地方小,但“口袋公园”意境好,已经成为附近居民平日里主要的室外活动场所。  “口袋公园”满溢文化味儿  就像一片小小的绿洲,“口袋公园”让城市更有温度。在不断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的同时,各区在建设“口袋公园”时还注重突出本地特色,将城市的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赋予其更多的文化内涵。一方面,让文化得以传承,使记忆得以延续;另一方面,对外充分展示城市风貌,打造亮丽城市名片。  沈阳首批建设的300个“口袋公园”,“一园一规”、因地制宜地进行科学规划,大到3500平方米公园的修建,小到16平方米街角公园的设计,处处体现设计者的匠心。日前,记者在走访中看到,老龙口铁路公园利用铁路文化景观墙表现城市的厚重历史,以情景小品彰显现代沈阳人的文化特质,借助废弃的铁轨留住城市的记忆。“会客之仪”公园意向性地表达了大东门和东门戏台、精神堡垒。还有,位于陵园街西侧蒲河南岸的智乐运动公园,将健康生活与运动休闲融入到生态蒲河脉络里……  推窗见绿,出门提脚就能进公园,看花唱曲遛弯儿,怎么高兴怎么来。“口袋公园”不仅让居民过上了鸟语花香的诗意生活,更成为邻居街坊交流的为纽带,原本彼此不熟悉的人,也聊得热火朝天,生活的节奏也悄然改变。(记者于海/文高级记者张文魁/摄)
    07/13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画作品展”在沈阳同泽美术馆开幕
    人民网沈阳7月11日电(刘珺、周颂雪)7月10日,由辽宁省政府参事室、辽宁省文史研究馆同中国同泽书画研究院联合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画作品展”在沈阳市沈河区盾安益田假日世界5楼中国同泽美术馆开幕。开幕式由中国同泽书画研究院秘书长、中国同泽美术馆馆长赵峰主持。本次展览共展出辽宁省政府参事、辽宁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及中国同泽书画研究院书画家50余人创作的100幅作品。出席今天开幕式的有辽宁省政府参事室、辽宁省政府研究室相关同志,以及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辽宁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彭定安老师,中国同泽书画研究院终身名誉院长、辽宁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赵华胜老师等著名文化学者、艺术家及艺术爱好者200余人。辽宁省政府参事室专职副主任、辽宁省文史研究馆专职副馆长胡嵩同志在开幕仪式上致辞,对此次展览给予了高度肯定。据悉,本次展览免费对外,活动截止到7月17日。
    07/13
  • 辽宁通过数字赋能促进工业振兴—— 科技创新,激发智造新动力
    车行至沈阳中街步行街,打开美行停车小程序,附近停车场的距离、剩余车位等信息一目了然。“找车位不再凭运气。”沈阳美行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赵永茂说,“依托大数据和物联网设备,不仅能实现闲置车位共享,还可为城市综合管理提供参考。”“数字蝶变、智造升级”的图景,正在辽宁渐次展现。以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为突破口,辽宁通过数字赋能、科技添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工业振兴。智能化改造,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一条特别的产品线——智能设备和医疗影像数据服务。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它可通过远程医疗、云平台、数据处理分析等,赋能医疗服务。“这个产品,集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和专家库、诊疗方案库于一体,对于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院诊疗能力意义重大。”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说,“信息技术变革,让数字赋能传统产业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作为工业大省,辽宁具备丰富的产业数字化场景资源和数据资源优势。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辽宁着力做好“三篇文章”:装备制造等“老字号”产业重点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建设智能工厂、智能车间;石化、冶金等“原字号”产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提升企业设备远程运维、工艺改进;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字号”产业做好场景资源和数据资源开放,培育壮大数字产业集群。近3年来,辽宁已有109个智能制造重点项目建设完成。通过智能化改造,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1.2%,运营成本平均降低15.6%。“今年,省财政安排20.8亿元‘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专项资金,将推动1万户工业企业上云,打造300个以上应用场景。”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度融合,推动创新要素集聚今年3月,由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大连理工大学、锐创理工科技(大连)有限公司等高校和企业,成立了“辽宁华锐重工智能成套装备产学研联盟”,承担辽宁首批“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中的“智能化料场关键技术及其核心设备”研发。把科技创新作为振兴发展的战略支撑,辽宁围绕24条重点产业链,布局31个重点创新链,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助力创新要素向创新主体集聚,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重大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目前,辽宁已公布了首批200个产学研联盟名单和173项“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科技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根基,也是留住人才的根基。”面对来自省外的投资邀请,沈阳无距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苏文博选择留在辽宁。经过几年发展,公司研发的单旋翼无人机控制系统已达到较高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苏文博说,当地政府给予贷款贴息支持,在研发项目、员工子女教育等方面也有资金、政策支持,增强了企业发展信心和吸引力。目前,公司有员工200余人,研发人员占比61%,硕士、博士占比超过60%。2020年,辽宁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08家。今年一季度,全省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2%。转型升级,加速产业化进程首艘氢燃料电池样船下水实验,首批4座加氢站陆续建设运营,60台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投入运营……在大连,氢能产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大连较为完整的石化产业可提供大量工业副产氢,具备氢能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大连市市长陈绍旺表示,作为零碳排放的清洁能源,氢能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任务目标具有战略意义。大连把发展氢能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加速关键环节和领域产业化进程,逐渐形成了以国产自主技术路线为支撑的相对完整的氢能产业链条。强基础、扬优势,辽宁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结合当地实际,突出抓好高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精细化工、新材料等优势产业,超前布局第三代半导体、量子科技、储能材料等未来产业,努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以“数字经济”模块为中心延伸出物联网、大数据等6个维度,再按图索骥显示出企业综合排名……屏幕前,辽宁省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管委会投资促进局局长李志波告诉记者,“谋划数字经济项目,这张产业链全景图谱解决了我们从哪里入手的问题。”在打造“辽宁生命健康数字平台”时,蓝卡健康集团需要采购安全性高的节点服务器。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管委会主任董峰了解情况后,邀请蓝卡健康集团董事长共赴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洽谈。“这样的服务和撮合招商模式,让我们决定将龙芯高性能云计算中心放在沈抚示范区。”龙芯中科董事长胡伟武表示,“相信在辽宁可以拓展更多用户资源和行业应用场景。”“工业是辽宁的命脉,辽宁振兴首先要工业振兴。”辽宁省委书记张国清说,“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要把维护‘五大安全’这个政治使命、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有机结合起来,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辽宁振兴,以辽宁振兴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