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 锦州全国重点文物之西边屯长城1号敌台
    西边屯长城1号敌台又称翠岩墩台,它坐落在风光秀丽的翠岩山上,东距锦州市区16公里,锦朝公路北侧,与辽西地区较为知名的翠岩山寺毗邻。西边屯长城1号敌台翠岩墩台(西边屯长城1号敌台)始建于明代正统七年(1442年),为青砖垒砌的实心敌台。呈四方形,高9米,底宽9.7米,顶宽9米。墙体由底向上内收,平顶未见垛口。青砖为一顺一横逐层向上砌筑。墙体内用青砖错缝平铺,层层向上填实。每面墙体底部都有4个楔形通气孔,每个孔高13厘米,宽17厘米,进深60厘米。墩台基石用三层宽厚相同,长短不同的花岗岩条石砌筑而成。石条宽、厚均为35厘米,长110厘米—280厘米不等。每侧墙基向外都有宽约4米的青石垒砌的高台,东西两侧高台外,皆依山而建绵延数公里的辽东长城墙体,墙体大部分已坍塌,但基础仍十分清晰。翠岩墩台翠岩墩台(西边屯长城1号敌台)是我国著名的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锦州市唯一一座现存较好的青砖垒砌实心方形敌台,它为研究我国明代长城的起始点和辽东长城的走向,以及中国古代军事防御体系、明王朝与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间边贸关系都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08/18
  • 辽宁:以数字化倒逼改革
    打造数字政府,是企业所盼、百姓所愿。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技术革新的过程,实质上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会强调,数字化时代,各方面对数字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以数字化倒逼改革,以数字化来打破既有利益格局,让政府服务更有效率,让社会治理更加精准。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将数字化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确保真落实、早见效。近年来,随着数字辽宁建设的加速推进,我省在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上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市场主体明显感受到了办事“速度”在加快、“温度”在提升。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地区与地区、部门与部门间还存在“不对话”“不统一”“不共享”的现象,如有的部门和地区只是将线下审批表格简单地拿到线上填写,追求“物理移植”忽视“化学反应”,等等。这些都要引起高度重视,尽快加以解决。要以“一网通办”倒逼政府流程再造。数字化改革的广度和深度,很大程度上在于数据源的精准性和标准化。在加快推进“一网通办”的过程中,要加强地区与地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努力推动信息源的标准统一、资源共享。要着力把政务服务数据都归集到一个功能性平台上。这个过程中,需要省直部门全面梳理本系统审批事项,清理多部门、多层级的重复审批,确保标准一致、流程一致,为归集政务数据做好底活、打牢基础。要继续完善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使更多事项能够“网上办”“一次办”。各地区也要加强自建系统与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深度对接,实现“统一受理、统一办结”。要以“一网统管”倒逼社会治理创新。数字化技术,为我们更有效解决社会治理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提供了可能,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确实也看到了效果,尝到了甜头。但目前看,我们尚处于起步阶段,各地区、各部门政务网络统筹程度还存在差距,主要是缺乏协同。这需要我们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通城市部件、视频监控、行业监管等数据壁垒,提高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我省交通、水利、城市基础设施较好,具备了实现更好智能化的可能,要认清优势,增强信心,保持定力,加强政务信息资源统筹,加快建设升级智慧城市运行管理平台。着力建设好应急管理智慧平台,加快推进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安全生产等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升城市应急反应能力。要以“一网协同”倒逼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我省拥有雄厚的数字产业化数据资源优势,但多数数据资源分散,共享程度较低,易造成“信息孤岛”“数据烟囱”现象,从而影响办事效率。拆除数据壁垒,需要在更高层次上进行“集成”,打通各地区、各部门内部办公系统,实现全省党政机关业务跨层级、跨部门、跨地域联动。要加强机关事务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数字化进程,将文件、档案等相关资料转化为数字语言。要加快建设“辽政通”协同办公平台,建立健全扁平高效的“一网协同”工作体系。要加快推动数据资源开放,有针对性地在企业与各类数据资源和应用场景之间进行“撮合”,打造一批“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先进项目。编织好“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这“三张网”,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事关发展生态、振兴大局。我们要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强的力度、用更实的举措,通过深植“数字基因”,为企业群众打造高效便捷的“后台服务器”,最大程度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市场活力。
    08/18
  • 辽宁5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立项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对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拟立项项目予以公示,我省有5个项目立项,为历史最好成绩。这5个项目分别是东北大学《英国新左派早期“文化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与批评研究(1957-1959)》、沈阳音乐学院《鲁艺音乐家口述史研究》、大连工业大学《基于东北地区传统服饰历史文化的创新设计应用研究》、沈阳师范大学《辽河流域民间文艺谱系建构与资源转化研究》、渤海大学《样式雷图档和清代皇家建筑设计史料的整理和研究》。据了解,今年我省各单位通过全国艺术科学规划管理系统申报的项目共有137个,涵盖艺术基础理论、戏剧、电影广播电视及新媒体艺术、音乐、舞蹈、美术、设计艺术和综合8个方面,经专家审核推荐了61个,最终有5个立项。
    08/18
  • 辽宁抚顺:从百亩“试验田”看机械化收获成果
    眼下,正是大田玉米成熟期,早期播种的甜玉米陆续开始收获。8月5日,记者来到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会元乡金花村机械化收获现场会看到,在市现代农业及扶贫开发促进中心农机技术推广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2台4行和2台5行大型玉米联合收获机“大显身手”,向前来参观村民和省内外经销商近百人展示机械化收获成果。玉米地里,玉米联合收获机往返作业,一棵棵玉米秸秆瞬间被吞入收获机“腹”中粉碎后,吐回到田地上,而一棒棒带皮的甜玉米直接倒进收获机粮箱里。摘穗、粉碎、装运,整个过程一气呵成。69岁村民张武斌见此操作连连称赞,“采用机械化收获,一亩地不到10分钟,省工省力又省时。”张武斌还从经济层面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家有3亩地全部种植玉米,过去雇人掰苞米、割秸秆,一人一天工时费要200多元钱,还不算运输成本。租用这种玉米收获机,收获一亩地玉米只要100元,成本至少节省100元,而且成棒玉米直接送到农户家门口,还省去了农民处理秸秆的麻烦。对于种植大户,成本节省空间更加可观。玉米联合收获机“试验田”里显身手。(摄影:徐中元)据市现代农业及扶贫开发促进中心农机技术推广部党支部书记、部长黄文忠介绍,现场展示的这两款4行和5行收获机,还有2行和3行4种机型,不仅适合平地操作,也适合山区丘陵地带操作,完全可以满足抚顺市玉米机械化收获要求。最重要的是,利用收获机可以粉碎秸秆直接还田覆盖,经过自然腐烂降解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同时避免了秸秆焚烧现象发生,对全市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为了更好地推广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今年年初,市现代农业及扶贫开发促进中心农机技术推广部技术团队多次到农机生产企业、乡村进行走访调研,选定会元乡金花村百亩田地为今年全市玉米机械收获“试验田”,并于4月初指导农户提前进行育苗、覆膜、种植,确保提前达到机械收获演示效果。同时,通过技术团队积极争取、推荐和协调等工作,使农机企业生产的玉米联合收获机通过了省农机鉴定站推广鉴定,列入省农机购置补贴目录,为农户降低了购买成本。黄文忠表示,今后他们还将把水稻、玉米、中药材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新技术、新农机推广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户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08/17
  • 沈阳胜利大街揽军路跨铁路转体桥年底有望通车
    一边抓疫情防控,一边扎实推进工程进度。8月16日,沈阳重点民生工程又有新进展:胜利大街揽军路跨铁路转体桥工程已完成左线钢梁顶推作业。转体桥将于10月完成转体施工,年底前有望通车。据悉,胜利大街揽军路跨铁路转体桥工程是胜利大街快速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位于胜利大街与揽军路高架桥的交会处,西起揽军路腾飞一街,于揽军路高架桥两侧各新建一条匝道桥,跨越沈山线、沈大线、哈大线等6条铁路线路后,沿胜利南大街700米落地,实现铁西方向与胜利南街的互通连接。复工复产与疫情防控“两手抓”8月16日下午,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来到该工程项目部。据介绍,项目部扎实推进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相关工作,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施工生产。项目始终坚持“三个到位”,即防疫物资储备到位、项目人员疫苗接种到位、日常防疫防控监管到位。目前,该项目部储存医用口罩4000个、84消毒液50L、电子测温枪3支、水银体温计6支。“8月7日,项目职工46人,已全部完成新冠疫苗接种工作。”项目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施工现场严格执行进场前扫码测温制度,各工区施工人员严格佩戴口罩,民工宿舍早晚两次全面消毒,同时项目部还定期对外协队伍开展疫情防控培训,对于外省返沈人员在返沈后第一时间内联系社区为其安排核酸检测,在取得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后方可返回工作岗位。项目部在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切实做到了复工复产、达产超产,有效地发挥了央企“顶梁柱”“压舱石”作用。转体桥年底前有望通车“这个工程是沈阳市重点工程,也是民生工程,转体桥部分采用左线、右线两个钢箱梁先各自顶推就位,再同时转体的施工方案。”项目经理李雪冬介绍,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需跨越5条铁路主干线。面对工期紧、施工难度大,项目部倒排工期,采用分段流水作业和立体交叉施工,每周定期召开施工进度协调会和安全生产周例会,分析上周施工管理上存在的不足,统筹部署下一周的施工任务,全力以赴确保施工进度按照时间节点推进,实现早日通车,造福沈城百姓。据悉,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左线钢箱梁顶推作业,正在进行右线钢箱梁顶推前的施工作业。按照目前的施工进度,揽军路跨铁路转体桥预计于10月底前完成转体施工,年底前完成现场全部施工任务,达到通车条件。工程建成后,将实现沈阳胜利大街快速路与二环快速路立体互通,能够有效将铁西、于洪方向的大部分车流通过胜利大街快速路,导入浑南大道快速路,有效缓解南部二环路的交通拥堵问题。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刘宏伟摄影孙海
    08/17
  • 舞剧《铁人》 明年从沈阳“启航”全国巡演
      由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出品,辽宁芭蕾舞团与辽宁歌舞团联袂演出的舞剧《铁人》,不久前在国家大剧院连续演出两场,上座率高达97%。北京戏剧评论家、舞蹈家以及观众给予高度好评。这是一次全新的创作挑战,首次将工业题材、英模人物以舞剧的形式加以呈现,并且将芭蕾舞与中国舞、现代舞多个舞种融为一体。回到沈阳后,辽宁芭蕾舞团又投入了新一轮的排练中,他们将再度从沈阳“启航”,带着更多优秀作品走向全国。  演员用“铁人精神”演《铁人》  舞剧《铁人》以新中国石油战线的全国劳动模范“铁人”王进喜为原型,艺术再现了石油工人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涵的“铁人精神”。  日前,该剧结束了沈阳首演和在北京国家大剧院的演出,受到了观众如潮的好评。  该剧编剧、编导王勇和陈慧芬说:“舞剧《铁人》剧组从2019年开启一度创作,经多次调研和体验生活,历时半年的案头准备,又在排练场里排练了99天,凝聚了太多人的汗水和付出,如今终于得以完美呈现,我们倍感欣慰。”  据了解,为了演好王进喜,芭蕾舞演员张海东自驾去了一趟大庆,在铁人纪念馆、钻井台、工人家,他深入体验石油工人的生产和生活。20岁的李偲旖更是查阅了大量资料,反复观摩了纪录片,了解王进喜的家人以及当时大庆油田石油工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成功地塑造出“铁人”妻子坚韧贤惠的形象。  专家我国当代舞剧的新高度  舞剧《铁人》得到了来自北京等地的舞蹈家、戏剧家的充分认可和赞赏。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宋官林认为,舞剧《铁人》的创作演出是以史诗为审美追求,讴歌民族精神,弘扬时代精神,是感人至深的英雄史诗,具有很高的艺术品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长曹林赞叹,《铁人》中油田工人在麦浪滚滚的背景下庆祝丰收的场面,导演编创出脚尖点地的“麦浪舞”,用芭蕾舞诗意化的“情”与“景”,给观众留下宽广的审美空间。从劳动场面中提炼素材,创编出庄谐相糅的“脸盆舞”、欢快有力的“拓荒舞”等,带有明显的民族风格。“舞剧《铁人》在艺术风格上实现了中国当代舞的突破,以综合东西方舞蹈精髓的新语境给观众带来全新的审美愉悦,形成我国当代舞剧的新高度。”  中国著名舞蹈编导、教育家、理论家肖苏华表示,“无论是在选材、立意、结构、形式、编创技术上,还是舞蹈、音乐、舞美设计相互融合和创新上,乃至在演员队伍精湛表演等各方面,《铁人》都呈现出高水平,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都很高的优秀作品。”  演出商让《铁人》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除了专家和观众,演出商也十分看好《铁人》。中演院线执行董事、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总经理、广州大剧院院长张利以及来自上海、江西、广西、吉林等地演艺界人士,高度评价舞剧《铁人》在舞台上激荡起浩然正气、阳刚之气和民族志气,艺术表现既高大上又接地气,一定会受到各地区各民族观众的欢迎和喜爱。他们纷纷表示期待和《铁人》签约,带着这部剧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舞剧《铁人》出品人韩伟表示:“铁人精神穿越时空,直到现在也激励着我们。这种精神的内核,就是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铁人精神,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当中最重要的一种精神之一。我们通过大家喜闻乐见的、有血有肉的、有温度的表达,让年轻人能够从王铁人的故事当中,从铁人精神当中汲取营养和力量。”  据了解,辽宁芭蕾舞团今年下半年将启动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八女投江》以及世界经典舞剧《天鹅湖》的巡演,明年,他们将与辽宁歌舞团共同开启《铁人》的全国巡演。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王秒/文
    08/17
  • 辽宁盘锦:红海滩更“红”了
    今年夏天,盘锦红海滩的碱蓬草格外茂盛鲜艳。为了给游客带来更好的观赏体验,盘锦市依托生态优势,将传统农业与艺术创意、湿地旅游等相结合,精心打造了“湿地文化研学游”等主题旅游产品,开发建设稻作文化区、古渔雁部落等体验项目,使文旅产业同频共振。截至目前,红海滩景区接待游客总人数同比增长86%,不断增多的游客,也让红海滩更“红”了。
    08/16
  • 辽宁本溪桓仁县老黑山村:漫山结满“致富果”
    群山点缀,云霞相望,一湾江水绕村过;绿意盎然,果实压枝,漫山遍野榛子林。(摄影:葛传东)清晨5点,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五里甸子镇老黑山村72岁村民柳茂全和儿子柳伟就已经在自家榛子林里忙活起来。柳茂全是村里第一批种植大榛子的村民,经过18年的摸索和积累,已经成为全县远近闻名的种植好手。“今年榛子的价格不错,我这20多亩榛子,收入至少20多万元吧。”柳伟边查看榛果长势边对记者说。一旁的柳茂全悠闲地点起一根烟,笑眯眯地看着榛子林说道:“现在,我把技术传给儿子这拨年轻人,他们如今都当上了榛子经纪人。”(摄影:葛传东)沿着村里宽阔整齐的街道一路前行,花团锦簇的精致庭院,白墙黛瓦的民居新房比比皆是。“这就是我家,去年开春新建的。”柳茂全指着自家的房子向记者介绍。这是一套160平方米四室两厅两卫的大房子,配备高档断桥铝门窗。走进房子,各种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卫生间里还有坐便和淋浴设施。“我家不比你们城里人住得差吧!村里还有几家盖起了别墅呢,我们村家家都买了小汽车。”柳茂全自豪地说,黝黑的脸上满是幸福。“放在20年前,真想不到村子能发生这样大的变化。”老黑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陆勤忠感叹。当年,穷是老黑山村的标签,受山多地少、交通闭塞等诸多因素制约,村里一半以上的壮劳力外出打工,那时村里流传一句顺口溜:“小的没有老的多,结婚的没有离婚的多。”(摄影:葛传东)穷则思变,2003年,村党支部经过多轮考察,并请来专家“把脉”,最终确定种植平欧大榛子。“俺们这地方气候好,背靠大山,三面环水,结出的大榛子果大、粒饱,营养价值高。”说起大榛子,陆勤忠很是兴奋,“现在村里全是榛子树,就连房前屋后都种上了,是辽东山区首个‘无粮’村,榛子成了俺们的‘金果子’!”如今,老黑山村成了全国知名的榛子产地,2020年,全村有榛子林4200亩,榛果产量350万斤,收入3000余万元,全村人均收入超过3万元。老黑山村也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国家大榛子标准化示范基地”,种植的“桓仁大榛子”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摄影:葛传东)为推动大榛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老黑山村采取村民入股的形式,相继成立了富民果业专业合作社和桓仁众诚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组织社员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建起了网上销售平台,注册了“老黑山”商标,并开始生产大榛子油,进一步提高大榛子的附加值。(摄影:葛传东)村民富了,村庄美了。近几年,老黑山村投入2500余万元美化、绿化、亮化村子,规划建设了观光路,安装了观光路灯,建成了文化广场、观景平台和观景长廊。老黑山村由昔日的“丑媳妇”,变成了今日的“俏花娘”。“现在我们不用去其他地方看美景,出门就能看到。”村民们骄傲地说。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只是第一步,老黑山人还打算涉足乡村旅游等产业,让小康之路越走越宽广。
    08/16
  • 打好持久战 成就农业“芯”
    省农科院科研人员进行野生大豆DNA提取。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郑文静(右二)和专家们一起查看辽粳168长势。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副所长屈连伟在郁金香资源库开展调研。省农科院果树所所长刘威生(右)指导农户种植“国峰”系列李子。提要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农业种质资源是现代种业发展的基础,是国家战略资源,对于农业科技原始创新、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是种质资源大国。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许多种源还有较大差距。“大而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资源的利用程度不够。如何打赢种业翻身仗?“必须掌握良种培育这一基础性技术,激活种质这一‘沉睡资源’,实现种源自主可控。”采访中,多位从事种业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员均提出此看法,要在广泛收集和保护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系统的挖掘和利用,让种质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创造更多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资源、新品种,从源头上保障种业发展与种业安全。作为农业大省,辽宁种质资源创新使命在肩。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培育并推广了一批高产、稳产、绿色的优良新品种,“十三五”期间,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704个,为“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提供了重要支撑。那么,一粒种子从研发培育到推广,成长之路有多长,相关人员付出了哪些努力,当前取得了哪些突破?记者再度一探究竟。挖掘“闲置资源”提升种质开发利用能力育种的目标是服务生产,育出新的、符合时下产业发展需求的资源,其本质是种质资源的创新。创制的新资源、育成的新品系经过审定后,成为新品种,可应用于生产实际。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更是种质资源利用的必经过程。采访中,多位育种专家均表示,种质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是当下“育种人”的共同功课,是破解种业“卡脖子”技术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国种业科技取得了明显成效。自主选育的作物品种种植面积占比超95%,畜禽、水产的核心种源自给率分别达75%和85%,实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和重要农副产品种源立足国内有保障。但不容否认的是,与“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技术”的育种4.0水平相比,我国种业自主创新能力还有不小差距。大豆、玉米的单产水平还不高,部分地区、部分蔬菜种子依赖进口,生猪繁殖效率、饲料转化率等尚不及国际先进水平……这些品种方面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相关产业发展的质量、速度和效益。与此同时,大量资源还处于“闲置”状态。我国拥有52万份农作物种质资源,居全球第二。但是,完成资源精准鉴定的不到10%,真正有用的基因还没被完全挖掘,大多数资源尚未被开发利用,资源优势还没有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迫切需要抓紧研发,补齐短板。”省农科院副院长孙占祥说,为打赢种业翻身仗,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实施意见》,明确要以优势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为依托,搭建专业化、智能化资源鉴定评价与基因发掘平台,建立全国统筹、分工协作的农业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体系。通过开展种质资源表型与基因型精准鉴定评价,深度发掘优异种质、优异基因,构建分子指纹图谱库,强化育种创新基础。省农科院作为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单位,已经发挥自身优势认真开展工作。对于野生大豆的精细评价正在进行中。省农科院种质资源库负责人吴禹表示,在完成全省野生大豆资源收集保护工作的同时,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我们用最小的样本覆盖最大的群体。”吴禹表示,已经从全省近6000个野生大豆居群中,找到了886份核心种质。今年还要做微核心种质,用基因测序方式,做到300份。核心种质是以尽可能小的样本覆盖原种质群的绝大多数遗传多样性。数量上的“精”与质量上的“准”,使其在种质资源精细评价、基因挖掘和种质创新上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种质群的代表,核心种质基本上包含了整个群体的已知和未知优异基因,通过对其深入评价和研究,为基因挖掘和新品种选育提供更详细、更准确的资源信息,便于资源使用者直接或作为线索快速准确地从海量的库存资源中找到目标材料,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去年,省农科院对550多份资源进行了基础性状评价,稳步推进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工作,为深入挖掘、广泛利用种质资源夯实了基础。聚合基因优点培育更多突破性品种对于育种者而言,优良育种材料短缺,会导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资源收集后,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将有用的基因提取出来加以科学化利用,创造出新种质,实现资源和育种的密切衔接,是现代种业的焦点。这个过程中,资源最为关键。谁占有更多资源,谁就掌握了选育品种的基础优势,具备了种业竞争的主动权,就有可能创造新品种。对于这一点,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郑文静深有体会。水稻是三大主粮之一,其产量是否稳定,直接关系到人们的饭碗。多年来,郑文静和团队一直从事水稻品种选育工作,育成了品质好、产量高的辽星1号,一度成为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50%以上的主栽品种。但在2010年,水稻稻瘟病在全省大面积暴发,辽星1号也未能幸免。“当时我就在想,要选育一个品种,不改变辽星1号高质高产的特性,同时还要增加其抗稻瘟病的抗性。”郑文静说。她带领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寻找抗源,终于在试验田里发现了港育129具有抗稻瘟病的基因。之后,将辽星1号与港育129反复杂交,定位到了稻瘟病广谱抗性新基因Pi65,通过常规育种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方法,育成优质、抗病、高产的粳稻新品种辽粳168。“发现Pi65这个基因,是育成辽粳168的先决条件。这一个小基因,实现了对抗水稻稻瘟病的大突破。”郑文静说。一个基因挖掘与利用的过程,大抵就是一个新品种诞生的过程。“三月风光一岁无,杏花欲过李花初。”涉及李、杏的诗句表明,李、杏很早就在我国栽培。省农科院果树所所长刘威生表示,李、杏原产于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地区分布广泛、种质资源丰富,但产业化程度低、产量少,主要原因是缺乏综合性状好的李、杏品种。“早期的本土品种成熟后果肉软、外观不鲜艳、稳产性不好、商品性差,后期从国外引进的品种果肉较硬、耐储运,但口感欠佳。”刘威生说。怎样聚合两者的优点,培育适应性强、品质优且耐储运、着色好的品种,省农科院果树所为此付出了20多年的努力。在系统开展李、杏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的基础上,他们率先提出李、杏育种路径图,攻克了果树育种周期长、效率低的世界难题,突破性地育成以“国峰2号”“国峰7号”“国之鲜”为代表的新一代李、杏品种。放眼全国,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系统普查,零星散落在我国各地的地方品种被收集上来,通过鉴定和利用,育成了一大批具有突破性品种的杂交水稻、高产小麦等,无一不是源于优异种质资源的挖掘与利用。眼下,通过资源的利用来育成更多有突破性的品种,是实现高产、优质、早熟等育种突破的关键,也将有效解决品种同质化问题。随着资源利用的愈加充分,新品种诞生的概率将大大增加。加速对接市场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新品种诞生后,如何快速与市场接轨,应用于生产实际,科企合作这一环至关重要。“种质资源利用这个领域,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专业性强,需要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任何一方缺位,都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省农科院党组书记、院长隋国民认为,育种企业和科研院所要形成创新共同体,加快资源、人才、技术在科研单位和企业之间的按需流动。已有成功案例。在沈阳恒生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黄竹青感叹,自从和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合作后,引入宾王菇这一品种,改良了企业原有的产品格局,极大助力了企业生产提质增效。宾王菇属于伞菌目,白蘑科,离褶伞属,为辽宁本土特色野生食用菌。1998年,省农科院食用菌所专家在彰武县四合城乡发现该野生菌株,并成功分离获得菌种,经中科院微生物所鉴定为并未见有驯化培养的报道的菌类。“宾王菇口味好,但驯化不易,出菇率不高,生产技术上有瓶颈。”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张鹏表示,如何让这一品种实现规模化生产,是科研人员的攻关方向。同时,生产企业也需要这类新品种丰富产品品类,满足市场需求。攻关的过程并不容易,这一研究就是23年,直到今年方传喜讯。“我们团队首创宾王菇高温逆境多孢仿自然杂交育种技术体系,率先选育出适宜工厂化栽培的宾王菇新种质2个,并创建一套高效液体菌种制备体系和以秸秆、玉米芯和菌糠等农业废弃物为基料的宾王菇工厂化生产再利用体系,实现了宾王菇菌种及工厂化栽培研发取得重大性突破。”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室主任宋莹表示。“这一科研成果与沈阳恒生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对接后,企业有了新品种,有望一改以往金针菇‘独大’的生产格局,增强抗风险能力。我们的科研成果有了用武之地,一举双赢。”张鹏说。小种质中蕴含的磅礴力量,促进了企业生产,带动了产业发展,惠及了万千农户。盖州市小石棚乡杨树房村,这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小村庄,先天条件注定其无法种植大田。种植水果是杨树房村唯一的出路,却又因果品结构性过剩、产品同质化一度陷入窘境。省农科院研发的李子新品种,改变了这一格局。记者在果树种植户李德峰家的果园里看到,“国峰2号”“国峰7号”李子长势良好。“自从2012年引进省农科院果树所的新品种,我家果园的效益大幅增长。李子价格从每公斤6元涨到10元,仍然供不应求。”李德峰说,下一步,他还要扩大种植规模。果园的规模化发展,为村里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岗位,带富了村民。现如今,仅靠果品种植这一产业,杨树房村村民年均收入已突破1.2万元。种质资源最大的价值在于动起来、用起来。省农业农村厅种业管理处处长侯艳华表示,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种质资源开发力度,初步形成保、育、繁、推全产业链条,不但资源保住了、用好了,还打造了特色产品,在推进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我省将着眼长远,在解决好普查怎么干,资源怎么保的基础上,着力在资源怎么强上下功夫,不断加强种质资源基础创新研究,加大品种产业化开发力度,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种业创新优势和特色产业发展优势,推动形成保用互促的良性循环。(记者李越文并摄)
    08/16
  • 辽宁大连:海关助力瓦房店苹果畅销海外
    记者从大连海关获悉,8月10日,大连长兴岛海关关员来到瓦房店一家果业有限公司包装车间,20.8吨瓦房店特色富士苹果经查验合格后,正式启运出口泰国。海关关员正在开展出口苹果监管工作。(摄影:陈瑞朋)据果业负责人介绍,当地苹果深受国外客户青睐。当前受海外疫情影响,海运舱位难订、一柜难求,企业订到舱位后必须尽快办理出口通关手续。为让当地特色农产品顺利通关,抢占国外水果消费市场,大连长兴岛海关对出口水果果园及生产包装企业采取“日常监管+有害生物监测+产品检验检疫”相结合的方式,派遣业务专家指导企业加强源头管控,建立健全全链条追溯制度,帮扶企业开展标准化果园管理建设。通过开辟绿色通道,加快出口果品验放速度,缩短通关时间,帮助企业高效通关。目前,果品已经远销阿联酋、泰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据统计,今年1月至7月,大连长兴岛海关累计监管出口瓦房店苹果3125.6吨,货值3352.6万元。
    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