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 辽宁铁岭伞灯秧歌:兼具满汉民族文化特点的民间舞蹈
    铁岭伞灯秧歌是流传于铁岭县东南部山区的一种兼具满汉民族文化特点的民间舞蹈,它以一持伞形彩灯者为前导(即“伞头”),指挥秧歌队伍变换队形和展示舞姿,故而得名。铁岭伞灯秧歌历史悠久,早在清康熙年间已有了相关文献记载,至清道光年间已十分活跃,清末民初更是风靡一时。铁岭伞灯秧歌角色丰富、人物众多。铁岭伞灯秧歌属地秧歌的一种,其秧歌队伍的人数不固定,少则三四十人,多则五六十人,角色以“伞”“鼓”“棒”“花”(即“伞头”“挎鼓”“打棒”“拉花”)为基础,还包括“和尚吐”“沙公”“抱鞭”“老头”“老㧟”等人物。在活动时,铁岭伞灯秧歌有相对固定的队列顺序:一般由大锣开道,接着依次为书有“天下太平”等字样的会旗、鼓乐队和秧歌队伍。在行进过程中,秧歌队伍多由反穿皮袄、身挎串铃、手握大鞭子的“和尚吐”负责打场开道,并在“伞头”的指挥下,边扭边行进,最后是两名手持“肃静”牌子的皂白(即“衙役”)和分别代表满族、汉族官员的“二老爷”和“四老爷”收尾。铁岭伞灯秧歌节奏明快、火爆热烈。铁岭伞灯秧歌多在年节时组织活动,其演出程序可分为“拜庙”和“拜门子”两部分。拜庙,即秧歌队伍在活动前到附近庙宇举行的一种拜祭仪式;拜门子,即挨家挨户拜年,秧歌队在拜门子时要先在主人院内走“编蒜辫”“剪子股”“八面风”“四面斗”“卷白菜心”“龙摆尾”等各种花场,然后“圈大场”进行表演,高潮时“沙公”唱“秧歌柳子”,以祈求人寿年丰。铁岭伞灯秧歌的基本步伐为行进步、跟步和十字步,特点是出步有下沉感、摆胯、膝微颤。其舞蹈动作以角色区分,男角动作较为丰富,而女角动作较为简单,节奏明快,火爆热烈。2009年,铁岭伞灯秧歌入选辽宁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铁岭伞灯秧歌队形之“二龙出水”。铁岭伞灯秧歌队形之“卷白菜心”。
    08/27
  • 辽宁朝阳红土泥塑:最早代表作是5000年前的红山女神像
    朝阳红土泥塑历史悠久,从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女神塑像可将其产生的历史追溯到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它以朝阳境内黏劲大、含铁量高、坚硬且有韧性的特质红土为材料,同时选用纯天然植物黍米浆和泥,其作品色泽自然、富于表现力,创作题材主要有庙堂文化、民间民俗文化等。根据不同的艺术风格,朝阳红土泥塑可分为素塑和彩塑。素塑指不添加任何彩料,保持古朴纯真的本色,多用于塑造古今中外的名人以及历史题材的大型浮雕作品等,也用于塑造各类赏玩饰物及生活用品等。彩塑是依据不同的人物和饰件,以淡彩或浓彩装饰,重点突出或幽暗或艳丽的饰件功能,充分彰显或恬静或张扬的人物个性。朝阳红土泥塑作品古朴典雅、形象鲜活,深受大众喜爱,特别是以民间民俗文化为题材的作品,具有俗中见雅、夸张传神、传情达意、极具情趣的特点和风格。2011年,朝阳红土泥塑入选辽宁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朝阳红土泥塑代表性传承人孙玉恩在家中创作泥塑作品。朝阳红土泥塑积极参加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孙玉恩泥塑作品《朝阳大秧歌给您拜年啦》孙玉恩泥塑作品《齐白石》
    08/27
  • 辽宁沈阳力推营商环境建设再深化再提升再突破
    落实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会精神,8月23日,沈阳市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会。进一步提高站位、加大力度、创新举措,出台实施“放管服”改革行动方案及优化营商环境百日攻坚提标行动等五大专项行动方案,全力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再深化、再提升、再突破。沈阳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全力推进。在国家上半年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中,沈阳市再次获评全国标杆城市,连续两年成为东北地区唯一的全国标杆城市,跻身全国进步速度最快的14个城市行列。以“只提报一次材料”改革为重点,沈阳市持续深化“价值观+一网通办”改革,220件“一件事一次办”事项上线运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发力,总体审批时限压缩至40个工作日内;政务环境更高效,205项高频便民服务事项“掌上办”,企业开办1环节、零费用、0.5天办结;法治环境更公平公正,市场监管、社会信用等体系日臻完善;企业成本负担持续降低,要素环境竞争力更强。营商环境改善得到市场的积极回应:截至7月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同比增长8.3%,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同比增长48.4%。最新出台的一系列改革行动方案涉及“放管服”改革、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营商环境问题专项整治等多方面。沈阳市将协同推进“四个一”改革,深化“一网通办”、推进“一网统管”、抓好“一网协同”、实行“一码通城”,年内即办事项占比提升至75%,网上实办率超过95%,依申请类事项线上100%全程网办;拓展“一件事一次办”范围,年内不少于600件“一件事一次办”事项上线运行;深入开展“万人进万企”、实施“一联三帮”,搭建“亲清在线”平台,实现惠企政策在线兑付、企业诉求在线直达,设置“不担当公务人员投诉”窗口。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沈阳市将更加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服务意识、切实抓好改革,深化思想解放、注重数字赋能、突出法治建设、优化城市环境,着力下好营商环境先手棋,不断提高企业群众获得感。
    08/27
  • 辽宁省档案馆为2054名最美逆行者建档制册
    辽宁援鄂医护人员制作画框为雷神山打开一扇窗。抗击疫情,辽宁省援鄂医护人员感动了无数辽沈人。如何永久珍藏这份感动?在省卫健委的支持下,省档案馆为他们逐一建档并制成名册,永久保存。现在,《最美逆行者——辽宁援鄂医疗队名册》已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在省档案馆,随着抗击疫情专题档案全宗建成,接收和征集到各门类、各载体抗疫资料及实物在此“安家”,以客观真实为核心的资料特别是实物成为抗疫前线最美逆行者最直观的写照。档案全宗讲最美逆行者故事有一件实物是一幅镶嵌画框的武汉东湖风景照,讲述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护士长张迎春和队员们为雷神山医院打开一扇窗的暖心事儿。雷神山医院整齐划一的板房、一条几乎望不到头的走廊,分辨不出哪里是门哪里是窗。全封闭式的负压病房让隔离在此的患者不免会有对疾病的恐惧感和心理上的孤独感。张迎春与队员们商议后,决定为雷神山开一扇希望之窗。她们经多方联系选购到多张武汉的风景照,为这些风景照镶上画框,并逐一配上饱含关爱之情的诗歌,挂在白墙上。“雷神山,我要为你开一扇窗,让久违的蓝天白云还有温暖的阳光,映入你的眼帘……”看到风景,读着诗句,患者们感受到的是生命的力量。还有一件实物是一个绿色的“爱心挎包”,展现了医护人员心灵手巧的另一面。由于医护人员进入病区需要穿上防护服,防护服上没有口袋,打开防护服取用物品又增加感染风险,于是她们就自己动手,废物利用,用破损的防护服缝制了“爱心挎包”,上面还贴着“红医战士”的贴纸,将平时常用的笔、棉签、胶布等小物品统统放进去,背在身上,随时取用。档案全宗2.3万余件文书、音像档案资料及192件实物,诠释了援鄂医护人员的爱心、勇敢与智慧。11批援鄂医疗队全员入名册如果说当初在抗疫前线,要知道每一个忙碌的身影是谁,只能靠防护服上所写的名字,那么现在打开省档案局、省档案馆编辑的《最美逆行者——辽宁援鄂医疗队名册》,他们的面孔都一一清晰地展现在上面。翻开厚达293页的名册,尽管每个人的照片只是一张2寸的标准照,没有激动人心的画面,但我们知道他们负重前行的抗疫经历,我们可以通过小小的照片,听到他们急促而坚定的脚步声,能看到他们在抗击疫情瞬间的细节,能触摸到他们最真实有力的灵魂。数字记载,2020年1月26日起,辽宁省连续组派11批援鄂医疗队,共计2054名医护人员。在日夜奋战在疫情救治和防控一线的67天里,他们累计救治新冠肺炎患者3070例,治愈出院2323例;累计完成流行病学调查522例,核酸检测21240份。至当年4月1日,他们以“操作无事故、自身零感染”的最佳状态,圆满完成支援任务凯旋。为历史存档,为个体留名。名册收录了援鄂医疗队的全部成员,在每个人的照片旁标注上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务、支援时间、支援单位等内容。见微知著,通过这些最基本的资料信息,可以了解每一个人的基本情况,进而可以进一步了解这个奋勇当先、无所畏惧的英雄团队。留住辽宁战疫历史印记精美的名册、翔实的档案全宗为援鄂医护人员写史立传,记录好、留存好他们在抗疫前线逆行的全过程。更为重要的是,要将这些资料和实物保管好、利用好,并传播出去。以档案为依据,通过真实的细节呈现,留住辽宁抗击疫情的历史记忆。现在,省档案馆档案接收征集部正在录制名册上部分人员口述档案,并制成系列微视频在公众号上发布,结合精准的资料用影像的形式将档案从库房推向大众。同时,省档案馆还在依托收集上来的档案资料、实物,筹划举办抗击疫情专题展览,让名册上的最美逆行者与其背后的故事激励更多的人。在省档案馆副馆长欧平看来,为援鄂医护人员建档案、出名册极为必要。首先,援鄂医疗队冒着生命危险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如果不及时征集其工作过程中形成的资料及实物,这些无名英雄的感人事迹也将随着时间流逝而被遗忘,因此必须及时进行有规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收集整理,保存好疫情防控英雄的真实抗疫工作记录。其次,为援鄂医护人员逐一建档制名册是对疫情防控社会记忆的有效补充,留住辽宁战疫的历史印记。再次,为援鄂医护人员建立个人档案,也是对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并优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有效补充和完善。名册记人、记事、记时代,与档案一样有着存史资政育人的意义,也为我们留下永远的记忆。
    08/26
  • 辽阳县:实干谱写新篇章
    三三工业有限公司盾构机组装车间。本文图片由记者郑有胜摄日益发展壮大的辽阳泽华电子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核心提示在刚刚结束的辽阳县第十四次党代会上,辽阳县委提出,未来五年,辽阳县将全力打造“生态环境强县、装备制造强县、农产品精深加工强县、基础教育强县、文化旅游强县”,建设好紧密连接辽阳鞍山两市的新城区,奋力谱写新时代辽阳县振兴发展的新篇章。回首峥嵘岁月,更好开创未来。过去五年,在党中央和省委、辽阳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辽阳县委团结带领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拼搏实干,经济、民生和各项社会事业兴旺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如期实现。这是奋发有为、勇于实践的累累硕果,这是砥砺前行、敢于创新的生动诠释。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今年上半年,引进域外资金35.9亿元,同比增长20.9%;新开工项目104个,开展24次重点招商活动,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5个……一个个耀眼的数字和成绩背后彰显出辽阳县发展的新活力和新速度。五年来,辽阳县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坚持转方式调结构,不断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综合实力不断提升。五年来,辽阳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辽阳市一系列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发展不动摇。特别是去年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全县上下团结一心、全力以赴,打出了防疫和发展“两手抓、两手硬”的组合拳,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五年来,辽阳县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稳中求进、笃定前行,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1.2%,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6%,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6%。三次产业比重优化为27:31:42。五年来,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工业结构不断优化。新澎辉钢铁满负荷生产,前杜实业双无头铸轧高端装备填补国内空白。裕丰化工、辽鞍机械、辽阳给水设备阀门荣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技术改造项目不断推进,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7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新兴主导产业。五年来,农业现代化发展成效明显。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亩,实施超千万元农业产业化项目4个、发展现代农业精品项目48个,建成国家农产品仓储保鲜基地项目13个,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1.85%。秸秆综合利用成效显著,荣获国家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五年来,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颢华电商直播基地获评省级重点电商基地,新建农村供销服务社92家。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和信息服务业等蓬勃发展。旅游产业持续升温,以休闲采摘、生态观光、历史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业发展框架基本形成……改革创新经济活力持续增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区从去年4月开始筹建到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及项目招商,前后仅仅用了1年的时间。至此,辽阳首山经济开发区“一区三园”格局初步形成。在辽阳首山经济开发区,东片区的向阳工业园主要集聚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产业;西片区的兴隆工业集中区主要集聚发展钢铁精深加工、智慧物流产业;北片区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主要集聚发展现代农业,拉长全产业链,从事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一区三园’格局明确,吸引同类项目集中,可以进一步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也将使开发区发展目标更加清晰,运营效率进一步提高。”辽阳首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熊吉刚表示。从30家“小轧钢”生产企业被取缔、110台中频感应电炉被拆除、838万吨过剩产能全部被化解掉,到三大钢厂联合重组再到联合钢铁产能置换升级改造项目完成,辽阳县实现了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嬗变。正是经过这种不断地改革创新,寻求突破,激发出辽阳县经济发展新活力。五年来,辽阳县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发展活力不断增强。顺利完成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扎实推进五大领域执法改革。探索构建辽阳首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公司”管理新模式,经济建设职能进一步凸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承接、下放和调整1133项行政职权,实行“一枚公章”管审批,成立项目建设指挥中心,“一网通办”网办率达100%。财税、商事等重要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经营体制改革。辽阳县始终坚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该县以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为导向,打破体制机制障碍,各项重点领域改革蹄疾步稳,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市场活力不断激发,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招商引资经济基础不断夯实7月15日,辽阳县政府在诸暨市召开辽阳东北亚轻工产业基地主题招商会。原定1个小时的会议议程,因当地参会企业积极参与政策咨询和洽谈交流而被迫延长2个多小时,现场同时签下了两家企业落户。辽阳东北亚轻工产业基地自去年3月18日正式接受企业预订以来,到目前已有58家本地和外地企业签约入驻。6月28日,首批28家入驻企业正式入园。投资1.07亿元的辽阳同鑫环保项目,年处理钢厂高炉灰固体废料12万吨。项目从洽谈到落户仅3周时间。“县领导帮助寻找闲置厂房、到项目现场踏勘,这里投资环境太好了,太好了。”公司负责人史利民一再赞扬辽阳县的营商环境。他坦言,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项目未来发展前景和县营商环境局“店小二式”服务,成为项目落户辽阳县的主要因素。五年来,辽阳县持续开展项目年建设活动,牢固树立“项目为王、项目为纲”的理念,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当好服务企业和项目建设的“店小二”,在全县掀起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热潮。共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50个,三大钢厂产能置换升级改造顺利完成,东北亚轻工产业基地等110个项目投产运营。仅去年以来,辽阳县引进域外资金83.9亿元,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活动74次,签约重点项目64个。成功举办3次东北亚轻工产业基地主题招商会,落户企业58家,轻工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投资5亿元的鸿达电碳、投资3.2亿元的前杜电炉技改、投资2亿元的泽华电子碳化硅芯片封装等“原字号”“老字号”和“新字号”项目相继投产和开工建设。未来五年,是辽阳县大发展、快发展的关键阶段。工业基础扎实,一二三产业协调,社会各项事业兴旺、发展后劲足的辽阳县将站在新起点上,开启新的征程,进一步解放思想、苦干实干,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五强县一新区”,努力实现“十四五”时期的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08/26
  • 辽宁辽阳:25项行政许可事项延续有了提醒服务
    药品经营许可证、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等25项行政许可证书到期前,可以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多种形式提醒企业办理许可证延续……8月23日记者获悉,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辽阳市将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政务服务体验。实施行政许可延续提醒服务的范围为“法律规定被许可人已经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后可以经批准延续的情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辽阳市行政审批局各业务审批科在可以延续的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45日前,视情况选择电话、短信、微信、邮寄提示单等多种形式,提醒被许可人按法定时限要求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许可延续申请。目前,辽阳市已经梳理出首批到期预先提醒事项清单,含药品经营许可证、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等25项行政许可,率先开通了到期预先提醒服务。
    08/25
  • 辽宁大连:“鲜花村庄”演绎乡村浪漫
    百花竞放,万紫千红。记者8月22日驱车行驶在大连普兰店辖区内的兴唐线、金石线、陈元线,道路两旁各色花卉绵延盛开,演绎着秋日的浪漫温馨。普兰店区大谭街道双山社区百花园。(摄影:石家家)今年以来,普兰店区紧紧围绕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推动“鲜花村庄”建设,打造路域环境,以美丽风景线为依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乡村颜值大幅提升的同时,极大地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据了解,今年仅大谭街道就在主要路段栽种草花达30多公里。
    08/25
  • 辽宁两部大戏展地域文化特色
    8月24日,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为促进戏曲创作,展示名剧名团,进一步推动戏曲繁荣发展,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联合主办的2021年全国地方戏曲北方会演暨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将于9月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我省报送阜新蒙古剧《乌银其其格》、海城喇叭戏《杜鹃花开》参演。此次全国地方戏曲北方会演还设有“名家传戏”“青年人才大比武”单元,我省选派鞍山演艺集团杜晓玲与铁岭民间艺术团张春丰参加“青年人才大比武”,他们分别表演海城喇叭戏《墙头记》、拉场戏《审舅舅》。另外,选派瓦房店辽剧团邢彦秀、姚春令师徒参加“名家传戏”,表演《加林与巧珍》“断情”一折。海城喇叭戏有300多年历史,主要流行于我省鞍山、海城、营口、辽阳一带,是辽宁独有的剧种,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城喇叭戏具有表演夸张诙谐、曲调欢快优美、唱腔高亢热烈、形式载歌载舞的艺术特点。传统戏《王婆骂鸡》《墙头记》《打枣》常在鞍山、海城地区上演。近年来,鞍山演艺集团新创海城喇叭戏大型剧目有《跷中情》《孝顺媳妇》《杜鹃花开》,原创小戏有《夕阳有爱》《四女拜寿》等。大型新编海城喇叭戏《杜鹃花开》以鞍山优秀基层党员干部刘娟的先进事迹为主线,选取了刘娟建设创业街、照顾孤寡老人、救助患病儿童、开展社区便民服务等几个片段,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感人的情节,体现基层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鞍山演艺集团编剧李明辉接受采访时表示:“下一步对于海城喇叭戏的剧种建设,我们将力争在保持艺术特色的基础上,让海城喇叭戏能够演绎多种题材的剧目,从人物塑造、唱腔设计等方面继续丰富发展。如何在每一次创作中为剧种建设提供宝贵经验,是戏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现在,我们正在策划创排根据明代冯梦龙《喻世明言》中的《珍珠衫》故事改编而成的海城喇叭戏《玉佩缘》,计划今年完成剧本创作,还有一部反映海城牛庄历史的大型海城喇叭戏也在酝酿中。”阜新蒙古剧《乌银其其格》由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文体旅游服务中心组织排演,是一部讲述民间传说的传统戏。阜新蒙古剧是蒙古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市级非遗保护项目。阜新蒙古剧是在阜新蒙古贞短调民歌基础上产生的,音乐以流行于阜新地区的东蒙短调民歌曲牌为主,融合了书曲、好来宝和民间乐曲。阜新蒙古剧是体现蒙古族歌舞、曲艺综合艺术的地方戏。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阜新蒙古剧成为我国第九个少数民族剧种。中国戏曲志编委会认定阜新蒙古剧是我国新兴的少数民族剧种,将其写进了《中国戏曲志》。
    08/25
  • 辽宁民族出版社:14种图书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多视角多层次反映民族历史文化
    辽宁民族出版社承担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锡伯语满语田野影像资料》日前以优秀等级通过结项验收。《锡伯语满语田野影像资料》是以社会语言学理论为依据,以录音录像为主要手段,对锡伯族的语言现状以及东北地区极少数人口使用的满语现状进行的一次广泛而深入的语言学调查,是一项颇具开创性的民族语言调查课题。从2014年以来,辽宁民族出版社承担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共有14种。《锡伯语满语田野影像资料》《锡伯语满语田野影像资料》为学术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锡伯语满语田野影像资料》的采录者以田野调查的方式,实地探访生活在新疆乌鲁木齐、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锡伯族老人和生活在黑龙江省富裕县三家子村的满族老人,通过录音录像,采集了包含婚礼语言、萨满语言、日常生活语言、课堂教学语言、念说语言、民间故事语言、民歌语言等内容的锡伯语、满语的活态资料,从多方面考察和分析锡伯语、满语的生存现状和语言变化情况,最终形成本项目中“婚礼语言”“萨满语言”“念说语言”“学校语言”“锡伯语日常生活语言”“满语日常生活语言”6个部分的田野影像资料,为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学术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多部图书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截至目前,辽宁民族出版社已出版80个种类图书,多视角、多层次反映民族历史文化。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蒙古文戏剧文学精粹》填补了一项戏剧研究领域的空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蒙古文戏剧文学精粹》共收集81位作家的86部优秀作品,是20世纪蒙古文戏剧文学精品。此套书首次将三个国家的蒙古文戏剧文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梳理,并进行了对比研究,为读者全面了解蒙古文戏剧文学提供了资料。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蒙古文戏剧文学精粹》为蒙古文戏剧文学的比较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文献文本资料。该书的出版对于推动“一带一路”蒙古文戏剧文学、语言学研究及其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及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08/24
  • 阜新两个剧目入选辽宁省第一届地方戏曲小戏展演活动
    记者日前获悉,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关于举办辽宁省第一届地方戏曲小戏展演活动的通知》,阜新市申报的阜新蒙古剧《乌云其其格·喜堂从军》《守望绿色》入选,预计两部小戏将在10月中旬举行的辽宁省第一届地方戏曲小戏展演中展演。据了解,此次入选辽宁省第一届地方戏曲小戏展演的入选剧目共有28个。阜新市两个蒙古剧均为阜蒙县文化体育旅游服务中心蒙古贞乌兰牧骑排演的剧目。其中,《乌云其其格·喜堂从军》是复排的大型蒙古剧《乌云其其格》的片段;《守望绿色》为最新创作编排的反映现代蒙古族群众热爱生活、建设家乡、守护绿色家园故事的小戏。
    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