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 辽宁地方小戏接地气反映现实生活
    《送兔》《山乡春晚》《绿水青山情满天》《七月枣八月红》《创业》等在朝阳市轮番上演,展示了我省地方戏曲的风采。在刚刚结束的辽宁省第一届地方戏曲小戏展演上,来自全省各地24个艺术团体的28个地方戏曲小戏剧目参加演出,涵盖辽剧、评剧、海城喇叭戏、阜新蒙古剧、铁岭秧歌剧、凌源影调戏、拉场戏、皮影戏、木偶戏等我省所有地方戏曲剧种,共演出10场,并组织专家开展“一戏一评”,这是全省地方戏曲的一次全面展示,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次展演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朝阳市人民政府主办,朝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承办。展演中涌现了一批优秀作品,如拉场戏《送兔》、铁岭秧歌剧《山乡春晚》、海城喇叭戏《绿水青山情满天》、评剧《七月枣八月红》、辽剧《创业》《夜审》、木偶戏《红缨如火》等,反映了脱贫致富、振兴乡村、保护环境、建设美好家乡、歌颂英模等主题。小戏投入少、创作周期短、方便演出、贴近生活、接地气,有利于培养人才。一些编剧的作品首次登上舞台,有的年轻演员首次担纲主演。小戏作品以小见大、小故事寓意大道理,小舞台揭示大世界,全面集中展示了辽宁地方戏曲的艺术特色和创作水平,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被称为辽宁地方戏曲的一次总动员,吹响了辽宁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号角。凌源影调戏《婆婆还乡》剧照。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发展处处长高立军说,此次展演最令人感动的是,凌源影调戏《婆婆还乡》主演白云花,在演出前排练时不慎摔伤,造成骨折,为了不错过这次演出,年近七旬的她忍着剧痛,坐在轮椅上完成了精彩表演。同样年近七旬的本剧导演黄中东推着轮椅,倾情助力。两位老人用这种特殊的表演方式,彰显了基层艺术工作者戏比天大的文化情怀和坚定执着的文化信念。高立军说,辽宁省第一届地方戏曲小戏展演被列为辽宁省和西藏自治区文化交流项目,西藏那曲市艺术团应邀参加本届展演。那曲市艺术团在朝阳期间演出7场36个节目,其中参加辽宁省第一届地方戏曲小戏展演4场,还到北票市大黑山景区、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龙源湖景区、朝阳人民公园社区演出,为本届小戏展演增添了风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本届展演全部为公益惠民演出,让广大观众共同领略戏曲艺术的魅力,实现“戏曲小戏的盛会、城乡人民的节日”宗旨。参加展演的28个剧目以5场组台演出形式进行剧场演出,每台剧目演出2场,共演出10场。为进一步扩大活动的受众传播和社会影响,本次展演还通过辽宁广播电视台“欢乐集结号”和辽宁文化共享频道、辽宁文化云等平台进行录播和线上直播。“欢乐集结号”快手平台从10月8日开始对辽宁第一届地方戏小戏展演活动进行宣传,将优秀剧目实时送到23.7万粉丝的手机端。截至10月13日,展播5台演出,推送短视频22个,获点赞500多次,共计播放量6.6万次。接下来,“欢乐集结号”快手平台和微博平台将依据计划,陆续将展演剧目依次展播,延续活动影响,扩大辽宁地域文化传播。文化共享频道电视播出用户330万。辽宁文化云平台的每场直播录播和回看的浏览量最高达10万+。展演极大调动了全省地方戏曲院团的创作热情,涌现了一批优秀作品,受到城乡人民群众热烈欢迎。同时,召开了“辽宁省地方戏曲传承研讨会”,对今后全省地方戏曲的传承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全省上下形成了浓厚的戏曲氛围,必将有力推动全省地方戏曲发展。
    10/28
  • 智能制造赋能辽宁工业转型振兴
    10月22日,由辽宁省人民政府、商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的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在沈阳隆重开幕。800余家世界以及国内知名的装备制造企业代表再次在辽宁相会。在为期4天的博览会上,全球顶尖装备制造企业将以“智能制造转型振兴”为主题,开始一场传统装备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的广泛交流、深入研讨、洽谈合作。参会者对展品兴趣十足。(摄影:刘明烨)辽宁这片沃土曾为新中国工业发展奠定基础。辽宁振兴,工业先行。如今,辽宁正紧紧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为在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上取得新突破,辽宁正着力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的“三篇大文章”。今年是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落地沈阳20周年。在政府引导下,辽宁参展企业正以产业报国的情怀推动着辽宁工业快速向前。数字化转型、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技术等智能信息化技术正为辽宁装备制造业赋能,为辽宁工业振兴孕育新的生机。围绕省委、省政府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这一中心工作,辽宁省总工会也紧跟辽宁省委、省政府步伐,助力书写振兴发展大文章。辽宁省总工会助力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注重培养高技能人才梯队,激发高技能人才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并在全省大力推进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让其充分激发出助力企业创新发展的新动能。劳模创新工作室产生的集群效应,确保了辽宁大型装备的高精度和好质量,这也为数字赋能高端装备制造实现信息化远程操作奠定基础。在本次制博会上,从传统装备制造向智能化转型的“新字号”企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坐落于营口的“新字号”企业辽宁禧易珈工业组装技术有限公司正是一家从加工铝型材向智能化铝型材加工生产线转化的科技型企业,3个人的研发团队撬动了每月100万元的订单额,这些都是缘于科技的力量。该企业技术研发总监刘冰说:“我们是从传统机械加工向智能机械制造转型的科技型企业,研发的工业传输设备搭载了机器人视觉和抓取功能,让工业精准化传输大幅提升了工业生产效率。目前,正在给国内知名汽车厂商提供工业传输解决方案。”如今,智能化让工厂变得越发“聪明”,这也是工业振兴发展的必由之路。工业从传统向智能转型发展,工会工作如何跟上“智能”衔接的脚步,运用好工业互联网,助力做好服务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这是工会的时代课题。
    10/28
  • 辽宁营口:“九曲羊肠”变坦途 打通乡村振兴加速带
    “人靠路走、车靠路行、村靠路富”,同样的道理,乡村的发展,也要依靠路,依靠乡村公路作为先行保障。横贯营口市盖州市暖泉、梁屯两镇的崇安岭风光旖旎,海拔却有500多米,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看看,咱这岭上的景色多美!新的盘山路铺得多好!”营口市盖州市暖泉镇义尔岭董店村党支部书记许会刚得意地向记者炫耀着。新修的道路让村民对今后的生活有了更多期盼。(摄影:张宝全)崇安岭大山西侧为暖泉镇义尔岭董店村,东侧为梁屯镇绵延村。深秋季节,盘山公路蜿蜒的曲线与大自然完美融合,形成一幅幅五彩缤纷的自然画卷,人在路上走,宛若画中游。早在1958年,当时的盖平人民公社调动7个公社社员,修建了全长6公里的简易盘山路,由于是土路,坑洼难行,每年受山水影响,多处路段被水冲毁甚至塌方,给来往村民和车辆带来极大不便和安全隐患。多年来,两侧村民宁愿绕行30多公里,也不走这条山路。道路不畅,同样也影响当地农副产品销售。重修盘山路,成为暖泉镇义尔岭董店村和梁屯镇绵延村几代人的梦想。为让宛若“九曲羊肠”的山路变通途,打开制约两地发展的山门,在暖泉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下,2021年8月,营口市盖州市交通部门启动崇安岭盘山路重修工程,将原有狭窄的土路扩修到8米宽,并铺设30多公分厚的混凝土路基和柏油路面。日前,该工程已基本结束。重修完的盘山路宽阔平整、结实耐用,车流量逐渐增多。“新修的道路不仅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出行难,还让两地苹果、绒山羊、柞蚕等农产品运输问题迎刃而解,更让村民们对今后的生活有了更多期盼。”许会刚说。一条民生路,一本致富经。放眼望去,“品质”与“颜值”大幅提升的盘山公路在大山间蜿蜒,串联起一个个农家果园、一处处深闺美景、一桩桩村民期盼,勾勒出一条生机盎然的全域发展带。
    10/27
  • 辽宁省辽阳市宏伟区:匠心“绣”出城市品质
    拿出“绣花”的细心和巧心,精细管理,耐心治理,“绣”出城市的好品质,争树好品牌,通过进一步加强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城市管理,持续增强城区承载力、竞争力、吸引力,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10月25日下午,记者在辽阳市宏伟区街和小区街头看到,经过“过筛子式”对小区杂草、小招贴广告、废弃物、生活垃圾、私搭乱建和交通秩序、路边违规占道经营的大清理和大整治,宏伟区的城市环境实现了大变样。宏伟区开展的“城市管理年”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6月17日辽阳市召开“城市管理年”活动动员大会后,宏伟区迅速行动。全区上下通过学习讨论,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和任务,决心全力以赴打好城市管理这场硬仗。新一届区委结合全区实际,明确提出城市管理的重点,加大对城市牛皮癣、电动车违规上路、交通秩序、市场环境、私搭乱建、不文明养犬等的整治力度,同时要加强城区管理服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创城志愿服务,确保城市管理工作取得实效。辽阳市宏伟区城区一角。按照辽阳市委提出的“精准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指导理念和“安全、干净、整洁、有序、美丽”城市管理新目标,宏伟区认真部署落实,细化分工,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并建立严格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同时,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让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和居民能够深入了解“城市管理年”和“创城”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该区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充分发挥8890便民服务平台、“智慧城管”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作用,共同监督城市管理工作。宏伟区工农街道按照城市管理中的相关测评体系要求,对小区环境卫生问题进行逐项攻坚。街道全体机关干部会同城管执法人员放弃休息时间,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清理楼道堆放物、小广告,粉刷楼道。截至目前,工农街道已完成369栋居民楼1158个单元组的楼道清理工作,清理楼道内堆放物8吨767件,清理垃圾16车,清除小广告485处,取缔占道经营2处,更换破损公益广告11处,在辖区显著位置新增公益广告38处,确保公益广告规范、醒目、美观。宏伟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开展市容市貌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执法大队每天组织人员,依法整治辖区烧烤店店外经营和占道经营问题,清理不规范牌匾和条幅,清理摆放不规范的共享单车,加强祭祀用品售卖管控。共拆除各类不合规牌匾1057处,整治落地灯箱560处,清理商业宣传条幅654条,清理门店橱窗海报1350条,取缔占道促销等户外商业宣传、咨询活动3560次,清理宣传拱门188处,清理手续不完备共享电动车150辆,清理乱摆乱放的共享单车2400余辆,确保市容环境整洁有序,提升城区管理水平。宏伟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张涛告诉记者,为全面落实“城市管理年”工作目标,宏伟区还出台了违法建设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按照“党政同责、属地管理、部门联动、重点突出、控新拆旧、司法保障”的原则,执法局联合各街镇、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区自然资源局等单位在全区深入开展违法建设专项整治工作。街镇以社区(村)为单位,对既有违法建设进行摸底排查、鉴别认定,形成包含具体位置、现场照片、建筑形式、违建面积、使用性质及相关人员信息等内容的数据台账。按照相关标准和文件要求,对违法建筑逐一拆除,确保“城市管理年”活动取得成效。目前,全区已拆除建成区内违法建筑、私搭乱建125处,共1180平方米。拆除曙光镇前进村、西杜家村14处占用耕地违建共7900平方米;拆除曙光镇南八里村枫林生态园大棚房违规22处共1380平方米;拆除宏伟路破损围挡660平方米;拆除峨眉村石材厂、鼎亿家园西侧石材厂共1680平方米。
    10/27
  • 辽宁阜新:煤电之城的蝶变之旅
    风电、无人机、赛车、温泉……今年7月17日,阜新草莓音乐节开幕当天,3万名年轻人涌入活动现场。在他们眼中,阜新很“飒”,活力十足。一场独一无二的矿坑音乐节,既是缅怀“煤电之城”曾经的荣光,更是向阜新经济转型20年致敬。转型前,阜新煤电产业一家独大。当时有句口头禅:“矿务局一打喷嚏,全市都感冒。”阜新转型始于资源枯竭,出路在于摆脱煤炭依赖,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一破一立之间,产业结构从一煤独大到多元支撑,“三篇大文章”做得有声有色,“四个优势产业”强势崛起,“五张城市名片”交相辉映。转型,首先是产业转型。在这个长征式的艰难探索过程中,阜新人以其坚韧顽强、创新实干,消除恋煤情结,摆脱路径依赖,换来产业之花的竞相绽放。彰武县巨龙湖畔的白色风电机群,在蓝天白云映衬下,美轮美奂。(本文图片由阜新市委宣传部提供)路在脚下四大产业挑大梁探寻阜新城市发展史,离不开一个“煤”字。1897年,一场暴雨过后,人们在穷棒子沟发现了被洪水冲刷出来的露头煤,从此开启了百年煤城大开发的历史。国家“一五”计划156个项目,有4个煤电项目安排在阜新,其中包括亚洲最大的露天矿和火力发电厂,而阜新也成为闻名全国的“煤电之城”。50年间,阜新累计生产原煤8亿多吨,发电3000多亿千瓦时,为共和国作出巨大贡献。随着资源大规模开采,阜新也无法摆脱资源型城市面临的共性逻辑与难题——得之于资源开发,失之于资源枯竭。当新世纪曙光来临的时候,挖了一辈子煤、发了一辈子电的阜新人,忽然发现无煤可挖了。2000年,阜新矿区仅剩3.3亿吨可采储量,全地区23对国有主力煤矿有14对相继关闭。被断了“主粮道”以后,以煤电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立马失灵,经济社会发展出现断崖式下跌。在全国GDP年均增长率超过9%的情况下,阜新只有0.2%,经济几乎陷于停滞。转型发展,别无他途。2001年,阜新成为全国首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是一道世界性难题,阜新从未停止过“路在何方”的论证与求索。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经济转型,首先是产业转型。20年的产业变迁史大体经历两大阶段:第一阶段通过“产业重构”实现“多元化”,从现代农业到“三大产业基地”,从“十大产业集群”到“四个优势产业”,一脉相承,层层递进,彻底扭转了煤电一家独大的畸形产业结构。第二阶段以链条化延伸、规模化集聚、高端化升级为路径,积极推动装备制造及配套向高端装备转变,农产品加工向绿色食品转变,传统能源向新型能源转变,传统化工向精细化工转变,“四个优势产业”强势崛起,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增至80%,煤炭则降至4.4%。一升一降,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了由一煤独大、产业单一向多元支撑、集群发展的历史性转变。事非经过不知难。20年间,阜新人咬定青山不放松,下狠心“刮骨疗毒”,从资源依附型的“病态体征”转变为高质量转型、全方位振兴的“健康体魄”。在探索资源型产业迈向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阜新同步破解并着重回答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产业走向问题。2001年的新邱露天矿采煤现场。2018年,此处开始建设阜新百年国际赛道城。2021年,草莓音乐节在阜新百年国际赛道城举办,3万名乐迷在独特的矿坑环境中享受音乐盛宴。2001年,用牲畜拉犁是春耕的主要方式。2021年,阜新农业机械化率达到90%。魅力之城五张名片熠熠生辉2004年5月9日,一块重达66吨的“玛瑙王”放置在街心广场。此后,阜新先后荣获“中国玛瑙之都”和“世界玛瑙之都”称号。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人深知资源的宝贵。基于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在大力发展“四个优势产业”的同时,精心培育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催生出“玛瑙城”“赛道城”“温泉城”“篮球城”“智能城”五张亮丽多姿、魅力独具的城市新名片。“中国玛瑙第一镇”十家子镇有两张面孔:白天,玛瑙大集里人声鼎沸,摩肩接踵;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数以千计的网络主播纷纷上线。线上线下,不舍昼夜。荟萃天下玛瑙的十家子,是个不打烊的购物天堂,赏玉人、淘宝者,随时随地能找到心爱宝物。如今,阜新玛瑙节已成功举办16届,成为国内颇具影响力的玛瑙盛会。漫步阜新街头,一个个标准篮球场非常吸引人:潇洒投篮的少年,点头称赞的路人,无不透露出“全国篮球城市”浓浓的篮球情。这座164万人口的城市,经常参加篮球运动的有数十万之众。中国篮协阜新篮球学校是辽宁男篮后备人才基地,被篮球界誉为篮坛“星工厂”,培养出陈晓丽、周琦等国手。经济转型20年,惊喜总是不期而遇,巨变就在身边悄然发生。2010年,温泉城在5月和煦的春风里破土开工。今年6月,中国羽毛球功勋教练李永波受聘成为“阜新温泉文化大使”。时隔一个多月,全球业余羽毛球锦标赛在宝地温泉小镇打响,李永波同7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亲临现场加油助威。“温泉+名人+赛事”,让温泉康养产业迎来风口。2018年,新邱区长达120余年的采煤历史宣告终结。与此同时,一座百年国际赛道城在废弃矿坑内奇迹般地建起。赛车的轰鸣声昭示着一个激动人心的事实:一个传统产业结束了,另一个新兴产业喷薄而出。2019年6月,海州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基地在细河岸畔动工兴建。短短两年,先后举办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总决赛、中国无人机竞速公开赛、辽宁省第五届飞行者大会……一架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勾勒出新兴产业蓬勃向上的动人场景。近年来,阜新以高水平赛事和节庆活动为依托,善用有形资源,发掘无形资源,在打造场景优势、塑造城市品牌方面频频发力。文体、文旅、文娱、文创同频共振,沉甸甸的自然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近悦远来的城市魅力,打造出彰显发展成色、积淀文明亮色、体现本土特色的强大场景优势,让城市魅力直线提升。2001年,新邱区煤矸石制砖厂还要依靠大量人力。2021年,机器人替代人工,省时省力效率高。2001年,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十家子镇玛瑙大集上,人流如织。2021年,十家子镇玛瑙业户转战线上,网络直播带货成为零售新主流。蝶变之旅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地下煤炭有限,地上风能无穷。从转型的那一年开始,时任阜新市气象局局长的崔广就开始琢磨风力发电的事。利用风能,最基础的工作是获得完整、准确的数据资料。崔广带领一班人到各个山峰的风口去“捕风”。最多的时候,一天要爬山二三十公里,一个月穿坏一双鞋,人送外号“跑风局长”。抢得“早”、抓得“实”的资源数据,吸引风电龙头企业纷至沓来,建起一座座风电场。风电产业催生全市首个上市公司——辽宁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引进远景、三峡、嘉寓等行业翘楚,新能源跻身“四个优势产业”之一,助推传统能源大市向新能源强市蝶变。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蝶变,是一场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是一次认识再飞跃、路径再探索的破冰之旅。转型伊始,为了解决矿工再就业难题,阜新依托丰富的耕地资源,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先后引进正大、伊利、双汇、新希望、鲁花等国内龙头企业,培育出小东北、三沟等本土企业。如果把考量产业转型、结构优化的维度聚焦到感官层面,就会看到一条由黑变绿的清晰路径。近年来,阜新以百万亩农田节水提质增效工程、百万头生猪全产业链示范工程等重大工程为抓手,推进东部粮食果蔬区和西部杂粮畜牧区建设。立足花生和牛羊等优质农畜产品资源,以品质化、功能化和品牌化为方向,推动农产品加工向绿色食品制造升级,打造全国重要的绿色食品基地,把阜新建成京津冀城市群和沈阳都市圈的“米袋子”“菜篮子”和“肉库”。煤炭被人们誉为乌金。转型之前,为了生产更多的煤炭支援国家建设,阜新的产业体系全部围绕煤炭展开。如今,绿色食品、绿色能源开始担纲主角。2001年,阜新有能源企业179家,大多是煤电类传统能源企业。如今,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277.13万千瓦,绿电规模超过火电18个百分点,占全省风电、光伏装机总规模的21%。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阜新经济转型走过壮丽的20年。未来,阜新将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能源综合创新示范市,力争2025年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转动的风电机、逐日的光伏板,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风火轮”,时刻为这座城市注入全新动能。阜新绿色食品产业蓬勃发展,直接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再启新程做好“三篇大文章”风正好扬帆,奋楫启新程。8月30日,由远景科技集团投资建设的智能风机总装基地项目在阜新铸造产业基地交付使用。从项目开工到交付使用,仅用时6个月。今年以来,阜新从新开工项目中筛选出30个重点项目,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奋力推动当年开工、当年竣工。从“以年计”到“以月计”,项目建设频频跑出“加速度”。塔吊林立的施工场地、紧张忙碌的生产车间、活力迸发的产业园区……阜新大地处处高奏项目建设奋进曲。历经20年艰辛探索、不懈奋斗,转型初期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为开启新征程打下了坚实基础。“经济转型试点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只是万里长征走出的第一步”,阜新在系统总结转型成就的基础上,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擘画未来发展新画卷,提出了创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市”的奋斗目标,奋力实现从“试点”到“示范”质的飞跃。新机遇时不我待,新使命催人奋进,新征程任重道远。“十四五”期间,阜新将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扬优势,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补链延链强链,引进高质量项目,做强做深做精各条产业链,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这是新时代阜新产业转型升级的方法论。抻长链条,提升“原”的价值。聚焦越秀、正大、伊利等龙头企业,推动花生、奶业、肉类精深加工等产业提质增效,在“链”上做文章,把“附加值”留在本地。以智赋能,激活“老”的优势。聚焦数字化、高端化、服务化,全力抓好徐工集团除冰雪装备、万达铸业高铁配件、德尔股份汽车转向泵等重点产品,全力推进高端装备、精细化工等产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着力打造节庆品牌活动,推动文旅体育产业做精做优。厚植沃土,培育“新”的力量。聚焦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进远景风机、大金风电产业园项目,打造新能源、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依托“雏鹰”“瞪羚”“独角兽”等科技型企业,建设一批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项目,形成“一产优、二产强、三产活”的全新格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自本世纪初实施转型以来,遇到的困难超乎想象,付出的努力非同寻常,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从起步阶段的摸着石头过河到推进阶段的多点并进,再到升级阶段的全面提质,20年负重前行、20年不懈探索、20年一张蓝图绘到底。在这段浴火重生的不平凡岁月洗礼下,这座转型城市也从蹒跚起步的稚子成长为步履矫健的青年,激情满怀、砥砺前行,奋力开创辉煌灿烂、前程似锦的新时代。
    10/27
  • 沈阳市于洪区非遗项目那氏旗袍亮相第五届沈阳旗袍文化节秀场
    近日,沈阳市于洪区城东湖街道星座社区非遗基地的省级非遗项目“那氏旗袍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姚俭萍老师携最新旗袍作品亮相第五届沈阳旗袍文化节老北市文盛园秀场,引爆满族传统服饰新风潮!“那氏旗袍”创立于1932年的奉天,以还原历史、利用传统制作工艺为基础,保留了传统旗袍中的26道工艺和技法,展示了满族旗袍文化的悠久历史。“那氏旗袍制作技艺”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传统手工技艺为基础,将清代、民国、现代各时期不同风格的精华旗袍通过作品向世人展示。
    10/26
  • 辽宁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锦州分会场)圆满收官
    10月20日,由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中共锦州市委、锦州市人民政府承办,中共锦州市委宣传部、锦州市文化旅游与广播电视局、锦州市文化演艺集团(锦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协办的辽宁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锦州分会场)活动圆满结束,来自省内的14部优秀剧目集中亮相,以优秀舞台艺术作品致敬党的百年华诞,在全市唱响了传承红色血脉、赓续革命精神的主旋律,也为锦城人民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锦州大剧院参加本次展演的14部剧目演出现场本次展演活动是锦州文化艺术中心启用以来规模最大的一项活动,从6月10日开始,历时四个多月,在锦州大剧院和锦州京剧团剧场共计演出34场,接待省内11个艺术院团,约3万名观众走入剧场观看演出,平均上座率80%。工作人员严格按照防疫规定引导观众进场扫码工作人员严格按照防疫规定引导观众进场扫码工作人员保障观众顺利进场在四个多月的展演活动中,集团(中心)上下动员,分组工作,各司其职,全员参与到展演活动的各项保障工作中。集团(中心)工作人员克服涉及单位多、参与人员广、时间跨度长、协调难度大、防疫要求严等困难,严格把控疫情关、安全保卫关,做好台前幕后的演出保障工作,确保演出正常进行。此外,与前来演出的省内各剧团进行对接,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日后锦州市的文化艺术演出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丰富集团(中心)文艺演出内容和形式,激发起各院团创作活力。话剧《国徽》评剧《过大年》音乐剧《那山那海那片情》辽剧《养女情》大型评剧《烽火映山红》音舞诗《曙光》评剧《牵·纤手》话剧《孟泰》海城喇叭戏《杜鹃花开》音乐舞蹈情景诗《摇篮》音乐剧《最可爱的人》评剧《信念》现代京剧《关东女》评剧《第一党支部》
    10/26
  • 辽宁盘山县:金色、绿色……看这遍地的“丰收色”
    春发其华,秋收其实。金秋十月,盘山大地稻谷飘香,蟹肥菊黄,收获的季节翩然而至。经历了春播夏耕,盘山百姓也终于迎来了丰收的日子。秋风飒爽,天高云淡,盘山广袤的田野披上了一层金装,饱吸阳光的稻谷随风摇曳,卷起金色的涟漪。稻田里,收割机穿梭而过,收割、脱粒、秸秆粉碎还田一气呵成,仅留下一排排整齐的稻茬。看着金黄的稻粒欢快地“蹦”进运粮车斗,丰收的喜悦一直挂在郑国彬的脸上。他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亩产在650公斤左右,是个丰收年!风吹稻浪不仅送来了满地金黄,也为盘山县的旱田地披上丰收的盛装。在旱田种植区,萝卜、地瓜等大田农作物迎来大丰收,抢抓晴好天气,盘山县进一步加强秋收农机具的科学调配力度,“人机”配合,加紧采收,整理、装箱、上秤,放眼望去,田间地头亦是一派繁忙景象。春种秋收,夏耘冬藏,周而复始。盘山农民用辛勤劳作的汗水,滋润出了最美的果实,粮食和农业生产喜获丰收,五谷丰登,农民的笑脸已经成为盘山这个秋天最美的风景。
    10/26
  • 辽宁:机器人“聚会”展示智造力量
    既有能提供学习、康复训练等服务的机器人,也有可替代人类完成高难度工作的机器人,还有利用高新技术复原历史人物声音、形象的虚拟主播机器人……10月23日,第六届中国沈阳国际机器人大会在新世界博览馆开幕,大批全新亮相的机器人展示了中国智造的力量,引起观众的极大兴趣。10月23日,在中国沈阳国际机器人大会上亮相的机器人吸引了观众的目光。(摄影:郑磊)中国沈阳国际机器人大会是东北地区唯一以机器人为主题的专业性会议展览活动。本届大会以“智能创造未来”为主题,“会、展、赛”齐绽放,设置主题演讲、分组论坛、展览会、挑战赛、表演赛等活动,新松机器人、哈工大机器人、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网易有道、大疆无人机以及多家来自韩国、日本的企业参会,旨在推动机器人产业做大做强、加快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10/25
  • 中国制博会在沈阳开幕
    10月22日,以“智能制造转型振兴”为主题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简称“中国制博会”)在沈阳国际展览中心开幕。812家中外企业参加线下展会,至10月25日结束;线上云展同步开启,将持续到11月22日。(摄影:郑磊)据了解,本届中国制博会由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中国贸促会和辽宁省政府主办。线下展会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设置8个展区,展位总数3454个。本届中国制博会高端智能展品比例明显提高,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装备制造业企业以及美国3M公司、西门子股份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及跨国公司,带着新产品、新技术集中亮相。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