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彩辽宁
- 辽宁大连:发力产业链下游 精细化工活力涌现今年以来,大连市围绕GDP“三年过万亿”目标,起步就冲刺:全市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开工、创优营商环境、全力推进精细化工产业、打响基层社会治理攻坚战……接二连三的大动作,体现出大连市委、市政府的鲜明导向:真抓实干,凝心聚力,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进取心为实现既定目标努力奋斗,夺取“开门红”。逸盛大化石化有限公司厂区局部。(图片:受访单位提供)春风鼓荡,千帆竞发。眼下,大窑湾海岸、金普新区大孤山化工园区里,60万吨多功能聚酯瓶片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合同订单“纷至沓来”,让逸盛大化石化有限公司应接不暇。这是大连石化产业实现产业链价值链双向突破的缩影。新年新起点,大连石化产业乘势而上、发力全产业链,向下游延链补链强链,大幅提升精细化工率,让“黄金产业链”成色更足、熠熠生辉,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硬核实力。大连石化工业的产值规模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经超过40%,在全市工业占比中独占鳌头。如何实现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大连石化产业破题起势,加快发展下游精细化工产业,打通“黄金产业链”、实现做大做强,担当起大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编辑:邹润陶嘉悦03/08
- 辽宁大连行健在智能赛道上车驰马骤“没有人在操作,滚珠丝杠沿着滚柱线轨运行,工控机开始报错……”这是发生在车间内的“科幻”一幕。3月3日,记者走进大连行健数控机械技术有限公司,看到多台机械手与数控机床正在配合上下料,一台工控机正在读取左右刀架加工后轮对的测量参数,进行自主分析、预警、报错。“这就是轮对加工车间的无人值守功能,也是我国数一数二的先进技术,是我国高端数字化产业突破的重点领域,能够极大地节约人力。”大连行健办公室主任栾丽艳为记者介绍。传统制造业正在钢铁脊骨之上发生着颠覆性变化。数字化智能加工系统是大连行健在全国高端智能赛道上领军突围的关键。大连行健技术人员在现场施工。(摄影:舒心侨)“数字化工厂”实现自主对机床状态和性能诊断分析;“数字化实验室”实现自主对控制系统、导轨、主轴、轴承等关键零部件的数据采集,建立故障模型后预测性维护……2021年,大连行健落地了8项数字化项目,“足迹”遍布全国,成功在我国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大连行健扎实行进11年,从国内首家“中高档机床检测技术服务中心”到与国际知名公司合作研发数字化工业应用,始终走在科技前沿。目前,已为我国30多家企业提供80余项先进技术,10余种国产系统替代进口,解决了90%以上高端进口装备和检测仪器掣肘于国外厂家服务的困境,提高设备生产效率80%以上,拉动市场增量超过1亿元。下一步,大连行健将与大连知名企业合作,助力大连产业升级,建设从自由设计到自主“智”造的数字大连新高地。编辑:邹润陶嘉悦03/08
- 【冬残奥新闻】这位护旗手是咱辽宁人图为张庆茹在西安残运会上。(省残联供图)3月4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来自沈阳市体育运动学校的田径教练张庆茹与另外7位国旗护旗手亮相“鸟巢”,“零距离”见证五星红旗升起。“很荣幸能成为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的一名国旗护旗手,感谢国家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了我,这也是国家对我省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充分认可。”张庆茹激动地说。2007年至今,张庆茹一直全身心投入残疾人体育训练工作。她曾带队参加过全国第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残运会,共为辽宁赢得28枚金牌。另外,由张庆茹悉心培养的女子T11级运动员郑金,曾在2016年里约残奥会上获得女子T11级1500米冠军。这位战绩辉煌的“金牌教练”,在两个月前突然接到一个“神秘”任务——担任北京冬残奥会国旗护旗手。“听到这个消息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张庆茹回忆说。为了能够圆满完成护旗任务,张庆茹经历了无数次排练。“虽然排练很辛苦,经常要练到很晚,但每一次看见国旗升起时,都会激动得热泪盈眶。”张庆茹说,“每一次排练我都会对自己说,开幕式那天一定要在全世界面前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张庆茹最终与另外7位护旗手圆满完成了护旗任务。“当五星红旗在‘鸟巢’上空高高飘扬时,爱国的激情瞬间燃起,那一刻也成为我终生难忘的时刻。”张庆茹说,“希望自己的这份自豪和喜悦能够传递给辽宁的残疾人,让更多人感受到国家对残疾人的关注、关怀和关爱。”编辑:邹润陶嘉悦03/07
- “唐娃娃”进京为冬残奥会献礼3月1日,在惠水县幸福移民社区的唐人坊产教融合基地,工人在组装“唐娃娃”。在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幸福移民社区的唐人坊产教融合基地里,一批批神气活现的“唐娃娃”通过泥塑、制模、翻模、打磨、上浆、画脸、组装等工序被制作出来。据介绍,这些“唐娃娃”将发往北京作为冬残奥会的礼品。编辑:邹润陶嘉悦03/07
- 辽宁大连: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小微企业小微企业量多面广,是地区经济活力的重要表现,也是带动地区就业的主力军。2021年年初以来,大连市银行业机构采取市场化方式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持续推动普惠小微贷款增量、降价、扩面,助力稳企业保就业。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小微企业。(图片:邵海峰)从政策部署到产品创新,从在线服务到减费让利……一桩桩服务举措、一项项创新突破,彰显着大连金融业的服务温度和力度;一笔笔信贷资金,为大连市小微企业发展注入了金融活水。编辑:邹润陶嘉悦03/07
- 辽宁阜新:科技赋能企业兴 产销两旺干劲足虎年新春以来,专业生产覆膜砂和铸造砂的彰武天一科技有限公司呈现产销两旺的强劲发展势头。企业目前具备6万吨的年生产能力,拥有产品发明专利15项,2021年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记者在厂区车间看到,偌大的智能化生产线上,只需要几名工人就完成了全流程的操作、包装和转运。据公司副总经理刘昭晖介绍,目前企业每天出货量在200吨以上,主要供应北方地区的30多家下游企业。编辑:邹润陶嘉悦03/07
- 辽宁大连超算中心将升级为东北“最强大脑”综艺节目《最强大脑》中选手们脑力比拼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而在大连人身边也隐藏着这样一位“选手”:曾是“世界500强”,未来将拿下东北第一的成绩——它就是大连理工大学超级计算中心,即大连市超算中心。它的“心算”究竟快到何种程度?在我们的生活里有哪些应用?近日,超算中心技术人员向记者讲解了这个“最强大脑”的秘密。技术人员说,大连这个“最强大脑”能做的事情非常多,涵盖领域广泛,可谓“算天”“算地”“算人”“算水”。“算天”是能从宇宙算到大气,“算地”能涵盖地质到探矿,“算人”能模拟人工智能,“算水”能从江河算到海洋。超算中心所在建筑外景。(图片:受访单位提供)新能源、新材料、自然灾害、气象预报、地质勘探、工业仿真模拟、新药开发、动漫制作、基因排序、城市规划等,目前,该超算中心已在这些领域开展了广泛的研究。随着计算能力的提升,超算不再只是科学研究的利器,超算成果已经进入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比如:超算中心一期目前正在进行一项心脏动力学相关的模拟仿真研究,研究成果可辅助外科医生更精准地实施心脏手术,提高手术成功率;它通过高空拍摄地面照片,结合空中三角测量技术进行大量运算,能直接生成地貌和建筑的高精度三维模型,为大连城市规划提供决策依据。2015年11月超算中心一期建成时,在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中位列第419位。超算中心二期项目计划不久后开建,未来将拥有超3000万亿次/秒的计算性能。“每秒运算速度3000万亿次”是什么概念?大连理工大学网信中心副主任于广辉说,这意味着超算中心二期的计算能力与1万台普通台式机的计算能力相当。实际运行时,超级计算机是高速计算网、高性能存储和高密度计算高度集成的产物,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大规模计算任务进行分布式计算时,需要高速计算网来完成各节点间的数据交换,需要高性能存储解决磁盘访问瓶颈,这样才能最大化中央处理器的计算效率。东北地区现有计算能力供给有限的情况下,一些企业、科研机构只好把项目送往南方的一些超算中心进行计算。“因为计算的数据量巨大,远程传输不方便,一些单位的科研人员就带上资料去南方寻找超算资源,来完成研究课题。”项目合作方大连市大数据运营有限公司有关人员介绍说。目前,该超算中心二期的技术方案正在抓紧准备中。对于超算中心的未来,大连市大数据运营有限公司充满期待:超算市场非常广阔,二期建成后,有超算需求的企业、科研院所将纷至沓来。当超算中心二期的算力发挥至60%左右时,大连市大数据运营有限公司将着手谋划继续投资、进行续建,这意味着超算得到的研究成果也将更多地应用在大连人的生活之中。中科院院士陈国良在第十六届HPCCHINA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及主题论坛上表示,在未来,算力即是生产核心竞争力,拥有高性能算力的企业或者国家将有机会整合产业资源,构建产业生态,培育竞争优势。因此数字基础设施,特别是超算中心作为新基建的主导方向,将大幅度提升高性能计算能力,对构建万物智联的信息网络体系实现远程实时调动数据资源,支撑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编辑:邹润陶嘉悦03/07
- 乘“冬”风 冰雪旅游“燃动”辽宁“2021-2022雪季将延期运营至3月。”2月27日,沈阳怪坡国际滑雪场发布公告,将原定2月28日的停业时间延后。“今年的冰雪项目太火了。”滑雪场企划经理王猛说,他们3个多月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营业收入达到1200万元。我省共有大中小型滑雪场38个,以娱乐为主的戏雪乐园(嘉年华)近百家。去年12月以来,各专业滑雪场和大型滑雪乐园日均上冰雪人次都在千人左右,日均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50%至80%,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部分滑雪场游客数量和收入甚至出现了倍增的良好态势。“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在2021-2022年冰雪季,我省紧紧抓住北京冬奥会契机,深入实施《辽宁省冰雪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动冰雪“冷资源”变成“热经济”,加快打造冰雪经济强省。定位中国北方高品质冰雪体验度假地,我省不断丰富冰雪旅游产品供给。在推动丹东天桥沟成功创建首批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的基础上,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体育局评定推出沈阳棋盘山冰雪大世界、本溪花溪沐枫雪温泉小镇、丹东天桥沟滑雪旅游度假地、辽阳弓长岭温泉滑雪旅游度假区4个首批省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它们不仅拥有良好的滑雪资源,同时还可以满足康养度假、休闲娱乐等旅游需求。充分挖掘辽宁冬季旅游的通达优势、气候优势、资源优势和多样性优势,我省全方位开发多业态融合的“冰雪+”旅游。嬉冰玩雪休闲游、冰雪温泉养生游、冰凌穿越挑战游、冰雪研学体验游、民俗年俗文化游、冬捕冰钓趣味游……这个冰雪季,全省多部门、多城市共同发力,积极推进冰雪旅游与文化、温泉融合发展,不断满足市场需求。举办丰富多彩的冰雪主题活动,掀起“辽宁人游辽宁”新热潮。“冬奥在北京冰雪游辽宁——嬉冰雪,泡温泉,辽宁过大年”冬季旅游品牌,在各地深入推广。全省上下合力推出冰雪温泉、民俗文化和冰雪度假、冰雪运动等文旅活动184项,优选辽宁冬季网红打卡地165个。配套出台72项旅游惠民措施,进一步激发了大众冰雪消费潜能。与此同时,为有效引导大众出游预期,省文化和旅游厅精心包装辽宁特色冬季形象和产品,策划推出“云端”“发现辽宁冬季之美”境外营销推广活动,持续加强对国内重要客源地宣传推介,深化全媒体矩阵宣传,巩固和扩大了辽宁冬季旅游品牌在国内外的市场关注度。编辑:邹润陶嘉悦03/07
- 今年以来辽宁省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大幅增长 “钢铁驼队”跑出加速度图为二月二十八日,在沈阳东站东货场站台上,工作人员正在吊装满载货物的集装箱。(杨靖岫摄)近日,满载56个标箱、976吨出口货物的X8103次中欧班列从沈阳东站发车,途经满洲里口岸,驶向俄罗斯巴尔瑙尔、舒沙雷等车站。在全球流通不畅的背景下,这些奔驰在“一带一路”沿线的“钢铁驼队”,承载着活力与担当,传递着信心和力量。3月1日,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沈阳、大连是辽宁省中欧班列主要发运节点,吸引我国南方以及日本、韩国等方向来往的货物。今年以来,我省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大幅增长。在沈阳,沈阳东站作为东北地区最繁忙的中欧班列始发站之一,几乎每天都有中欧班列接发任务,每月开行数量由最初的4至5列,增加到现在最高开行22列。同时,沈阳中欧班列还加大了回程班列的组织力度,今年以来已组织开行回程班列56列,同比增长近3倍,回程货物由原来单一的板材类拓展到了汽车配件、机器配件、乳制品等10余个品类。目前,沈阳中欧班列服务辽宁企业500多家,服务吉林、黑龙江、京津冀、东南沿海等地国内企业3000多家,在拉动全省经济发展、畅通海陆大通道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1月,沈阳中欧班列开行78列、6398标箱、货值约1.4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78.58%、170.88%和23.34%。在大连,中欧班列高效稳定运行,进一步拓展了国际多式联运新通道。今年1月,大连中欧班列开行9列、900标箱,同比分别增长60%和94%。运输货物辐射东南沿海港口,主要为电子设备、家用电器、日用百货、板材等。目前,辽宁省中欧班列已构建东、中、西三通道,满洲里、绥芬河、二连浩特、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五口岸的发运格局,到达站也延伸到俄罗斯别雷拉斯特、波兰马拉舍维奇、德国杜伊斯堡等地,最长线路运距达1.13万公里。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辽宁省要求,下一步将把中欧班列作为畅通海陆大通道的重要抓手,加大统筹推进力度,稳步提高中欧班列运能运力,推动“班列+”模式创新,支持沈阳争创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为东北海陆大通道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编辑:邹润陶嘉悦03/03
- 辽宁朝阳市喀左经济开发区:把玻璃深加工做成优势产业日前,记者在朝阳喀左经济开发区采访时看到,昔日大家熟知的玻璃产业,因为在深加工方面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已经成为能耗低、应用广的新产业。加工特种玻璃产品。朝阳喀左经济开发区前身为喀左县冶金铸造工业园区,成立于2005年8月,2007年7月县委、县政府决定设立喀左县冶金铸造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规划区16.8平方公里,核心建设区6.8平方公里;2015年1月,根据朝阳市委要求,成立喀左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70.11平方公里;2016年4月晋升为省级开发区,更名为朝阳喀左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为22.34平方公里;2019年1月晋升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0年结合国土空间规划,规划面积调整为45.81平方公里。2018年、2019年,全市省级经济开发区综合位次考评连续两年第一。2020年,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考核位居第七,在全省省级开发区综合位次考评位居第十五。目前,两家玻璃深加工企业已经在喀左经济开发区落户投产,成为开发区项目建设新的亮点。玻璃拉丝生产车间。在朝阳凯威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年生产100万平方米玻璃深加工项目生产车间,生产线正在生产各类市场急需的玻璃产品。据企业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总投资7800万元,占地24亩,总建筑面积11400平方米,主要包括生产车间、原材料库、成品库、研发楼及门卫室、配电室等其他附属工程。企业购置了全自动玻璃切割机、钢化炉、自动高速双边磨等设备1115台套,采用国家标准浮法玻璃原片切割、钢化等工艺先进,能耗率较低,产品具有隔音、隔热、强度大、安全系数高、透光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特种玻璃等领域,产品销往辽宁省内各地,产品供不应求。该项目2021年8月试生产,项目全部达产后,年销售额可达6000万元,实现税收500万元。在辽宁省中玻玻纤制品有限公司高性能玻纤生产车间,用玻璃生产各类高性能玻纤制品,让人们眼前一亮。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由天津鼎立安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计划投资2.2亿元,主要购置织布机400台、铂金锅90台、拉丝机90台等设施设备,主要生产各类高性能玻纤制品,其产品具有质轻比强度高、尺寸稳定性好、电绝缘性好、耐热不燃烧、抗腐蚀不易变形等特点,被用作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等,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能源、化工、电子电器、航空航天、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该项目2021年10月试生产,项目全部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实现税金840万元,带动就业80个。编辑:邹润陶嘉悦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