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彩辽宁
- 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在新赛道实现“换道超车”如今,发展新赛道正逐渐成为区域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挑大梁”的新动能。大连金普新区在新赛道上的成绩亮眼。2022年,金普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形成竞争新优势。辽宁大连金普新区。发展新赛道加速布局,新兴产业成为强劲动力“新赛道”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在深度融合过程中涌现出的场景赋能、数字驱动的新产业,是新兴产业中最具引领力、最具爆发力的领域之一,更是衡量一个地区新经济活跃程度的重要标准。过去一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大连金普新区锚定经济总量占据全市“半壁江山”目标,坚定向前,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动大连数谷、北硅谷等项目打造产业“新地标”,氢能产业园、EX元宇宙产业园、海外华昇微/纳米级电子材料等项目抢占行业“制高点”,松木岛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东北首个赛迪科创中心等项目开辟创新“策源地”。2022年,金普新区新增4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企业,包揽全市、占据全省“半壁江山”;高新技术、雏鹰、瞪羚企业分别增长50%、44%、59%;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增长28%、344%。成功举办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工业互联网大赛、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干细胞与精准医学创新峰会等高端活动,加快科创成果就地转化应用,在新赛道上努力实现“换道超车”。抢跑新赛道,更大力度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发展是你追我赶、不进则退的接力赛。2023年是实现“双高发展新突破”和“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新征程上,竞争将更加激烈、挑战将更为严峻,想在竞争中占得先机,在新赛道上跑好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棒”尤为重要。“新题大做”文章,从项目引进、场景梳理、应用拓展、招商服务等环节加大工作力度,大力集聚元宇宙、区块链、数字孪生、编辑自然等未来产业。绿色低碳是开辟新赛道的重点领域,新区将以绿色低碳新赛道开辟产业发展新高地,加快氢能产业园、松木岛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等项目建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在培育和发展未来产业上实现换道领跑。科技创新领军企业是开辟新赛道的引领者,新区将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倍增计划,引育壮大科技型企业,加快科技成果本地产业化,持续打造“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创新生态场景……抢先发力、抢先布局、抢占高地、抢占优势,在新赛道上奋力抢跑的金普新区,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作者:徐菁朴峰02/03
- 辽宁省盘锦市以“开局即决战”的精气神抓项目扩投资——拉满“进度条” 擂响“奋进鼓”盘锦市把抓项目、抓发展作为落实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主要抓手。新春伊始,全市上下“一盘棋”,吹响项目建设集结号,围绕重点产业链,谋划富有时代感的高质量项目群,努力形成千亿领航、百亿带动、十亿支撑、亿元集聚的项目方阵,以项目建设的强劲态势助力经济发展首季开门红。努力在工业增长、乡村全面振兴、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央地合作5个方面为全省作贡献。长春化工(盘锦)有限公司锂电池铜箔生产车间。(摄影:孙疆)精心谋划建设高质量项目群人勤春来早,万事日相催。兔年伊始,盘锦市即拉满“进度条”,擂响“奋进鼓”,1月28日、30日先后两次召开会议,动员全市力量提速推进项目建设,一切盯着项目看、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扭住项目干,加快建设富有时代感的高质量项目群,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盘锦市上下已形成共识:要提高思想认识抓项目,紧盯目标任务抓项目,锤炼实干作风抓项目,强化责任落实抓项目。——提高思想认识抓项目。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把抓项目、抓发展作为落实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主要抓手,以项目建设的强劲态势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要冲刺”之势,全面完成年度项目建设目标任务,打好盘锦2023年经济发展“翻身仗”。——紧盯目标任务抓项目。强化做好项目谋划“底活”,结合盘锦产业发展实际,围绕“五大安全”“三篇大文章”、数字经济、乡村振兴等,精心谋划、包装和储备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新项目。做实招商引资,通过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以商招商、点对点招商,特别是依托驻盘央企等头部企业,将更多优质项目吸引到盘锦,转化为支撑发展的现实生产力。——锤炼实干作风抓项目。项目不是喊出来的,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从现在起,盘锦市委评价项目建设工作的成效一律以项目落地为准,倒逼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养成求真务实、精益求精、敢于斗争的工作作风。弘扬法治精神,以政治生态的持续净化、法治环境的持续改善来促进和保障营商环境的根本好转。——强化责任落实抓项目。“一把手”带头抓重大问题谋划研究,带头抓重要事项督查督办,带头抓难点矛盾协调破解,当好“施工队长”,多拿“图纸”进工地、干实活,真正变“给我干”为“跟我干”。把干部抓招商、抓项目、抓落实的能力和水平作为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坚决做到“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把计划项目转化成落地投资、转化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后劲,需要“拼抢争实”的精神,方能为全年首战告捷提供有力支撑。为此,盘锦市进一步明晰思路——以非常之势抓好项目谋划。吃透自身优势,利用央企聚集等优势,推动更多央企产业项目落户盘锦;吃透产业现状,围绕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聚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东北粮食集散和精深加工基地,聚力发展壮大新兴产业集群,聚力建设数字盘锦、智造强市,精准发力,提高项目谋划的针对性和成功率;吃透上级政策,紧盯政策导向,高质量谋划包装一批项目。以非常之力抓实项目招引。创新方法,加大力度,讲究质量,全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履非常之责抓细项目建设。推动在谈项目快签约,推动签约项目快开工,推动开工项目快投产,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高效率、快节奏抓好项目建设。用非常之举抓强项目平台。加快推动开发区建设,做强主导产业,提升承载能力,节约利用资源,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行非常之策抓优项目服务。用心用情提供全方位服务,群策群力提供集成式服务,善始善终提供全周期服务,投资者办事将更便捷、更痛快。目前盘锦市各县区、经济区已形成竞相比拼的态势,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迎接一季度全市项目集中开工和拉练评比。盘锦东北新发地农产品供应链中心投入运营。(摄影:虞伟)抢先抓早打赢项目建设主动仗2022年,盘锦市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5.8亿元,头部企业带动能力显著增强,本地配套产业加快布局,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三新”产业加速引育,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夯实。延续这一态势,盘锦市今年计划开复工项目500个,力争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400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全市打赢项目建设主动仗、攻坚仗、翻身仗的底气更足。今年,盘锦市将牢牢抓住项目工作这个主线,抢先抓早,从“谋、引、服、控、争、比”6个环节入手,定期组织项目集中开工和拉练评比,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努力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围绕“大化工+精细化工”,高质量“谋”项目。按照全省“减油增化”“减油增特”总体部署,统筹7个省级化工园区,聚焦6家头部企业,筑牢六大板块基础,围绕972.1万吨富余物料和158万吨短缺物料,谋划引进一批“本地配套、物料平衡、隔墙供应”项目。在炼化一体化和基础化工原料方面,着力提升基础化工原料供给能力,谋划储备丙烯酸、丁/辛醇项目6个以上。在精细化工方面,滚动推进一批中试项目本地产业化,谋划储备MBS、液体异戊橡胶项目5个以上。着眼于补齐拉长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产业链,谋划储备项目60个以上。盘锦精细化工中试基地高端实验室里,技术人员在做样本分析。(摄影:潘浩)围绕国企、民企、外企,高标准“引”项目。用好产业链全景图和招商地图,常态化开展专业化敲门招商活动,力争全年引进高质量项目200个以上。深化央地合作引项目,发挥“央企+”效应,吸引更多产业配套项目、产业链延伸项目来盘落地。做强民企引项目,落实好助企纾困一揽子政策举措,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来盘投资。利用外资引项目,围绕RCEP经贸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面向日韩及欧洲国家,常态化走出去,全力以赴抢项目、抢订单,着力引进一批外资标志性项目。围绕国家政策,全力“争”项目。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紧盯中央政策投向,争取更多的政策、资金、项目纳入国家计划盘子。围绕营商环境,全程“服”项目。以省委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为契机,健全从项目对接洽谈到建成投产的全周期服务链条。全程跟踪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建立“谋、引、服、控、争、比”服务体系,健全“链长+项目管家+店小二”“双领办”工作机制,落实项目包保清单,建立“企业家日”和企业家顾问制度,创新“两图三抓”、拓展“五类同推”,协调解决项目主体急难愁盼问题。全时办理项目审批手续,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提高线下“一窗综办”和线上“一网通办”水平。全力做好项目要素保障,加快盘活闲置资产,给予用能、用地、融资等方面支持,有效破解要素瓶颈制约。围绕绿色低碳,科学“控”项目。坚定不移把绿色低碳要求贯穿到项目工作始终。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以推进国家冬季清洁取暖示范市、“无废城市”、国际湿地城市、辽河口国家公园建设为契机,积极推动辽河油田CCUS、海上风电等项目实施,探索具有盘锦特色的湿地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围绕长效机制,全员“比”项目。完善项目工作机制,形成“激先敦后、比学赶超”的项目建设氛围。强化项目推进情况调度。坚持月调度、季通报、年评比,形成项目难点疏解清单,尽快把问题解决在工作一线。以考促建推动项目加快实施。健全风险监测机制。重点对产业链项目进行统计调查和风险分析,夯实项目建设安全生产责任,为产业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保障。深度融合央地合作好戏连台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盘锦,与辽河油田有着悠久的“油地融合”历史,双方同饮一河水,共建一座城,相濡以沫,传为佳话。油地融合一直是盘锦区域发展的独特优势、突出特色和巨大潜力。不仅辽河油田,华锦集团、辽河石化、北沥公司等央企也植根盘锦,与盘锦的战略合作不断深化,形成了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从这个意义上说,央地融合发展,是盘锦的先天基因。传承这一基因,站在时代的崭新维度,今天的盘锦又将谱写央地合作新华章。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盘锦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全力突破央地合作。深入实施“央企+”行动,共谋共建、共商共济、共享共担,打造全国央地融合发展典范。支持辽河油田改革发展,携手建设“千万吨油田、百亿方气库”。推动兵器工业集团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全面建设。支持辽河石化建设稠油研产基地。支持北沥公司研发专用油品。进一步拓展与央企合作范围,推动更多央企产业项目、区域总部等落户盘锦。好戏接踵而来。目前,盘锦央地合作投资项目已达24个,涉及10家央企。其中,在建项目7个,总投资290.7亿元,累计已完成投资120亿元,今年计划投资32亿元,主要包括辽河储气库群、中储粮集团东北综合产业基地等项目;计划今年开工项目5个,总投资872.4亿元,今年计划投资212.8亿元,主要包括兵器工业集团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辽河油田2023年原油产能建设等项目;在谈项目9个,总投资311.9亿元,主要包括中国物流集团中国物流东北基地、中国诚通芦苇深加工等项目。目前,盘锦市与兵器工业集团合作的兵器工业集团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已完成核准、能评、环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手续办理工作,与辽河油田合作的辽河储气库群项目,雷61储气库已建成投产,双台子储气库群一期项目已完成80%,马19储气库先导区配套工程开工,已完成投资58.7亿元。2023年重点推动双台子储气库群一期项目和马19储气库先导试验工程项目实现投产,计划投资14.6亿元。精准招商为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招商引资是项目建设的源头活水。今年,盘锦市力争签约注册项目200个,实际到位内资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围绕这一目标,当前冬季大招商活动正在盘锦火热开展,累计签约项目53个,协议金额323.38亿元,新引荐央企、国内外领军企业20家。全力抢抓招商引资,今年,盘锦市坚持“一主五大”招商,用好产业链全景图和招商地图,开展好系列主题招商活动,招引一批优质项目。强化外资企业联系服务,加大制造业引资力度,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目前,盘锦市聚焦石化及精细化工、粮食及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光学电子等优势产业链,持续释放“冬季大招商”先手优势,接续谋划实施招商引资“四季攻势”。进一步强化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驻点招商、政企学研联动招商,开展好“头部企业招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主题招商活动。精心策划活动载体“走出去”“请进来”,精准招商,积极推动与大央企、大外企、大民企合作取得新突破,以更大力度主动出击引外资,高频、高质量谋划开展欧洲、日韩、中东、港澳台等地区招商活动,扩大外资合作“朋友圈”,推动国际领先外资企业通过股权合作、资产盘活、产销对接等方式与盘锦市本土企业合资合作,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带动效应强的高质量产业项目,加快推进德国赢创等项目早日落地,不断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力争重回全省第一方阵。持续优化服务促进度,当好“店小二”、做好“主人翁”,向存量项目要增资、向新上项目要投资,推动全市产业链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最大化,用高质量项目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发展升级。02/02
- 辽宁省鞍山市以项目为支撑奋力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锚定高质量 跑出“加速度”起步就冲刺,开局就决战!1月28日,春节后首个工作日,鞍山市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工作会议暨“抓项目、进企业、解难题”专项行动启动大会,释放“项目为王、环境为本”的鲜明信号,号召全市上下咬定目标、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实干争先,锚定高质量,跑出“加速度”,突出抓好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以制度创新和项目集聚激发活力,奋力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今年,鞍山市力争实现全年签约重点项目500个以上,落地重点项目300个以上,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不低于650个的发展目标。鞍山市营商环境建设局综合发证窗口工作人员正在为企业办理业务。(摄影:周石)优环境厚植企业成长沃土1月28日,正月初七,春节假期后首个工作日。上午9时许,鞍山市优化营商环境、狠抓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工作会议暨“抓项目、进企业、解难题”专项行动启动大会在胜利宾馆召开。举全市之力优化营商环境、狠抓招商引资上项目,并下发《关于开展“抓项目、进企业、解难题”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鞍山市助企纾困稳定经济增长若干政策措施》等相关文件,提振企业及投资者发展信心,鞍山市吹响了以高质量项目挺起高质量发展脊梁的冲锋号。“鞍山想要振兴,想要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赢得主动、取得实效,首先必须要推动企业振兴,必须要吸引更多好企业、好项目落户鞍山,必须为企业在鞍山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营商环境。可以说,推进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提质提速,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高质量项目、企业、产业的支撑……”鞍山市委主要领导的讲话掷地有声。良好的营商环境是项目快速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今年是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首战之年,奋进新征程、实现新突破,能不能强势开局、会不会精彩起步、能否跑出振兴发展“加速度”,扭住事关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下好优化营商环境这一先手棋至关重要。为此,鞍山市紧紧围绕“鞍定、鞍易、鞍稳、鞍全、鞍居”标准,以方便、诚信、赚钱、安全为重点,着力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持续擦亮“鞍心”营商品牌,切实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持续改善,提振企业及投资者发展信心,打造项目集聚洼地,提升高质量发展竞争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打牢基础,建立完善高效服务企业的体制机制。鞍山市将以深化市域治理体系“四个一”改革为基础,打破部门壁垒,简化各种管理和服务程序,打通数据封锁,着力破除影响营商环境的体制机制瓶颈障碍,让企业及项目投资者在鞍山办事真正实现便捷、高效、痛快。其中,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方面,将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加速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政务事项向基层延伸,该取消的彻底取消,该下放的坚决下放,把考核“指挥棒”调整到网上实办率和办事方便程度上,让企业不出园区、一个窗口办成事成为常态。同时,持续完善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机制,运用大数据挖掘分析、智能匹配等技术,实现企业进行政策申请时无须提交任何材料,只需“签收”,着力提升企业获得感。抓住重点,全力化解涉企营商环境问题。鞍山市将进一步优化法治环境和信用环境,为企业及投资者提供更加安心的、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其中,优化法治环境方面,将清单化推进法治营商环境23条和77项具体措施落地见效,构建政法系统内部监督、派驻监督、人大政协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立体监督体系,加强案件警示教育和先进典型引导,大力推进正风肃纪反腐,彻底铲除腐败问题滋生土壤,并依法保护创新创业行为,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监督平台,提高行政执法的透明度等。优化信用环境方面,鞍山市将围绕加强政府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坚持依法行政、阳光行政,完善政务守信践诺机制,深化企业信用修复,实施“培训—约谈—修复”三位一体信用修复模式,推动企业回归良性发展渠道。以评促改,用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检验优化营商环境成果。营商环境的好与坏,市场主体和群众说了算。鞍山市将评价权交给企业和群众,通过服务对象的“评”,激励政府部门主动转职能、倒逼政府部门必须转职能。鞍山市将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重点突出方便、诚信、赚钱、安全四个方面,明确指标的具体含义和指向,对企业及投资者最关心的市场竞争不公平、政策不连续、执法不公正等,均建立明确的评价指标。同时,鞍山市还将建立科学的评价操作办法,做好评价结果运用,推进实施评价结果与年终奖金、与评先奖优、与干部考核“三挂钩”制度,对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破坏营商环境和侵害企业利益的行为要取消评优资格,严重的要督查问责。抓招商增强全面振兴后劲组建17个招商专班,开展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开展各类招商活动567次,签约科世科二期、佳通生态城等重点项目374个,其中,已落地项目242个,实际到位内资增长30%;建立“千个万亿”项目信息库,压茬推进招商项目储备、在谈、签约、落地;积极通过云洽谈、云签约等方式,确保招商引资不停步、不断档。刚刚过去的2022年,鞍山市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创新招商理念,改进招商模式,细化招商措施,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交出了一份亮眼喜人的招商引资成绩单。今年,鞍山市将从明晰目标方向、创新方式方法、完善工作机制等方面重点发力,更好发挥开发园区“主战场”作用,进一步凝聚招商合力,强化招商措施,提升招商质效,深入持久打好招商引资主动仗,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再上新台阶,持续为项目建设注入源头活水。鞍山市将聚焦围绕主导产业抓招商、坚持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相结合、引进内资与引进外资并重等重点,进一步明晰目标方向。其中,围绕主导产业抓招商,将聚焦“12+4”主导产业,深入挖掘产业链上下游,明确产业链短板,“缺什么补什么”,特别是在制造业上下功夫,在大项目、好项目上下功夫,并采取“项目+团队”的“带土移植”引才方式,“一箭三雕”引进项目、团队和技术。此外,引进内资与引进外资并重,采取超常规措施开展外资招引工作,以商引商、以侨引商、主动出击,有效拓展外资来源,吸引更多外资企业来鞍投资。在创新方式方法上,鞍山市将从抓好央企头部企业招商、抓好重点区域招商、抓好本地挖潜招商等重点发力。鞍山市将紧盯五矿集团、中粮集团、电气装备集团、国电投、华润集团等大型央企和行业头部企业,积极主动开展“一对一”叩门招商,力争招引一批体量大、质量高的优质项目。针对战略主导产业及行业龙头企业,积极探索“基金招商”,尝试采取股权投资的方式吸引大项目落地,助推产业实现重点突破和跨越式发展。同时,鞍山市将继续深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招商引资“主战场”,聚焦与自身产业契合度高、有产业转移意向的城市加大招商力度。此外,鞍山市还鼓励本地企业扩大投资,一视同仁给予优惠政策,支持其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并全力推动孵化项目就地落户,大力盘活闲置资产,推动闲置土地、闲置厂房、闲置楼宇、停缓建工程等各类闲置资产尽早盘活、投入使用、发挥效益。特别是,还将全力推动形成全员招商、全民招商浓厚氛围,力争做到全市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和群团组织一位领导一个项目、一个科室一个项目,通过市本级副处级以上的领导一个人一个项目,一个科室一个项目,率先形成全员招商氛围,带动形成全民招商。鞍山市还将从建立完善市直专班与县(市)区开发区联动机制、固化“三个小组”“三个管家”互动解决问题机制、强化考核督促机制等重点发力,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其中,将把园区作为招商主阵地,通过条块联动合力招商,把项目分门别类向各个园区摆布,提升园区招商质量和项目落地精准度,努力实现全市招引一盘棋,招商信息不浪费,招商工作不重复,避免恶性竞争、无序竞争和同质化发展等。德邻陆港(鞍山)有限责任公司的运输车辆正在装运货物。(来源:鞍山市委宣传部)上项目集聚高质量发展动能“得益于政府部门专人、专班、专管的‘一对一’精准服务,项目不仅创造了鞍山无容缺办理施工许可证的新纪录,更为企业节约了大量人力成本和办理时间,提升了建设速度。”谈起在鞍山推进建设项目的感受,辽宁布顿科技有限公司特种金属制品生产基地项目负责人赵明叶对钢都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满口称赞,他说,“大伙儿铆足劲拼抢工期,力争让项目早日达产见效。”招商引资是项目建设的源头活水,项目建设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努力招引来的投资项目,说到底只是阶段性目标,只有将项目快速建成投产、产生效益,才能让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作用得到充分释放。为此,鞍山市将从加快落地项目手续办理、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用心用情用力服务项目建设等方面发力,全面强化要素保障,全力加快推进拟开复工重点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入库,扩大有效投资,集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鞍山市针对上半年拟新开工的300个项目,无论是政府投资项目,还是社会投资项目,都将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做好规划、立项、能评、环评、招投标等前期手续办理,以最快速度落实审批手续、要素保障。同时,重大项目实行市级统筹,由市政府领导班子包保推进80个重点建设项目,充分发挥大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确保在三四月份形成集中开工热潮。在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方面,鞍山市将进一步加大土地攻坚力度,全力解决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净地不净等问题,着手研究解决产出效率低下的土地问题,腾出更多土地资源向大项目、好项目倾斜,确保净地交易、及时供给,做到地等项目,不让项目等地。同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建好直贷、续贷中心,持续开展银企对接活动,落实好金融优惠政策,保障好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并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及时掌握项目建设进度,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此外,包保领导和管家团队将切实负起责任,深入研究有关政策,积极向上沟通,调动市县乡资源,协调省部级渠道,借助社会资本力量,为项目建设铺平道路。鞍山市还将用心用情用力服务项目建设,各级领导干部、各级企业管家、各级惠企专班将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树牢“店小二”理念,做到思想上真心实意、行动上周到细致、制度上闭环管理,真正像对待家人一样重视企业家诉求,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解企业之所难,通过做实各项服务企业项目的措施,全力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同时,决不把企业或项目当成“摇钱树”,决不把企业家或投资者当成“受气包”,强化契约精神,清清爽爽、坦坦荡荡地同企业家深入接触,多想“怎么办”,少说“不能办”,说了就算、算了就办、办就办好。今年,鞍山市组织部门将调整考核指标,围绕地区生产总值和固投增长两大重点,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向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焦发力,继续完善容错纠错、能上能下、提拔奖励政策,释放更加鲜明的信号,干得好的就会上,干得多的就会用。同时,对各开发园区设独立板块和指标体系,在实际考核工作中,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切实硬碰硬考核奖惩,考核排名靠后的,减发绩效工资,考核连续靠后的,调整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咬定目标、振奋精神,只争朝夕、真抓实干,以高质量项目挺起高质量发展脊梁,鞍山市全力跑好开局“第一棒”,确保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02/02
- 辽宁省博物馆新春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今年春节,辽博推出了主题各异的展览和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观众在喜庆祥和的氛围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共度一个充实有意义的文化新春。春节期间,“和合中国”展览、“晋国六百年”展览、“玉兔迎春”生肖系列文化展、“青花清韵”元青花瓷器展、“对望与凝视”东京富士美术馆藏西方绘画精选展、“乐·土”辽宁古生物化石精品展等多项展览,吸引观众走进博物馆,让大家在看展的同时饱览文化之美。春节期间,到辽博参观的观众数量呈每日递增的态势,总接待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8.5%。仅正月初五这天,进馆参观的单日观众数量就达到了9002人,创下了近三年来单日观众数量的新高。围绕展览,辽博还策划推出了“福兔迎春”新春特别教育活动、“追根溯源”“博谈雅集”等新春特别讲解活动、“遇见国宝”亲子讲解等志愿服务活动,以及迎新春流动送展服务。这些活动包括赏文物、听讲解、做手工,以沉浸式的体验增强了展览的参与性与趣味性,进一步丰富了观众的节日文化生活。为了让大家足不出户就能看展览、赏文物,辽博不但结合新春期间的展览推出了线上虚拟展厅,而且通过官方抖音号、微信视频号直播了多场精彩讲座,以春节假期为契机,用高水平的讲座传递文物的力量。其中,春节假期直播的三场讲座,线上观众人数超过3万。官方微博推出的“和合中国”新春特别活动,也受到了线上线下观众的欢迎。这些新春文化活动受到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的关注,辽宁日报、辽宁电视台等省内多家媒体也纷纷聚焦报道。据不完全统计,春节期间的报道总数已达25篇。大年初三,辽博的“兔”文物还获得了光明日报官方微博“手绘国宝大赏”的特别推荐。02/01
- “又见辽博”主题晚会为“和合中国”展作结歌舞《普天吉祥》演绎的古风古韵,深受观众喜爱。孙海涛摄逛展览,看晚会,与文物“对话”。1月28日,历时近4个月的“和合中国”主题文物展在辽宁省博物馆落下帷幕。当晚,本次展览的压轴戏“又见辽博——‘和合中国’”主题晚会,以歌舞演活国宝,用“文物+文艺”的方式,让观众再次体会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晚会重数“和合中国”展览亮点“又见辽博——‘和合中国’”主题晚会由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辽宁省博物馆、辽宁歌舞团、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辽宁文化艺术工程中心共同承办。舞蹈《春山踏歌》拉开晚会序幕,随后,充满古意的吟诵《千古诗经》让人感受古风古韵,而歌舞《普天吉祥》展开了绵延的历史画卷……舞台上,辽宁歌舞团与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们结合“和合中国”展主题设计理念,以古典舞蹈艺术的诗性、抒情性描摹国宝的形态与意蕴,伴着古筝、琵琶的演奏,展现国宝之美,让玉器、青铜器、瓷器、丝绣、书画等文物与观众展开跨时空对话。在那个瞬间,《五代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北宋宋徽宗草书千字文卷》《清徐扬姑苏繁华图卷》《金张瑀文姬归汉图》等书画作品已不再是简单的瑰宝画作,更是一种精神世界与文化情怀的展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跟随舞台上演员的诗词吟诵,台下小朋友与父母一起轻声附和,中华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植入了童年的美好记忆。“悠悠千载,万千气象,天地一片吉祥……”歌曲《和合中国》曲调优美、朗朗上口,是专门为这次晚会创作的。晚会导演马玉丽说,歌曲《和合中国》解读了“和合”文化所蕴含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体现了“和合”文化在中国的源远流长及中国智慧,让人回味无穷。春节假期,参观者来辽博看“和合中国”展。孙海涛 摄歌舞添彩文艺成“圈粉”强劲力量为让文物“活”起来,辽博不断打破原有办展模式,在办展思路上大胆创新。沈阳歌舞团以辽博珍品书画《簪花仕女图》为蓝本的古典舞《簪花仕女》,生动再现了唐人生活;省杂技家协会组织创作的魔术节目《汉乐神韵》,以辽阳汉魏壁画墓群中的“百戏歌舞”场景为蓝本,艺术再现了汉魏时期辽阳地区文艺繁盛的生活场景。近年来,连续推出“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和合中国”主题文物展等,均成为全国现象级大展。这些展览的成功,在于打破了固有的单纯文物展的模式,让附着在文物背后的文化成为吸引观众的强劲力量。本台晚会是继“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群星璀璨的历史天空”诗歌晚会之后,又一次在辽博举办的主题晚会活动。当晚现场观众1000多人,鲁迅美术学院教授满懿说,能为一个展览,专门打造一台主题晚会,足见该展览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和合中国”展出期间,她来过4次,面对这些经典作品,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收获,观书法,观画作,观人文情怀。此次又以一台高质量的主题文艺晚会做闭幕式,吸引广大市民专场观看,更突出了这次展览的观赏性。晚会所编排的歌舞都充满了浓浓的历史文化感,声光电数字屏幕与吹拉弹唱念舞等精湛技艺融为一体,赋予了文物以新的生命表现状态,令人神往。辽宁省博物馆馆长王筱雯说,“和合中国”展能够成为继“又见大唐”“又见红山”“唐宋八大家”展览后的又一个现象级大展,“主要在于我们除了深入挖掘文物与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契合点外,还通过‘文物+文艺’等形式,进一步展现‘和合’的思想内涵,让展览变得更有活力、更有温度、更加吸引人”。02/01
- 2023辽宁省科技馆卯岁新春科普活动圆满收官2023年春节期间,辽宁省科技馆积极挖掘自身特色,开展了丰富多彩、参与性强的春节特色活动,与全民一起共贺新春。截至农历正月初六下午,累计开展各类教育活动132场,接待进馆观众5.7万人次,直播接待观众7.4万人次,观众辐射面达13.1万人次。卯兔迎春福瑞呈祥在“癸卯辞旧岁科普贺新春”科普集市新春特别活动中,首次全员华服换装,共同演绎传统文化、古代科学探索以及现代科学成就,带观众沉浸式体验跨越千年以来的文化民俗和科技进步;辅导员老师以细沙作为原料,为观众呈现一场极具美学艺术价值的沙画表演,并共同体验沙画艺术;用激光雕刻工艺制作充满年味儿的兔子花灯、福字卡片,为观众提供特色科普沉浸式体验。畅游场馆共话科技春节期间特别展出“冬梦飞扬——科技冬奥”主题展览全国巡展,现场结合主题讲解、“冬奥体验官”活动以及对标课程,多维度地为广大观众奉上新春佳节的精神食粮。展厅特色主题活动同样受到观众朋友们的喜爱,围绕歼击机构造、探究自然规律、探索人体奥秘、别样职业体验等特色活动颇受小观众们欢迎。丰富资源助力科普为满足观众科普需求,充分发挥最大辐射效能,筹划开展的科学亲子体验营活动,以家庭为单位开设组合式课程,体验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碰撞,收获全家齐上阵的别样体验。科学工作室新春期间围绕课程和实验,带领孩子们多角度走进数学图形魔法世界,多维度感受天宫课堂同款实验,多感官进行趣味实验欢乐互动,可谓是孩子们专属的科普体验大餐。科学表演舞台每日精彩呈现优秀剧目,尽享新春节日氛围。观众们欢声笑语,热闹非凡,与表演老师一起沉浸式体验科学游乐之旅。新的一年,辽宁省科技馆将继续踔厉奋发,发挥好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作用,坚持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切实满足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科普需求。01/31
- 辽宁沈阳:春节假日人气旺1月23日,市民在沈阳新春皇寺庙会游玩。 春节假日期间,辽宁沈阳文化和旅游市场节庆活动丰富、产品供给充足,群众出游热情高涨。据统计,沈阳市共接待游客65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5%,旅游收入37亿元,比上年增长106%。 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1月23日,市民在沈阳新春皇寺庙会游玩(无人机照片)。 1月23日,市民在沈阳新春皇寺庙会游玩。 1月23日,市民在沈阳新春皇寺庙会品尝美食。 1月23日,市民在沈阳新春皇寺庙会游玩(无人机照片)。 1月23日,市民在沈阳北陵公园冰雪大世界游玩。 1月23日,市民在沈阳北陵公园冰雪大世界游玩。 1月24日,市民在沈阳一电影院等待入场。 1月24日,市民在沈阳一电影院等待入场。 1月25日,市民在沈阳中街商业街上休闲购物(无人机照片)。01/31
- 辽宁省大连金石滩入选第九届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案例春节前夕,第九届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年会在京召开,会上揭晓了“第九届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案例”名单。大连金石滩入选中国绿色旅游目的地创新发展案例。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专家这样点评大连金石滩: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自然资源优越,在多年的发展中已经在滨海旅游度假领域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而且近些年来并没有固步自封,不断创新求变谋壮大。大连金石滩既凝视旅游消费端的需求变化,又聚焦旅游供给端的迭代升级,在战略、营销、产品、服务等方面有诸多创新亮点,尤其是以“生态+”为经、以“文旅+”为纬,谱写了一篇篇旅游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好文章,擎起了大连乃至辽宁省旅游业的一面旗帜。未来,大连金石滩将继续以打造“世界级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和唯美浪漫的爱情圣地”为目标,以“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发展”为遵循,坚持生态优先、文旅融合、创新发展,不断谱写“做大做强做优旅游业”的崭新篇章。01/30
- 辽宁省本溪市:高起点谋篇布局 求突破精准发力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首战之年。本溪市正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深入开展“六个年”活动,即招商引资竞赛年、项目建设落实年、实体经济服务年、营商环境提升年、重点改革突破年、人才兴市推进年,力争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展身手、有作为,以一域之力尽全局之责、一域之光为全省添彩。随着“六个年”活动的持续推进,本溪市展现出全新的发展面貌。(摄影:李龙江)搭载体强实力夯实“三年行动”根基今年是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首战之年,本溪市把深入开展“六个年”活动与“三年行动”有效衔接,为打好打赢首战,奠定了行动基础,做足了战前准备。2022年2月15日,本溪市委、市政府把组织实施转作风抓落实暨开展“六个年”活动,作为全面实现既定目标、推动本溪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全省争先进位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并印发了相关实施方案落细落实。这一年,本溪各级各部门严格按照各实施方案,拿出了赶早的心态、争先的姿态、赶超的状态,聚焦具体任务,坚持直面问题、勇于斗争、狠抓落实;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市级领导干部充分发挥了“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敢打“攻坚战”、敢啃“硬骨头”,亲力亲为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在振兴发展的第一线展现了担当、展现了作为、展现了价值;各领导小组、各工作专班和相关部门针对专项工作,加强调查研究,吃透政策精神,保证工作质效,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市“四大班子”和各县区、高新区牢固树立“三论”鲜明导向,围绕目标任务,建立工作台账,定期协调调度,统筹推进落实;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强化督导检查,对重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严督实考、定期通报。1月28日,在本溪市打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深入开展“六个年”活动部署大会上,在回顾过去一年极不平凡、令人难忘的探索之路时,本溪市交出了这样一份殊为不易的成绩单: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滚动实施了500万元以上项目474个,开工建设新建项目274个,本桓高速、大雅河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1%,特别是新建项目完成投资增长76.7%,谋划包装中央预算内、专项债资金项目122个,争取到位资金11.4亿元。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完成市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342项,开展“帮代办”服务2400余次,“辽事通”便民服务事项占比、办理率等居全省首位,企业评议政府部门平均满意率提高到99.7%,新开办市场主体1.4万户,综合信用指数排名升至全省第一位。实体经济质效同增。聚焦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343个重点工业项目加快推进,深入实施“双本”融合战略,地方企业向本钢供应铁精粉226.3万吨,本钢采购305家地方企业备品备件75亿元,废钢铁基地实现销售额26亿元。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全年“走出去、请进来”1200余次,洽谈项目705个,签约项目350个、签约额457亿元,引进国内实际到位资金342亿元、增长16.5%。同时,还储备了323个项目。各类人才加快集聚。聚焦“1+41”人才新政,成功引进了“带土移植”项目8个,新增“两高”及专业技术人才3687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87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1.9亿元、增长24%。重点改革实现突破。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初见成效,调整行政事项648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全面完成,教育、医药、农村“三变”改革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实践证明,把开展“六个年”活动作为推动本溪高质量发展的载体和抓手,是有力有效的,也是广大干部群众支持和认可的。本溪福耀浮法玻璃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线。(摄影:林林)大石湖景区秀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批游客游玩赏景。(摄影:李龙江)定目标明任务力争“三年行动”首战告捷确保全面完成“三年行动”乃至“十四五”的目标任务,本溪市具备着坚实的支撑和多重有利条件:一是“三类资源”丰富。这是本溪最大的比较优势,而且这些资源禀赋正在加速转化,未来发展空间广阔;二是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一批重点工业项目推进顺利,“双本”融合发展不断深入,高新区实施改革卸下包袱,文旅产业在复苏回暖中展现广阔发展空间;三是积累了一个良好基础。“十三五”以来,本溪市主要经济指标跑赢了全省大盘,人均经济指标排在了全省前列;四是发展思路不断完善。本溪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用好三类资源、净化四个生态、实施四大战略、建设五个本溪、开展六个年活动”的战略框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五是振兴发展氛围日益浓厚。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发展思路形成共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不断巩固。鉴于此,本溪市将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持定力,发挥优势,坚持以开展“六个年”活动为抓手,承接落实“三年行动”安排部署,沿着这条正确的跑道,奔跑三年、奋斗三年。2023年,本溪市要引活水,大力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实施产业链招商专项行动、央企招商专项行动、园区招商专项行动、平台招商专项行动等,全市新增产业链储备项目100个以上,新签约5亿元以上产业链项目7个以上;各县区、高新区至少新增1处央企分支机构,新增签约落地1个央企投资项目;各经开区开展园区主题招商活动5次以上,新签约入驻园区孵化企业2个以上;引进国内实际到位资金突破400亿元,新签约项目255个以上,新增储备项目210个以上。2023年,本溪市要积后劲,加快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各县区、各部门必须围绕“谋、立、推、建”重点环节,深化专班推进制度,落实项目“亮赛”机制,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要增长10%以上,实现全市库内滚动推进项目1500个、总投资4000亿元,全市重点落地项目要达到10个以上,当年签约可产生有效投资项目落地率达到100%。2023年,本溪市要强产业,不断壮大实体经济实力。各县区、有关部门必须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重中之重,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大力解决企业用工需求,持续做好产品市场开拓,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全力支持服务本钢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要达到7.5%。2023年,本溪市要优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致力于打造“办事方便”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公平透明的法治环境、健康良好的信用环境,本溪计划建设“一件事一次办”系统,实现“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和联合行政执法常态化,实现12345与110平台互联互通、业务协同、数据资源共享,构建诚信履约体系,完善失信惩戒和责任追究机制。2023年,本溪市要聚人才,切实提升智力保障水平。着力引育创新人才,要实现21岁至30岁区间新缴纳社保人数3600人以上;着力打造创新平台,新建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等平台8个左右,新建专家工作站(院士联系点)和学会服务站6家以上,新建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10家以上。2023年,本溪市要增动力,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聚焦城市环卫、教育、医疗卫生重点领域,着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本溪市明山区政务服务大厅为群众提供贴心便捷服务。(摄影:李龙江)转作风提能力为“三年行动”提供人力支撑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实现“六个年”里每个年的行动计划,必须要靠各级干部担当作为、勇于斗争。2023年,本溪市在激励广大干部敢担当、善作为、察实情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树牢“主人翁”意识。作为党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本溪的振兴发展担当作为;作为公仆,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真正为本溪老百姓谋幸福。要讲格局、讲境界、讲担当,把自己这个“小我”融入本溪这个“大我”中来,把本溪的发展放到全省、全国这个大局中来,不能做“旁观者”“空谈客”,要争做“局中人”“实干家”。只要心中装着本溪的百姓,装着本溪的发展,就会信心十足、底气十足,不惧怕任何风险和挑战,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业绩。要坚持实事求是。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多琢磨事、少琢磨人,工作中少些自我夸奖、互相吹捧,多静下心来反思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多研究实际问题和解决办法,而不是当只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要勇于担当斗争。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克服畏难情绪,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不犹豫、不观望;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只要是有利于本溪发展的事,只要是依法依规的事,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当仁不让。政治生态是本溪振兴的根本。要强化“政治生态就是我自己”的意识,勇于直面问题,敢于亮剑发声,赞成什么大张旗鼓,反对什么旗帜鲜明,坚决破除“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心态和“躺平、绕道走”的行为,自觉做高水平政治生态的建设者、护林员。要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大力选拔那些眼里有活、扛活出活的干部,决不让拿不到台面的因素在背后起作用,让那些真正想干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有更好的用武之地。要狠抓工作落实。每一名领导干部都要倍加珍惜组织给予的平台和信任,进一步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以实际行动推动各项工作提速提质提效。要心无旁骛抓落实,把心思和精力用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用到为人民服务上,全神贯注干好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要只争朝夕抓落实,对于该办、能办的事必须马上办,难办的事想尽办法也要办,决定的事要痛痛快快办,以最短时间、最快捷方式解决问题。要持之以恒抓落实,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分解,一件任务一件任务地落实,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推进,不抓出成效决不撒手。要领导带头抓落实,发挥“关键少数”作用,以上率下带头研究解决问题,带头抓项目推进落实,带头抓矛盾协调破解,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要志存高远、勇于奋斗,本溪市必然会有大作为。01/30
- 辽宁省鞍山市:春节假期 旅游市场红火热闹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鞍山旅游市场整体态势良好、运行平稳有序,呈现稳步复苏的良好局面。春节期间,文化休闲游、冰雪欢乐游、温泉养生游、乡村体验游等旅游休闲方式受到广大市民和游客的青睐,大家在鞍度过了一个平安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随着国家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和优化,鞍山旅游市场交出了十分亮眼的成绩单,景区游客接待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千山景区迎来新春开门红,大年三十至初一接待各地游客近1.3万人次,大年初五单日游客接待量达到1.5万人次。据携程平台春节大数据统计显示,千山景区登上省内热门景区排行榜第二位,呈现出喜人的旅游复苏景象。老院子景区十分红火热闹,景区停车场被来自本地及周边地区的私家车占满,春节期间平均日接待量达2000余人次。祥和度假庄园的游客接待量也明显提升,就餐区天天爆满。鞍山动物园游客量也爆发式增长,冰雪花灯项目每天吸引游客1000余人次,远超疫情期间的游客接待量。温泉印象体验馆等温泉康养场所春节期间游客盈门,广大市民和游客尽享轻松惬意的春节假日时光。春节期间,鞍山各大旅游景区春节活动丰富多彩。登千山登高祈福是很多市民的春节习俗,为了满足广大市民和游客春节讨个好彩头的出游需求,千山景区除夕夜通宵开放,同时还推出了打金钱得文创、汉服试穿古风游戏、千山吉祥人偶互动、发放财神帽等互动活动,游客们踊跃参与其中,共享节日欢乐。千山滑雪场、老院子、鞍山动物园、荷塘月色、二一九公园等景区纷纷推出冰雪、花灯等娱乐项目,使游客们感受冰雪花灯的乐趣。铁树鎏花喜贺新岁,鞍山万达广场门前举办的“打铁花”表演,为市民和游客们奉上了精彩的民俗视觉盛宴。这个春节假期,广大市民和游客在鞍山品年味儿享欢乐,欢欢喜喜过大年。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