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丹东
- 翰墨飘香迎新年为迎接新年的到来,丹东市工人村社区携手锦绣华城小区、辽宁锦绣物业开展了“翰墨飘香迎新年义写春联送祝福”活动。活动特邀大地书法爱好者和老干部书法家们齐聚一堂,挥毫泼墨,书写出一副副饱含着美好祝福的春联赠送给社区居民,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作者:沈粹01/03
- 悄然奉献爱心的育花人魏杰,丹东市第四幼儿园教师。25年来,她默默耕耘在幼教岗位上,倾心幼儿教育,在平凡中追求教育事业的创新与发展,将爱播撒到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她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知识,勤奋钻研业务。尤其在幼小衔接书写方面,如何能与小学的书写有效接轨?这是幼小衔接的一项空白。她在业余时间请教书法老师,教育幼儿掌握正确的书写、握笔姿势。平时,也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正确握笔。她认真的工作态度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荣获“丹东市优秀青年教师”“丹东市新课程改革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制作的玩教具《好玩的房子》获国家二等奖,《好玩的扑克牌》获省二等奖。对一名幼儿园老师来说,要真正爱上许许多多与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孩子是不容易的。但在她看来,每个孩子都闪耀着无尽光芒和可能。一位男孩曾是全园有名的“捣蛋大王”。魏杰来到这个班级,没有批评指责他,而是多方面分析原因,给予他更多耐心和关爱。渐渐地,这个孩子能一点点约束自己的行为,小朋友也喜欢和他做朋友。25年来,她就是这样倾注自己全部的爱心,付出自己全部精力,为幼儿的成长铺就一条阳光之路,用她的爱心与责任和孩子们一起绘制动人的五线谱,共同弹奏美妙悦耳的音乐。记者:侯春林01/02
- 家庭教育进军营近日,丹东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丹东市鸭绿江双拥文化研究院联合丹东智泷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开展“家庭教育进军营”活动,30余名军人家属参与其中。活动邀请了从事家庭教育的老师,针对军人家属生活中遇到的子女教育、就业创业、赡养老人、自身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讲解,为军人家属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家庭教育课。下一步,市退役军人事务(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继续以帮助解决部队官兵关心关注的问题为重点,不断探索新时代拥军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努力提高拥军服务质量。记者:于国洪01/02
- 社区喜迎元旦 共绘节日图景近日,在元旦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丹东市各社区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老年人踊跃参与,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在浪头镇文安社区,一场热闹的文艺汇演拉开帷幕。老人们纷纷登台献艺,赢得阵阵掌声。金山镇山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辽东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关爱老人,共度元旦”活动。村干部与志愿者们分成2个小组,带着手工制作的帆布袋与糕点,前往村里各处老人家中。每到一处,志愿者都亲切地陪老人聊天,关心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故事,带去温馨的节日氛围。鸭绿江街道东泰社区联合多方,共同举办“喜迎元旦,共庆佳节”活动。鸭绿江印社现场写春联、福字送祝福,振安区医院“党员先锋队”提供医疗服务并捐赠感冒药。活动室内,书法爱好者挥毫,猜字谜活动趣味十足,居民们挑选心仪对联,感受满满的仪式感。临江街道清花园社区举办趣味运动会,设置套圈、投壶等适合老年人的项目,现场欢笑声不断。老人们全情投入,在比赛中收获快乐,增进友谊。珍珠街道振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辖区老年人搭起象棋对弈平台。老人们以棋会友,安享欢乐时光。金山镇金山村召开“庆元旦‘小积分换好礼’颁奖活动”。过去一年,金山村落实积分制,将文明行为与积分挂钩,村风改善。活动评选出各类荣誉户及之星,为获奖者颁发证书奖品。村民干劲十足,期待2025年积极践行积分制,为家争光。安民镇安民新村社区举办“喜迎新春,情暖社区”居民联欢会,为社区居民们献上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为让老人感受传统节日氛围,永昌街道体育开展手工制作活动。老人们在志愿者指导下,互相交流,手工制作精美的元旦贺卡。站前街道沿江社区联合丹东市书法家协会“万福迎春”文艺志愿服务队,开展“翰墨飘香,文韵悠长”写书法迎元旦送祝福活动。浪头镇绿城社区组织社区老年丝竹乐队举办“丝竹雅韵,情满社区”文艺汇演。二胡悠扬、古筝清脆、竹笛空灵,令居民们沉浸其中。纤维街道福春七社区开展“邻里守望心连心,社区和谐一家亲”活动,社区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免费提供修脚服务。花园街道盛源社区、桃铁一社区,纤维街道四道社区、纤维一社区、福春六社区,分别举办了形式多样的迎新年文艺汇演、诗朗诵等活动。记者:张津硕12/31
- “寒冬送温暖” 关爱一线工作者12月19日,丹东市花园街道盛源社区工会联合社区妇联、万达工会开展“寒冬送温暖”活动,为外卖、保安、保洁、出租车司机等一线工作群体送去冬日里的温暖与关怀。当日,工作人员分成多个小组,分别前往辖区内的各个工作岗位,将暖冬热饮和装有手套、暖贴的温暖包送到一线工作人员手中。外卖员接过热饮后连声道谢,保安员则感动地表示这是他们今年冬天收到的最温暖的礼物。每到一处,都有惊喜与感动。其间,志愿者们与一线工作人员亲切交流,询问他们的工作情况和生活中的困难,并表示将尽力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面对面的亲切互动,不仅拉近了社区和群众之间的距离,也让一线工作人员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与尊重。记者:张津硕12/31
- 十三载相伴庆生 温暖独居老人“感谢社区,感谢党!”近日,家住青年大街61号楼的独居高龄老人丁元盛,在丹东市临江街道东昇社区志愿者为其举办的生日会上,热泪盈眶地表达感激。多年前,东昇社区便关注到丁元盛的独居生活,每逢老人的生日,社区志愿者都会精心筹备,带着生日蛋糕与长寿面,走进老人家中。众人围坐,唱响生日歌,陪老人唠家常,屋子里充满欢声笑语。这一坚持,便是13年。13年里,志愿者队伍有所更迭,但关怀从未间断。这份坚守,不只是物质馈赠,更是长久的精神陪伴。社区党组织以实际行动,让丁元盛老人切实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记者:张津硕12/31
- 双节前加强“九小场所”安全监管元旦、春节双节临近,为保障居民度过欢乐祥和的节日,12月27日,丹东市工人村社区联合六道沟派出所对辖区“九小场所”展开全面排查。社区民警、工作人员、网格员深入辖区临街小商铺、小旅馆、小餐馆等场所,逐一排查安全隐患,为群众筑起安全“防火墙”。通过面对面讲解,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培训等方式开展安全宣传,提高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法治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作者:沈粹12/30
- 开展“茶艺文化进社区”活动12月23日,丹东市振兴区临江街道青年湖社区联合振兴区文化馆开展了“茶艺文化进社区”活动,邀请茶艺老师讲述识茶、煮茶、品茶礼仪、茶与健康、茶与修养等知识,让居民感受到了茶文化的魅力。记者:吴琼12/27
- 老年大学覆盖全域18个乡镇凤城市抢抓老年教育发展新机遇,有效发挥市级老年大学主阵地作用,建成以党建为引领,市级为骨干,辐射全域、资源共享的老年人教育体系。截至目前,凤城市18个乡镇全部建成老年大学分校,并开设“枫采课堂”,实现老年教育全域覆盖,开创了全省农村老年人教育的先河。凤城市各乡镇老年大学分校以当地乡镇党委主要领导兼任名誉校长,学校建立功能性党支部,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提升全体学员的思想文化素质。同时,在凤城市范围内开辟富有特色的“实践课堂”,组织老年学员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党性教育等实地教学,覆盖全市老年学员1000余人。目前,凤城市组建10个志愿者服务队,500多名志愿者每年开展文化惠民活动300余场次,送文化、送健康、送演出、送快乐,学员参与人数及观众达5万余人。记者王卢莎12/26
- 暖“新”行动关爱新业态群体日前,丹东市元宝区七道街道分别在山上街吊车集散地的吊装公司和铁路新华社区活动室建立“工会服务司机之家”,为辛勤工作的司机师傅们提供了一个休息场所,让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得到适当的放松和休息。元宝区聚焦新业态群体的切实需求,元宝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区委组织部、区市场监管局及各镇街,针对外卖小哥、快递员、网约车司机、货运司机等新业态从业人员的职业特点,实施暖“新”行动,建立“司机之家”,打造“小哥食堂”,解决新业态群体餐饮、充电、临时休息等急难愁盼问题。元宝区首批“小哥食堂”是从该区餐饮企业报名备案中挑选出来的,能够采取提前服务和延时服务措施,满足新业态群体从早5点至凌晨1点的就餐需求,营造服务新业态群体的良好社会氛围,并带动商圈夜经济发展。“真的太暖心了,冬天能吃上热乎的饭菜,干净卫生,最主要还能在食堂歇脚、午休。”一位美团外卖骑手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对“小哥食堂”十分满意。记者:王卢莎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