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开学首日 “护学岗”准时上线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校园周边公共秩序与环境安全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9月1日,丹东市元宝区文明办与区教育局、城管局及交警大队共同开展“护航未来路,文明伴学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全力为学子们营造安全、有序、文明的上下学环境。09/10
- 能动司法守护绿水青山春季观候鸟翩跹,夏季赶海踏浪,秋季看万山红遍,冬季体验特色温泉……作为集江河湖海、山泉林岛、湿地等生态旅游资源于一体的城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赋予丹东“生态礼包”的同时,也对生态资源的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立足职能,因地制宜,因案施策,在环境资源审判和环境保护修复方式上积极探索,办理了多件在全国、全省、全地区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件。环境资源案件专业性强,且同一案件易出现民事、行政甚至刑事交叉的情况。2020年,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被省法院授牌成为丹东、抚顺、本溪三市环境资源案件的集中管辖法院后,立足职能,集中专业化审判优势,结合本地实际,确定环资审判受案范围,成为辽宁地区最早一批推行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归口审理的中级人民法院。为确保环资案件“三合一”归口审理实质化运行,市中级人民法院整合审判资源力量,构建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队伍,队伍内员额法官现已实现刑事、民事、行政跨类综合性审判。在定期举办的环境资源审判业务培训中,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案例指导和专题研讨等方式加强指导,在省内率先发布《环境资源审判十大典型案例》,推动环境资源案件的优质高效审理。元宝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于某鹏等非法占用农用地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依法惩治破坏森林资源犯罪典型案例》。一纸裁判并不是案件的终结,通过司法裁判,使受损的生态环境得到及时修复才是最终目的。市法院将恢复性司法理念贯穿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审判过程中,积极探索补植复绿、增殖放流、劳务代偿、支付补偿金等环境修复方式,努力做好环境资源案件判决执行的“后半篇文章”。2021年,元宝区人民法院在审理许某等5名被告非法捕捞水产品罪一案中,因被告采用非法电鱼的手段严重破坏了河流生态,法院不仅判处其二人刑罚,还从修复环境效能出发,以“增殖放流”这一创新形式积极修复被破坏的渔业资源,判决许某等被告向宽甸满族自治县鸭绿江流域浑江水域内投放鲫鱼、柳根鱼等鱼苗万余尾。该案也是辽宁省首例以“增殖放流”方式修复河流生态、弥补渔业资源损失案件。近年来,丹东两级法院积极创新司法理念,坚持治理与治罪并重,通过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依法惩治环境资源犯罪的同时,积极引导被告人修复受损生态环境。在环境资源案件判决执行方面,充分落实预防为主、注重修复的绿色司法理念,积极探索“劳务代偿”“限期履行”“替代性修复”“异地恢复”等生态修复责任判决执行方式,完善刑事制裁、民事赔偿与生态补偿有机衔接的环境治理与修复责任体系,诞生了辽宁省首例“劳务代偿”环境公益诉讼等典型案件。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智慧法院平台为依托,采用“线下调解+方案研讨”“线上公告+公众监督”的方式,实现了“调解、修复、监督”的闭环推进。2023年4月21日,一场汇聚两省四院的签约仪式在鸭绿江畔举行。为打破“区域局限”和“司法壁垒”,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吉林三家法院共同签署《鸭绿江流域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协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构建鸭绿江流域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协作机制,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跨区域司法协作新格局,为守护鸭绿江生态环境贡献司法合力。2023年5月22日,丹东市首个“湿地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基地”在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该基地由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与丹东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共建,是保护鸭绿江口湿地生物多样性的深度合作,标志着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又迈出坚实的一步。此外,法院还与公安、环保、自然资源等多部门联动,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联合出台规范性文件和定期互相通报案例等方式,加强与各部门在证据收集认定、司法评估鉴定和工作协调对接等方面的配合,形成生态资源环境保护合力。记者:张丽娴09/10
- 做好生态修复“后半篇文章”今年夏天,3000多万尾海蜇苗、2万余尾褐牙鲆鱼苗,以及100余万尾三疣梭子蟹苗在丹东市检察机关的协调监督下,被分批次放归大海。近年来,丹东两级检察院深入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加强与各部门的联动配合,通过增殖放流等形式,积极发挥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在服务保障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水域生态环境改善,促进生态修复。6月4日,丹东市人民检察院、东港市人民检察院会同大连海事法院、丹东市海洋与渔业局、丹东海警局等多家单位,带着彭某某等6人,将履行增殖放流责任的2000余万尾海蜇苗投放于黄海北部海域。6月13日,丹东市人民检察院、东港市人民检察院再次联合大连海事法院、丹东市海洋与渔业局、东港市海洋与渔业局等单位,在此前增殖放流海域投放了1300余万尾海蜇苗和2万余尾褐牙鲆鱼苗。在2020年伏季休渔期间,彭某某等6人违反相关规定,在黄海海域非法捕捞渔获物122万公斤。彭某某等6人因非法捕捞罪,分别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办理此案中,东港市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经调查核实,确定彭某某等6人非法捕捞行为严重损害了海洋渔业资源,破坏了生态平衡,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依法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侵权责任。受理案件后,东港市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邀请大连海洋水产研究院相关专家,对海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损坏及修复方案出具增殖放流专家意见。东港市人民检察院遂向丹东市人民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丹东市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后依法向大连海事法院东港法庭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诉请法院判令被告彭某某等6人于2024年6月中旬前共同承担在涉案海域增殖放流海蜇苗种3244.1万尾、褐牙鲆鱼苗22776尾的生态修复责任。上述诉讼请求全部得到法院支持,彭某某表示愿意主动履行增殖放流修复生态责任。增殖放流当日,彭某某等人将海蜇苗以及褐牙鲆鱼苗运至码头,检察机关在放流现场进行监督,相关行政机关派出专业人员对苗种进行取样检测后装船,以确保放流苗种的质量和数量。7月19日,丹东市人民检察院、东港市人民检察院与丹东市海洋与渔业局共同开展民事公益诉讼增殖放流代履行活动,100余万尾三疣梭子蟹苗投入大海的怀抱,此次活动也是检察机关联合行政机关通过代履行方式携手共护海洋环境资源的一次积极探索。破坏生态环境只需要一瞬间,但生态修复却需要很长时间。2023年3月,于某明知水曲柳树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为了获取柴火烧火取暖,在凤城市某乡镇山上砍伐水曲柳树,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多样化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凤城市检察院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请求判令于某一年内恢复植被,在涉案林地补种红松。元宝区人民法院对诉讼请求全部支持。今年5月,承办检察官、法官及林业部门相关人员来到补种现场对补种情况进行“回头看”。经清点查看,补种的红松长势良好,被破坏的林地生态得以有效恢复,达到了验收要求,补植复绿取得阶段性成效。考虑到因林木成长周期长,当地政府将定期加强树苗后期管护,继续保证树苗的成活率。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通过开展公益诉讼,检察机关以公益问需、磋商、制发检察建议、提起诉讼、调解、“简案快办”、公开听证、智慧借助、现场教学、“检法一体”回头看、联合巡查、第三方效果跟进、“增殖放流”“以劳代偿”等方式有效促进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惩治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的违法行为。随着推动精准规范办案、健全执法司法衔接联动机制、拓展案件线索等方面持续发力,检察公益诉讼将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生态环境的高水平保护中发挥出更大效能。记者:张丽娴09/10
- 服务经营主体3467户,同比增长110%!上半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邮储银行丹东分行认真贯彻全省打赢“千亿送贷”三年行动攻坚之战动员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千亿送贷”助力三年行动方案部署,紧密结合地区实际,聚力攻坚、创新突破、同向发力,实现投放贷款11.86亿元、服务经营主体3467户,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13.7%、110%。行动期间,召开2024年“千亿送贷”助力三年行动工作推进会议,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着力优化个体工商户群体送贷服务,投放贷款4.93亿元,服务个体工商户2007户,占比分别为41.57%、57.89%。服务质效持续提升,着眼“构建敢贷、愿贷、会贷、能贷长效机制”攻坚突破,推动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效能。精心开展“送贷进园区”“送贷帮创业”“送贷到产业”主题活动,对7个园区237户经营主体投放贷款6921万元,7个创业基地109户经营主体投放贷款1428万元,11个特色乡镇234户经营主体投放贷款11285万元。上半年,全市举办各类银企对接会20场次,为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注入了“金融活力”。记者:王俊09/10
- 2024年凤凰山夏季职业篮球对抗赛开赛9月6日晚,凤城市文体中心座无虚席,欢呼声不断。2024年凤凰山夏季职业篮球对抗赛拉开帷幕。本次赛事由凤城市委、凤城市政府和北京首钢矿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主办,邀请北京首钢男篮、天津荣钢男篮和辽宁本钢男篮参赛。开幕式结束后,北京首钢男篮与天津荣钢男篮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揭幕战。赛场上,双方队员积极拼抢,进攻、抢断、防守、投篮,现场近千名球迷不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最终,北京首钢男篮以83:70战胜天津荣钢男篮。9月8日,北京首钢男篮将迎战辽宁本钢男篮。记者/李琦09/09
- 为生态环境披上“法治铠甲”3至5月是鸭绿江口湿地一年中最热闹的时节,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不仅为数十万只远道而来的候鸟提供了良好的栖息条件和充足的食物,也吸引了无数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慕名前来,一睹万鸟与海浪共舞的壮美景观。今年3月,丹东东港市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在履职中发现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存在垃圾较多的现象,给湿地自然生态及鸟类生存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为尽快清除垃圾,确保候鸟迁飞通道安全畅通,东港市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立即与相关责任部门共同召开公益诉讼诉前磋商会议,确定整改方案、整改时限,并对案件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确保整改成效。在“守护海洋”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中,东港市人民检察院会同相关部门对大洋河流域多次实地巡查走访,利用“无人机”对东港市辖区内的大洋河下游河道及入海口处筑坝、建房等违法行为进行了证据固定,并就发现的问题向水利部门发出检察建议。整改过程中,检察机关注重与行政机关沟通、协调,与水利部门、涉案地镇政府召开多次联席会议,评估整改难点、研究工作方法、强化整改措施;同时,约谈违法责任人,宣讲法律政策,说明拒不整改的法律后果,化解违法责任人的心理负担,争取违法责任人自行整改。整改中,共清理河道内违建土石坝2.5公里,清除土石3万余立方米,拆除违建房屋300余平方米,拆除违建的池塘210亩。检察机关跟进监督后发现整改效果良好,涉案违法行为均整改完毕。近年来,丹东两级检察院开展了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保护黑土地,守护大粮仓”、水源地保护、治理农村垃圾,保护美好环境、河道垃圾清理、野生动物保护、滨江水环境保护、守护海洋、雾霾防治、“恢复林地,保护青山”“耕地保护,还塘于田”、农村饮用水安全等多项专项监督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监督效果。通过开展公益诉讼,检察机关以司法办案有效促进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惩治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的违法行为。公益诉讼工作开展以来,共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900余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800余份;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案件20余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00余件,全部得到法院支持。在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基础上,丹东两级检察院积极与相关部门建立工作机制,推动形成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合力。东港市人民检察院在开展河道安全公益诉讼专项活动中,与东港市河长制办公室共同建立“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形成河湖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保护的工作合力。凤城市检察院先后与凤城市林业和草原局、凤城市水利局建立“检察长+林长”“检察长+河长”协作机制,构建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工作格局。记者:张丽娴09/09
- 深化殡葬改革推动移风易俗近年来,丹东市民政局围绕惠民、绿色、文明的殡葬改革目标,持续深化殡葬改革,推动殡葬移风易俗不断深入,推出惠民服务举措,全面提升殡葬服务质量。扎实推进惠民殡葬政策落实自2009年以来,丹东市推出了面向常住户籍城乡低保对象的惠民殡葬政策,在2016年和2022年又进行两次扩面增项调整。目前,为城乡低保对象、见义勇为牺牲人员、人体器官捐献者、城乡特困人员(含集中和分散供养)和查实不了身源的无主(名)遗体,免除火化区域内遗体接运、三日内遗体存放、遗体火化、卫生纸棺、骨灰盒、殡仪馆五年骨灰寄存6项基本殡葬服务费用,从制度上解决了困难群众的殡葬难题。今年,丹东市民政局与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将低保边缘家庭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纳入惠民殡葬服务免费政策范围的通知》。自12月1日起,我市常住户籍的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享受与城乡低保对象同样的殡葬减免政策标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殡葬救助体系,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兜底保障工作。加快推行节地生态葬式葬法改革按照绿色节地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全市大力推广骨灰长期寄存、树葬、花(坛)葬、草坪葬和海葬等安葬方式,初步建成一批节地生态安葬设施。丹东市花园社会公墓、市九龙墓园和市林苑公益性公墓等公墓都以公园化、生态化、节约化的标准进行设计建设,提供多样化节地生态安葬方式,使安葬活动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自2017年1月1日起,丹东市各殡仪馆对骨灰长期寄存在殡仪馆20年(含20年)以上的,实行免费寄存。自2021年1月1日起,丹东市实行树葬、花(坛)葬、草坪葬奖励政策,凡在公墓内选择树葬、花(坛)葬、草坪葬的,每具骨灰,奖励丧属1000元,由公墓负责发放。2023年,丹东市民政局与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实施骨灰海葬补贴政策的通知》,自2023年1月1日起,在对辽宁省户籍逝者全免费的基础上,直接给予参加海葬家属每份骨灰300元的补贴。截至2023年,丹东市新增骨灰节地生态安葬比例达到65%以上;其中海葬、树葬、花(坛)葬、草坪葬和长期寄存等安葬方式由2020年的12%提高到30%以上。我市已举办了32届公益骨灰撒海活动,共有近6000具逝者骨灰撒入大海,节地生态安葬已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接受。记者:李美臻09/09
- 丹东37个单位内厕免费开放近日,丹东市住建局联合各区政府、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动员临街机关、企事业单位免费对外开放内部卫生间,解决广大市民、游客“如厕难”问题,提升城市文明形象。据介绍,目前共有37家单位免费对外开放内厕,包括振兴区帽盔山街道办事处、帽盔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前街道办事处、振兴区住建局、振兴区科技馆、市图书馆、元宝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广济司法所、元宝区政务服务中心、天增社区、广济社区、好日子拉面馆、拿宝地摊烧烤店、市总工会、新华书店、如家商旅酒店、振安区鸭绿江街道东泰社区等,涉及七经街商圈、新安步行街、欧尚广场周边等区域。开放内厕的单位通过在内厕原有指示牌上加注标识、张贴“内厕开放”提示牌等方式,向有如厕需求的市民、游客作出提示。37个内厕均在工作、营业时间内免费对外开放。丹东市住建局呼吁更多临街企事业单位开放内厕,为市民、游客提供便利。记者:戚文09/09
- 全民行动推动质量提升今年9月是全国第47个“质量月”,活动主题为“加强质量支撑共建质量强国”。为深入开展全民质量行动,推动质量社会共治,丹东市市场监管局将围绕“质量月”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各县(市)区也将结合各地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质量月”活动。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聘请国内知名质量专家对我市质量管理先进企业进行培训,推广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创新质量管理理念;组织开展“标准进社区”活动,重点对近年新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进行宣传;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动,组成计量技术服务队到企业开展计量检定、计量培训;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能源计量培训,举办检验检测机构能力提升行动,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担当作为,激发产业发展活力。贯彻落实《辽宁省工业机器人等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工作方案》,做好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工作;开展质量技术帮扶巡回问诊活动,组织技术服务支撑团队深入企业开展“巡回问诊”,通过“一企一书一策”为企业“把脉问诊”,提升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技术的创新能力和质量管控水平;加强计量、标准、认证和检验检测等要素统筹建设与协同服务,持续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点建设。加强市场监管,守护质量安全底线。综合运用“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监管”等监管手段,聚焦重点产品和重要领域,开展质量抽检、执法稽查、集中整治,严厉打击各种质量违法行为。做好日用消费品、重点工业产品、危险化学品、进口水产品等质量监督检查,全面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全力守护质量安全底线。畅通维权渠道,保障消费者权益。及时公示、发布消费提示、警示信息,鼓励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和维权观念。引导企业建立自我约束机制,树立诚信经营形象。及时化解消费纠纷,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记者:王俊09/09
- 护航“甜蜜产业” 河口桃子抢“鲜”上市万亩桃园,瓜果飘香。8月30日凌晨,鸭绿江中下游的上河口地区一处停泊点,村民们正在将封箱好的秋白桃搬到船上,数百箱桃子即将登船出岛。“今年虽然自然灾害影响产量,但桃价高,销量也高!”看着一箱箱桃子,长甸镇河口村种桃大户于某难掩心中的喜悦,“这些桃子都是昨天下午开始采摘的,6个小时后,就能运到沈阳的农贸市场里,这10天迎来了运输的高峰期。”甜美的桃子,从果农的果园到老百姓的菜篮,丹东边境管理支队大江口边境派出所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每到丰收季,大江口边境派出所聚焦地方农业发展及桃农需求,全方位开展巡逻守护、矛盾调处、法治宣传等工作,为辖区“桃子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大江口边境派出所辖区长、山路多,各村住户如繁星一般点缀在山间沟壑里,可谓“九沟十八岔,岔岔有人家”。河口岛位于长甸镇河口村,为了抢“鲜”占领市场,桃农需要在凌晨将桃子运送出岛,运输船夜间行驶在沟沟岔岔里,极易出现非法越界的情况,不仅降低桃子的运输效率,也给边境管控工作带来挑战。为解决这一难题,该所调整工作思路,成立多支护桃小分队,在桃子出岛时做好遥控指挥工作,用心用情铺好产业发展之路。“运输船都安装了北斗系统,所内派专人值守在指挥室,时刻与船主保持通联,当航线偏离时,我们就发出提醒,确保航线正、速度快。”大江口边境派出所教导员范增林介绍,远程有指挥,实地有踏查,护桃小分队守护在桃园里、江畔边、运输线上,全程实现护航“不打烊”。每逢桃子成熟时节,也是盗桃案件高发期,因桃园区域跨度大,枝繁叶茂,易藏身不易被发现,盗摘成为桃农们的“心头病”。该所以河口中心警务室为依托,依据辖区桃园各处分布情况,采取“夜巡、分段管理”的模式,党员民警带队组建“党员护园巡防队”,与辖区桃农、村干部、采桃人开展联防联动,对桃园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防控,常态亮警灯,动态布警力,最大限度挤压盗摘等违法犯罪空间。“桃子是我们的主要经济来源,我们愿意配合做好巡查工作,这就是在守护自己的钱袋子呀!”桃农刘某说。天气炎热,桃农和前来购桃的顾客情绪容易急躁,各类消费、交通纠纷随着桃子丰收频发,一句话不对就容易引发矛盾,护桃小分队在开展日常巡查时,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坚持警务前移,充分发挥驻村民警优势,联合村委会一起做‘和事佬’,让‘一句话不对’引发的矛盾就地化解。”大江口边境派出所所长王鹏说。“谢谢你们出面调解,这一车桃子价值4万多元,为了20元零头差点耽误我们运输销售了。”8月25日,一名桃农和收购商因为价格争论了起来,两人情绪逐渐焦躁,争吵声越来越大,隐隐有发生冲突的趋势。民警薄达巡逻时遇到这一情况后,将两人请到阴凉处耐心劝阻,成功化解矛盾。“桃子产业就是乡亲们的希望,桃子出岛路顺了,乡亲们的致富路也就顺了。”薄达说。十里桃花,百里画廊。大江口边境派出所党支部将持续深化“鸭绿江党建红飘带”品牌建设,深耕“民生警务”,护航“甜蜜产业”,为辖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把好“服务关”、拧紧“安全阀”。记者:唐羽廷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