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开展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活动
    日前,丹东市林草局开展了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活动,防火宣传员深入振安区同兴镇,通过发放宣传单和手册、讲解火灾典型案例等方式,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广大群众增强安全用火及防火意识,筑牢安全防线。记者:吴琼
    10/29
  • 培训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
    为充实基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力量,近日丹东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培训活动,73人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以提升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能力为重点,邀请省内特种设备领域专家结合实际案例,围绕承压类、机电类特种设备基础知识、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化”监督检查与执法等方面进行授课。参训人员表示,通过培训解决了问题,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奠定了基础。省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处对43人进行了考试,通过的学员将获B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证。记者:王俊
    10/29
  • 振兴区首届银杏文化周启动
    10月25日,丹东市振兴区“百年黄金大道秋韵多彩生活”系列促消费活动暨首届银杏文化周在杜鹃广场启幕。开幕式在气势磅礴的《盛世开运鼓》中拉开序幕,现场气氛热烈。原创歌伴舞《丹东赋》通过艺术形式展现我市的四季美景、热门景点。民族服饰走秀充分展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仪式结束后,现场观众和游客步入九纬路“黄金大道”,赏百年银杏之美。据了解,本次银杏文化周活动将持续至11月3日。为了让广大市民游客能拥有不同于往年的“杏”福体验,振兴区在九纬路黄金大道、张闻天旧居院落以及振兴区政府院内和对面停车场设置多个打卡拍照地,每天安排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和文化展示活动,并开设美食小吃、时尚旅拍、传统中医、琴棋书画、互动体验环节,以满足市民游客的多元化需求。振兴区将充分利用3条亚洲百年银杏大道这一优势,结合“鸭绿江畔丹东真好”主题,全力打造“四季美”特色旅游发展新格局,通过文体活动带动旅游消费,通过文旅融合促进经济发展。记者:王俊刘海东
    10/29
  • 丹东对“舌尖上的浪费”说不
    近日,丹东市市场监管局多措并举,积极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日常检查与现场走访,压实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制止餐饮浪费主体责任,督促平台规范商品信息和广告宣传,在点餐页面提醒消费者适当点餐。提醒餐饮单位经营者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等法律法规,发布制止餐饮浪费倡议,积极推广“小份菜”“半份菜”,明示食品重量,主动提供打包服务。加大对外卖平台、酒店、自助餐厅、大中型餐馆的执法检查力度,从严从速查处诱导点餐等违法行为,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引导公众参与监督。强化宣传引导,组织学校师生、餐饮单位经营者观看制止餐饮浪费宣传片,共同抵制餐饮浪费。向餐饮单位免费发放制止餐饮浪费宣传资料。下一步,丹东市市场监管局将进一步加强常态化监管,整治违法违规行为,督促餐饮单位完善工作措施、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全力营造文明和谐、节约绿色的餐饮消费环境。记者:王俊
    10/28
  • 全省大赛 丹东获佳绩
    日前,丹东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在第五届辽宁省住院医师大赛暨住培师资教学能力大赛中斩获佳绩。其中,丹东市中心医院斩获三等奖4个、优秀奖2个,丹东市第一医院斩获优秀奖2个。本次大赛由省卫生健康委主办,省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于10月18日至20日在大连举办。来自全省28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51支参赛队伍参赛。记者:田治华
    10/28
  • 丹东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7个季度赶超全国水平
    10月22日,从丹东市统计局传来消息,今年前三季度,在丹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工作安排,在首季“开门红”、半年“双过半”的基础上,持续巩固了向上向好的昂扬态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提质。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60.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5.7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70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385.2亿元,增长3.9%。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比全国、全省分别高0.2、0.1个百分点,连续7个季度赶超全国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高于全省8.2、4、1.4个百分点,为打赢攻坚之战奠定了坚实基础;经济发展质效显著提升,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达到14.5%,居全省第一;发展动能加速集聚,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2%,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32.4%;发展成果惠及人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同步,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发展热度持续攀升,中秋国庆假期文旅市场各项指标再创新高。农业生产形势稳定主要农产品保持增长前三季度,丹东市农林牧渔业实现产值22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在主要农产品中,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0.2万吨,增长1.0%;水果产量48.0万吨,增长15.8%;水产品产量63.6万吨,增长5.7%。工业运行强劲有力行业增长面超过7成前三季度,丹东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6%。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4.6%,高于全省7.9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规模以上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制造业增长13.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6%。分经济类型看,规模以上国有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4%,集体企业下降33.0%,股份制企业增长12.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7.2%,其他类型企业增长4.1%。分行业看,丹东市规模以上工业涉及33个行业大类中,有25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其中,纺织服装、服饰业同比增长38.3%,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5.9%,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2.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3.4%,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仪器仪表制造业下降5.4%,汽车制造业增长8.4%,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4.3%,金属制品业增长11.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4.4%。服务业有增有降公路运输稳步增长前三季度,丹东市批发业和零售业销售额分别增长5.7%和3.8%,住宿业和餐饮业营业额分别增长1.8%和6.7%;公路运输货运量4131万吨,增长9.1%;公路运输客运量1299万人,增长5.3%;1~8月份,规模以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1.2%,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下降1.4%。消费市场平稳运行网络零售较为活跃前三季度,丹东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3.2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限额以上贸易单位实现零售额90.1亿元,增长9.2%。分地区看,城镇实现零售额196亿元,同比增长6.2%;乡村实现零售额37.3亿元,增长2.4%。分消费类型看,全市实现商品零售额213.2亿元,同比增长5.6%;实现餐饮收入20亿元,增长4.7%。分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18类主要商品“11升7降”。在占比前十位的商品种类中,石油及其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2.3%,汽车类商品增长0.9%,粮油食品类商品增长14.9%,中西药品类商品增长20.8%,服装类商品下降0.4%。分商品零售渠道看,限额以上贸易单位实现网上零售额2.3亿元,同比增长21.1%。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韧性高技术产业支撑有力前三季度,丹东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6%。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增长7.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3.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3%。丹东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1.6%。其中,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37.1%,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5.8%。财政收支持续增长金融信贷稳健运行前三季度,丹东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税收收入33.3亿元,下降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6.5亿元,增长3%。丹东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578.2亿元,同比增长6.8%;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509.7亿元,增长0.6%。消费价格同比增长八大类“六涨两降”前三季度,丹东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3%,八大类商品和服务“六涨两降”。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下降0.6%,衣着类上涨1.3%,居住类下降0.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1%,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8%,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5%,医疗保健类上涨0.2%,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5.2%。在食品价格中,猪肉上涨11.5%,鲜菜上涨8.6%,水产品上涨0.8%,粮食下降1.6%,鲜果下降5.9%。记者:刘响
    10/28
  • 广交会上辽宁丹东参展企业意向成交1267万美元
    10月24日,记者从丹东市获悉,在近日开幕的第136届广交会上,丹东市汽车配件、通用机械、加工机械和新材料4个行业的17家企业参展,共同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截至记者发稿时,参展企业达成意向成交额1267万美元。丹东市第一期参展的企业大部分是汽车配件企业。其中,凤城的增压器企业占80%左右。展会第一天,凤城市华增涡轮增压器有限公司与来自坦桑尼亚的老客户达成合作,客户当场预交订金2.2万美元,开门红如期而至。不仅如此,东宁动力、华强机械、瑞普增压器、时代龙增压器等企业都拿到了订金。在维护老客户的同时,各企业还注重开发新市场,意向订单里出现了南美洲、非洲、东欧的新客户。为助力企业开拓海外市场,针对农机产品国内市场趋于饱和、销售下降趋势明显的现状,丹东市商务局积极向省商务厅争取,为丹东市沃尔干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凤城宏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五龙背耀宇农林机械有限公司申请了农机展位,借力展会平台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丹东市商务局充分发挥广交会平台对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作用,加大参展企业的遴选力度,重点推荐规模以上企业参展,助力企业培育外贸增长点,壮大外贸基本盘,为全面振兴新突破攻坚之年完成既定目标蓄势聚能。记者:李秀瑜王卢莎
    10/28
  • 前三季度,三项全省第一
    今年前三季度,丹东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排名继续位居全省第一。前三季度,我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94,排名全省第一。优良天数259天,同比增加6天,优良天数比例94.5%。PM2.5平均浓度24.4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5.8%。优良天数比例和PM2.5平均浓度两项指标,均位列全省第一。年初至今,我市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属地管理责任,有力推动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9月份,全市优良天数比例100%,其中优28天、良2天,PM2.5平均浓度为12.5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1.99。良好环境空气质量的维持,离不开本地污染物的有效削减和优越的天气扩散条件等因素。眼下,全市各县(市)区即将启动冬季供热工作,PM2.5浓度面临上升压力,市生态环境局将通过扎实推进各项减排治污措施,守住“丹东蓝”。记者/戚文
    10/25
  • 【沿着边境看中国】丹东东港草莓
    东港草莓历经世代东港农人的呵护,不断书写属于它的传奇,在北纬40度,优质农产品生长带,像一颗颗红宝石镶嵌在绿叶间,每一颗草莓都饱含甜蜜与清香,每一口品尝都是味蕾的极致狂欢,完善的产业科技服务支撑体系,早已成熟的规模化产业化种植经验,东港草莓,已然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产业链产值突破百亿大关,成就了东港,中国草莓第一县的极致名片。
    10/25
  • “摆摊设点”为民解忧
    近日,丹东市振安区鸭绿江街道办事处玫瑰港湾小区广场上支起了一排排特殊的摊位,这些摊位不卖东西,却“生意火爆”。这是振安区各职能部门设置的“便民摊位”,居民可以带着疑问和需求,来现场寻求帮助。活动前期,工作人员通过“线上+线下”发布预告,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鸭绿江街道党工委还精心组织多部门组成了联合服务队,开展政策解读、业务办理等一站式服务,此外,现场还提供健康检测、血糖血压测量等服务。活动当天,各职能部门累计接待群众超过500人,收集了关于供暖、公共设施维修资金、办理犬证等方面的问题建议114条。其中,现场直接解决了58件问题,未办结的11件问题也由相关部门“接单”,并承诺将持续跟进,直至问题彻底解决。“这是咱两家界墙,你重砌墙了,我家咋整?”今年4月,汤山城镇汤山城村陈、唐两家发生矛盾,双方情绪越来越激动,眼看就要动起手来。在“摆摊设点”中了解到矛盾纠纷后,汤山城镇党委副书记柴寿鹏会同村党支部书记、调解员进行调解。经过多方了解,厘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工作人员拿出让两家信服的方案,经过协商,双方同意重砌界墙,划清了两家土地使用权。今年以来,振安区各街道、乡镇、区直部门在各居民小区、镇村院落“摆摊设点”,各基层党员干部、社区网格员定期走访居民,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建立网格听事机制,并将居民反映的问题分为即办件、待办件、上报件等类别,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整理形成议事议题,及时告知当事人并上报上级部门,确保群众“急难愁盼”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处置,着力实现“小事不出网格、难事不出社区”。目前,累计为群众解决诉求1000余件。记者:姜慕馨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