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丹东消防员24小时:除夕救援后的那盘饺子,真暖!国门消防十二时辰SpringFestival▲丹东市消防救援支队2021年除夕纪录片丑时【01时至03时】夜间换岗夜间查铺寅时【03时至05时】旧年之末,新岁之始。春节,对中国人而言是特殊的一天,然而,消防员们却和往常一样,夜间查铺、查哨、换岗,每天24小时,1440分钟的坚守。卯时【05时至07时】一日之计在于晨,晨跑、洗漱、整理内务,每一个人都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的一天,新的一年。辰时【07时至09时】这里战味不减,却也充满年味。“站长让我们几个去挂灯笼、贴对联。”消防员们都抢着布置,为站队这个“家”穿上节日的外衣,真羡慕,他们的青春里有“火焰蓝”的样子。SPRINGFESTIVAL巳时【09时至11时】三十上午,消防员登上消防车,开始春节流动执勤流动执勤担负着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扑救初起火灾、开展消防宣传的任务。除夕,对他们而言意味着离家、坚守,甚至鏖战。午时【11时至13时】午饭过后,消防员们开始包饺子。除夕夜里火警高发,所以,消防队的饺子要比寻常人家准备的早,为的就是在三十这天,能让消防员们抽空吃上一口饺子。包饺子未时【13时至15时】在春节期间(除夕晚6时至正月十六早8时),所有消防员、消防车辆全部处在“战备状态”。在火警高发时段(除夕晚6时至正月初一凌晨2时,正月初五晚6时至正月初六凌晨2时,正月十五晚6时至正月十六凌晨2时)。每名消防员战斗服不离身,保证出动快、到场快、灭火快。除夕,消防员甲不离身。申时【15时至17时】饺子已上桌,饮料已倒满。感谢他们中的每一员,为丹东这座城市的百姓,增一点安全,添一份平安。酉时【17时至19时】“爸妈,过年好!”“爸妈,过年好呀!儿子给您拜年了”“恩,我这都好,吃的好,身体健康着呢!我会注意安全的,你们放心呀...”每逢佳节倍思亲,趁着闲暇时间,给远方的父母去个电话,拜个早年。一家不圆万家团圆,因为有他们和家人的奉献,才有了一个国家的国泰民安。戌时【19时至21时】出警现场亥时【21时至23时】夜幕降临,出警增多,在阖家团圆的时刻,他们奋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一场救援结束,一位市民送来一盘饺子,这一定是最美味的饺子。HOME子时【23时至01时】新的一年,丹东消防救援支队10个消防救援站,365天的每个夜晚都仍将灯火通明!致敬!02/12
- 丹东公安“十件实事”服务丹东发展丹东新闻网讯陈光旭记者刁庆峰2月9日,市公安局制定出台2021年服务发展“十件实事”,全力发挥公安机关在营商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具体内容为:持续开展“野广告”整治专项行动。加强宣传警示教育,依法严厉打击,组织协调相关部门,适时开展排查、清理专项行动,全力净化城市环境。持续开展“秸秆焚烧”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加强宣传引导,强化督导检查,完善工作机制,用足法律武器,确保整治效果,切实预防森林火灾,净化大气质量,打造宜居环境。持续开展“盗抢骗”三类治安侵财案件查处专项行动。树立“破小案、保民生”理念,坚持对三类治安侵财案件侦办情况进行督导,对案件质量进行评查,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智盾”专项行动。加强重点行业、重点区域侵权假冒犯罪查处力度,严打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打造安企利民的平安环境。开展全市道路安全“畅安”专项行动。深入推进礼让斑马线活动,在全市增加10处不礼让行人固定式交通技术监控设备;根据道路大修城建计划拟施划道路冷漆标线20万平方米,新增、更换各类交通标志150块,保证全市道路交通秩序安全、畅通。全面开通临时身份证全市通办业务。对全市户籍派出所配备临时身份证制证设备,开展业务培训,实现临时身份证全市通办。全面推广“丹东公安营商服务数字化平台”(警企点点通)应用业务。与企业建立全时性沟通联络机制,做到信息畅通、政策贯通、服务联通,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取消全市特种行业网络传输收费业务。将现有依托VPDN专网传输的特业系统转换为互联网传输数据的新系统,积极沟通电信部门,点对点对全市特种行业停止收取特业系统VPDN专网数据传输费用。全面开通出入境记录查询就近办理业务。开通县(市)、区出入境记录查询权限,让办事群众可就近选择在各县(市)区局查询出入境记录,让群众办事少跑腿。全面推进驻企“一站式”服务业务。以大型企业、商贸商业中心为重点,港务分局、各县(市)区至少选建一个驻企警务工作站,推广“四联一站”工作模式,实现“一站多能、一警多能”,实现警务前移,延伸服务触角。编辑邹润02/10
- 丹东市举办2021年应急预案推演比赛丹东新闻网讯记者包芙蓉2月8日下午,我市举办应急系统2021年应急预案推演比赛,这是我市重在考验和提升各级各部门的应急专业处置能力,做到超前妥善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创新举措。赛前,各县(市)区应急局根据既定的模拟情景,设计了预案推演方案,编写预案推演脚本,准备应急预案桌面推演课件,并在本单位组织应急演练桌面推演,将演练过程录制成视频,上报至市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经过对各参赛团队上报的比赛作品初步审核筛选,按照预排名,东港市应急局代表队、宽甸应急局代表队、元宝区应急局代表队和振安区应急局代表队进入当日决赛,进行现场评比。最终,经现场演练推演和评审组现场打分,振安区应急局代表队获得了此次比赛的一等奖。据介绍,此次比赛全面贯彻“以战领训、以演促训”工作原则,通过推演,重点检查各县(市)区制定相关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各县市区实际运用应急预案的水平以及各县市区应对突发事件的统筹协调素质能力,旨在强化应急预案宣传培训,增强应急预案的协同性、可操作性,提升各级各有关部门应对突发事件处置能力。编辑邹润02/10
- 人民日报点赞丹东 传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2月9日出版的《人民日报》,用两个整版6篇文章的专题报道,回顾了抗美援朝战争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阐述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为英雄城市丹东点赞。专题报道回顾了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在一开始被认为“不可能打赢”的战争,是一场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伟大抗争,是一个伟大政党百年征程中的英雄时刻。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再次证明,没有任何一支政治力量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为了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惜流血牺牲,不懈努力奋斗,团结凝聚亿万群众不断走向胜利。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也必将永续传承、世代发扬。这一伟大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敌人。专题报道中刊发了抗美援朝纪念馆馆长刘静媛撰写的文章《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文章中说,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上,曾经走出这样一支队伍。他们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支队伍就是被全国人民称为“最可爱的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10月,志愿军进入朝鲜战场,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以战止战、以武止戈,这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特殊时期、关键时刻,党有呼民有应,众志成城共渡难关,这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文章中说,身为在抗美援朝纪念馆工作的丹东人,自己时刻都能感受到这种精神的力量。“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永远铭刻在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史册上!”历史证明,正义必定战胜强权,和平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铭记伟大胜利,推进伟大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把党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团结凝聚亿万群众不断走向胜利!《人民日报》的专题报道中还提到,作为一名丹东人,今年87岁的谢长平曾是志愿军150师文工队战士,也是抗美援朝纪念馆的建设者之一。长达75页的手写抗美援朝纪念馆展陈大纲,倾注了他一生的心血。赴朝鲜复原绘制战场地图、搜集烈士遗物、奔波探访志愿军战士……谢长平总是说,为英雄儿女树碑立传,是自己的荣耀!耳濡目染,谢长平的儿子谢秋麟是看着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戏剧和连环画长大的。作为丹东日报社的一名记者,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谢秋麟深入改扩建后的抗美援朝纪念馆进行详细采访和全面报道。作为一名志愿军战士的后代和一名新闻工作者,他义不容辞担起了传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责任。“在凤凰山下的丹东市光荣院,‘时代楷模’孙景坤老战士精神矍铄。”《人民日报》的专题报道中,还援引了丹东籍抗美援朝一级战士荣誉勋章获得者、全国“时代楷模”孙景坤老英雄的一段话:“从我参加革命那天起,从没想过什么叫吃亏。只要能够为老百姓做一点事情,在哪个岗位上都一样。”虽然早已脱下军装,但几十年如一日初心不改,孙景坤带领乡亲们发展农业生产,彻底改变了家乡的面貌。记者范泽民编辑邹润02/10
- 丹东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走访慰问道德模范丹东新闻网讯记者曲丹凤宋琳关爱道德模范,礼敬有德之人。2月8日,按照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办工作部署,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走访慰问我市生活困难的全国、全省道德模范,向他们送去慰问金、慰问品和新春祝福,体现党和政府对道德模范的关心关爱。17岁的刘佳昂是宽甸第一高中学生,3岁时母亲得了渐冻症,家里欠下外债,父亲出门打工。他在扛起照顾母亲重担的同时刻苦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先后荣获第七届辽宁省道德小模范和省、市“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慰问组详细询问刘佳昂的学习情况和他母亲的身体状况,鼓励他努力学习,克服困难,积极发挥榜样的力量,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栋梁。2015年当选第五届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的王峥嵘家庭,去年又获得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慰问组称赞王峥嵘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和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希望她能继续向社会传递更多正能量。全国第二届道德模范郑仁东前几天刚刚病愈出院,慰问组转达了市委宣传部领导的亲切问候,并详细询问他的病情及治疗情况,祝福他早日康复。省道德模范刘淑玉36年如一日,从事刑满释放人员和青少年帮教安置工作,几年前因为腿部骨折多次住院手术治疗,目前在家中养伤,慰问组叮嘱她要保重身体。刘淑玉衷心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关怀,表示自己会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不辜负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殷切期望。编辑邹润02/09
- 三变”改革激发乡村振兴活力皑皑积雪装点了山村的腊月,浓浓年味儿弥漫在乡野之间。2月6日,记者走进东港市马家店镇双山西村,只见整洁道路两旁楼房林立,广场上鲜艳的红灯笼在蓝天映衬下格外耀眼,村民朴实的笑脸、手里的大包小裹和不远处响起的鞭炮声提醒人们:年,越来越近了。“俺村真的是越来越好了,人的素质也提上来了,你看这路面,连个烟头果皮都难找。”说起村里这些年的变化,正在广场上遛弯的村民解贵诚说。双山西村主导产业除了水稻、玉米种植外,还有温室草莓、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种植和蛋鸡养殖业。近些年,该村把农村“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作为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的重要工作来抓,有效激活农村资源,村集体经济迅速壮大,村民收入快速增加。改革之初,村里全面开展清产核资,摸清家底,核实了260万元集体各类资产,对闲置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入股企业,实现资源变资产;制定政策,界定身份,累计有2183名成员成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股东,实现了农民变股东。此外,开展资产量化、股权设置工作,成员股占70%,集体股占30%,成员股实行一人一股,让农民真正成为集体资产的所有者、管理者、受益者,实现资产变股金。通过一系列改革,双山西村在盘活集体资产的基础上,根据产业优势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带动小农户对接大市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让村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成果的新路子。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化农村改革,逐步实现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在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方面,我市按照‘整市推进’的原则进行部署,振安区、凤城市、东港市先后纳入国家试点,整县区推进,我市在全省率先搭建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管理平台。”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改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通过清产核资,共核增村级资产1.1亿元,核减村级债务6759万元;全市已有667个村建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确认农民股民身份131万人,量化股本总额7.5亿元。其中,振安区鸭绿江街道珍珠村在全市率先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股东每年平均分红1万元左右,最高将近2万元,真正实现了“村强民富”。在落实“三权分置”方面,我市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共实测集体耕地357万亩,确权314.46万亩,颁发农村土地经营权证35.1万本,实现“应颁尽颁”,土地承包关系进一步稳定。与此同时,围绕放活经营权、促进和规范土地流转,建立市本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及信息平台,东港、凤城、宽甸流转交易市场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并逐步开展了交易业务。“土地经营权的放活,有效地解决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用地的难题。”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凤城市宝山镇岔路村为例,该村围绕小浆果产业,流转土地500亩,集聚11个村发展“飞地经济”模式,建成大棚29个,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在培育经营主体方面,我市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典型示范引领,吸引更多的农户发展规模经营、合作发展,提高了全市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和能力。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强化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建设,制定交易规则、完善交易流程,实现村级资产资源效能最大化;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壮大家庭农场,增加家庭农场数量规模,提升家庭农场发展质量;充分运用市级家庭农场管理平台,强化信息名录建设,实现动态化管理,促进“小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事企业”四类不同经营主体有机衔接。记者邢漫编辑邹润02/09
- 坚守岗位 压实责任 确保人民群众欢度新春佳节丹东新闻网讯记者徐宏祥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2月8日,市委书记裴伟东先后到市消防救援支队、万达广场、通春农贸市场、金山热电、大东线圈工程有限公司,走访慰问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一线干部职工,检查节日市场供应和安全生产情况,并代表市委、市政府感谢一线职工付出的辛勤劳动,通过他们向全市坚守岗位的劳动者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在市消防救援支队作战指挥中心,裴伟东详细了解人员编制、装备配备、支队建设,以及指战员的学习、训练、工作等情况,现场点调各县(市)区消防大队的执勤备战。裴伟东指出,市消防救援支队坚守在保平安一线,奋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用忠诚和担当展现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风貌,在推动平安丹东建设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的一年,希望市消防救援支队全面加强综合消防救援能力建设,努力开创消防救援队伍改革建设新局面,为全市振兴发展与社会安全稳定保驾护航。眼下春节临近,消防救援部门要切实发挥监管作用,加强对中小企业、小作坊的隐患排查力度,对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不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等问题要坚决查处,绝不姑息。在万达广场、通春农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裴伟东边走边看,不断询问消防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防疫措施落实等情况,详细了解商品价格以及“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等供应保障情况。裴伟东强调,商场、超市、市场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是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特别是临近春节,人流量增多,千万不可心存侥幸、掉以轻心。要做到一手抓安全,一手抓防控,加强应急演练,完善应急预案,落实落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要求。要把好“入口关”,加大对进货渠道的监管,严格落实扫码、测体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确保不出现任何漏洞。在大东线圈工程有限公司,裴伟东走进车间,看产品、问经营、听诉求,检查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情况,要求企业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落实主体责任,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守住安全生产底线,把安全职责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名员工、每一个环节,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在金山热电监控中心,裴伟东认真查看智能热网构架图,详细了解设备运行、供热能力和热源保障等情况,向坚守一线的供热职工致以新春祝福。裴伟东指出,供热是关系民生的大事,供热企业要时刻把群众冷暖记在心里,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切实加强对供热工作的指挥调度。要做好应急预案,落实值守制度,科学规划,保障供热系统安全、有效运行,确保全市人民度过一个温暖祥和的新春佳节。市委副书记李刚参加慰问和检查。编辑邹润02/09
- 举办系列活动 喜迎新春佳节日前,凤城市启动首届“金牛贺岁云购凤城”年货购物节活动,广泛宣传推介凤城名优新特产品,引导家乡父老和外地宾客“云”购凤城、尽享好礼。本次活动是凤城市委、市政府开展的“平安幸福过大年人民公仆在行动”系列主题活动之一。为持续增进人民福祉,喜迎新春佳节,凤城市委、市政府从2021年元旦起组织开展了“平安幸福过大年人民公仆在行动”系列主题活动。除了年货购物节活动,为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品位,凤城市城市环境服务中心实施了2021年春节亮化工程。此次亮化工程兼顾低碳性、环保性、实用性、观赏性等特点,并对去年可利用的亮化设施设备进行重复使用,对损坏的部件以维修为主,循环使用。随着春节脚步临近,关于过年的集体记忆再一次被点燃。由凤城市融媒体中心、凤城市教育局、凤城团市委联合举办的“记忆中的年味”有奖征文活动,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通过凤城市民在过年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或对过往春节的回顾,记录民俗风情的变迁,书写和过年有关的亲情、友情、爱情、家风、家训等温情故事,激发人们为更加美好生活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精神动力。同时,凤城市还发起了“新春云拜年”短视频征集和网上晒全家福、晒年夜饭、晒春联活动,倡导市民线上拜年。记者李琦王研编辑邹润02/09
- 农村大集好热闹2月2日(周二)是振安区五龙背镇孙家村大集。春节前的农村大集很热闹,新建村村民叶方华卖“福”字、对联的摊位前是大集人最多的地方,村民们要购买各种春联贴在家里、猪圈、仓房,期盼来年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给过本命年的家人买套红内衣、红袜子,寄托了村民们的美好心愿。村民们赶集总是多买糖,希望好日子甜甜蜜蜜,买些新碗筷则象征着添丁进口、人丁兴旺,古老的民俗寓意着人们的美好祝福。记者宋永昆编辑邹润02/08
- 突出美点打造亮点 营造节日喜庆氛围丹东新闻网讯记者金龙2月7日晚,市长张淑萍率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检查城市亮化工程。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太阳世纪广场、和平广场、政府广场上,锦江山、元宝山公园内,造型独特、主题鲜明的各式灯组吸引众多市民观赏、拍照。六纬路、十纬路、七经街两旁的银杏树,在串灯、球灯及红灯笼的装饰下,呈现出火树银花的迷人景致。车辆驶过九纬路,布局精巧的射灯将银杏光影铺满地面,醉人心弦。今年我市“两节”亮化工程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奋进‘十四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题,在城市主干道、沿江景观带、城市公园、广场和进出城口等重点部位,以节俭、长效为原则实施亮化工程建设,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企盼美好愿景的祈福灯、祝愿祖国昌盛的龙图腾、寓意牛气冲天的吉祥鼓……每到一个点位,张淑萍都详细了解主题设计、灯组造型、资金投入等情况,对节日氛围营造效果给予肯定,并就部分灯饰调整、光感与动感结合等提出指导意见。张淑萍指出,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百姓素有张灯结彩、观灯赏景的习俗,节日亮化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各地区、有关部门要进一步优化亮化方案,以“突出主题、点面结合、动静相宜”为原则,借鉴先进地区成功亮化经验,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灯光技术,进一步丰富亮化内容,突出美点、打造亮点,不断提升城市亮化品位。既要节俭、简朴过节,又要在现有条件下,充分挖掘亮化资源,逐步形成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亮化格局,让城市更显生机与活力,向市民传递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让大家感受到节日的气息和“家”的温暖。编辑邹润02/08
- 美不胜收!大美辽宁欢迎您
- 辽宁“时代楷模”:丹东市融媒体中心《铭记》工作部
- 首届“雪花鸭绿江杯”全国中老年羽毛球邀请赛在丹东开幕
- 【鸭绿江畔 丹东真好】振兴区:夏日雅集 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 “丹东·凤凰山”号旅游专列首发 启程连接沈阳与丹东
- 丹东市中考顺利开考 各考点温情护航
- 辽宁:以文体旅融合之笔 绘就振兴发展新画卷
- 推动文体旅融合 打造“鸭绿江畔 丹东真好”城市新名片
- 丹东港大宗货物吞吐量跨越式增长
- 辽宁省第二批地名文化保护名录公布,丹东占俩!
- 鼓韵悠扬 文化共鸣 ——2025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丹东鼓乐展演精彩上演
- 鸭绿江畔 丹东真好 ——丹东精彩亮相2025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