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丹东多项民生工程稳步推进9月5日,在今年老旧小区周边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一部分——七经街大修施工现场,车行道已经提前恢复通行,人行步道施工、沿途树池改造还在进行。工人们顶着日头铺设人行步道砖。记者从市住建局了解到,今年3月,老旧小区周边市政道路改造工程正式复工,共计改造23条道路,改造内容主要为道路改造工程、新建排水管线工程、路灯及绿化工程等。其中,需大修的6条道路包括:三纬路、七经街、四纬路、沙河镇街、公安后街、春四路部分路段,具体施工包括道路翻新、排水管线抽换和人行步道翻新,翻新后的人行步道除填平坑洼破损路面外,还将铺设透水型步道砖。其他道路局部维修改造,包括车行道摊铺盖被等。整体施工旨在配合我市开展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补齐老旧小区周边市政基础设施短板,改善老旧小区周边出行环境。截至目前,东泰路、春六路、春四路、春五路、兴隆前街、沙河镇街、中富街、官电街、新丰街、公安后街、通江街、兴八路、振安路、通春街、十经街、水源路、春七路、三纬路19条道路已基本完工,整个工程计划今年年底完工。每年汛期,我市都会有部分街路出现积水情况,为此,今年汛期之前,市住建局对主城区青年大街、体育馆路、振八街、春一路、振七街、兴六路、兴七路等7条主要街路进行排水设施改造,以提升相关路段雨水输送能力。经过紧张施工,目前,除兴七路和兴六路尚未完工外,其他路段已完成改造。不久前,万达、大众路附近有管道施工。记者从市住建局了解到,这是今年金山热电一次网改造中的一部分。施工主要是调整管网布局,通过对局部管线进行重新对接,使供热管网达到合理负荷,同时改善滨江、沿江、八千坪、口岸等热网一期末端供热能力。另外,此次改造还包括对春三路红房二街管网老化严重频繁泄漏管段进行更换,以及对本钢新城一次网进行优化等。截至目前,金山热电一次网改造已全部完成。、华孚热电在今年将新铺设5条供热管线,截至目前,公安后街至中富街段管线铺设工作已完成,经山街施工接近尾声,其他路段管线施工将按照计划有序推进。连日来,在菜市街、振七街、纤维街也有施工队伍在忙碌。工人对道路进行开挖,路边堆放了不少PE管。丹东中燃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在对燃气用灰口铸铁管进行更换。由于灰口铸铁管线年久易碎,我市从2019年开始,逐步对全市155公里的灰口铸铁管进行更换,今年要改造97公里灰口铸铁管网,目前已经完成53公里。此外,还将改造山上街、兴五路、二经街等路段,工程预计11月底前全部完工。记者/戚文09/07
- 辽宁丹东:爱鸟护鸟 人人有责日前,丹东边境管理支队马市边境派出所民警在辖区巡逻时,发现一处隐蔽树丛中挂着两个捕鸟笼子,笼中间套一个小笼子,里面有一只鸟作为诱鸟,笼上方绑有瓜子等食物,一旦有鸟飞落到上面,其活动的盖子就会将鸟关进笼里。民警经过仔细查看,发现这两只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尾蜡嘴雀,其翅膀均有不同程度的伤。民警将该情况反映给野保等部门,并把两只鸟带回派出所精心喂养,等其伤好后再放生。爱鸟护鸟、保护野生动物是我们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09/06
- 辽宁丹东:燕红桃进入热销季8月末、9月初是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河口村网红水果燕红桃丰收的季节,今年暑期气温偏高,燕红桃产量略低于往年,但甜度增加,收购价格也有所提升。得益于邮政EMS、顺丰等快递企业的助推,河口燕红桃热销全国各地。在河口村的民居旁和路边,随处可见采摘燕红桃的果农,以及准备向外地发送桃子的快递人员身影。8月31日,邮政EMS快递车汇聚河口村,为果农提供快递服务。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众多快递企业8月下旬就纷纷进入河口村,通过快递外销,有效解决了果农的销售难题。果农杜长波家的桃子刚摘下来,就有快递人员登门提供服务。据介绍,果农早晨摘好的桃子,各快递企业中午就能发送,次日就能送达省内的消费者手中,使河口燕红桃第一时间红遍省内外。09/06
- 辽宁丹东:开海第一网 四千公斤梭子蟹上岸9月2日14时,辽宁丹东东港码头迎来了开海后的第一网渔货,40多户商家、200多人早早地在码头上等着渔船归来。14时30分,渔船到港,40多户商家从渔船上拿到早已预订的渔获。据了解,本次渔船带回的渔获总量多达70吨,其中梭子蟹达到4000多公斤,单只重量最大的1公斤多。09/06
- 辽宁丹东: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广济服务站”揭牌9月2日从丹东市人社局了解到,为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落实全市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9月1日,丹东市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广济服务站”正式揭牌。据了解,“广济服务站”主要负责组织开展就业法规政策的宣传和咨询;组织开展人力资源调查统计、动态管理工作;收集、发布就业信息,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就业服务;组织辖区相关人员参加职业培训、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组织开展就业援助工作,协助落实就业政策;负责审核、上报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情况,协助落实社会保险补贴政策。下一步,丹东市人社局将秉承“便民、利民、为民、惠民”的服务理念,在全市范围内统筹建设20处以上的“服务站”,通过提供常态化的用工服务指导,保障重点项目企业用工需求,进一步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09/06
- 辽宁丹东:“办不成事”窗口“真办事”“我还有不到一个月就退休了,想了解一下到时能开多少退休金?”“现在距您退休还有一段时间,如果到时候感觉退休金数额不对,可以通过电话跟我们沟通,省得您大老远地来回跑。”对话言简意赅,“干货”满满。没过4分钟,前来咨询养老保险事宜的丹东市民张持宪便得到满意的答复。这一幕,发生在9月2日上午,丹东市人社政务服务大厅的“办不成事”窗口。为让“办不成事”的群众求助有门,丹东市人社政务服务大厅开辟专门渠道,只要群众在人社系统有办不成的事,都可以到这个窗口反映,让群众遭遇“办不成事”的时候有地方找、有人帮。方便快捷、服务热情,这是“办不成事”窗口给人的第一印象。“我的问题已经解决了。有了这个窗口,咱老百姓办事就有了主心骨。我来过两次了,每次都非常满意!”张持宪笑着对记者说。“办不成事”窗口位于办事大厅正中央,格外显眼。记者看到,红色的牌子上标明了服务电话和官网网址,已有十几个人在咨询。8名工作人员中,有人在做笔录,有人在受理电话咨询,有人在面对面为群众解答疑问。耐心细致地帮群众解决问题,一件件棘手的事办成了——户口迁移,断缴养老保险20多年的原兵通过查找原始档案,完成了养老保险转移手续;丹东市民杨丽,因与锦州市民杨丽重名,导致登记错误,通过查阅档案等方式找回了20多年工龄。居住在丹东的外省退休职工高延玲,今年由于代发机构地点、联系方式发生变更,无法上传认证证明,导致退休金停发。多次沟通无效后,老人找到了“办不成事”窗口,在工作人员帮助下,仅用1小时就完成了异地生存认证手续。万分欣喜的高延玲,用送锦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每当给群众办成事,看着他们高兴的样子,自己也非常有成就感。当然,工作量也比较大。”窗口接待员胡晓倩说。包括胡晓倩在内的8名工作人员,最多时每天接待400多人次。一扇“小窗口”,成了为民服务“大平台”。“办不成事”窗口的开通,是落实省委优化营商环境“四个标准”“四个办”要求和丹东市委优化营商环境“四大行动”的一项具体举措,旨在通过“办不成事”窗口,发挥倒逼作用,刀刃向内,提高其他窗口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服务提质升级。为此,丹东市人社局建立并完善22项工作制度,遴选业务骨干,设立线下窗口、热线电话和官方网站等受理渠道,分级分类按时限解决“办不成事”问题。不停地站起、解答,送走一拨,又迎来一拨。在“胡晓倩们”的忙碌下,截至17时下班时,“办不成事”窗口当日共接待市民200余人次。“自年初正式挂牌设立‘办不成事’窗口以来,已累计服务3万多人次,解决疑难问题49项。目前,窗口受理的案件呈现递减趋势。相信随着政务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这些困扰群众的‘疑难杂症’问题一定会越来越少。”值班负责人、丹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二级调研员王清祥说。目前,“办不成事”窗口已在丹东全市推广,全市33个县级以上各级各类政务服务中心均已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09/06
- 丹东旅游集散中心成立9月2日上午,位于站前广场的丹东旅游集散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据了解,丹东旅游集散中心作为丹东市唯一的政府旅游服务咨询类窗口,主要以咨询服务为主,旅游散客发团班车为辅,将进一步满足旅游城市需要,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方便游客来丹旅游。中心启动以后,将做好来丹旅游散客的地接服务和团队游的对接服务,以及承担政府及部门授予的对外旅游服务职能。集散中心所属假日国际旅行社,拥有自己固定的旅游线路产品,可以每天定点按时发送旅游班车。集散中心还有省、县际客运车队,可以承接各种活动用车业务,为企事业单位、学校、及高端商务旅游人士提供专属旅游或商务用车等服务等。集散中心还有户外广告媒体以及线上旅游媒体,可以进行旅游项目的深度合作。启动仪式现场,丹东旅游集散中心与丹东中国国际旅行社、顺东发客运有限公司、丹东市内外景区景点等旅游同业签约,完善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体系,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记者/姜慕馨吕宝林09/03
- 辽宁丹东:软枣猕猴桃迎来成熟季近日,丹东市振安区五龙背镇的各个软枣猕猴桃基地一片繁忙景象,一颗颗绿油油的果子挂在藤蔓上,等待采摘。近年来,五龙背镇大力发展小浆果产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模式,带动小浆果产业发展,全镇软枣猕猴桃1460亩,年产量150吨,产值900万元。五龙背镇政府积极努力为企业搭建营销平台,通过电商平台助力本地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在九丰果蔬合作社分拣中心,果农们将一箱箱包装好的软枣猕猴桃装车发货,产品供不应求。09/03
- 辽宁丹东:全面展开新一季草莓种植8月31日,在振安区楼房镇马家村50余栋草莓大棚里,农户们正在挑选、栽种草莓苗。马家村以合作社的形式抱团发展草莓产业,新一季草莓种植已全面展开。今年12月新鲜草莓即可上市。09/03
- 辽宁丹东:鹤大公路修复养护工程取得阶段性进展8月26日,记者来到丹东市首个争创省级品质工程示范创建项目“鹤大线(龙头至金场段)公路修复养护工程”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在进行路面摊铺作业。该路段实行半封闭施工,高大的“水马”设施立在道路中央,安全有效地隔开了施工现场与正常通行的公路;现场还有一辆安装了监测气温和粉尘设备的车辆。项目负责人介绍,鹤大线龙头至金场段修复养护工程项目路线全长10.294公里,公路等级为一级公路,设计速度为60公里/小时,路面宽20.5米,路面结构为4+6厘米的双改性沥青面层(岭区和主要平交道口下面层为6厘米高模量沥青混凝土),10厘米的泡沫沥青冷再生柔性基层以及双橡胶碎石封层联结层。这是在丹东市公路建设中,首次采用高标准的沥青路面结构。完工后,该路段为双向四车道,增设栅栏式中央分隔带,配套增设防撞桶和爆闪灯以及相关交通安全设施。截至8月26日,该工程累计完成投资2253.1万元,路面养护工程平均完成计划的45%,附属养护工程平均完成计划的80%,工程即将转入下一阶段,预计总体工程将在今年10月底前竣工。09/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