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丹东市第五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工作按下启动键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田治华继多批次集采药品落地我市后,4月20日,市医保局组织相关医疗机构开展第五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报量工作。这意味着又将有一大批因集采而降价的药品惠及江城百姓。本次带量采购一共涉及60个品种、211个品规,主要包括肿瘤化疗药物、消化制剂、抗生素、呼吸、吸入制剂、造影剂、糖尿病药物、辅助用药、眼科相关用药、抗病毒用药等领域。其中,抗生素所占比重较高,包括阿奇霉素、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肿瘤药方面有吉西他滨、紫杉醇、奥沙利铂等;抗菌与抗病毒药物有阿昔洛韦、更昔洛韦注射剂等知名品种。
    04/22
  • 主动作为创新机制 提质增效便企利民
    企业发展壮大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为此,市市场监管局始终以“主动作为、务实担当、改革创新、便企利民”为宗旨,优化市场准入准营机制、完善审批办理运行机制、推行高效服务质量评价标准运行机制、建立企业沟通常态机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审批改革,提质增效便企利民,加强窗口规范化建设。市市场监管局出台《落实“四大行动”加强窗口服务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推行“2.0版高效服务质量评价标准规则”,即:实行高效服务标准,即用占时比衡量审批办事效率高低;运用高质量服务规则,包括高效审批服务规则、五个细化服务规则、五优先办理程序规则、特办服务规则等。通过运用高效服务质量评价标准和高质量服务规则,使工作人员的审批办理业务水平和办事效率不断提升。提升服务便利化水平,取消原有的食药和质监分窗审批方式,对窗口拆解重组。重组后共设受理窗口4个,可以受理包括食药审批、特种设备许可、计量许可等47项业务。通过业务融合、窗口重组、人员整合,审批时效再次提速,只能在一个窗口排队等候办理业务的现象成为历史。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市市场监管局出台《关于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实施意见》,将新办企业登记注册时间由原来的5天压缩至1天以内;全面推行市场主体登记全程电子化,全程电子化登记业务占比达到70.75%,实现了营业执照“网上办理”、“不见面”审批;简化市场主体住所登记条件,推行“一址多照”“一照多址”、集群备案、县域内增设经营场所备案;调整下放企业登记管辖权;开展“政银助企合作”自助打印证照;药品经营许可“先证后核”;降低经营企业的审批准入门槛;推行低风险告知承诺审批;实现不见面办理7项;实现包括执业药师注册、食品生产许可等“最多跑一次”事项共计17项。瞄准市场精准施策。开展熟肉制品专项整治,将此项工作列为年度重点解决问题事项清单,实行销号办理。通过整治,17家肉制品小作坊完成提升改造,11家被评为规范化管理示范店。创新食品抽检机制,提升食品监管效能。定期发布抽检信息。抽检结果每月在网站进行公示,同时做好风险解释、消费提醒,积极回应百姓关注、社会关切的热点问题,引导公众理性消费。强化网络食品抽检。选取电商平台进行网络抽样,关注“米袋子、菜篮子”等大宗消费食品,强化对网络经营食品风险隐患的综合治理。实现食品“你点我检”常态化。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由市民点选最关注的食品进行抽检,并接受社会监督。为更好服务企业发展,在全国市场监管系统中创新出台《丹东市市场监管局新办企业回访工作规程》,通过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切实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找准帮扶企业的着力点,提升服务效能。2020年,全市完成新办企业回访2976户,答疑解难问题1334个,共性问题当场指导,个别问题会商解决。通过回访,90家企业得到指导提升,293家企业容缺办理恢复信用。与此同时,市市场监管局与邮储银行联合开展“百亿送贷行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深入开展“送贷到校园、送贷帮创业、送贷助转型、送贷到产业和送贷促增收”活动。今年第一季度进一步强化惠民送贷活动,完成2.95亿元,惠及企业1031户。此外,出台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激励政策,兑现发明专利奖励。记者王俊
    04/22
  • 丹东市第十届全民读书节活动 4月23日开幕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徐宏祥全民读书节,享受阅读的美妙。以“读百年党史促丹东振兴”为主题的丹东市第十届全民读书节活动将于4月23日开幕,快手“丹东读书”账号将在当日10:00-11:00直播开幕式。本届读书节活动从今年4月初开始筹备,系列活动至6月下旬结束。活动期间将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新手段,以线上活动为主,让互联网为阅读赋能。同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阅读推广活动,优化内容供给,创新阅读载体。开幕式上,少儿中华好诗词吟诵表演、发布《丹东市第十届读书节推荐阅读书目》、少儿讲党史故事、版权周宣传等一系列活动将精彩亮相。丹东作家贾颖将向大家分享读书写作心得,丹东党史学者王晓艺将为大家作丹东党史简介及党史图书荐读。丹东市图书馆(少儿图书馆)将详细介绍馆藏党史图书、借阅须知和读书节期间活动。本届读书节系列活动包括:内容引领活动,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和党史学习教育,推动精品出版物传播,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阅读需求。网络分享活动,通过网络传播优质阅读内容及活动,打造“网络+阅读”新模式。展演推广活动,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方式组织形式多样的展演活动,丰富群众的阅读新体验。赛事评比活动。通过举办竞赛、评选活动,提高兴趣度和参与性,引领以赛促读、以评助学新风尚。春风惠民活动,引导和推动公益阅读服务,切实提升便民惠民工作水平,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此外,各县(市)区也将按照本届读书节活动的主题、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及时组织启动本地区全民阅读活动,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品牌活动,推动全市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
    04/22
  • 水稻种出“新花样儿”
    4月14日,东港市黄土坎镇黄土坎村的众发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院内,50多名工人分布在各自的岗位上,紧张忙碌着。有的在用机器筛土,有的在育苗流水线上装土、装种子,一切井然有序。“我们现在水稻育苗都采用机械化方式,先是装土、浇水,然后把种子放上,用泥给盖上,最后放到棚内的地上。”合作社负责人王政武指着身后的水稻育苗流水线介绍。跟随装好种子的小车,记者来到合作社后面的田地里,数座崭新的大棚正等待水稻种的“入住”。只见工人们将水稻育苗盘搬入棚内,整齐摆好,再盖上一层无纺布,之后,便静等秧苗萌出。在春季水稻育苗期间,大多数种植户都是在田间地头选择一小块土地进行育苗,像王政武这样大规模、机械化运作,并采用春棚育苗的农户很少见。种植水稻16年,王政武从没有种植经验到采用先进种植模式,从最初负债种植,到如今成立合作社,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将水稻种出了“新花样儿”。年轻时,王政武和大多数农村青年一样向往外面的世界。他外出学习机械加工技术,成为一名工薪族。虽然工资不低,但生活的平淡无奇,这让他心有不甘,跃跃欲试开创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他选择的第一个创业项目是种植滑子蘑,由于欠缺技术、销路不畅,两年下来不仅没赚到钱,还欠下了外债。但王政武没有气馁,反而更加认准了发展农业这条路。2005年前后,王政武承包了150亩水田,开始种植水稻。种植第一年,赚了3万元,这让他尝到了甜头。然而,由于没有经验,第二年,他扩大种植面积到300亩,没想到不仅没有收入。“我当时觉得天都塌下来了,但我就是不愿轻易放弃。”王政武说。王政武没有退缩,顶着巨大压力,在第三年继续将种植面积扩大至400亩。这一年,王政武还清了外债,开始有了收入。水稻种植让王政武的钱包越来越鼓,身边的朋友看在眼里,也动了种植水稻的心。于是,王政武带领本村几个村民一起,成立了众发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16年间,合作社的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现已达到7000余亩。合作社也在不断发展,先后购置各类农用机具30多件,并建起了专业烘干设施和仓库。水稻种植越来越有经验,合作社也逐渐步入正轨,但王政武却并未止步不前。这些年,他始终关注水稻种植新技术,平时一有空就看书钻研,还经常到外地学习。2013年前后,王政武开始探索大棚水稻育苗技术。刚开始的三年里,王政武经历了跟水稻种植之初同样的艰难,三年的亏损更激励了王政武发展新型育苗方式的心。“我看别的地方都弄得挺好,我们怎么就不行?”王政武再次选择不放弃。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合作社的大棚育苗方式已走在本地前列。截至目前,合作社育苗的大棚已发展到40栋,育出来的秧苗能供应3000多亩水田地。“大棚育苗能更好掌握湿度和温度,育出来的苗更壮。”提及大棚育苗的优势,王政武满心喜悦。据王政武介绍,育苗期间,秧苗的每个生长期所需温度都不同,通过大棚育苗,管理者能更好地掌握棚内温度,让秧苗在最适宜的温度下生长。这样,长出来的秧苗更健壮,生长更快,成活率更高,产量也会更高。经对比,同样品种的稻种,通过大棚育出来的秧苗,产量较陆地育苗每亩地至少要高出50公斤。王政武一直在路上。每年,他会根据国家惠农政策的扶持和资金情况,计划合作社新一年的发展规模和方向。2020年,他在种植水稻的基础上,开始尝试发展草莓种植,并成立了众发生态果蔬专业合作社;今年,他在完善老旧育苗棚的同时,又新建了20栋育苗棚;明年,他计划再新建40栋育苗棚,并新建一个水稻加工厂,开辟成品大米销售之路……创业之路越走越宽,但王政武并未忘记村里的父老乡亲。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为更多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合作社每天用工量正常在五六十人,最多时一天用工量达百余人;村民种植水稻过程中,遇到技术问题前来咨询,王政武都会热心解答;合作社的农资是从厂家直接购置,每年购置种子、化肥时,王政武都会多进购一些,让周边村民能以批发价格买到放心的农资;每逢水稻收割时,合作社的院子格外热闹,村民会将收割完的散粮直接运到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销售,这不仅方便了村民,还为村民解决了储量与卖粮过程中所需的费用……采访结束,王政武热情地邀请记者走进他第一批育苗的大棚,棚内温度适宜。揭开苗床上的无纺布,一株株细小的秧苗已破土而出,王政武俯身田间,轻轻抚摸今春的第一批秧苗,查看土壤湿度和秧苗生长情况,眼里满是希望。记者张瑞
    04/21
  • 切实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
    民警主动上门为行动不便的居民办理身份证件、帮助企业解难题……最近,丹东边境管理支队鸭绿江边境派出所民警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并着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积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让辖区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真是太谢谢了,一件事麻烦你们跑了好几趟。”前几天,家住玫瑰港湾小区的陈先生拿到新的身份证时,高兴地跟徐建国说。徐建国是派出所民警,他在走访中了解到,因病卧床多年的陈先生身份证即将到期,而下个月陈先生要办理房照,有可能因为其身份证过期而耽误办事。考虑到陈先生的身体状况,徐建国主动联系了振安公安分局警务科说明情况,并与所户籍民警一道上门为其采集指纹、拍照片,几天之后把办好的新证送到了陈先生手中。近日,派出所民警在走访中得知,辖区某企业经营者宋先生欲更改企业名称和法人,但不知如何办理。随后,民警主动告知宋先生办理相关事项所需准备的材料和办事流程。因需要准备的材料较多,宋先生挺犯愁。接着,民警又主动联系他,逐项指导他准备材料、如何网上办理等。最终,宋先生一次就顺利办妥了所有事项。如何让学史与推动工作有效结合?派出所从三个方面入手,切实为辖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民警通过个人微信工作群等平台,解答群众办理公安业务的相关咨询,并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和诉求,对“急难愁盼”问题尽量给予解决;民警通过入户走访,实地了解民情民意和群众需求,帮助解决困难。同时,派出所还以多种方式深入了解辖区企业需求,知晓他们遇到的难心事、烦心事,实行民警专人“一站式”帮助解决问题。张振亚记者刘作庆
    04/21
  • 扬帆起航 逐梦九天
    4月19日,在第六个“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市党群服务中心科普教育中心以“扬帆起航逐梦九天”为主题,围绕展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航天事业65周年的发展举行系列科普活动,首站走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六医院幼儿园,为萌娃们带去一系列新鲜、好玩、乐趣无穷的航天知识“大餐”。科普志愿者精心制作了航天知识PPT,生动讲解了航天日的由来以及中国航天事业的历程,孩子们展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不时发出惊叹声。随后,科普志愿者结合长征五号模型,讲解了火箭的原理、各部分的结构组成和作用,并与孩子们一起动手制作火箭模型。活动现场,科普大篷车还带来了3D打印机和会跳舞的机器人,现场展示了如何打印出火箭模型的过程,机器人表演更是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引来师生们一声声惊叹,“哇,好神奇呀!”“机器人真的会跳舞!”此次活动,旨在激发孩子们探索航天的兴趣,增强他们爱航天、爱科学、爱祖国的热情。据悉,“中国航天日”主题活动将持续至本月末,陆续走进我市多家幼儿园和中小学。包芙蓉
    04/21
  • 丹东市总工会启动2021年鹊桥联谊系列活动
    日前,市总工会红娘工作室在市职工文体活动中心举行创“皂”幸福小型主题联谊活动。这标志着市总工会2021年以“相约韶华工会寻缘”为主题的系列鹊桥联谊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单身职工参与,活动首次尝试制作手工精油香皂,通过这种新载体,让男女青年在做手工中相互了解,碰撞出友谊火花。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34位单身男女青年相互配合着制作起手工香皂。在交流创意造型时,同组的会员们渐渐了解、熟络起来,大家纷纷主动出击,请心仪对象留下微信等联系方式。当日,除了传统直观的纸面相亲,市总工会的专职红娘在前期充分了解会员情况下,现场依据大家的自身情况和相亲要求进行最佳匹配分组。“幸福更长久”、“抓鸭子”等小游戏让现场氛围更加轻松快乐,无形中拉近了单身男女的距离。最后,在甜蜜小蛋糕、传情小卡等表白环节,7对青年男女现场成功牵手,并获得了“相约韶华工会寻缘”牵手奖。据悉,市总工会从2005年开始举办联谊活动,历时16年。2020年由工会红娘联谊会成功转型为工会红娘工作室,设置了专职红娘,累计举办各类型相亲联谊活动上百场,为广大单身职工提供了广阔的交友空间。现已为全市近5万名单身职工牵红线搭鹊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记者曲艺
    04/21
  • 丹东市第二十六届杜鹃花展本月底举办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戚文4月20日,锦江山公园杜鹃花展厅内各种花架搭建完毕,通往展厅的路上,工人们忙着平整地面,修建花坛。市第二十六届杜鹃花展将于本月底在此举办。届时,500平方米的展厅里将交错摆放186种丹东本土杜鹃花,不设品种专区,营造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的场景,本次花展将持续近两个月。市城市建设指导服务中心城市公园服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丹东杜鹃花一般盛花期在春节前后,为准备本届花展,花匠采取低温控制,冷窖储藏推迟杜鹃花期。锦江山公园杜鹃花展厅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共有10处大型花窖,共1700多平方米,杜鹃花展厅内设有低温室和冷窖,花期控制可达半年之久。从1983年起,我市陆续举办杜鹃花展,2010年因故暂停。2020年,市住建局组织人员对展厅及周边区域内进行景观绿化,恢复杜鹃展园,并在展厅外设置游园广场绿地景观,种植樱花、玉兰等,为恢复杜鹃花展做准备。
    04/21
  • 丹东举办“安全出行,文明骑行”主题宣传活动
    4月18日,市文明办、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在天赐未来城共同举办了“安全出行,文明骑行”活动,倡导市民关注骑行交通安全,文明骑行。现场,丹东交警倡议广大市民在骑乘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出行时,一定要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安全文明出行,与交警共同努力,打造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
    04/20
  • “抗馆”讲解员 成为省唯一
    近日,记者从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了解到,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文化和旅游部启动“百名讲解员讲百年党史”宣讲活动。经文化和旅游部严格遴选,抗美援朝纪念馆讲解员裴亚男作为全省唯一人选,与全国其他省市九名讲解员参加了首场宣讲活动以及在京机关、院校的宣讲活动。自我市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启动以来,全市各级文化旅游行政部门以及文化旅游系统单位,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革命文物、用好红色资源、讲好党史故事、深化党史学习教育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关于注重用好、用足丹东丰富深厚的红色资源开展实地教育、打造传承经色基因研学线路的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要求,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我市数量列首位,“抗美援朝精神教育之旅”、“干字精神点亮美丽之旅”被省推荐申报文化和旅游部建党百年百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等等,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姚卫国记者刚越
    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