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125种商品入选“丹东好礼”近日,备受关注的首届“丹东好礼”推介商品征集评选暨丹东市文化旅游商品创意大赛结果公布。今年8月,丹东市启动了首届“丹东好礼”推介商品征集评选暨丹东市文化旅游商品创意大赛活动。经企业报名、各县(市)区文化旅游广电局和市旅游商品协会初审推荐、专家评审认定等环节,共有68家企业的129件特色商品参加认定评选,最终评选出65家企业的125种商品入选“丹东好礼”推介商品名单。其中,15家企业获丹东市文化旅游商品创意大赛相关奖项。未来,丹东市将持续加大“丹东好礼”宣传推广力度,使特色产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打造丹东地区独具特色的旅游名优商品体系,让广大游客把“丹东好礼”带回家。同时,鼓励更多企业和商家积极参与到“丹东好礼”的评选和推介活动中来,为全市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先行区贡献力量。记者:刚越12/25
- 味蕾对决 美食争霸12月22日下午,由丹东市振兴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区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农工党振兴区支部承办的振兴区冬品市井烟火气“味蕾对决美食争霸赛”在安东老街举行。丹东市冬季旅游活动全面展开以来,振兴区积极响应全市冬季旅游工作总体部署,诚邀八方游客共赴丹东,玩转振兴区,全力推进“振兴四季美”文体旅大融合发展,推出“冬品烟火气”冬季旅游新模式,以“美食+旅游”方式,促进美食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提升餐饮美食小吃美誉度和知名度,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来自安东老街的“清真老马头焖子”“老安东酸奶粽子”等10家商户脱颖而出,参加最终比拼。这些特色美食从食材选取、制作方法、色泽口感、营养搭配、设计创意等方面,让评委和大众评审团感受丹东特色美食的魅力。大众评审团由社会各行各业代表、民主党派人士、在校大学生,以及社区工作者和群众代表组成。活动现场,在校大学生们对于参加这次美食大赛深感荣幸,纷纷表示要成为丹东旅游和美食的推介官,诚邀家人和朋友来丹东、游振兴、逛老街、品美食,推介丹东、宣传振兴区。大赛最后评选出特色小吃3个、创意小吃3个、人气小吃4个。获奖商户表示,今后要积极研制具有丹东地域特色的美食和小吃,展现丹东美食文化元素,让美食成为吸引游客的新“食”尚。记者:刘海东12/25
- 体验冰雪 乐享温泉12月20日,由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振安区委区政府主办,区委宣传部、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承办的“丹东市冰雪温泉‘莓’好欢乐季冬游振安”启动仪式在丹东五龙高尔夫滑雪场举行。此次活动以“动感冰雪漫享温泉”为主题,旨在全面展示振安区冬季旅游的独特魅力,推动冰雪温泉旅游产业发展。振安区拥有丰富的山林资源、充足的冰雪资源和优质的温泉资源,发展冬季文旅产业得天独厚。近年来,振安区积极践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聚焦“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深入挖掘资源潜力,积极发展“冰雪+温泉”文旅产业,冬季文旅市场活力逐渐显现。此次冬游振安活动的举办,正是振安区推动冰雪温泉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活动在振安区冬季宣传主题曲《丹东振安欢迎您》中拉开序幕,欢快的东北大秧歌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活动内容展示独具匠心,主舞台背景屏幕循环播放振安区冬季美景与旅游资源介绍;多处景观“打卡”分布在场地各处;别具特色的冰糖葫芦“流水席”更为活动增添了一抹“甜蜜”。其中,“叆河水果萝卜”冰糖葫芦尤为引人注目。现场展台上,萝卜、草莓、大榛子等当地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旅游后备箱特色产品展示、非遗艺术展示、五龙背温泉康养宣传推介等环节,也让游客在嬉冰玩雪的同时感受鸭绿江畔好客振安的冬游趣味。本次启动仪式正式拉开“丹东市冰雪温泉‘莓’好欢乐季冬游振安”活动的大幕,为广大游客打造集冰雪运动、温泉养生、特色美食、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冬季旅游盛宴,共同开启鸭绿江畔的冬游之旅,解锁魅力振安的冬游趣味。记者:宋永昆12/25
- 1至11月辽宁省丹东市经济持续向好今年以来,丹东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政策靶向发力,生产供给稳中有升,市场需求持续改善,转型升级稳步推进,丹东市经济持续向好。规上工业平稳运行,超七成行业实现增长。1至11月,丹东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制造业增长9.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3.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1%;股份制企业增长9.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3.0%;私营企业增长11.5%。分行业看,丹东市规模以上工业涉及的33个大类行业中,有25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行业增长面为75.8%。其中,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30.7%,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5.2%,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1.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9.9%,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8.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48.8%,金属制品业增长8.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4.5%,高于全省7.8个百分点。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城镇增长快于农村。1至11月,限额以上贸易单位实现零售额112.0亿元,增长8.3%。分地区看,城镇实现零售额105.9亿元,同比增长9.2%;乡村实现零售额6.2亿元,下降4.6%。分消费类型看,全市实现限上商品零售额98.3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限上餐饮收入13.8亿元,增长8.3%。分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18类主要商品“12升6降”。在占比前十位的商品种类中,石油及其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9.5%,汽车类商品增长3.7%,粮油食品类商品增长15.7%,中西药品类商品增长1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增长2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1.2%。分商品零售渠道看,限上贸易单位实现网上零售额2.7亿元,增长10.7%。固定资产投资放缓,二产投资表现稳健。1至11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持平。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增长3.6%,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8.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4.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3.9%,第三产业投资下降6.2%。财政收支持续增长,金融市场稳定运行。1至11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3.7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税收收入40.9亿元,下降3.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4.7亿元,增长4.8%。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596.2亿元,同比增长6.5%;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506.0亿元,增长1.0%。国际贸易形势改善,进口规模不断扩大。1至11月,进出口总额155.2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出口总额129.6亿元,下降1.2%;进口总额25.6亿元,增长16.2%。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八大类“五涨两降一持平”。1至11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0.4%,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五涨两降一平”。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持平,衣着类上涨0.9%,居住类下降0.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1%,交通和通信类上涨1.0%,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4%,医疗保健类上涨0.2%,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5.5%。在食品价格中,猪肉上涨11.4%,鲜菜上涨10.5%,水产品上涨1.3%,粮食下降1.0%,鲜果下降3.7%。记者:刘响12/25
- 活力匹克球 机关展风采12月20日,由丹东市直机关工委、丹东市文旅广电局联合主办的2024年市直机关首届匹克球大赛在新区体育馆收官。来自市(中、省)直机关72个单位800余名运动员齐聚赛场,切磋球技,一展风采。经过4天444场比赛的激烈角逐,各组别成绩出炉。丹东市文旅广电局荣获团体赛冠军;45周岁以上组别由市政协机关荣获混合双打冠军、市公安局包揽男子双打、女子双打冠军;44周岁以下组别由市直机关工委、市文旅广电局、抗美援朝纪念馆分别荣获混合双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冠军。各获奖队伍和获奖选手将代表市直机关参加接下来的全市匹克球公开赛,与全市的匹克球爱好者同台竞技。比赛过程中,参赛球员奋勇拼搏,每球必争,用精湛的球技展现了匹克球这一新兴运动的魅力,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又一场视觉盛宴。赛后,参赛选手纷纷表示,要将奋勇争先、永不放弃的运动精神转化为志在必得完成丹东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各项目标任务的坚定信心和强大动力,为中国式现代化丹东实践贡献力量。记者:于国洪12/24
- “智慧公交”传递民生温度12月20日,丹东市迎来今冬第一场雪。伴随着飘摇的雪花,在213路公交车北桥洞站,记者见到了驾驶员刘俊。“休息一个多小时,还有一班车。”刘俊一边仔细地检查、收拾车厢,一边向记者诉说着213路公交车的变化。53岁的刘俊在公交驾驶员岗位上工作了16年,今年被交通运输部评选为“全国最美驾驶员”。“过去车老旧,今年全换成了电车,不仅节能,驾驶感也特别好。”刘俊说,213路属于“郊线”,换车前车辆老化严重。现在不一样了,车厢里配置了橙色、蓝色座椅,搭配黄色扶手,整洁温馨。“你看这个响应式按钮……”刘俊指着车内6处按钮说,乘客即将下车时,可以按按钮提示司机靠站停车,如果没有上下车的乘客,驾驶员就不需要停车,既节约了行车时间,也能让驾驶员更集中精力驾驶。此外,新车还提供了许多智能化服务,如方便乘客扫码乘车等。截至12月12日,88台纯电动公交车全部上线运营,新能源公交车占比由原来69.5%提高至84%。10.5米纯电动公交车崭新亮相,218路、213路、205路三条公交线路全面焕新。88台纯电动公交车不仅满足市民出行需求,提升城市品位,更为英雄城市注入了新活力。新车安装了空调,设置了25个座位,座椅采用人体工程学设计,坐垫为皮革软垫,乘客乘车更舒适。公交车最后一排座位中间增设了安全挡杆,这一细节设计,体现了市公交集团对乘客安全的重视;低入口设计,让老年乘客也能轻松上车,感受来自城市的关怀;“响应式”停靠服务,更是将乘客的需求放在首位,让出行更加便捷高效。人民公交服务人民。今年,为满足群众出行需求,结合城市公共交通整体规划及运力资源,市公交集团优化新区公交线网及306路、221路勾连401、402路原站点;优化中心城区公交线网,延长106路线路至玫瑰港湾站点,126路与128路、105路与124路合并运行。线路优化后,提高了运行效率,缩短了乘客候车时间,同时整合了运力资源,降低了运营成本。市公交集团还通过调研各线路公交站点情况,结合市民出行需求,在101路、102路、103路等19条公交线路上增设38个站点,目前中心城区公交300米覆盖率达到87.14%,极大提升市民出行便捷度与满意度。市公交集团将持续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环境,提升公交服务水平,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舒适的出行服务。记者:姜慕馨12/24
- 分区管控让生态治理升级近日,在丹东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水务局等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丹东市完成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动态更新,生态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以保障生态功能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环境管理制度,是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2021年9月30日,市政府印发《丹东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多部门联合持续完成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的动态更新。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不仅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利用效率等多方面、多维度做好服务指导,还节省了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在环评文件编制中搜集各类生态环境基础资料的时间,大幅度压缩了项目环评审批时限、提升审批效率。不仅如此,企业项目在前期选址论证阶段,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能够精准预判项目选址与环境准入的适配性,对于涉及优先保护单元的尽量避让,不能避让的,为项目落地提供科学决策支撑。多年来,丹东市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科学指导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近三年,服务450余家企业完成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单元查询,有效降低企业投资决策风险。记者:戚文12/24
- 丹东市专业化除雪队伍开展应急演练近日,丹东市城环中心环卫部门组织市专业化除雪队伍,开展冬季融除雪应急演练。演练地点设在丹东市城环中心环卫部特种服务作业站场区,各类除运雪机械设备整装待命,参演人员列队整齐。随着指挥小组下达指令,融雪剂撒布机、除雪滚刷车、平板推雪车、装载机等各类除雪机械设备相继启动,按照预先制定的冬季除雪预案,快速到达国桢路、十纬路、沙河桥等集结点待命,进行编组作业,指挥人员密切关注作业车辆运行情况,适时调整作业方案;后勤维护人员及时跟进,现场模拟抢修维护。演练结束后,联动指挥小组及时复盘,对演练中出现的问题查找漏洞和不足,分析问题原因并制定了改进方案。通过此次演练,有效检验了丹东市专业化除雪队伍对降雪的快速反应及应急处置能力。记者:戚文12/24
- 反诈宣传进集市为进一步提升辖区群众的防诈意识,12月18日,丹东边境管理支队长山子边境派出所利用“赶集日”,联合属地政府、司法所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活动中,民警通过发放宣传材料、现场宣讲等方式,向赶集群众、商家宣传防范电诈、扒窃、入室盗窃等安全常识,推广国家反诈APP安装,并就财产安全、纠纷化解等各项法律法规,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同时,民警采取“警便结合”“警地联动”等方式,加大人员聚集区域的治安巡防力度,持续压缩违法犯罪活动空间。记者:唐羽廷12/24
- 元宝区23家校外培训机构接受综合指导近日,丹东市元宝区教育局通过“手把手、面对面”的方式,对全区23家校外培训机构进行综合指导,重点从公示板设置、办学环境、资金监管、场地安全、消防设施等细处着手,查问题、补短板、找亮点,帮助机构找准办学发展方向,不断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培训质量,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记者:张尧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