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辽宁丹东:丹东港边民互市贸易区建设忙
    近日,记者走进丹东港边民互市贸易区项目建设现场,这里塔吊林立,机声隆隆,施工人员忙碌不停。项目在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抢工期、赶进度加快推进。丹东港边民互市贸易区位于临港产业园区内,是全国首批互市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试点地区。该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占地面积183亩,建设内容包括海关监管查验、边民互市交易、互市商品展示、冷链仓储物流、行政综合服务等功能区域及配套设施,是我市重点项目之一。项目建设前期,合作区全程领办、代办相关手续,高效服务、全程跟踪,确保项目有序进行。项目开工后,合作区积极帮助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同时与建设单位、运营单位、监理单位建立联合工作机制,挂图作战、倒排工期,通过加强要素保障、调集精干施工队伍、提前采购施工材料、合理规划施工区域等方式,全程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目前,园区内的海关综合服务楼已封顶,其余库房、冷库等建筑也已开始打桩等基础工序。”项目建设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据了解,丹东港边民互市贸易区距丹东港3公里,靠近浪头机场和高速公路,具有得天独厚的海陆交通便利和旅游开发条件,是国内唯一毗邻港口的互贸区。未来,丹东港边民互市贸易区将依托丹东港贸易枢纽和物流中心地位,面向东北亚,构建以中高端制造业、快消品为核心,互市贸易和加工制造相结合的边境特色产业体系和互市商贸枢纽。作者:刁庆峰
    11/01
  • 【科普】 疫情防控不放松,科普知识要复习
    疫情防控不放松,科普知识要复习日常出行的防控措施不能忽视更不能放松警惕出行防护要点一起来学习务必戴好口罩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出行,都应该做好个人防护,尤其要全程戴好口罩,减少接触外部设施,抵达目的地后第一时间洗手,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乘坐公交如何防护?上车前,在站台上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有序排队上车,配合扫码测温等工作;行驶途中可以开窗透气,保持空气流通,避免与周围人闲聊,不要在车上吃东西。全程佩戴口罩,保持手卫生。乘坐地铁如何防护?全程佩戴口罩,配合扫码测温等工作;在站台等车不要拥挤,排队时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尽量避免接触公共物品或公共接触部位;在地铁站内使用公厕后,要彻底清洗双手。乘出租车如何防护?全程佩戴口罩,并提醒司机戴好口罩;方便时打开车窗让空气流通,尽量不要在车上饮食,尽量少触碰车内设施,到达目的地后,用流动的清水或免洗洗手液洗手,确保手部干净。注意:1居民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咽痛、乏力、腹泻、味觉嗅觉异常等症状,尽快到医疗机构就诊,就医途中要佩戴好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2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权威信息,一旦发现自己乘坐的车次出现病例,要及时报告。
    10/31
  • 辽宁丹东:抢抓黄金施工期 全力冲刺四季度
    连日来,总投资7000万元的丹东润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电子线束加工生产基地施工正酣。丹东华录烯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高新烯碳材料系列开发项目,正在进行试生产前的准备工作。项目达产后,每年可生产球形石墨(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石墨)3万吨,高纯石墨2万吨。位于东港市前阳经济开发区的丹东润达农副产品仓储有限公司扩建工程,正在进行项目主体土建施工,项目达产后可新增用工300人。丹东新盛造纸机械有限公司烘缸技术改造项目将新建厂房、库房及附属用房等,新增设备20余台(套),目前厂房主体建设基本完成,生产设备正在安装中。进入四季度,各县(市)区聚力项目建设,抢抓黄金施工期,各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工程车辆往来穿梭,工人们加紧施工作业,处处涌动着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全力实现签约项目快开工、开工项目快推进、复工项目快投产。作者:宋永昆
    10/31
  • 辽宁丹东:志愿军公园栽植5万余盆羽衣甘蓝
    随着天气转凉,丹东市内各处公园内的串红、万寿菊等秋季花卉逐渐败落,为保证公园的景观效果,10月26日,工作人员在丹东市志愿军公园和鸭绿江公园内栽植了5万余盆叶色鲜亮、观赏期长的羽衣甘蓝。作者:周广庆
    10/31
  • 辽宁丹东:赶海拾贝,享受大海的馈赠
    10月以来,在东港市北井子镇海鹰村,每天都有百余位农民来到双峰岛沿海滩涂集体赶海挖白蚬子。也有不少游客,前来体验捡拾贝类的乐趣,感受收获的喜悦。北井子镇充分利用本地滩涂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文蛤、白蚬子、沙蚬子等滩涂贝类养殖。当地政府加大科学养殖技术服务和普及力度,确保贝类养殖产业健康发展。随着市场对贝类需求量的不断增大,连日来,农民们每天都前来赶海,往往一个潮水就能挖出近5000公斤白蚬子,到滩涂挖蚬子也成为当地农民的一个创收项目。滩涂面积及适宜海洋养殖面积12万亩、港湾养殖面积2万亩,有着稳定水产养殖面积的北井子镇,近年来大力发展设施渔业,始终保持东港市第一渔业大镇的地位。当地政府通过发展滩涂养殖及旅游开发的致富新路子,促进了贝类的推广和销售,推动了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作者:刘海东
    10/31
  • 辽宁丹东:玉米机械化收割率显著提升
    金秋时节,玉米旱田进入全面收割阶段。在凤城市赛马镇,今年的玉米机械化收割率显著提升,有力加快了玉米收获的进程。作者:邹晓龙刘海东
    10/31
  • 辽宁丹东西尖山村:大葱丰收
    10月26日,丹东东港市马家店镇西尖山村大葱种植基地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种植户们起葱、捆扎、装车,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作者:孙新语
    10/31
  • 辽宁丹东: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建设取得成效
    10月26日从丹东海事局获悉,一年来,丹东市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建设取得扎实成效,水上安全监管、交通组织服务、应急搜救能力更加高效有力。丹东海事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上级有关部署,海事部门一直把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建设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升海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工作任务。一年来,海事部门围绕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建设目标,在构建动态指挥枢纽、优化业务流程、强化科技赋能、深化互联互通和加强执法联动、推动共治共享等方面重点发力,取得扎实成效。通过推进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建设,对丹东辖区执法资源进行了科学协调和整合,拓展了辖区动态感知的范围和精度,有效提升了全辖区动态感知能力,优化完善了海事动态监管机制,水上安全监管更加有力。全面整合商渔船动态、港口信息、通航环境、海洋气象等数据,实施前瞻性、精细化、全公开、强有力的预警预控及水上交通组织,有效提高了船舶进出港作业效率,降低了社会物流成本,助推节能减排降碳,促进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建设。同时,结合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建设,不断完善水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科学构建水上应急搜救站点布局,提升应急感知、通信和行动能力,水上险情处置、应急搜救能力更加精准、快速、高效。作者:刘作庆
    10/31
  • 【三美】辽东学院第九届银杏文化节~精彩超乎想象!
    色彩与时节相交织华服与秋叶相碰撞银杏文化节的传统节目——由朝韩学院承办的朝鲜族服饰走秀大赛、汉服展示、朝鲜族特色美食品鉴会,于10月26日启幕。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服装与纺织学院“衣叶织秋”服装设计作品展演,在银杏大道上绚丽登场。丰富的图案,精致的工艺,舒适的面料,纺织学子身着自己设计的服装,或潇洒飘逸,或优雅柔美,处处散发着青春与美好的气息。参赛选手们身着民族盛装,款款走向赛道,端庄娴静,优雅卓然。中式古典美学与民族文化特性完美融合,为广大师生开启了传统服饰的新“饰”界。银杏文化节开幕当天,辽东学院美食节暨第六届厨艺大赛发出热情邀约,飘香的美食吸引师生们前来观赏品尝。姜兴波高潮王立军王恩友李晓峰记者/刘海东
    10/28
  • 辽宁丹东:强化种苗执法监管 助力“护莓”行动
    为切实加强丹东市草莓品牌保护,巩固“护莓”专项整治行动成果,防止违法生产的草莓种苗进入丹东市场,维护种苗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连日来,丹东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开展草莓种苗倒查工作,调查草莓种苗使用者所用种苗来源,倒查草莓种苗生产经营企业资质。此次检查工作共对辖区内12户草莓种植户进行走访,现场调查草莓大棚81个、种植面积200余亩。经查,草莓种植户所用种苗来源有三类,从具有种苗生产经营资质的企业购买脱毒种苗进行扩繁自用;与周围种植户进行种苗串换使用;直接从有种苗生产经营资质的企业购买使用。在调查种苗来源的同时,执法人员对草莓种植户进行了法律法规的讲解和宣传,必须到有生产经营资质的企业购买种苗,并签订买卖合同或协议,保留购买凭证,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保留证据。今年农业保险增加了种苗保险项,建议种植户以保险的方式保证自身利益。接下来,丹东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将继续宣传并引导种苗使用者购买使用有种苗生产经营资质的企业生产经营的种苗,助力丹东市“护莓”行动,提高种苗使用者的法律意识,维护其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种苗市场环境。作者:邢漫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