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辽宁丹东:“小网格”激发社区治理“大合力”连日来,振兴区全面提升全区网格化工作整体水平,建立《振兴区网格员考核管理办法》、《振兴区镇街、村(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会议制度》,让小网格激发社区治理“大合力”。目前,振兴区划分社区网格678个,农村网格312个,共配备专职网格员861名,兼职网格员2049名,切实做到了纵横覆盖、不交叉重叠,确保网格保持合理的管理服务密度。全区建立健全考核体系,增强网格员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制定了《振兴区网格员考核管理办法》。针对驻街单位多、党员流动性大等特点,坚持组织设置与网格划分相融合,把各级组织联起来,把各方力量统起来,将辖内居民党员、在职党员、流动党员等进行统一整合,划分到每一个网格,形成以党员干部为骨干的网格服务队伍,实现基层党建网和社会治理网“一张网融合”。“我们临江街道锦绣社区针对每个网格内居民的需求和网格员的特长,组织物业开展便民服务。比如,每月5号在小区内为居民磨刀、理发、扦裤脚等,这些便民服务很接地气。”社区居民艾女士说。站前街道东晨社区成立了“七彩志愿服务队”,为辖区独居老人、特殊及困难群体义务理发;组建文明劝导队,对不文明养犬、乱丢垃圾、占道经营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针对网格内管理服务需求,振兴区健全专业力量与网格员队伍联动协作机制,指导社会力量参与网格化服务管理,让更多的专业化帮办力量直接下沉到网格,从医疗保障、环境保护、便民服务等多个角度为居民群众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如今,振兴区搭建的网格共治平台,实现了网格互联互动,切实推进城市基层治理精细化,真正实现共治共享。此外,作为网格核心的党支部,积极引领网格居民自治,提升群众的参与度,积极带动群众参与到社区网格治理工作中。作者:王俊10/28
- 辽宁丹东机场:部分航班时刻调整2022年10月30日至2023年3月25日,丹东机场将执行冬春季航班时刻,届时,部分航班时刻将调整。具体调整航班包括:丹东至威海至上海虹桥航班,航班号为MU2286,班期为每日一班,丹东机场出发时间为13点15分,到达威海时间为14点35分,到达虹桥机场时间为17点20分;丹东至烟台至成都天府航班,航班号为3U6486,班期为每周二、四、六,丹东机场出发时间为14点25分,到达烟台时间为15点45分,到达成都时间为19点50分;丹东至北京大兴航班,航班号为CA8642,班期为每日一班,丹东机场出发时间为16点55分,到达北京时间为18点50分;丹东至上海浦东至深圳航班,航班号为CZ6756,班期为每周一、二、四、六,丹东机场出发时间为17点40分,到达浦东时间为19点45分,到达深圳时间为23点50分;丹东至烟台至上海虹桥航班,航班号为FM9232,班期为每日一班,丹东机场出发时间为17点40分,到达烟台时间为19点,到达虹桥时间为21点50分。作者:戚文10/28
- 辽宁东港市:聚焦人才回流 积蓄振兴力量“俺们村有微信公众号了!”这个新变化对于东港市前阳镇石桥岗村的村民们来说,很新鲜。党史学习、环境整治……一条条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信息,成为村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都是身边人、身边事,看着既新鲜又亲切。”村民们这样说。小小的微信公众号成了村里的“大新闻”,而对于它的创建者、“归巢”大学生徐畅来说,这不过是当下年轻人司空见惯的事。“希望无论是村民,还是在外打工的人,都能够通过微信公众号见证村里点点滴滴的变化,感受。”谈及建立微信公众号的初衷,徐畅如是说。回村工作让徐畅感触颇深。“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我走访了村里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党员,从他们身上真切感受到了党性光芒,很受感动,也更加明白了自己回村的意义,我对自己的选择感到自豪。”徐畅满怀激情地说。2019年,东港市大力实施乡村人才振兴“归巢行动”计划,鼓励引导大学毕业生返村任职,扎根基层,发挥作用,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提升村干部队伍素质。东港市结合实际,制定乡村人才振兴“归巢行动”相关实施方案,仅一年多时间,就实现206个村每村1名“归巢”大学生全覆盖。东港市还确立“来东港,‘才’精彩”品牌用语和具有东港特色的徽标,建立起完备科学的“归巢”大学生管理体系,为乡村振兴储备了高素质、高学历的村干部后备力量。“归巢行动”作为辽宁省唯一人才工作创新案例,在第五届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中,荣获“最佳案例奖”,进一步打出了东港人才工作品牌知名度。下一阶段,东港市将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强化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责任意识。在当前人才工作基础上,乘势而上,聚焦人才“回流”,进一步巩固拓展人才工作成果,让东港人才品牌效应再扩大,吸引更多不同领域优秀人才向东港汇聚。转变人才引进方式,采取弹性用才、柔性用才等灵活多样方式,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集聚更多人才。坚持把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资有机结合,促进产业发展与人才供给精准匹配、产业升级与人才发展同频共振,围绕建立“2—8—6”现代产业体系和工业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绘制产业地图和人才地图,为产才精准对接夯实基础。此外,加快赴外招才引智,紧盯毕业季等重要时间节点,深化与知名高校、院所、企业战略合作,加快形成顶尖人才、领军人才、优秀青年学者和名校毕业生等人才梯次招引体系,推动各类智力资源要素向东港集聚。转变人才管理方式,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发展松绑,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健全市场化、社会化人才管理服务体系。“人才引进来是基础,留得住才是关键。”东港市将以“留才需留心”为目标,以建设人才公寓为切入点,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服务水平,用心用情打造优质环境,留住人才。坚持制度保障到位,落实好《关于实施“鸭绿江英才计划”推进丹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健全人才政策。做到关心关爱到位,不断完善高层次人才在居住、医疗、社保、税务、职称申报等方面服务保障,为人才营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提供贴心周到服务;做到培养使用到位,健全跟踪培养机制,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搭建好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平台,把人才用到关键事业中去,让人才既能够得到以才智换取财富的有效激励,又能在不断创新创造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加大对人才政策、成果和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全方位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浓厚氛围。作者:张瑞10/28
- 辽宁丹东马家店镇:当好企业“服务员”“宣传员”“保障员”今年,丹东东港市马家店镇党委政府坚持“零距离”服务理念,加强与企业面对面沟通,切实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保障健康生产运行,促进全镇经济平稳有序发展。当好企业“服务员”。打破传统分工,强化协作联动,企业办、安监站、村建办等部门每月深入企业两次,协助企业做好消杀物资储备、隔离区域设置、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工作,为企业减少时间成本、增加安全保障。联系第三方机构提供上门“体检”服务,精准指导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提高企业日常安全管理能力。及时分析研判辖区企业经营状况,动态掌握企业发展需求,帮助解决用工短缺、产品销售、运输保障等问题,做到服务企业常态化,助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当好政策“宣传员”。通过举办现场讲座、微信群转发、实地走访等形式,及时向企业宣传扶企惠企相关政策,扩大惠企政策覆盖面,提高企业政策把握度,推动政策红利落实落地。全镇今年共举办惠企政策讲座4场,先后向企业发放《东港市助企纾困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若干政策措施解读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宣传资料600余份。当好发展“保障员”。积极落实服务保障措施,鼓励辖区剩余劳动力就近入企就业,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应用力度,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双赢”。组织企业负责人每月参加1次知识技能培训,深入开展业务交流活动,形成工作情况互通、业务知识共享的良性机制。强化走访调查,助企纾难解困,累计走访企业22家、个体户31家,收集各类发展难题16件,已妥善解决12件。作者:张瑞10/28
- 辽宁丹东桃源村:晒秋粮10月21日,记者在丹东东港市桃源村看到,农民们开始晾晒从田间地头收回来的秋粮,无论是在村里空闲的地面上,还是村外空旷的场地里,都能看到农民们晾晒秋粮的忙碌身影。作者:孙新语10/28
- 辽宁丹东:联合检查共筑“防火墙”近日,丹东市消防救援支队、丹东市公安局及相关部门成立联合检查组,在全市范围内针对“九小场所”和“不放心单位”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错时制”消防安全检查,共同筑牢“防火墙”。检查期间,丹东市消防救援支队与丹东市公安局社区警务支队成立联合工作专班,组成21个检查组,重点对“九小场所”和“不放心单位”的消防设施,安全疏散,电动自行车管理,“用火、用电、用气、用油”以及施工现场等进行“地毯式”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对歌舞娱乐、养老机构等场所开展“错时制”消防安全检查,坚决杜绝企业单位“带病运营”。同时,为全面提升全市人民消防安全意识,确保小场所及居民区消防安全形势稳定,消防救援支队印制2.5万份《关于加强全市“小场所”火灾防范的通告》和《关于加强全市居民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的提示》,联合属地公安机关在“小场所”、居民住宅区广泛张贴。截至10月25日,联合检查组共检查企业单位932家,发现火灾隐患1850处,现场整改1235处,责令限期整改615处。针对一时难以整改的火灾隐患,检查组责令专人对其进行“死看死守”,直至隐患彻底整改。目前,此项工作仍在持续进行。作者:刘舵10/27
- 辽宁丹东:丰收时节话增收10月11日上午,在振安区九连城镇马沟村,数十名村民在田间地头忙活着,将去掉泥土的粉红色的蜜薯整齐码放到箱子里。田间的路上,几辆大货车正在等待装车,将刚成熟的蜜薯运往全国各地。“今年我们村增加了种植面积,这个月初,蜜薯喜迎丰收。”马沟村党支部副书记赵玉达兴奋地说,马沟村去年整合村民土地30余亩种的蜜薯,无论是从质量还是价格上都非常可观,为马沟村村集体增加了好几万元的收入。村民们尝到了甜头,今年村里整合土地68亩,全部种植蜜薯,将迎来约15万公斤的收成。赵玉达介绍,马沟村的沙质土壤特别适合种植蜜薯这类作物。去年蜜薯还未成熟,就被预订一空,呈现出了供不应求的状态。今年5月份,蜜薯刚刚栽种,就已经有商贩来到马沟村预定了。目前80%的蜜薯已经售出,村民正在加班加点装箱、打包,预计本月中旬,蜜薯将全部销售完毕。村民李红丽从去年开始就在蜜薯种植和成熟季做小时工,“每小时15元,一天差不多能做10个小时。”李红丽说,光挖蜜薯的半个月时间,每天村里都要雇40余名村民,大伙将地租给村里拿着租金,在农忙时一天还能赚一百多元钱,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此外,马沟村这几年还争取上级资金,建设7个高标准大棚对外出租,增加村集体收入。在九连城镇套里村,村党总支书记丁宝利正研究一个新项目。在村集体建设的高标准暖棚里,丁宝利在蓝莓树之间的空地种植了新品种甜瓜,拳头大小的鲜绿色果实十分诱人。丁宝利介绍,再过一个月,反季甜瓜就可以上市了,他对收益非常有信心。“蓝莓树之间需要留出很大空隙,我琢磨着空隙的土地可不能浪费了。”丁宝利说,今年夏季,他赴庄河买了甜瓜种,回来后用自己掌握的技术育苗,再利用蓝莓地垄沟之间的土地种植了反季甜瓜,并精心管理,预计到11月份能够产甜瓜5000余公斤,相比夏季价格能翻几倍,收益非常可观。近年来,九连城镇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以打造特色品牌农业为主线,以发展农业产业化为重点,农事企业、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今年,全镇完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16万亩,粮食产量预计达10465吨,蔬菜总量预计31433吨。今年的水果萝卜种植面积将稳中有增,预计种植面积将达到2100亩左右,产量预计达到11000吨。今年九连城镇礼品西瓜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产量630吨,有效提高当地村民收入,为壮大村集体收入提供保障。此外,随着乡村采摘游逐渐兴起,近郊采摘水果、食用菌,甚至采摘蔬菜,体验农家生活,成为不少市民追捧的休闲方式,九连城镇积极探索发展以“生态种植+生态体验”为主的“田园经济”,推进乡村旅游和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充分利用采摘园、农家乐等丰富的农旅资源,推动传统旅游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作者:姜慕馨10/27
- 辽宁丹东:上市首日 秋菜购销火热10月25日是今年秋菜上市首日。当日一早,记者在丹东市内几处秋菜销售点看到,很多市民在忙着往车上装菜,现场很是热闹。一捆捆扛在肩上的大葱、抱在怀里的白菜,瞬间燃起城市的烟火气。刚上市的秋菜以白菜、萝卜、大葱、土豆、地瓜等为主。“今年的秋菜不愁卖,前几天有一个企业直接团购拉走了500多公斤白菜渍酸菜。”在振七街一处秋菜销售点,五龙背镇营胜村菜农金志胜一边装菜一边说,来买他秋菜的一般都是回头客,每年秋菜上市前,一些就订购出去了。当天早晨,他拉来的半车萝卜已经卖光。“俺家种了4亩白菜、4亩萝卜,今年产量还行,销量也不错。”金志胜笑着说。在现场,记者看到,市民有的挎着篮子,有的推着买菜车在选购秋菜。“这个秋菜点就在我们小区附近,特别方便。”拉着买菜车在挑选白菜的刘先生表示,他准备先买10公斤萝卜,然后再买些白菜和大葱。当日9时许,在山下街六纬路路口一处秋菜销售点,九连城镇套里村菜农梁立有在这儿站了1个多小时,就将拉来的大白菜卖光了。梁立有说,他家种了两亩大白菜,一点不愁卖。随着秋菜“老三样”品种的集中上市,眼下小品种秋菜如地瓜、胡萝卜、雪里蕻、芥菜疙瘩、芋头等也都陆续上市。在六纬路路口至八纬路路口的秋菜销售点,几名市民围着一个卖胡萝卜、地瓜的菜农,不到1个小时一小货车的胡萝卜、地瓜就被抢购一空。从当日走访情况看,今年秋菜品种齐全,质量好,价格与往年相比起伏不大。作者:邢漫周广庆10/27
- 辽宁丹东:城市桥涵“穿新装”10月20日,在南立交桥改造施工现场,丹东市政工人正在拆除老旧护栏。坐落于站前周边的南立交桥、新北桥洞(锦山大街桥洞)、振八老北桥洞三处公铁立交桥,因为长期风吹日晒等自然因素影响,导致墙体斑驳,涂层脱落,存在视线安全隐患。为彻底改善这一情况,自今年复工复产后,市政部门对桥洞进行了墙面冲洗、基底打磨、胶泥找平、墙体喷涂,对限高架整体喷漆,通信线路桥架隐蔽改造。目前,改造工作已接近尾声,预计本月底全部完成。作者:周广庆10/26
- 辽宁丹东:2.1万尾细鳞鲑放流鸭绿江10月21日,在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太平湾库区上河口段,丹东市渔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将2.1万尾细鳞鲑放流鸭绿江中。当日10时30分,在太平湾库区放流点,一尾尾装在大桶里的小鱼苗活蹦乱跳地跃入江水中。“这些鱼苗平均身长8厘米以上,最长的约12厘米。”现场组织称重测量的工作人员介绍,本次放流活动旨在保护濒危物种,更好维护鸭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细鳞鲑在冷水中生长,成鱼期一般3至4年,重量在三斤左右。”工作人员介绍,细鳞鲑也称花鱼、梅花鱼、金板鱼等,属冷水性山麓鱼类,在鱼类学和动物地理学上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细鳞鲑生长快,肉质细嫩,无肌间刺,味道鲜美,有防止血栓、加快伤口愈合之功能,亦称脑黄金,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细鳞鲑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江河均有分布,1980年以前细鳞鲑数量较多,由于人类经济活动、过度捕捞等原因,细鳞鲑大量减少。据介绍,丹东市今后还将增加细鳞鲑的放流量,让细鳞鲑家族在鸭绿江繁盛。作者:邢漫1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