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防患未“燃”保平安
    近日,市消防救援支队在元宝区新柳商业城组织开展了大型灭火救援实战演练。本次演练共18辆消防救援车辆、77名消防救援人员参加。演练灾情设定为新柳商业城B区4层餐饮区因电气线路问题发生火灾,火势向服装区蔓延,过火面积约500平方米,现场有人员被困,亟待救援。当日10时,演习正式开始。新柳商业城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发现“火情”后,立即开启消防设施,向“119”报警并疏散人员。接到“警情”后,市消防救援支队遵循“一短三快”的初战原则,第一批次调集辖区十纬路和临江后街特勤站到场,根据“火灾”事故特点进行处置。第二批次调集大型商业综合体灭火救援编队到场增援。支队全勤指挥部同步调集支队战勤保障力量到场协同配合,做好相关保障。辖区救援人员到场后,立即派出安全管控、侦察指挥、初战灭火小组,划分作战区域快速处置。支队增援力量陆续到场并启动联勤联动机制,调集公安、应急、住建、卫健、环保、气象、供电、水务、八三油库等相关部门到场协助处置,划定东、西、北三个作战分区,部署各参战力量作战任务。调集东港、凤城、宽甸大吨位水罐和支队战保移动充气车、远程供水系统到场增援,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指挥部组织增援力量按照应急通信、安全管控、侦察搜救、灭火冷却、供水供液、照明排烟、战勤保障等单元划分,先后完成安全评估、火情侦察、照明排烟、初战控火、现场供水、集中灭火、人员搜救、快速营救、紧急撤离、战勤保障等训练科目。各单元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有序完成各个任务环节。经过近60分钟的紧张救援,成功处置“火情”,“被困人员”被营救至安全地带,演练达到了实训强能的预期效果。市消防救援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演练通过“全要素、全方位、全过程、多角度”实战模拟,重在检验、锻炼全体消防救援人员的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下一步,丹东消防部门将继续探索灭火作战编成精细化和典型火灾灭火救援编队单元功能化的实战应用,随时做好“打大仗、打硬仗、打恶仗”准备,坚决扛起应急救援“主力军、国家队”责任,为全市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记者:于国洪
    01/03
  • 新年可期,元旦快乐!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今天是2024年1月1日阳历新年的第一天晨光里的鸭绿江畔江山如画、生机勃勃城市从睡梦中醒来在新的一天、新的一年继续向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道一声:早安!晨曦的微光渐渐弥漫天边仿佛被温暖的色彩融化一缕缕灿烂的金光唤醒这座东方之城讲述着一年又一年的故事迎着第一缕晨光丹东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丹东市实验小学师生在中朝友谊桥举行“迎新年庆元旦”升国旗仪式在新的一天、新的一年小布继续向你、向每一位布粉说一声,“新年好!”让我们一起祝祖国繁荣昌盛愿丹东幸福宜居祝愿大家福暖四季、顺遂安康!齐艳华包伟陈然张学峰记者/刘海东吴琼
    01/02
  • 【迎新年看丹东】戏冰雪 赏民俗
    戏冰雪、赏民俗吃火锅、游乐园一年一度的大梨树冰雪民俗节12月29日启幕活动将持续到2024年2月29日众多游客慕名而来感受冰雪童话世界的魅力品味绚烂多姿的民俗文化在七彩田园区域冰面设置了滑冰、雪圈、雪板冰上黄包车、雪上陀螺椅等游乐项目划爬犁、滚铁环打冰尜、制冰壶让游客们玩到“嗨”!张智铭记者/刘海东
    01/02
  • 【迎新年看丹东】​冬捕:庆新年 贺有余
    一年一度的凤城市大洋河冬捕活动于12月30日上午在蓝旗镇王粉房河段举行。喜庆壮观的捕鱼景象,吸引众多市民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聚焦寓意兴旺发达、连年有余的美好瞬间。经过一上午的准备和努力,11点30分,大量河鱼在渔网的拖拽下纷纷涌出冰面。鱼跃人欢的场面甚是热闹,极具东北民俗文化的冬捕活动让现场游客们流连忘返。任晓光任德章宋宇飞记者/刘海东
    01/02
  • “秀”技能、展风采 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落幕
    12月26日,由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市人社局联合主办的丹东市2023年度“建行杯”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在市劳动宫举行。本届大赛从12月7日正式拉开帷幕,全市30家养老服务机构选送了49名护理人员。参赛选手平均年龄36岁,90后、00后占比超过40%,标志着我市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正在走向年轻化、职业化。经4天集中培训后,比赛分养老护理员和护士两个组别展开角逐,通过理论考试和技能初赛选拔,9名选手最终入围决赛。决赛采取场景模拟、组队比拼、现场打分的方式进行。选手们干练娴熟的操作手法、温暖亲切的语言沟通,赢得了专业评委及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经过近1小时的紧张比拼,9名选手分获养老护理员组和护士组大奖。近年来,为满足全市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相关部门密切协同,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今年5月,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卫健委联合印发《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激励实施办法》,对专业毕业生入职养老服务机构给予5至7.5万元奖补,对养老护理员按技能等级每月发放100至800元岗位津贴,同时建立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确定每年举办护理技能竞赛。该政策对建设规模适宜、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有多名专业学生毕业季入职养老服务机构,578人通过考试获得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养老服务人才的职业地位和社会认同显著提高。记者:李美臻
    01/02
  • 寒冬不停工 建设掀热潮
    12月以来,东北亚边疆历史文化博物馆及丹东市民文化艺术活动中心项目的建设者们克服严寒带来的施工困难,保安全、抓生产、促进度,全力以赴打好项目冬季施工攻坚战,加速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建设。12月25日,记者走进东北亚边疆历史文化博物馆及丹东市民文化艺术活动中心项目施工现场,看到10余名施工人员坚守一线,加紧对两组钢结构网架进行组装拼接。东北亚边疆历史文化博物馆及丹东市民文化艺术活动中心项目由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主要建设内容为主体部分结构加固拆改、基础装修,新建钢结构屋架、消防水池及水泵房等。为确保冬季施工优质安全,项目建设者定期组织召开专题部署会,紧盯节点进度,明确每日施工具体内容,对跟班作业、质量监控、机械投入、抢抓晴好天气等进行周密安排,确保现场质量可靠、安全施工。在现场检查冬季施工安全和质量管理的项目总工程师李丰雨介绍说,项目部以冬季施工安全和质量管理为重点,持续做好质量、安全检查,全面排查现场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加强现场安全作业管控以及作业人员安全防护,在生产一线筑起温暖防线,团结一心打赢冬季施工生产攻坚战。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混凝土构件、室外台阶、砖墙拆除等工程,梁柱加固施工等工程已处于收尾阶段,正在进行屋面机房层结构和钢结构网架安装等施工,为下一步装修、机电安装施工奠定了良好基础。记者:刘海东
    01/02
  • 丹东市首个“商会税务服务站”揭牌
    近日,丹东市首个“商会税务服务站”——医药零售行业“商会税务服务站”揭牌成立。为推动税费优惠政策落细落实,实现企业需求与涉税服务精准对接,市税务局创新推出“税务+商会”服务新模式,按照“一商会一顾问、一档案一施策”服务机制,从诉求征集、政策宣讲、入企服务、调解维权、税银互动、专题辅导、互促互助7个维度出发,积极响应、及时反馈涉税问题,助力税费政策红利精准直达全行业,以点带面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接下来,市税务局将总结医药零售行业“商会税务服务站”创建经验,坚持以纳税人缴费人需求为导向,与工商联、商业协会等加强合作、协同发力,聚焦民营企业特点,做好个性化、精细辅导,提升税费服务覆盖范围,让税务创新服务举措真正惠及民营企业,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记者:刘响
    12/29
  • 发挥优势 共谋发展
    为更好地开展2024年丹东地区淡水渔业科技研究与推广工作,加强与高校、省所交流合作,市渔业发展服务中心日前赴吉林农业大学和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开展调研。此次调研围绕林蛙、鳢等特色冷水水产品展开,主要探讨了林蛙产业发展规划、林蛙蝌蚪变态后期饵料需求研究、鳢人工配合饲料代替冰鲜鱼研究、濒危冷水鱼苗种规模化繁育、大水面生态渔业增养殖等。各单位详细介绍了自身发展优势及定位情况,希望今后可以发挥专业优势,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实现共赢发展。记者:邢漫
    12/29
  • 法援服务为民生促和谐
    “感谢你们帮俺讨回了辛苦钱!”近日,农民工马某将印有“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锦旗送到了市法律援助中心。日前,马某因劳动争议来到市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工作人员当日为其办理了援助手续。该案后经仲裁、法院一审、二审、执行程序,最终双方和解,执行方当场一次性支付马某各种赔偿金合计23000元。近年来,市法律援助中心紧紧围绕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秉承“应援尽援优援”的理念,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为农民工、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军人军属等符合条件的受援人畅通援助渠道,简化申请援助程序,指定专人负责案件的受理、审查,整合法律援助、人民调解、行政复议、民商事仲裁等公共法律服务力量,打造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推进社会治理,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选那家事务的所孙律师帮我打官司。”日前,受援人潘女士根据“丹东市法律援助志愿者库”自主选择了承办其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师。为提升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工作质量,市法律援助中心完成了三个批次的“丹东市法律援助志愿者”招募工作,300余名名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加入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在全市律师事务所和基层法律服务所范围内招募设立法律援助联络点,将服务窗口前移。同时,完善了法律援助案件接待、指派、承诺、回访、归档等5项制度,制定出台了《丹东市法律援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有效保证法律援助案件质量。围绕服务平台人员专业性不强、接通率不高等实际问题,市法律援助中心申请68万元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在全省率先实施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对“12348”平台进行升级改造,实体平台窗口增加至6个,热线咨询平台、网络平台增加至5个座席,打造全年专业律师全覆盖模式,有效满足群众的基本法律服务需求。该中心还紧紧围绕企业、群众等社会法律服务需求,成立了“法律援助宣传队”,在重大节日、特殊纪念日等重要节点,针对特殊群体开展宣传活动。主动联系工业园区开展“法律服务进园区活动”,推动园区企业的法律保护关口前移。积极参加《政风行风热线》节目,现场解答听众的法律问题。该中心创办的“法援律师我来说”栏目,针对特殊节点以及群众普遍关心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解答和宣传。从制定制度、组织实施、质量管理、强化指导等方面入手,以制度规范办理流程,加强对案件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开展“推门庭”活动,推动案件回访全覆盖、案件评查常态化。2019年以来,该中心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587件,市公共法律12348热线接听电话54809次,热线回访率及法网服务满意度均达100%。2022年,该中心被人社部、司法部授予“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记者:刁庆峰
    12/29
  • 丹东开展市级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评选
    近日,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面推进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评选市级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经企业自主申报,各县(市)区三方四部门实地考察、初评公示、综合评审后,最终辽宁五一八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辽宁沃华康辰医药有限公司、辽宁省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丹东分公司、辽宁富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辽宁宏沃道桥有限公司、丹东老汤纺织制造厂6家企业通过考核。市人社局各部门全力配合,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纳入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的重要议事内容,通过创建市级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通过指导、深入企业调研,帮助企业整改了工作中存在的大量问题,使上报的企业达到优中选优,考评一次性通过。从对上报的6家企业全过程考核情况看,总体水平好于往年。记者:李美臻
    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