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下好备汛“先手棋” 打好防汛“主动仗”
    据丹东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通报,7月16日8时至17日8时,丹东地区经历一轮降雨过程,平均降雨量36.5毫米。其中,东港市52.3毫米,凤城市46.1毫米,宽甸满族自治县13.1毫米,丹东市区48.4毫米。最大点降雨量出现在凤城市边门镇,为125.5毫米。降雨期间,丹东市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共计发布预警29次,向预警地区各级防汛责任人发送预警短信531条,提醒相关责任人提高警惕、加强巡查,防范可能发生的山洪灾害。截至17日8时,主要降雨过程已结束,全市范围内无灾情报告。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我市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16日至17日,市防办部署强降雨防御工作,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御措施。市自然资源局联合市气象局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二级橙色预警,建议凤城市边门镇加强对隐患点和危险区域的巡查检查。振安区:紧急动员筑牢“安全堤”连日来,振安区各部门紧急动员,确保安全度汛。九连城镇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隐患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太平湾街道针对地质灾害隐患点、险工险段等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加大排查力度,确定涉险区域17处,逐一定制应急抢险措施。五龙背镇抢险队及各村(社区)抢险队全部上堤巡查,加强通讯联系,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振兴区:多措并举抓好防汛备汛振兴区以“防”为先,提前开展隐患排查。3处护坡墙修复工程于主汛期前全部完成整改,1座小I型水库、11条中小河流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精细化管理;对4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检查,进一步明确责任人、联系人、监测人;对30家重点企业开展汛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确保防雷防静电设施、报警装置、防汛设备、罐区、库房等设施完好运行。对230艘渔船、68个码头及自然停泊点进行了排查,结合海洋伏季休渔,落实防汛防台风等各项措施。记者:郑鑫姜慕馨王俊
    07/19
  • 多措并举织牢防汛“安全网”
    据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通报,7月16日8时至17日8时,我市经历强降雨过程,全市平均降雨量36.5毫米。其中,东港52.3毫米,凤城46.1毫米,宽甸13.1毫米,市区48.4毫米。最大点降雨量出现在凤城市边门镇,为125.5毫米。强降雨期间,我市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共计发布预警29次,向预警地区各级防汛责任人发送预警短信531条,提醒相关责任人提高警惕、加强巡查,防范可能发生的山洪灾害。截至17日8时,主要降雨过程已结束,全市范围内无灾情报告。7月16日,我市正式进入“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期。据水利部最新预测,今年主汛期鸭绿江流域降水较常年偏多2到5成,防汛任务艰巨。为确保安全度汛,我市持续高度关注雨情水情,压实责任,落实落细各项举措,全力打好防汛这场硬仗。压紧压实防汛责任。全市已落实防汛包保责任人4928人。5月下旬,市防指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举办2024年防汛抗旱行政首长培训班,集中开展防汛抗旱业务培训。各县(市)区同步开展培训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训5123人。完善防汛各类预案。市防指修订印发2024年度《丹东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等7类市级预案,并组织全市修订完善各级各类防汛抗旱预案1385份。6月初,市防指组织开展丹东市2024年防御鸭绿江洪水防汛应急演练。各县(市)区、应急、住建、交通运输、气象、供电、通信等部门分别开展本辖区、本行业防汛演练。目前,全市共开展演练42次,参演人数2273人。通过演练,全面检验各类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升各级防指应急指挥和处置能力。做好监测设施设备维护。水利部门完成全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平台的336处设备检修养护工作,调试完成44座小型水库水雨情测报系统,实现市属54座水库水雨情监测预报全覆盖、无死角;自然资源部门完成全市188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风险普查;气象部门对全市793个预警广播、127处雨量站点进行维修维护;水文部门对全市175个雨水情监测站点进行维保测试。通过各类维护工作,保证全市各类自动测站上线率达到95%以上。此外,住建部门对辖区内14座排涝泵站、45座防洪交通门、35座排涝闸门及市政排水设施、用电设备等完成检查维修。供电、通信等单位按照各自职能,全面完成设施设备维修养护工作。建立重点危险区域台账。市防指统筹各地各部门落实党委政府防汛救灾主体责任,压紧压实风险隐患点、相关企事业单位防汛安全主体责任和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全面摸查重点防御部位。核查建立全市重点危险区域台账共905处,建立受威胁区域人员转移花名册共计4270户、12542人。开展隐患排查整改。从3月上旬至今,市防指成立7个检查组深入各县(市)区动态开展防汛检查,督导各地针对全市指挥体系建立、集中安置点建设、防洪工程安全度汛、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水毁设施修复、山洪沟治理、尾矿库安全度汛准备等防御重点,建立问题隐患清单28类46条,截至目前,所有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加快推进防洪工程建设。汛前,我市完成中央水利救灾资金水毁修复工程建设任务共计41项,确保有效发挥工程防灾减灾效益。6月下旬,各县(市)区陆续完成山洪沟治理工程6项,切实提高山洪灾害风险区抗灾能力。全面推进中小河道整治等工程项目建设进度,迅速形成实物工程量,充分发挥工程防洪效益。落实重点国债项目土门子、何家岗、刁家坝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涉河在建工程度汛方案和超标准洪水防御方案,确保工程安全度汛。强化物资队伍准备。全市共落实各类防汛抢险救援队伍243支、13575人,储备防汛抗旱救灾物资62种,总价值8296.23万元。落实抢险客货车辆150辆,运输直升机12架,发电机63部,挖掘机等大型救援设备200余台套,冲锋舟等水上救援装备100余台套。落实值班值守制度。市防指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严格落实值班值守、紧急信息报送和请示报告制度,一旦发生灾情险情,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报告。要求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扛牢责任、坚守岗位、严阵以待。下一步,市防指将立足当前严峻的防汛形势,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确保城乡供水安全”目标,统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抓好监测预警、责任落实、舆论引导、灾害防御、人员转移、抢险救援等各环节,凝聚防汛抗洪工作合力,全力应对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记者:郑鑫
    07/19
  • 讲丹东故事 展青春风采
    7月12日,2024年“三下乡”社会实践“卫国戍边,才聚丹东”辽宁专项活动暨辽东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启动仪式在辽东学院临江校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25支实践团队200余人参加仪式。活动上,25支团队被授旗。接下来,他们将通过游览辽宁“六地”之抗美援朝出征地精品红色教育实践路线,开展研学活动,对红色历史遗迹、场馆等进行实地探访,对当地的发展和建设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厚植爱国情怀。同时,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力,通过“宣讲+服务”等形式,讲好新时代丹东故事。辽东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同步拉开帷幕。截至目前,辽东学院已组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256支,其中校级立项重点团队10支,500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即将深入基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履行青年使命。记者:栾柏醇包芙蓉
    07/18
  • 东港喊话东三省:周六来踢球!
    7月13日晚“快乐足球,活力周六”2024东港足球友谊赛在东港体育场拉开帷幕。激烈比赛、百人展演、全民蹦迪点燃周末之夜。此次活动主题为“甜‘莓’生活,‘醉’美东港”,7月至11月初,每周六晚在东港体育场举办一场足球赛事,借鉴贵州“村超”经验,通过球赛与文旅的有机结合,打造丰富多彩的文体旅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进一步提升城市流量、热度、关注度、影响力。活动邀请东北三省业余球队参赛,并逐步向全国辐射。每周六17点30分开始正式比赛,19点30分结束。中场休息阶段,进行传统文化艺术展演。赛后,有序组织观众进入场地内参加K歌和蹦迪等娱乐活动。活动期间,体育场外展示东港特色旅游产品和文创产品、传统手工艺品等,开展非遗文化表演、手工艺制作体验等活动,还设置了特色美食档口,让参与者品味东港的美食文化。开幕式当晚首场比赛,东港草莓足球队对阵搜狐吉林足球队,经过激烈角逐,东港草莓足球队6:3取胜。记者:张瑞
    07/18
  • 首批高校录取通知书开始投递
    “你好,请问王奕宁在家吗,他的录取通知书到了。”7月15日下午,邮政EMS投递员焉志博拨打录取通知书上的电话,确认考生在家后,前往投递。来到考生居住的小区,经过核验身份证和准考证信息,并确认签字后,焉志博将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交到了王奕宁手中。王奕宁是今年我市第一批收到高校录取通知书的学子之一,标志着丹东市2024年高校录取通知书投递工作全面展开。为保障录取通知书在邮政渠道的运送安全,邮政公司在各环节均设置了专人、专场进行处理,采用专属的处理标准:录取通知书邮件到达丹东后,会逐件进行扫描和查验,然后送到考生地址附近的邮政投递部,投递部马上安排投递,投递员出发前会电话跟考生确认上门时间和地点,并提示考生准备好相关的证件。丹东邮政公司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考生自己是收件人的,需要准备身份证和准考证;需要家长代为收件的,需要准备好收件人、代收人的身份证和考生的准考证。投交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投递员会核对准考证号,用手持机器采集收件人身份证信息,需要准备身份证原件。上述信息核对无误之后,收件人或者代收人签字接收即可。记者:侯春林康乐
    07/18
  • 丹东试点智慧供热平台 可及时发现室温异常并报修
    日前,在丹东市振安区景苑家园小区三号楼6楼的一户热用户家里,华孚热电的工作人员征得同意后,在一处电源插座旁安装了一个柱状小白盒。“这个东西,就是日常供热温度监控装置。”现场的华孚热电工作人员说。作为“智慧供热”平台建设的一部分,今年,华孚热电将在其所辖的254个小区中,选取1988户安装此装置,后续根据平台建设需要,还会适时增加安装点位。“这个装置与我们的供热智慧平台连接,便于我们对热用户家中供热情况实时掌握,做好供热服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一个温度监控装置都有一个ID代码,在供热智慧平台上可以全天候显示热用户家中供热情况变化。如果发现热用户室温异常,平台系统会出现预警信息,工作人员会根据ID代码绑定的热用户信息,联系所辖换热站处理。“网络监控能及时反馈信息,大大提升维修效率。”工作人员说。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温度监控装置不是在每个小区所有热用户家中都进行安装,工作人员会选取有代表性的点位安装,比如选择楼层居中、顶楼、楼层较低和“把边”的热用户安装温度监控装置。“温度监控装置选用了超低功耗节能技术,大约每2至3年消耗1度电。在用户同意的前提下,我们会尽量选择居中位置安装,确保采集数据的真实和准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温度监控装置安装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已在丹东市的锦山公寓、景苑家园、宏阳佳园等多个小区的967户热用户完成了安装。整个安装工作将于今年8月完成。记者:王卢莎
    07/18
  • 丹东上半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91.8%
    7月16日,市生态环境局通报6月环境空气质量情况。全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29天其中,优8天、良21天,优良天数比例96.7%,同比上升3.4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1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7%。2024年1月至6月,我市环境空气有效监测天数182天,优良天数167天,超标天数15天,优良天数比例91.8%,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30.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6%。记者:戚文
    07/18
  • 东港织“网”筑“堤”保安全
    进入主汛期,东港市全力做好防汛各项准备工作,强化各项防御措施,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优化防汛指挥体系。设两大职能组、19个小组,划分出四大联防区。落实各级各类防汛责任人347名,落实县(市)级防汛包保责任人26名、乡镇包保责任人246名、村级包保责任人896名。落实防汛物资。与具备丰富经验、抢险设备充足的企业签订应急抢险保障协议,落实乡镇抢险队23支4397人,储备麻袋和编织袋33万条、木桩4万根、铁线22吨、砂石料5万立方米、应急照明灯83台、帐篷112顶、抢险车辆360台、船只200艘、发电机50台套等。开展防汛演练。东港市防汛办联合水资源服务中心、辽宁承远水务科技有限公司、丹东消防救援支队开展了罗圈背水库、铁甲水库防汛应急综合演练。各乡镇也根据防汛预案要求开展了演练。全面排查重点防御部位,落实防汛措施。建立受威胁区域人员转移花名册共计461户974人。建立东港市防汛重点部位台账,包括3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9个旅游景点、52处地下停车场、29处城乡在建工地、67所中小学校、44所民办幼儿园、50所校外培训机构等。统筹气象、水务、应急管理、自然资源等部门增加会商频次,不断提升雨水情监测预报的前瞻性、精准性。建立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灾害预警机制,落实直达基层责任人的临灾预警机制,通过多渠道宣传提醒,保证预警信息及时传达到岗、到户、到人。坚持“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把隐患排查贯穿于防汛工作全过程,防止问题反弹。严格落实水库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职责,科学实施水库预泄调度。记者:张瑞
    07/18
  • 7支国内顶级女篮队伍来丹参赛!
    2024年全国女篮锦标赛(辽宁丹东凤凰山赛区)将于7月19日在凤城体育馆举行,7支国内顶级女篮队伍参赛。2024年全国女子篮球锦标赛是由中国篮球协会主办的中国女子篮球顶级赛事。此次丹东赛区为期7天,共有7支队伍参赛,除了东道主辽宁双喜电器女篮,黑龙江上东女篮、福建晋江女篮、山西竹叶青酒女篮、山东高速女篮、江苏南钢女篮、华中科技大女篮将来丹参赛。每天将进行3场比赛。记者/于国洪
    07/17
  • 深入园区企业 破解“急难愁盼”
    “选派干部的工作非常到位,帮助请来了技术专家,为企业解决了30多个质量、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扫清了生产线智能化升级改造的障碍。”日前,辽宁鸿云智慧托盘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跃臣在谈及选派干部助企高质量发展时,感激地说道。年初以来,我市市县两级1300余名选派干部深入园区、企业直面企业发展的“急难愁盼”,解决了一批困扰企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截至目前,已收集企业各类诉求问题1457余件,办结率91.6%。聚焦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深入破解企业发展瓶颈问题。我市坚持“先定企业再定人”“以上率下”“择优选派”三项原则,市级领导带头联系服务规模大、牵动力强的32家企业,从市、县区机关选派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善于沟通协调、熟悉经济工作的领导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1316人,“一对一”联系服务重点企业1131个、重点个体工商户135个、在建项目36个、重点商圈市场14个,确保各类经营主体有效覆盖,实现精准对接。同时,实行“一本一账一表一册”实绩管理,制定联系服务企业登记表、企业问题诉求办理台账,印发工作日志、惠企政策手册,全面记录选派干部进企业基本情况、问题办理、工作流程等,推动选派干部履职尽责,促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为了高效率解决企业诉求,我市坚持“一企一策”,通过“携企入校”、全程代办、银企对话、合作共建等,做好个性问题的协调化解工作。对反映集中的用工难、审批慢、缺资金等共性问题,统筹相关部门出台解决共性问题制度措施73项。年初以来,开展“携企带岗进校园”“春暖江城·援企护航”等各类招聘活动140余场,线上对接服务6500多人次;组织召开“政银企科技金融对接大会”,为30个科技项目发放贷款8.1亿元;持续开展营商环境质量提升行动,首批25个市直部门584项事项已纳入无差别综合窗口运行,实现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综办”。针对重点难点、历史遗留等疑难问题,成立8个专项攻坚小组,探索从体制、政策上解决问题。截至目前,转办的各类疑难问题已办结51件,形成长效工作机制18项。记者:景媛媛
    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