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开放丹东
开放丹东
  • 辽宁丹东市税务局:“量身”送政策 助力企业发展
    4月份以来,丹东市税务局第一稽查局以“税收优惠促发展,惠企利民向未来”为主题,结合稽查工作实际,采取多种方式向纳税人缴费人送服务、问需求、解难题,帮助纳税人缴费人明政策、享优惠、懂操作,帮扶企业渡难关、复元气、促发展。暖心服务零距离“你们不来,我还真不知道,像我这种情况还可以少交些税。”前几天,第一稽查局的青年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华夏村社区宣讲个税政策,一位二胎妈妈得知自己在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前,可以按照每名婴幼儿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时,非常开心。她说:“我家有两个孩子,小的才3个月大,税务干部来到家门口宣讲政策,真是帮了我大忙。”此次志愿服务队来到华夏村社区,通过设置宣传板、发放宣传册、放映幻灯片、现场辅导等方式,对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进行讲解,指导居民使用个人所得税APP进行申报。第一稽查局志愿者还向居民介绍了丹东市税务局推出的5G智慧办税服务厅,让社区居民进一步了解“智慧税务”带来的便捷和高效。优惠政策“量身”送“一次性全部退还给我吗?简直不敢相信!太好了,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4月13日,我市一家小微企业负责人在得知新出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中,自己的企业可以享受“小微企业存量留抵税额在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还”的优惠时,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今年新出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有退税、减税、免税、缓税等多种形式,第一稽查局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将这项政策推送给企业,确保退税减税政策落实落地,并在进户前做好案头分析、量体裁衣,不仅为每户企业定制个性化优惠政策大礼包,帮助纳税人及时充分便捷地享受国家政策红利,做到“宣传稽查两不误”,还组织宣传小组对政策内容及申请流程进行详细讲解,让这次好政策惠及每户企业。依法治税促合力前几天,第一稽查局的工作人员在日常检查中,发现一家企业可能存在购货取得的发票不符合规定,导致抵扣不了进项税额问题。第一稽查局工作人员为其详细讲解了发票方面的有关规定。通过案例辅导,阐明员工购货索要发票的重要性、取得虚开发票的严重性及面临的行政甚至刑事责任,帮助企业有效规避税收违法风险,提高企业依法纳税意识。“这次宣传辅导,我们知道了购货时开票方和购货方一致的重要性,我要让销售人员学习好这些政策,不能因为无知让公司遭受损失。”这家企业法人代表表示。据了解,第一稽查局一直坚持把减税降费政策宣传融入工作日常,贯穿稽查工作始终。接下来,将继续在抓宣传、优服务、提质效、防风险上发力,以钉钉子精神抓好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落实,提振企业发展信心。编辑:邹润
    04/19
  • 辽宁丹东振兴区:一季度招商引资“开门红”
    日前,在振兴区举行的2022年重点招商项目“云签约”系列活动中,振兴区与新恒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通过视频连线形式签订了红色文化小镇项目合作协议,后续还将签订浙商产业园、振兴经济开发区冷链物流运输两个重点招商项目,预计总投资额达11亿元。一季度,振兴区引进国内资金项目12个,实际到位内资11.85亿元,占年计划的28.4%,比去年同期增长17.4%,实现“开门红”。今年以来,振兴区委区政府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紧盯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强化顶层统筹,推动招商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区营商中心第一时间对各镇街招商任务进行量化分解,调动各镇街、各部门主动参与招商积极性。坚持“项目为王、投资至上”理念,以“确保一季度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个以上、到位资金10亿元”为目标,有计划、有质量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全区持续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招商引资活动。在党政主要领导的指导和带领下,共开展相关活动7次。积极发动全区全员开展大招商工作,集中精力引进一批产业引领型、配套补链型、科技创新型、税收贡献型项目。依托振兴经济开发区,抓住浙商产业园、药材大市场项目等机遇,深入推进一批有集聚性、带动力的项目落地。既要引进来,还要落地见效。一季度,振兴区以“亲商、安商、富商”为宗旨,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招商责任单位,全力做好2021年招商活动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走访商会和重点企业,坚持问题导向,进行现场办公,全力推进重点项目早开工、早落地、早投产。此外,对新农利合东北亚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等重大项目实行周调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把招商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确保项目“引得进、落得下、建得快”。截至目前,全区2021年签约项目已经开工、落地建设5个,正在推进项目12个。下一步,振兴区相关部门计划围绕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加大招商力度,开展招商引资专题活动,为经济发展再添新动力。编辑:邹润
    04/19
  • 辽宁丹东振兴区税务局:线上宣传税费支持政策
    今年4月,是以“税收优惠促发展惠企利民向未来”为主题的第31个全国税收宣传月。为了更好服务企业,不断优化纳税服务,丹东市振兴区税务局开展纳税人学堂在线课程暨税收宣传月启动仪式。本次活动以视频连线形式举行,税务工作人员通过抖音、腾讯课堂双平台直播,向纳税人讲解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同时,振兴区税务局打造的“昳·妍两语”税宣云直播栏目对课程进行直播和介绍,并制作成税收宣传视频对活动内容进行推广,号召更多纳税人关注并加入税收宣传活动,为纳税人答疑解惑,提供更优质的税费辅导。下一步,振兴区税务局还将推出以税收宣传月和便民春风行动为主题的“昳·妍两语”税宣云直播系列栏目,用更务实的内容、更新颖的形式、更多样的举措,展现税务人的精神风貌,讲解最新的税费政策。同时,聆听纳税人的需求,解决纳税人、缴费人“急难愁盼”问题,做好税收宣传辅导工作,以踏实的行动为纳税人和缴费人办实事、办好事,让税务春风真正吹进百姓心中。编辑:邹润
    04/18
  • 辽宁丹东民主村:羊肚菌撑起“致富伞”
    近日,在丹东市振安区楼房镇东民主村,菌类种植户郑奕夫妇正在大棚里忙碌。大棚里,一朵朵撑开“小伞”的羊肚菌破土而出。羊肚菌是一种珍贵的食药两用真菌,多为野生。目前,羊肚菌鲜品的价格为每公斤两百元左右。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羊肚菌已经可以人工种植,但羊肚菌种植科技含量高,稍有偏差就会大量减产甚至绝收。2021年,从事6年菌类种植的郑奕尝试种植羊肚菌,第一年虽没有赚到钱,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让他坚定了信心。今年3月,在他的精心培育下,羊肚菌试种成功,长势喜人,已经进入成熟采收季。郑奕说:“目前看,羊肚菌已经试种成功,下一步计划在这次试种成功的基础上扩大面积,待技术完善时,带动其他村民一起种植,共同发家致富。”编辑:邹润
    04/15
  • 辽宁丹东集贤村:小蓝莓撑起村集体“钱袋子”
    4月的丹东市振兴区汤池镇,生机盎然。近日,记者走进汤池镇集贤村5座温室暖棚,只见一簇簇颗粒饱满、色泽鲜艳的蓝莓挂满枝头,犹如一颗颗蓝宝石,让人垂涎欲滴。早春时节,蓝莓园区迎来了收获季。“目前为止,咱村蓝莓园优质蓝莓出果量已经上千斤了!”村党总支书记李国臣高兴地说。前两年,集贤村集体经济没有固定来源,村里一直负债,李国臣上任后多次与上级部门沟通积极找出路、立项目,2020年9月,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帮助下,集贤村10组建起了5座温室暖棚。经过多方咨询探讨,在两委班子会上,李国臣大胆提出大棚由村集体自主经营的思路。说干就干,在上级部门的大力帮助下,村争取到实用人才培训资金用于前期投入,村蓝莓大棚被确定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培养基地。为了节约并有效利用资金,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组长、党员志愿者纷纷投入到大棚生产中,从土壤改良到栽苗施肥,他们每天从天没亮工作到后半夜,硬是抢在上冻前把蓝莓苗栽到了大棚地里。2021年,通过努力村又争取到相关专项资金建设二期大棚,组织部投入53万作为实用人才培训基地二期工程,并多次邀请蓝莓专家前来指导传授,集贤村蓝莓被有关单位认证为无公害蓝莓。2021年2月下旬,采摘第一批果。到2023年3月,集贤村蓝莓基地产量将有望比2021年翻两倍。目前,集贤村已经探索出一条村企联合发展的合作模式,并与壹拾村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从而有效解决困难群众顾家与务工不能兼顾的问题,实现了群众“足不出村、就地致富”的目标,走出一条农民增收、产业发展、村经济壮大的发展之路。编辑:邹润
    04/15
  • 辽宁丹东:“五转变”推动双拥工作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丹东市大力弘扬抗美援朝精神,传承“英雄城市”红色基因,适应新时代要求,突出“五转变”,积极推进全市双拥工作向更高的水平迈进,向更新的领域拓展。“阶段性”向“常态化”转变丹东市落实党委议军会议、军地联席会议、领导小组会议制度,落实军地合署办公制度,不断推进全市双拥工作常态化发展。每逢元旦、春节、八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全市各级党政领导带头开展对驻军和武警各部队走访慰问;开展“9·30”烈士纪念日活动,各级主要领导及军烈属、老战士、机关干部、驻军官兵和学生等各界代表参加,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每年新兵入伍、老兵退役期间,军地有关单位隆重举行仪式,向应征入伍青年表示祝贺,向退伍老兵表示敬意和祝福。2021年,向辖区立功受奖人员送喜报总计370人次,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关爱功臣模范的浓厚氛围,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立功受奖的军人家庭感受光荣。“物资型”向“项目型”转变对于服务保障军事斗争、帮助部队解决练兵备战实际问题,丹东从不含糊,建立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责任机制,推动双拥工作落实。近年来,在全市广泛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拥军优属活动,扎实开展赠送爱心“医疗包”、专场招聘会、军地鹊桥会、保障军人合法权益等活动,真心实意为边海防官兵家庭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驻丹部队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在扶贫帮困工作中,驻丹各部队官兵积极开展帮扶活动,驻丹部队官兵和民兵出动2万余人次、车辆300余台次参建支建、抢险救灾,处置火情、灾情60余起,各部队帮扶贫困户401户1071人脱贫摘帽。新冠疫情给军地双方交往带来诸多困难,为确保部队战备训练。全市各级全力筹措防疫物资,累计为驻丹部队送去红外线体温枪50把、医用口罩6000个、医用酒精3000公斤、84消毒液2000公斤,总价值10万元。“碎片化”向“制度化”转变丹东市先后出台《丹东市拥军优属实施细则》《丹东市2020—2023年双拥工作规划》《关于推进驻丹部队精准脱贫工作落实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利用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等,使双拥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轨道,让依情双拥与依法双拥得到有机结合和统一。部队官兵面临的“后路、后院、后代”问题是新时期双拥工作的新问题。丹东市按照“安置有岗位、就业有保障、入学有优待”标准,让“三后”变“三先”,实现了部队、接收单位和退役军人“三满意”。巩固官兵“后院”,开展“助力军嫂再就业”工程,印发《丹东市“助力随军家属就业工程”实施方案》,年均为433名待就业军嫂发放生活补贴115万元,对口安置随军随调家属37名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对无工作的军属推荐就业并由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实现了需求多少就安置多少的工作目标。在关心官兵“后代”问题上,出台《丹东市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实施细则》,按照军人意愿优先选择公办幼儿园,并在学费上给予适当照顾;军人子女报考普通高级中学,同等条件优先录取;军人子女选择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可以在全市范围内任选学校。“优先型”向“优待型”转变丹东市加快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国防和军队改革相衔接、与服务对象贡献相匹配的优抚安置工作新格局,顺应广大优抚对象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积极营造爱国拥军、尊重优抚对象浓厚社会氛围。丹东市社会各界关心军队建设、关怀军人、关爱军人家庭和优抚对象,推出涉及后勤保障、法律援助、褒扬激励、优先优惠、退役安置、配偶安置、子女就学、教育培训等一系列优待项目,进一步增强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政府主导”向“社会联动”转变丹东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红色的热土,拥有良好的拥军优属光荣传统和双拥工作基础。在市委、市政府主导下,丹东市不断巩固和扩大双拥工作的社会基础和覆盖面,逐步形成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牵头、各部门广泛参与、组织发动社会力量开展群众性双拥活动的工作新格局,全市共建立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机构958个,其中,市级服务中心1个、县级服务中心6个、乡镇(街道)服务站90个、村(社区)服务站861个,为广大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更多更好服务。社会各界广泛开展科技拥军、文化拥军、法律拥军、政策拥军、节日拥军等系列活动,涌现出许多双拥学校、双拥出租车队、双拥体检中心、双拥企业、双拥合唱团和双拥银行等品牌,不断推动双拥事业迈上新台阶、谱写新篇章。编辑:邹润
    04/15
  • 辽宁丹东:小浆果创造大财富
    时下,正值蓝莓成熟季。4月11日,记者来到汤山城镇的一个蓝莓大棚,6名工人正忙着摘果。“我们6点就开始干活了,一天一般干8个小时,有时订单多了就多干一会。”大棚工作人员杨秀杰告诉记者,他们一起摘果的工人一共有10个人,日订单最多的时候有1500余单。近年来,汤山城镇着重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经济,始终坚持以蓝莓、草莓、奇异莓等特色“小浆果”产业为依托,将“小浆果”产业做强做大,实现种植产业规模化,逐步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市场优势,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特色引领、融合发展的农业产业化特色发展道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记者了解到,汤山城镇现有蓝莓、奇异莓等农事企业近20家,积极构建小浆果合作集团,打造小浆果种植示范基地,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同时,积极推进企业联合和产业协会建设,政府引导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推动小浆果庭院经济发展。通过企业辐射带动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全镇小浆果种植已初具规模,蓝莓种植面积达6257亩、奇异莓种植面积达3883亩、草莓种植面积达820亩,连接农户3万多户,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特色农业产业蓬勃发展。“我们这个大棚的蓝莓品种是H5,口感很好,主要通过电商模式销往全国各地,很受消费者喜爱。”技术管理员董运成介绍。记者来到的这个大棚是2017年建造的,产量年年攀升。汤山城镇小浆果产业从品种选优、园区种植、科技投入等多个环节持续发力,力促产品提质升级,着力优化山城小浆果品类,打造山城特色。通过稳固企业科技研发的带头作用,现已组培繁育了优良野生奇异莓品种50多个,年产野生奇异莓优质种苗500万株;与辽东学院小浆果研究所紧密合作,进一步提升蓝莓的品质和产量,打造示范种植基地,提升种植效益。开展奇异莓种植技术培训班、草莓栽培技术交流会活动与蓝莓种植技术研发项目,积极邀请市科技局、辽东学院、丹东小浆果协会的专家人才对全镇特色小浆果产业的栽植技术进行指导,为小浆果产业发展赋智赋能。重点打造“品牌农业+创新产销”的新模式,加快农业品牌建设,不断转变农业产销方式,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辖区内瀚林蓝莓科技有限公司的蓝莓入选“2020辽宁百强农产品品牌”、石安现代农业园区旗下蓝莓品牌“哈哈莓”获得国家级农业协会金奖,被评为“世界十大好吃蓝莓”产品。“北纬40度”“子森蓝莓”“大梨树软枣子”等注册商标已有30余个。目前,汤山城镇正在积极申报蓝莓地理标志,力争强化品牌建设,打造地标性产品名片。同时,积极探索产销模式,拓宽产品销售渠道。通过组织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参加农产品交易会、电商平台等媒介,依托“农业+互联网”模式,打造特色农产品电商集群,打破地域制约,拓宽销售渠道。镇党委、政府先后组织镇长带货、“助农年货集直播”等形式,多方发力推动山城小浆果打开电商大市场。汤山城镇小浆果业通过扩大品牌效应、加大宣传、直播带货协同发展等方式,努力打开外地市场,实现了山城小浆果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帮助农民创收增收。编辑:邹润
    04/14
  • 辽宁丹东市供销社驻村工作队:“剪”出乡村美好生活
    从东港市新农镇地枣坡村到宽甸满族自治县双山子镇北青沟村,丹东市供销社驻村工作队用科学的板栗修剪技术,让地枣坡村和北青沟村的板栗产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为两村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顺利过渡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最近一段时间,丹东市供销社派驻宽甸满族自治县双山子镇北青沟村驻村工作队每天都穿梭在村里的板栗园,指导村民加快修剪板栗树的进度。“你可别小看了他们,虽然是城里派来的,但人家的板栗修剪技术那可是非常厉害,帮助俺们挣了不少钱呢!”提起丹东市供销社驻村工作队,该村的板栗种植户们无不佩服地直竖大拇指。北青沟村是一个典型的无产业村,村民靠天吃饭成了常态。全村1700多人,常年在家的不到1000人,其中有67户是刚刚脱贫的农户。如何改变现状,让百姓生活提档升级,让大家的腰包鼓起来?一个个难题摆在了市供销社驻村工作队的面前。“村民们刚摆脱了贫困,过上好日子的愿望却越来越强烈,只有拓宽致富渠道,才能真正让他们过上幸福生活。”驻村工作队队长刘旭日说。4月3日,刘旭日领着记者来到了村里的板栗园,虽然没有绿意盎然的样子,但一棵棵茁壮的板栗树,让村民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双山子镇北青沟村板栗种植面积2000多亩,可种植板栗的农户却很少,原因是板栗产业的收入太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拜师访友,终于学会了板栗冬季修剪技术,并且不厌其烦地将此技术传授给村民。针对村民学习能力不强的问题,工作队队员们采取一对一讲解、手把手教授、多轮次反复讲反复练的方式,让村民学会板栗修剪技术。去年秋季,丹东市供销社驻村工作队示范园区板栗产量翻了一番还多,村民们笑逐颜开:“这下可好了,板栗产量上来了,今后收入可有保靠了!”北青沟村民袁清明介绍,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现在村里很多人都开始重拾板栗种植,找到了致富的门路。刘旭日说,如果全村2000亩板栗都采用这种科学的修剪方法,每年可帮助村民增收200万元以上,板栗将成为北青沟村又一项主导产业,对稳定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共同富裕发挥重要作用。其实,这只是丹东市供销社驻村工作队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2018年5月,丹东市供销社驻村工作队在入驻地枣坡村后发现,该村5000亩板栗产量极低,仅有100公斤左右,村民抱怨:年年投工不少,只见枝子不见栗子,再这样下去的话只能砍掉算了。为了找出地枣坡村板栗低产的症结,驻村工作队来到宽甸满族自治县古楼子乡、虎山镇实地考察和学习,经过对比,发现两个地区的板栗修剪方式大相径庭,宽甸留老枝条结果,而地枣坡村板栗修剪恰恰反过来,留水条子结果,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修剪方式,导致地枣坡村的板栗产量“一剪没”。面对板栗修剪技术这只挡住了村里发展板栗产业的“拦路虎”,工作队下定决心要学会板栗修剪技术,帮助村民提高板栗树质量。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向书本学,向河北板栗行业专家学,向板栗发展大户学,白天进园子练,晚上回驻地看书、写笔记,把实践与理论融合起来。经过两个月的学习,驻村工作队进一步认识到,板栗要增产,修剪是关键,板栗修剪技术是板栗增产、丰产最基本的措施,引领村民发展板栗产业必须过修剪关。经过工作队的指导,村民板栗增产幅度超过50%,有的农户增收2倍以上,示范效果十分突出。“以前一年下来,我们家的板栗也就能收入3000多元,经过驻村工作队的指导,现在一年收入能够达到1万多元,这是以前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地枣坡村村民丛连军喜滋滋地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的地枣坡村和北青沟村早已全部脱贫,正稳步走上致富振兴的道路。驻村工作队表示,脱贫攻坚战已落下帷幕,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接下来他们将坚决守住脱贫攻坚的胜利成果,推动脱贫攻坚政策举措和工作体系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继续跑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接力赛”,在乡村振兴的问卷上继续用实践书写答案。编辑:邹润
    04/14
  • 辽宁丹东:“课堂”搬到地头 解决村民难题
    “叔,草莓摘得差不多了,你看还有啥困难,随时跟我们说。”4月8日上午,在振安区汤山城镇龙泉村4组村民吕春钢家的草莓大棚里,来自镇里的年轻党员干部忙着为他家采摘草莓、打包装箱。近日,汤山城镇挂牌成立了“中共汤山城镇委员会乡村振兴学习阵地”,并在各村设立“党课在现场”概念微课堂。镇里年轻党员干部把课堂带到田间地头、防疫一线、志愿服务现场,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吕春钢家里有一栋占地2亩多的草莓大棚,受疫情影响,今年他只能联系东港市的草莓种植户一道发货,但是雇佣工人采摘的费用较高。“我求助了镇里,没想到当天党员干部就来了。”吕春钢说,过去他家都是雇工人采摘,但是今年实在是挣不出人工费了。当天上午,4名来自镇里的年轻党员将当日需要发货的草莓全部装箱。“乡村振兴学习阵地”还围绕政治理论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知识技能教育等方面,分门别类,制作年度学习培训教材,并深入挖掘、努力打造精品课程。与此同时,汤山城镇组建了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由镇党委班子成员担任专职宣讲教师,邀请各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本地先进模范人物、老党员、返乡务工经商能人、技术能手、“土专家”、“田秀才”等担任兼职教师,结合农村实际开展专题培训。此外,汤山城镇还与“乡村大课堂”互融共促,推进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推进“乡村大课堂”工作,与乡村振兴学习阵地共享教育资源,开展新入职年轻干部深入乡村联系群众培养行动。镇里定期选派年轻干部深入乡村,对接各村开展工作,让年轻干部走进乡村大课堂,练就过硬本领,助力乡村发展,成为农村工作的先锋队。编辑:邹润
    04/14
  • 辽宁丹东元宝区:开新局起步即提速
    日前从丹东市元宝区商务局获悉,今年一季度,元宝区引进省外项目6个,招商引资总到位资金6.22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30.8%,同比增长10.5%,起步即提速的招商势头凸显。一年春作首,万事竞争先。元宝区积极谋划全年招商工作,制定下发《元宝区2022年镇街招商引资目标任务考评实施办法》,充分调动全区招商引资工作积极性,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生命线”,营造全区参与、全员抓招商抓项目的招商引资氛围,掀起全员招商热潮,全力攻坚重点项目招引落地。线上招商持续发力。受疫情影响不能和客商见面,变“面对面”为“线连线”成为招商人员新的工作日常,元宝区“线下防疫、云端招商”两手抓、两手硬。立足产业特点有的放矢精准招引,与青岛绿天使集团、上海瑞卡集团、河南保税国际商业集团等企业洽谈合作,推进项目。充分利用“元宝区招商引资信息平台”,更新并发布重点园区、产业布局、土地信息、闲置资产、项目包装和政策支持等各类信息60余条,高效配置全区招商要素资源,提高招商工作效率,实现精准招商及联动服务,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线下推进重点项目。元宝区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到金山边民互市贸易区、市第一医院科教及综合病房楼、北国之春田园综合体、辽宁天泽集团等项目现场考察调研,了解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现场办公提出下一步工作意见和建议,深入挖掘项目信息。今年已新增重点洽谈推进精酿啤酒、康养中心等11个项目,总投资额15.31亿元。同时,继续以元宝区产业发展规划为引领,深挖资源,持续打造优质承载平台,以项目建议书形式谋划包装丹东金山经济开发区康养设备产业园、丹东黑沟田园小镇、机械加工、制药机械制造等项目,总投资额119亿元。爱民沟四号干线北侧地块开发和宗裕婚庆中心等项目完成签约,总投资额8.45亿元,进一步增强项目的吸附力和承载力。编辑:邹润
    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