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 辽宁省博物馆推出“知·味——两汉魏晋时期辽宁地区的饮食文化”展览
    2021年12月22日,“知·味——两汉魏晋时期辽宁地区的饮食文化”展正式与广大观众见面。展览从考古学的视角,展现了两汉魏晋时期辽宁地区多元的饮食文化,以此帮助大家了解更有“味道”的辽宁文化。民以食为天,我国古代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中国饮食文化史的重要阶段,两汉魏晋时期是人们追求烹饪技术、饮食文化逐步走向多元的起点。此次展览从两汉魏晋时期辽宁地区饮食结构、饮食方式、饮食餐具的多样性等方面作为切入点,将辽宁地区的相关考古出土文物整理出来,通过这种独特的形式展现辽宁地区独特的饮食文化、地域文化。展览分为“寻遍珍馐”“炮制佳肴”“啖味美器”三个单元,共展出文物95件(组),同时辅以丰富的图文资料、生动的看板故事、有趣的知识讲解,全面系统地为观众解读两汉魏晋时期辽宁地区的饮食文化。观众可以通过展览了解丰富的饮食结构与食材、科学而多样的饮食方式、延续至今的用餐礼仪,而两汉魏晋时期的辽宁人在生活的点滴之中为世人展现了当时饮食文化面貌,也为人们了解“有滋有味”的辽宁增添了别样的“味道”。
    12/31
  • 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推出食品生产加工“5G+AR”智慧监管新模式
    “您好,我们是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现在要对您厂食品加工车间进行检查,请您佩戴好智能眼镜,我们将把此次检查清单发送至智能眼镜屏幕,请查收并配合我们的工作。”近日,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市场监管工作人员首次通过“5G+AR”智慧监管新模式完成对某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突击检查。食品生产加工“5G+AR”智慧监管新模式食品安全事关重大,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为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安全风险防控,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深耕“云系列”智慧监管创新,推出食品生产加工“5G+AR”智慧监管新模式。该模式通过“远距离、无接触”式远程检查,将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与强化行业部门监管责任落实充分结合,较好地实现了“一检落双责”。同时借助AR智能辅助技术,实现了检查要点、法律法规等重要信息在指挥中心大屏幕与AR眼镜上同步调取、同步可视,从而提升了监管检查的严谨性、科学性和时效性。该模式的应用实现了企业生产加工过程中实时监控、常态监管,有效提升了食品安全监管的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食品生产加工“5G+AR”智慧监管新模式该模式基于5G及增强现实技术(AR),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人脸识别、物体识别等前沿技术,依托新一代智能眼镜对企业生产场景进行立体化展示。在应用中,企业工作人员佩戴智能眼镜,按照身处指挥中心的监管人员发出的音频、图文信息等指令,对各作业点位进行逐一检查,对重点区域、重点生产环节进行立体化检查,同时按要求传输音频、视频资料,拍摄和传输文件资料,从而完成远距离、全时空、无接触的实时检查和监管。食品生产加工“5G+AR”智慧监管新模式“5G+AR”智慧监管新模式对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尤其是进口冷链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监管具有多重意义。一是可以消除监管盲区,通过实时、时时的精细化监管,监管人员可以清晰了解和掌握企业生产现场,尤其是重点区域、重点环节规范作业情况;二是可以提高监管时效,有效解决监管服务存在的“工作量大、人员少、时间紧,行政成本、防护成本、交通成本高”等问题;三是可以节约企业迎检成本,较好地践行了“无事不扰”又“无时不在”的新型监管理念;四是充分发挥综合监管体制机制优势,实现市场监管各领域“前台共同检查、后台分别处置”。通过可视信息传输,实现对查出的隐患“边整改、边教育”,这些都为信息时代下的市场监管工作提供了有益探索。下一步,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将在进口冷链食品、安全生产、特种设备等监管领域积极探索和推广智慧监管,通过运用物体识别等先进技术为监管工作赋能,不断利用信息化技术推进智慧化、精细化监管和实时动态监管,结合区域特点,强化与海关、口岸管理等职能单位的联动,切实提升监管效能,不断推进基层综合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2/31
  • 辽宁大连:“一线”连通南北 打造“黄金廊带”
    目前,大连市地铁实现8区轨道交通全覆盖,运营里程从158公里提升至201公里,全国轨道运营里程排名提升至第16位。地铁13号线将形成一条引导城市向北发展的纵向通道,使沿线各区跨入城际铁路新时代,对构建大连市内至普兰店区一小时经济圈,方便市民出行,完善线网格局,带动沿线经济协同发展,扩大中心城市辐射范围都具有重要意义。大连地铁13号线开通运营。(王华摄)
    12/31
  • 辽宁鞍山:以科技创新塑造振兴发展新优势
    今年以来,辽宁鞍山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走创新路、吃技术饭,充分发挥雄厚的产业基础、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优势,从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构建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科技成果本地产业化等方面发力,努力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全面振兴的“最大增量”,扎实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融入“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全面塑造振兴发展新优势。鞍山森远路桥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人员调试除雪车设备。(李经川摄)系统布局构建创新链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素有祖国钢都美誉的鞍山,在创新上有着厚实的家底,科技资源密集,产业基础雄厚,全市有超过7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场景。能否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实现弯道超车、抢占先机、突围奋进,发挥科技创新第一推动力作用至关重要。为此,鞍山市紧紧围绕12条产业链和4个产业集群延链建群,从布局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强化创新主体培育、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全面发力,用科技创新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全面塑造振兴发展新优势。鞍钢汽车用钢研发团队正在研究白车身。鞍山市通过布局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有效发挥公共科研仪器设施功能等,全力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全市聚焦主导产业搭建科技创新平台,集聚各类创新要素资源赋能创新发展。截至目前,5家企业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企业获批省级技术创新中心,辽宁科技大学获批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同时,不断完善鞍山科技服务网建设,新增了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为企业科技创新研发、试验提供便捷条件。截至目前,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拥有服务机构51家,大型仪器362台(套),总价值约3.76亿元。为强化创新主体培育,鞍山市成立了培育科技型企业工作专班,积极推进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全市通过组织高技术企业和新型创新主体申报培训,实地调研、指导、筛选,全年新增“雏鹰”“瞪羚”企业45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20家,预计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同时,组织6家企业申报2021年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和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为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鞍山市创新院校合作模式,成功与中科院沈阳分院签署了全面科技合作战略协议,持续推进与辽宁科技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成果对接工作,抓住“撮合对接”这一关键点,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在此基础上,举办科技成果发布10期,发布中科院等科研院所、高校科技成果160个,重点推进了钢铁冶金、装备制造、新材料、化工等领域110项科技成果在鞍山成功转化落地,完成技术合同登记额13.3亿元。鞍山市还从不断提高科技服务水平、打造最优创新环境等方面发力,积极打造良好创新生态。其中,定期征集企业融资需求,与金融机构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市科技局分别与锦州银行、盛京银行鞍山分行签订了“锦科贷”和“盛银科技贷”合作协议,完成企业科技贷款4420万元。同时,加大企业科技政策扶持力度,助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全年兑现科技创新项目后补助资金3623万元。培育“盟主”促进协同创新12月27日,位于鞍山市千山区的辽宁海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与室外寒冷天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里火热的生产场景,只见生产车间内的24条生产线开足马力全力赶工订单,一桶桶润滑油成品源源不断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通过‘联盟’的组建,我们身为盟主单位不断深化同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交流,今年先后向市场推出的聚脲基低噪音润滑脂、工业机器人RV减速器专用润滑剂、合成型复合磺酸钙基润滑脂等新产品,均获得客户的高度认可。”谈起喜人的发展态势,辽宁海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明慧将其归功于实质性产学研联盟组建所带来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鞍山衡业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研发的智能型“全地形消防灭火机器人”拥有多项专利。实质性产学研联盟,是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的重要载体。推动联盟建设和发展,是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应用效率、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基于此,鞍山市成立了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工作专班,建立统筹推进工作机制,高度调动推动相关工作,推进产学研三方共同奔向市场、奔向需求,让技术创新成果尽快转化为社会现实生产力。截至目前,全市共征集实质性产学研联盟65个,涉及钢铁、新材料、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其中,鞍山市鞍钢股份节能低碳技术产学研联盟以鞍钢股份有限公司为盟主单位,西安交通大学、东北大学、辽宁科技大学、中钢鞍山热能研究院为联盟成员单位。联盟以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节能低碳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以联盟实验基地为依托,通过产学研联合攻关,突破制约我省乃至全国钢铁行业节能低碳领域创新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同时,加速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实施,积极推进钢铁行业的低碳发展,目前高效换热装置正在进行成果转化。辽宁精华新材滑石新材料与菱镁化工产品产学研联盟,联盟盟主单位辽宁精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各盟员单位建立关于滑石新材料与菱镁化工产品技术领域的产学研战略合作,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保障研发与应用紧密衔接,实现菱镁滑石创新成果的快速转化和应用,推动鞍山当地菱镁滑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辽宁宏源环能高端节能环保装备产学研联盟,围绕节能环保领域,由鞍山宏源环能科技有限公司、辽宁科技大学、中秸电(辽宁)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组成。联盟根据合作三方各自的长处和特点,目前重点研制智能型移动电气房、无焦油生物质气化综合利用系统两款节能环保系列产品。在全力推动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建设和发展的同时,鞍山市还积极实施重点项目“揭榜挂帅”,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其中,辽宁菱镁产业产学研联盟的“菱镁固废化工材料高值利用技术”等5个项目入选首批省“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榜单,辽宁希思腾科智慧物联产学研联盟的“无人智慧酒店感知交互物联网平台的研发及应用”等5个项目揭榜成功,列入鞍山2022年度攻关计划项目。招才引智形成“创新雁阵”鞍钢集团生产的彩涂板。近日,位于鞍山经济开发区的鞍山衡业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召开年度总结及明年战略研讨会,董事长谢奕波以《以科技谋发展靠创新争效益》为题的发言引来阵阵掌声。作为辽宁衡业集团子公司,鞍山衡业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是东北地区唯一同时具有环卫车和消防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前些年,由于企业产品技术陈旧、功能单一,在市场上失去了竞争力,公司效益直线下滑乃至亏损。危难时刻,衡业集团从省外请来了行业专家谢奕波担任公司董事长,在鞍山市区两级组建的人才服务工作专班的支持下,他心无旁骛推动企业创新扭转市场困局。有了“领头雁”,“创新雁阵”展翅翱翔。目前,谢奕波领导的技术团队已由最初的4人扩充至20人,其中辽宁籍人才17人,从北京、苏州等地柔性引进人才3人。经过技术攻关,他们研发出“全地形消防灭火机器人”“举升抢险主战消防车”等多款拳头产品,累计获得自主知识产权69项、发明专利6项,一举扭转市场颓势。企业2021年预计销售收入可达2.5亿元,实现利润3000万元。衡业专用汽车的涅槃重生,正是鞍山市以人才引领创新发展,不断为高质量发展赋能产生成效的缩影。鞍山市从优化升级人才政策体系、全面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不断拓宽招才引智渠道、全力构筑良好人才发展生态等方面积极发力,全面引才育才留才,激发创新创造活力。鞍山市科学评估人才政策执行情况,针对经济发展形势变化和城市人才发展需求,对鞍山“人才新政36条”执行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制定出台相关规定,对现行人才政策中需要修订完善的6方面细则条款进行与时俱进“打补丁”。同时,围绕“集聚壮大人才规模、激励人才发挥作用、建设一流人才发展生态”三个方面,提出新的25项具体支持举措,并配套制定升级版政策若干实施细则,丰富人才引、育、用、留全过程,各领域保障措施。为全面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鞍山市不断强化人才教育培训、开展人才交流合作、推进人才晋位提升。其中,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培训专业技术人才5万余人次,新增专业技术人才4650人,并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52万人次,发放各类培训补贴4440.5万元。同时,与北京大学合作举办“鞍山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北大研修班”,55名优秀企业人才参加学习培训。鞍山市还不断拓宽招才引智渠道,出台了《鞍山市“带土移植”项目办法》,征集市级“带土移植”人才项目24个,申报省级“带土移植”项目12个。同时,积极开展“以企引才”“以家引才”“以才引才”“以站引才”等活动,引进高层次人才同比增长8%。此外,积极推广柔性引才薪酬奖励等举措,柔性引进80余名城市发展“合伙人”。科学谋划加快迈向创新型城市科技创新是一条“射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走创新路、吃技术饭,下一步,鞍山市将从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加快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头部企业本地配套等重点上发力,跑出科技创新“加速度”,力争到2022年底,实现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增长15%,新增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24个,技术合同登记额完成15.3亿元的计划目标。鞍山市将积极发挥政府支持引导作用,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大市场、双创基地等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在融资担保、人才引进、项目合作、代办服务、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全周期支持保障。同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落实创新创业和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健全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给予科技型企业更多“阳光雨露”,让其孵化得出、发展得好。在加快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上,鞍山市将鼓励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围绕12条重点产业链和4个重点产业集群,加快谋划推进鞍山钢铁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项目建设,努力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实验室、专业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加大与鞍山共建的特别重大产业技术研究院支持力度,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培育形成未来创新发展的先发优势。在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鞍山市将发挥在钢铁、菱镁、高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等领域的产业底蕴和科技优势,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鼓励企业承担关键技术攻关任务、开发重大创新产品和关键零部件,为全省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鞍山智慧。在引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上,鞍山市将加强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壮大市场主体科技企业占比,继续发挥培育科技型企业工作专班作用,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形成数量庞大、极富生机的科技型企业集群,打造以科技人才为引领、科技园区为载体、科技金融为支撑的产业生态。在加快科技成果本地产业化上,鞍山市将坚持以企业为“盟主”,撮合企业与研发机构、投资方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等要素捆绑的利益联结机制,实施更多“揭榜挂帅”项目。同时,组建更多优势产业创新联盟,鼓励发展一批中试基地,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应用效率,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实现融通创新、合作共赢。鞍山市还将充分发挥头部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强化以商招商、以产业链招商,下大力气引育上下游配套企业。同时,围绕头部企业规划建设高品质产业聚集区,支持头部企业布局建设功能性研发平台和产业生态平台,形成以头部企业为主体,链条企业众星拱月的产业集群生态圈。让“第一动力”更加澎湃,鞍山市以科技创新全面塑造振兴发展新优势,加快向创新型城市迈进。
    12/31
  • 辽宁沈阳沈河区: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核心区
    30年矢志不移,30年砥砺前行。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三十而立,再出发!瞄准新目标,踏上新征程。沈阳市沈河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围绕推动沈阳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总目标,立足“一枢纽、四中心”定位,积极融入全省构建“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沈河区紧紧围绕金融、商贸、文创、农业科技、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制定《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十大举措》,力争将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打造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核心引领区和高质量发展主引擎,同时锚定目标: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核心区。鸟瞰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1838家金融机构集聚金融产业体量规模位居东北首位金融企业和人才与开发区一同成长。位于沈河区的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始建于1991年,是沈阳的中央商务区和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区,也是优化金融生态改革试验示范区。目前,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集聚企业12848家,202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33.6亿元,单位面积的金融集聚度、业务活跃度、经济贡献度、金融体量规模均居东北地区首位、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历经30年发展,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初步形成了以金融产业为主导、以总部经济和信息咨询服务等中介产业为配套的产业发展格局。据统计,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的45%;拥有传统和新兴金融机构1838家,汇聚全市65%的中资银行、77%的外资银行、72%的保险机构。同时,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集聚了辽宁股权交易中心、辽宁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沈阳联合产权交易所等7家区域性交易市场以及包括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内的1100余家中介服务机构,金融及相关从业人员达5.7万人。随着负责辽宁金融监管部门的先后落户,开发区正逐步成为辽宁乃至东北地区的金融监管中心和调控中心。瞄准前沿领域探索发展路径围绕重点产业实施“六大工程”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引来高端人才集聚。随着综合实力持续提升,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对沈阳经济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在新经济成为全球发展主旋律、金融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时代背景下,沈河区坚持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制定《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推动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发挥区域改革先锋、创新主力作用,在科技创新、新兴产业、创新生态、开放协同等领域全面引领,支撑全市乃至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沈河区围绕金融、商贸、文创、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按照“集聚、创新、开放”的工作方针,实施“产业体系升级、企业主体培育、功能载体搭建、人才队伍建设、产城融合发展、治理体系优化”六大工程,推动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瞄准前沿领域,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加快培育新技术、新主体、新业态、新产业,助推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努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提升金融对外开放水平,助力区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按照计划,到2023年,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将在产业结构、金融创新、品牌创建、产城融合等方面再上新台阶,成为金融辐射带动地、财税发展主阵地、项目建设集聚地、创新创业新高地。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地方性财政收入、金融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8%以上;打造围绕金融主导产业的“1+N”特色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国家级开发区申报进程。打造“金融全牌照”城市“十大举措”条条见真章围绕打造“东北金融第一区”和“区域性金融中心核心区”目标,聚焦打造“金融全牌照”城市,沈河区加快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法治约束、利益联结的良好金融生态,并围绕新业态集聚、新物种培育、要素市场建设、产城融合、业界共治、品牌宣传等领域,推出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十大举措。为进一步提升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的经济规模和综合竞争力,沈河区围绕金融和商贸业集聚优势,加强总部型项目招商,持续招引银行、证券、保险等总部金融机构,积极引进信托、公募基金、汽车金融、财富管理等稀缺金融牌照机构;积极引进综合型商贸集团、大型品牌连锁集团等商贸企业总部。支持金融和商贸领域跨国公司、央企、行业龙头设立研发中心、区域总部,对新引进的总部企业给予落户支持。力争3年内引进大型法人金融机构两家、金融商贸企业区域总部10家。同时,力争3年内引进供应链金融、数字金融、跨境电商、智慧物流等领域的新金融、新商贸示范项目20个,示范带动开发区产业全面转型升级;实施一批金融商贸机构和企业分类分梯队培育计划,培育科技金融机构、限额以上商贸企业50家,营收超10亿元企业20家,各类省级及以上示范性企业达10家;打造高品质楼宇20栋、新金融特色楼宇10栋、新商贸特色楼宇5栋,为金融商贸企业发展提供专业化发展空间。沈河区还将打造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数据服务平台,服务企业超过100家,完成“上云”企业20家。激活一批金融、技术、人才区域要素市场,力争3年内辽宁股权交易中心融资额突破1000亿元,沈阳联合产权交易所交易额达1000亿元。推动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向“三生融合”的金融商贸城升级。探索场景式审批模式等一批金融商贸产业创新制度。
    12/31
  • 辽宁大连:北方最大海上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12月29日,随着最后一台海上风机顺利并网,我国北方单体容量最大、纬度最高的海上风电项目——中国华能集团大连庄河海上风电项目实现了全容量投产发电。中国华能集团大连庄河海上风电项目全景。(摄影:闫敏)该项目位于庄河市石城岛东侧开阔海域,规划面积115.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0米,总装机容量650兆瓦。项目采用的大直径高压海底电缆等十余项科技创新成果,为我国高纬度海上风电场建设提供了优质解决方案。据悉,该项目投运后,预计年上网电量可达17.3亿千瓦时,可满足144.2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与同等规模的燃煤发电厂相比,项目每年可节约标煤54万吨,减少污染物排放112万吨,这对缓解我省当前电力供应偏紧、解决新能源开发与陆上林草保护矛盾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与项目配套建设海洋牧场,兼顾可再生能源利用及海洋水产养殖,也具有行业示范引领作用。
    12/31
  • 辽宁:2022年元旦文艺演出好戏连台
    12月28日,记者从辽宁文化集团了解到,2022年元旦,我省文艺工作者将为广大观众演出一系列精彩的文艺节目。其中包括话剧、评剧、音乐会以及舞蹈节目。元旦文艺演出呈现出艺术门类多样,舞台艺术新作与经典作品交相辉映的特点。从12月30日至2022年1月1日,将有3场音乐会登场。辽宁歌剧院(辽宁交响乐团)的“辽宁省新年音乐会”以及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交响乐团、沈阳交响乐团将以不同风格的音乐会丰富广大观众的节日文化生活。舞蹈节目《舞与伦比》12月30日晚,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化集团主办,辽宁歌剧院(辽宁交响乐团)承办的2022辽宁省新年音乐会,将在辽宁大剧院奏响。新年音乐会主题鲜明格调高雅,辽宁交响乐团与近百人组成的合唱团联袂表演,以气势恢宏的音乐作品展现时代风貌,体现时代精神。与往年不同的是,音乐会特别选取了《大雪飘》《家住安源》等曲目,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李胜素精彩演绎。将京剧演唱与交响乐相结合,弘扬国粹,体现传承。音乐会还邀请了著名钢琴家、钢琴协奏曲《黄河》首演者殷承宗亲临现场演奏。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交响乐团将于2022年1月1日在盛京大剧院举办新年音乐会,不仅演奏中外名曲,还汇集老中青三代歌唱家,演唱脍炙人口的《芦花》《天耀中华》《鸿雁》等经典歌曲。2022年元旦,观众们将欣赏到一部新作品——话剧《天算》,这是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开年大戏,也是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22年1月1日至3日,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原创话剧《天算》将在辽宁中华剧场首演,艺术家们将带领观众重温沈阳老北市场厚重的历史文化。话剧《天算》是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奉天抗战三部曲”的收官之作。辽宁歌舞团将于2022年元旦期间在线上举办大型民族舞蹈节目《舞与伦比》展演。沈阳评剧院将上演传统大戏《秦香莲》以及韩花筱三大流派经典折子戏专场演出。
    12/30
  • 辽宁大连甘井子区:勠力同心谋发展 勇毅笃行攀高峰
    在大连市甘井子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亮出了甘井子区“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发展答卷:荣登中国县域综合实力百强榜,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实际利用内资210.2亿元、外资1亿美元。成绩来之不易!甘井子区积极融入省市振兴发展全局,高质量推进现代化新城区建设,努力在新发展阶段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充分发挥辽宁振兴发展大连“跳高队”主力队员作用,为辽宁振兴发展和新时代大连“两先区”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航拍大连湾前关湿地公园。转型升级挺起产业脊梁华润万象汇、大连广泽中心主体封顶,连城数控光伏及半导体、桃李食品二期等项目实现年内开工、年内投产;林德工程中国区总部落户,围绕产业更新升级,积极推进未来智造港、双创基地等项目,围绕文创旅游产业,推动文旅小镇、体育港、冰雪乐园等项目签约……2021年,甘井子区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36个,签约项目59个,项目建设更加扎实,项目招引更加精准。产业是城市的脊梁,项目则是产业的支撑。过去4年间,甘井子区以项目为牵引持续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含金量稳步提升。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例保持在90%以上,财政收入质量稳中向好。产业项目投资占固投比重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后劲持续增强。连续入选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稳居东北地区前列。先进制造业提质增效。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涌现出一批新产品新技术,连城数控全球首台24英寸半导体级单晶生长炉、一重核电石化世界最大3000吨加氢反应器等相继问世,三仪药业研制出国家一类新药;华锐重工获得第六届中国工业领域最高奖,一重核电石化荣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称号。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城区商业布局日趋完善,商务商贸、特色美食等业态融合发展,商圈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万达广场、亿合城购物中心成为大连消费新地标。中华路商圈人气商气加速集聚,晋升都市商圈行列。未来5年,甘井子区将构建高质量产业体系,推动综合实力加速增强。围绕大连市提出的三年挺进“万亿GDP城市”目标,全面实施产城融合战略,打造“3+3+X”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迈向高端,商务商贸、文创旅游、科技服务提档升级,新能源、新材料、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等产业加速发展。致力于夯实经济基础,筑牢产业发展“顶梁柱”。2022年,甘井子区计划开复工亿元项目200个以上,做好产业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以产业的“脱胎换骨”谋求发展的“凤凰涅槃”,努力实现产业提质、项目扩容、创新增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连豪森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发动机装配线。创新引领集聚高层次动能创新驱动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过去4年,甘井子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之以恒抓创新,创新资源高速汇聚,创新活力高度释放。11月1日,工信部公布2021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名单,大连豪森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名列其中,成为今年我省唯一一家上榜企业。这是一家从甘井子区成长壮大的企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列在企业发展之首,目前已成为大连市汽车智能装备领军企业。政策成为创新“推进剂”。甘井子区实施创新驱动三年行动计划,累计投入扶持资金超1.5亿元,全区研发经费支出年均提高2.2个百分点。大连豪森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市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全区上市挂牌企业17家。荣膺全国创新百强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今年,甘井子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6家,新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284家,全区入选省瞪羚企业2家、省雏鹰企业13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358家。市场主体成为创新主力军。发明专利拥有量1240件,一批打破技术垄断的关键设备近年来应用于核电、航母、航天等重要领域,中国一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科创平台成为创新“策源地”。政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科创中心+双创基地”的创新版图正在形成,赋能企业的辐射效应逐步显现,成为激活区域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283家科技型企业纷至沓来,助力区域创新高地加速崛起。2022年,甘井子区将继续实施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新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以上,培育出更多的“单项冠军”、瞪羚企业、雏鹰企业,加速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高新技术企业抢占高地”的生动局面。大力整合政、产、学、研等各类资源,增强区科创中心、双创示范基地辐射引领作用,打造科技创新“强磁场”。与大连工业大学深化合作,共建“甘创聚”食品创新发展研究院。未来5年,甘井子区将进一步壮大创新主体,做强创新平台,营造创新生态,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区域创新高地,集聚高层次发展动能,推动活力城区强势崛起。林德工程(大连)有限公司生产的空分塔器。深化改革创优营商环境日前,胡女士到甘井子区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办理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原以为会挺麻烦,做好了要跑几次的准备,没想到在窗口人员指导下,15分钟就完成了相关流程。为增加企业和群众获得感,近年来甘井子区持续对标先进、开阔视野、解放思想,围绕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连续3年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措施1.0、2.0、3.0版本,出台企业落户支持、企业经营支持、企业上市支持、企业研发与创新成果转化支持等一系列惠企政策,持续打造优惠政策“洼地”、投资价值“高地”。今年以来,围绕“甘心为民、务实高效、整体服务、创新创优”的“甘井子特色”营商体系,甘井子区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擦亮“办事不找人、审批不见面”城市名片为方向,积极组织营商环境全域化提升,持续培树“甘心办”品牌,领先推开“一件事”改革。聚焦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甘井子区率先推开“一窗通办”模式,设立惠企政策公开和咨询窗口,将电力等企业设立必需的环节引入大厅,让企业群众“进一门、找一窗、办所有事”。依托自行开发的联窗综合工作系统,全面推进“一件事”线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线上“一次登录、一网通办”,持续在“一件事一次办”推广中寻求突破。率先在全市开展涉及市场主体的“我要开生鲜超市”等85件“一件事一次办”线上线下场景办理,并全天候提供“一件事”自助服务。针对区域面积大,办事群众跑路远等实际问题,甘井子区在东北地区率先开展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社区“云帮办”远程视频办理业务,首批75项行政审批事项已实现可在社区远程办理。建立有事“找我办”服务窗口,为企业排忧解难。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助力企业融资7.9亿元,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压力。甘井子区还全面推进诚信建设,健全褒扬诚信、惩戒失信机制,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健康有序发展。今年,新注册市场主体2.2万户,增长20.3%。目前全区存续市场主体14.9万户,年均增长18%。甘井子区现代化的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建管并重提升城区气质渤海大道甘井子段、旅顺中部通道金柳路段竣工通车,地铁4号线开工;张前路、海茂路等6条“摸黑路”点亮智慧化路灯;泉水河公园二期竣工,金家街、鼎山等5座公园完成提升改造;投资近2.5亿元,改造老旧小区45.9万平方米;整治背街小巷15处,治理天泉小镇、西北路、姚北路等低洼易涝点……2021年“城建账单”的背后是千家万户居民生活可见的改变。让城区人居环境更美好。过去4年,甘井子区坚持“精品化建设、精细化管理”理念,建管并重推动城区面貌和城市气质全面提升。完善基础设施。持续推进市政道路建设和维修工作,地铁5号线、光明路延伸线等重大枢纽工程开工建设,交通体系进一步完善;新通置换天然气40万户。焕新人居环境。改造老旧小区442万平方米,惠及群众7.2万户;新建、改造蟹子湾及泽龙湖等公园10座,城区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三季见花、四季见绿”让群众乐享清新生活。改善市容市貌。扎实推进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治理,实施“一街多景”提升市容环境,重拳整治占道经营、私搭乱建、乱堆乱放,“厕所革命”、垃圾分类全域化推进。过去4年间,甘井子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完成治理砬夏河等8条河道,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有序开展103个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加强扬尘管控,PM2.5平均浓度下降23.7%。2021年全区27处入海排污口整改达标,水清岸绿、河畅海美成为常态,151家重点企业危废排放和86个工地扬尘得到严格管控,优良天数比例超过85%。“半城山海半城绿”,令生活在甘井子区的居民倍感幸福和自豪。未来,甘井子区将进一步提高城市能级,优化功能品质,升级生态环境,打造高颜值生态名片,努力建设山海相融、文明美丽的绿色城区。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辛寨子街道士林栖社区的王奶奶多种疾病缠身,长期跟女儿女婿居住,由于下身瘫痪,所以无法在家洗浴。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开设后,工作人员每次接到家属电话后,都会上门推着王奶奶到中心洗浴。如果家属感到太累了,还可以把老人送到中心由专业人员照顾几天,得到“喘息式”的休息。养老、就业、教育、医疗,事关每一个家庭的幸福,甘井子区致力于增进群众福祉,用心用情办实事,持续加强社会保障、发展教育文化、优化卫生服务,推动品质城区提档升级,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切实加强社会保障。甘井子区把更多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4年间区级财政累计投入社会事业超200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超八成,城镇新增就业9.6万人。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37所。基本医疗、低保救助等保障水平大幅提高。2021年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发放就业补助、失业保险等资金4.5亿元。精准落实兜底保障政策,发放低保、特困补助资金3627万元。社会事业硕果累累。过去4年建成中小学校9所,开办小区配套幼儿园27所。获评全国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家校共育”示范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大医一院张前路医院建成,区域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营城子、革镇堡、大连湾等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全国优质服务示范单位。实现“省双拥模范城”五连冠。文体惠民不断深入。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文体活动316场,完成城市健身路径、笼式足球场建设任务。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扬,金家街非遗文化体验馆对外开放,贝雕精品展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成功举办,彰显了甘井子深厚的艺术文化底蕴。区文化馆获评国家一级文化馆,区文旅局荣获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征途漫漫,奋斗不止。甘井子区正以坚如磐石的决心、坚持不懈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用实干诠释担当,用实绩兑现承诺,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时代大连“两先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2/30
  • 辽宁营口: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锻造一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营商环境建设局堪称营口市最忙碌的部门之一。“前台”,6.5万平方米的4层办事大厅,90个办事窗口,日均接待群众4000余人;“后台”,对原营商环境局和原行政审批局职能进行整合,制定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标准,分类审批,建立审批与监管衔接机制。“5名班子成员,2名80后,一线干部都是90后。我们加班加点不觉得累,披星戴月不觉得辛苦,服务人民,乐在其中。”履新不久的80后党组书记、局长迟程告诉记者。营商环境建设局干部队伍是营口市年轻干部状态的一个缩影。年初以来,营口市委共提拔重用40岁以下年轻干部19人,占提拔重用干部的26.8%,其中,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40岁左右干部占比达到20%。“理想信念坚定,斗争精神强,干事创业、勇于创新的激情高,务实担当的劲头儿足。”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这样评价这支生力军。建立机制让年轻干部脱颖而出“两个一百年”交汇之际,营口绘就全面建设现代化沿海经济强市新蓝图。践行新理念,开启新征程,奋力实现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将蓝图变成现实,需要一支忠诚干净担当、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营口市委把及时发现、培养起用优秀年轻干部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加强统筹谋划,创新“选、育、管、用”机制。市委出台了《关于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三年“大目标”和年度“小目标”,为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提供政策指导、实践参考和制度保障。制定出台了《营口市年轻干部工作考核办法》,将年轻干部“选、育、管、用”工作细化为23项考核指标,每年进行一次集中考核。市委落实主体责任,每半年听取一次年轻干部工作汇报,并明确阶段性的工作方向、任务;每年结合党建述职,听取并点评各县(市)区委年轻干部工作情况。市委组织部严格落实直接责任,季调度、半年检查、年度考核。各县(市)区及市直部门严格落实工作部署要求,全市形成了市委书记亲自抓、组织部长具体抓、县区和党政部门协同抓的工作局面,形成了一体化、系统化、制度化机制。健全的机制破除了论资排辈、平衡照顾、求全责备等观念,打破了“隐形台阶”,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在干事创业的“黄金期”进入各级领导班子中。不久前从乡镇领导岗位被提拔到鲅鱼圈区领导岗位的“85后”干部王钧瑞说:“切身感受到市委选拔年轻干部的空前力度和正确导向,有欣喜、有意外,更有压力,我要把压力转化成为民务实干事的动力,向广大党员干部传导坚定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截至目前,市直单位中层干部中,年轻干部占比达16.8%;全市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中,35岁以下的占37.9%,其中,党政正职达18.4%。广布“探头”让“蓄水池”活水不断聚焦发现储备,营口实施“群英工程”“源头工程”。锚定全市改革发展需要,把发现识别年轻干部的“探头”深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前沿,坚持在一线发现了解、比选储备优秀年轻干部。通过各类型的调研、考核,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深入了解干部,在基层干部群众中、在乡语口碑中了解干部。今年以来,累计发现储备各层级年轻干部620余人,涵盖了经济、金融、石化、法律、科教文卫、企业管理等领域。营口市制定了《名校优才选招计划工作方案》《面向省内外高校招录应届毕业生的工作方案》,每年招聘50名“紧缺急需”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到企事业单位工作,并逐人设计成长路线,进行跟踪培养,着力提升年轻干部源头储备质量。按照“优进绌退”的原则,动态调整年轻干部储备库,始终保持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态势,激活“蓄水池”。年初以来,19名“相形见绌”的干部被调整出储备库。铸魂强基坚定年轻干部理想信念35岁的刘可在街道办事处干了9年,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信访维稳、防汛抢险,斗争精神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成了他的“强项”。到市工信局任职后,刘可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工业互联网节点、星火链网,这些都是以前接触不到的,产业发展、项目投资等工作是站在全市经济发展的高度上开展的,这是在基层感受不到的。”和刘可“互派任职”锻炼的感受不同,到街道办事处任职的市工信局政策法规科科长常江浩则有另一番感慨:“在工信局工作6年,感觉专业技能增强了,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为群众服务的能力弱化了。在街道办事处这段时间,每天与群众打交道,感觉有了‘根’,心里有了底,也切身体会到‘提高斗争本领和应对风险挑战能力’这句话的含义。原来的工作是‘画图纸’,现在是‘盖房子’,对政策落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更为准确的评估预判。”通过“上挂”“下挂”“外派”“互派任职”,营口市实施“淬火计划”,让年轻干部多岗位、多角度历练成长。截至目前,累计选派了186名年轻干部到乡镇、村脱贫攻坚一线、市直部门、域外经风雨、见世面、长本领。下大力气帮助年轻干部完善知识结构、提升专业素养、拓宽眼界视野,实施“强基计划”。常态化开办“年轻干部大讲堂”,累计培训年轻干部800余人次。每年选派50名左右优秀年轻干部到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进行综合素质培训,到中关村、浦东新区、蛇口自贸区等地考察,让年轻干部在对标先进中找差距、补短板。依托北大、清华等知名高校线上授课资源的“营口市高质量发展云课堂”,开办区域经济、法律法规、人工智能等课程,现已累计培训2000余人次,平均每人每天学习时长在半小时以上。实施“铸魂计划”。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党章党规党纪和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筑牢年轻干部队伍的理想信念,提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截至目前,先后举办红色教育培训班8期,累计培训421人。每年组织150名年轻干部开展重温入党誓词、过好“政治生日”、参观省廉政教育基地、旁听法院审判等警示教育活动,全方位提升年轻干部的规矩纪律意识。充分利用中共奉天支部营口小组纪念馆、雷锋文化博物馆、大石桥市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资源,开展经常性的地方党史学习教育,坚定年轻干部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12/30
  • 辽宁沈阳:加快建设产业工人大军 推动高质量发展
    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以来,沈阳市作为辽宁省唯一首批全面试点城市,明确要求全市各地区、各单位不断增强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提高政治站位,聚焦重点难点,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推进产改工作走深走实,加快建设一支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为沈阳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撑。沈鼓焊工选手参加辽宁省焊工技能大赛。摄影:王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沈阳市制定实施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沈阳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方案,建立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推出40余项工作举措,强化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组织各级宣讲团深入基层企业开展宣讲。截至目前,全市开展各类宣讲活动3000余场,受众23万余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2021年沈阳市劳动模范评选表彰中生产一线劳模的比例提高了11.2%,推荐“国章”、“省章”一线产业工人比例达到80%。制定政策引进人才推出“人才新政3.0版”,制定出台《沈阳市技能大师签约带徒实施办法》《沈阳市全职引进高技能人才生活补贴实施细则》等人才政策,高技能人才引进等工作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逐步健全完善。制定印发了《沈阳市加大技能人才选拔激励实施意见》以及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实施方案和工作细则,健全完善产业工人培养、考核、使用、待遇相统一的激励机制。还先后推出十项政策措施,设立科技人才专项经费,近三年共支持科技人才项目640项,总资助金额约1.03亿元。搭建平台提升技能沈阳市将提升职工技能素质作为产改重要任务,努力为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蓄势贮能。沈阳市教育局投入2.5亿元,支持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建设装备制造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在中德产业园建设跨企业培训中心,联合1000余家区域、行业骨干企业组建教育集团,以订单模式强化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化。沈阳市人社局改进产业工人技能评价方式,引导20个产业链龙头企业开展职业技能自主认定,已备案自主评价企业和技工院校26家,完成自主评价1600余人;开展职工技能培训百万人次,发放职业技能培训补贴4.8亿元。沈阳市总工会每年组织开展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举办20个工种以上的市级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年来,通过竞赛有375人晋升高级工、326人晋升技师、58人晋升高级技师;依托盛京工匠学院等平台,每年免费集中培训职工6000人次以上,进企送训、网络培训覆盖职工近6万人。维护职工切身利益制定出台了《沈阳市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在全市设立50家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状况监测点,不断完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机制。开展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集中攻坚十大专项行动。开展重点职业病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工作。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对符合条件的技能人才给予首次购房补贴。推进企业全面建立职工住房公积金制度。开发“沈阳e工会”App并正式上线运营,向产业工人提供多样化的网上普惠性服务。推广先行先试经验沈阳市各产改试点单位充分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有力推进了各项改革任务落地抓实。由“试点”向“示范”迈进当前,沈阳市产改工作正在由“试点”向“示范”迈进,不断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引向深入。为持续加强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建设,沈阳市举办有特色、接地气、入人心的宣传宣讲,提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一线产业工人的比例。在职业院校中遴选培育10个左右职工培训示范基地、5所左右特色职业培训学校,完成约20万人次职业技能培训。依托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等大力开展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培养和培训,增加高技能人才供给,持续完善产业工人技能提升体系。依托科技计划项目开展对高科技人才实名制“保姆式”服务,深化“五百”“五小”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为产业工人发挥创新才能、对外交流合作搭建平台。深入推进住房保障体系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公共租赁住房的兜底保障作用,每年新增不低于2万套公共租赁住房,进一步解决无房产业工人等群体的阶段性住房问题,持续完善产业工人公共服务体系。
    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