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 辽宁盘锦:红海滩获评省首批智慧旅游景区
    3月1日,记者从盘锦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获悉,在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展的首批智慧旅游景区评定工作中,经专家现场会评、实地查验和公示,确定了11个辽宁省第一批智慧旅游景区,盘锦市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景区成功入选。近年来,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景区深入推进数字化智慧旅游建设,在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营销等方面精准发力,用科技的力量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智慧旅游品牌影响力逐步提升。在智能化运营上,景区积极搭建智慧指挥中心系统,运用网络平台系统,对景区票务、办公、应急处置等实施智慧化管理,有效防止各种事故发生,实现服务全过程追溯,有力提升了服务品质。在旅游多元体验上,景区通过网络化运营,打造“好玩玩好”盘锦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平台,整合域内景区、酒店、美食、特产等业态资源,形成本地化的产品中心和服务体系。与此同时,景区还通过数字化运营助力智慧营销、建立“专业化旅游+互联网+电商”运营团队、打造智慧旅游品牌标杆,让游客真正享受便捷、畅快的智慧游玩体验。
    03/03
  • 辽宁沈阳:来沈北城市书房读一本书
    在城市书房阅读,渐渐成为很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从日出到日落,幸福洒满书房的每一个角落。沈北城市书房阅读区,围合的沙发和书架,像家中的客厅一般温馨。放眼望去,整洁明亮的大厅,一本本书籍错落有致地陈列在一排排书架上,为读者营造出一方宁静的天地,沉浸一片书海,沐浴一身书香,让人感到舒心而惬意。拿一本书,去寻那书中的精神世界。
    03/02
  • 辽宁省鞍山市:铆足干劲招商 跑出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近日,鞍山市台安县赴广东省开展招商活动,招商团先后到广州、深圳、佛山等地进行参观考察,全力以赴进行招商引资工作,与当地的科技、食品、化工等企业精准接触,深入洽谈引进项目事宜,为台安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增添后劲。每到一处,招商考察团详细介绍台安县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主导产业、区位优势和投资优势,诚挚邀请各位企业家来台安投资兴业,台安将以优良的营商环境、保姆式的贴心服务,助力项目早日落户台安,并就各位企业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逐一解答。企业家们也表达了投资台安的迫切心情,表示尽快来台安洽谈项目落地相关事宜。全面振兴三年行动的“冲锋号”已吹响,台安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要争先”的奋斗姿态,铆足干劲“加速跑”,跑出新机遇,掀起招商引资新高潮,成立项目跟进专班,部署专人推进项目尽快落地,以高水平项目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03/02
  • 辽宁盘锦宝兰花卉基地:新春抢“鲜” 鲜花绽放致富路
    绚丽的蝴蝶兰、可爱的多肉、茂盛的发财树、鲜艳的花开富贵……2月15日,记者来到盘锦市大洼区田家街道大高家社区的宝兰花卉基地,看到大棚内姹紫嫣红,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宝兰花卉经营者徐晶晶正带领工人们打理花卉,为盆栽浇水。“我与花的结缘,缘于我的父母。”徐晶晶告诉记者,她父母经营花卉20余年,从小生活在花团锦簇的环境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也渐渐喜欢上了花。每片叶的生长,每朵花的绽放,总能令她心生欢喜。徐晶晶和丈夫在大棚里忙碌着,奋斗的生活甜甜蜜蜜。长大后,徐晶晶便将花卉种植作为自己的事业。为了提高自己的种植技术,徐晶晶一边向身边人请教,一边通过网络、书籍等自学了解花卉的生长习性、花卉日常养护要点、花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知识,如今管理花卉大棚也越来越得心应手。结满果实的金桔寓意着大吉大利。“几年下来,积攒了不少固定客户,鲜花的销路和销量都有保障,每年能赚二三十万元,可以说自己家的鲜花事业已经步入了正轨。”徐晶晶告诉记者,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鲜花、绿植成为居民装饰家居环境的必需品。她家大棚里有几千盆花木,每年春节期间是最忙的时候,平均每天销售额达万元。徐晶晶和母亲给花卉拍摄视频,进行网络销售。“这儿的花卉品种多、价格合理,每次来选花,老板不仅会非常用心地介绍花卉品种和种植方法,还会为我们无偿提供花肥、药剂和技术指导。”一位花店老板告诉记者,正因老板服务热情周到,好多花店都来这里买花。每天都有客户来订花、购花。“除了销售鲜花、花卉、盆栽外,我们还开展花木租摆和冬季寄养业务。”徐晶晶介绍道,花木租摆主要还是以企业客户为主,租摆虽然放在企业,但日常管理都由他们负责。由于专业,所以花木就长得精神好看。寄养花木放在花卉大棚中,有专人料理,一般长势会更好。各种花卉还销往锦州、营口等周边地区。据悉,大洼区田家街道大高家社区大棚区占地面积1431亩,主要以蔬菜、花卉种植为主,400多栋大棚花卉占主导地位,主要经营绿植、木本、草花等各种盆景。年宵花品种有蝴蝶兰、君子兰、鸿运当头、灯笼花等,除了本市外,还销往锦州、营口等周边地区,年销售额达上千万元,同时解决了周边部分百姓就业问题。
    03/01
  • 辽宁省大连自贸片区:跑出“加速度” 冲刺“开门红”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新春伊始,大连自贸片区处处洋溢着一派生机勃勃的繁忙景象。抓项目、优环境,新项目陆续开工,新举措掷地有声,片区广大党员干部更是铆足干劲,踔厉奋发,奋力跑出自贸“加速度”,确保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一年之计在于春。2023年是辽宁省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首战之年,是大连实现“三年过万亿”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自贸试验区“升级版”建设的突破之年,做好全年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1月28日(正月初七)兔年开工第一天,大连自贸片区就召开主任办公(扩大)会议,高起点谋划年度工作,进一步鼓劲加压、提振精神,确保各项工作开好头、起好步。2月1日,大连自贸片区以制度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为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在开展制氢加氢一体站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推出《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保税区)制氢加氢一体站技术规范》。这是该领域全国首个技术规范。该规范对构建制氢、加氢、储氢、用氢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模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和实践意义。2月14日,选址大连自贸片区氢能产业园的中石化大连氢能装备产业园正式签约。该项目一期总投资10亿元,占地面积8.8万平方米,主要开展甲醇制氢装备及零部件研发和生产,为全国制氢加氢一体站建设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一期项目年产制氢一体化装备40套,年产值20亿元,预计今年10月投产。2月15日,我国首个甲醇制氢加氢一体站在大连自贸片区投入使用。项目的成功投用突破了阻碍氢能源普及应用的瓶颈,为在全国范围内加快构建安全、稳定、高效的氢能供应网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将有力推动氢能产业发展,为我国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提供技术支撑,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当日还举行了中石化综合加能站项目集中开工仪式。该项目总投资6亿元,将在逍遥湾、普湾经济区、亮甲店、金石滩、杏树和七顶山建设6座集制氢、加氢、加油、加LNG、充电、综合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加能站,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氢能应用场景。与此同时,由中石化北方能源(大连)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的北方氢谷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也在同日揭牌。未来将依托培训学校建设全国首个国家级氢能源人力资源产业园,通过搭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平台,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通过相关行业标准及制度创新,打造完善开放的产业体系和人才引进模式;通过搭建专业人才培养平台及实践平台,营造良好的氢能人才成长环境和发展空间,打造全国氢能源领域的人才高地、创新高地和科研成果转化高地。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站在新起点、吹响集结号的大连自贸片区,正以昂扬的斗志、昂首阔步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03/01
  • 为打好打赢新时代“辽沈战役”加油增气——辽河油田推进高质量发展纪实
    突破难题、攀登高峰,国有企业要做排头兵。开年以来,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强化生产组织运营,狠抓重点项目管理,推动油气产量线上运行,绿色低碳加速发展,以奋进姿态夺取首战首季“开门红”。进入“十四五”以来,辽河油田着力破解自身发展的“六大矛盾”,锚定“加油增气”的发展目标,战胜寒潮、疫情、洪水等叠加挑战,实现油气连续37年千万吨规模稳产,储量、产量、质量逆势提升,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石油力量。大战大考面前,辽河石油人勇挑重担、敢打头阵的责任担当,正是辽宁人民求变图强、争先进位的缩影。“作为辽宁省和中国石油骨干力量,我们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决扛起能源保供重大责任,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发挥好‘顶梁柱’‘压舱石’作用,不断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在打好打赢新时代‘辽沈战役’和中国石油建设基业长青世界一流企业的大局中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辽河油田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李忠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矢志助力全面振兴新突破,辽河油田更加坚定“加油增气”的发展信念,大力推进油气增储上产、储气库建设运营、新能源综合发展、绿色低碳转型等领域提质提效,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业绩,做好新时代“辽沈战役”的石油能源答卷。高质量推进千万吨稳产当好能源保供“压舱石”“辽河石油人转战陕甘,不达目标誓不还!”2月18日,辽河油田召开外围宜庆地区上产誓师大会,吹响了该区域新一年快速增储建产的冲锋号。自宜庆地区矿权流转以来,辽河油田采取革命性举措推动快速效益建产,2022年至今,油气产量连上4个百吨台阶,今年有望再攀新高。辽河油田经过50多年勘探开发,优质储量发现难、效益产量稳定难等“六大矛盾”愈加凸显,制约油田高质量发展。面对困难,辽河油田公司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坚持创新驱动、实干破题,阔步改革生产科研组织方式,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科技自立自强,深化主题形势任务教育,开创稳产后劲更足、创效能力更强、团结奋斗更有力量的发展新局面。今年以来,广大干部员工以“首战即决战”的精神,全力推动生产运营提速提质提效提产,实现了油稳、气增,油气产量高点起步。增储上产,写在过去,更写在现在和将来。聚焦助力振兴发展、打好工业翻身仗,辽河油田战略规划不断增压加码:总体规划从“稳油增气”调整为“加油增气”,“千万吨稳产”升级为“千万吨硬稳产”,力争到2025年油气当量达到1240万吨以上;实践中不断丰富油田“三篇文章”“六项战略工程”内涵,提出了常规与非常规、油气与新能源“两个并重”,一体化统筹、项目化管理、法治化建设、市场化发展、数智化升级“五个关键举措”,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坚定。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之年,辽河油田锁定“加油增气”的任务目标,力争全年生产原油1003万吨,生产天然气10亿立方米,努力推动增储上产新提升:高效勘探推动资源储量提升。辽河油田坚持“新老并举、常非并重、陆海并进、油气并增”,以经济可采储量为重点,大力推进均衡投入向高效勘探转变、注重常规向常非并重转变等“六个转变”,力争实现大发现大突破。效益开发推动油气产量提升。辽河油田坚持“稀油增量提效、稠油优化提质,稳定油区本部、加快外围上产”,抓实新井“四提”、“两率”优化、稳产上产结构优化,加快科技攻关步伐,不断提高油田开发水平。优化运营推动生产效率提升。辽河油田贯彻“一季度高位起步、二季度快速上产、三季度稳定提升、四季度平稳收官”的总体部署,着力打造储量、产量、销量、重点工程“四个中心”,深化“大运营”模式,构建“大安全”格局,确保专业系统高效衔接、整体联动。高质量建设百亿方气库为全面振兴攒足“底气”2月20日,辽河储气库群日采气量连续保持高位运行100天,将在3月中旬完成本轮保供任务,周期采气量有望创造历史新高。截至今春,辽河储气库群已经累计将超过90亿立方米天然气输送至千家万户,成为百姓家里的“蓝色火焰”、企业生产的清洁能源。作为国家“十四五”重点工程,辽河储气库群建设速度领跑全国,持续刷新建设和调峰纪录。2022年,库群日注气能力突破3000万立方米、全国第一,日采气能力达到3530万立方米,调峰能力两年翻一番。储气库高效建设、大尺寸钻完井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首创性突破。辽河油田与沈鼓集团通力协作,国产首套电驱高压离心式储气库压缩机组成功投产,为辽河储气库群装上了“中国心”,填补了国内高压压缩机领域技术空白。为全面振兴攒足“底气”,辽河石油人志在“百亿”。“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辽河油田大力推进储气库扩容增能提效,确保库容与调峰能力稳步增长,规划到2025年高质量建成百亿立方米库容、50亿立方米以上调峰能力;2035年调峰能力达到百亿立方米以上。今年是辽河储气库群基本完成地面主体工程、建设百亿立方米库容的关键一年。辽河油田坚持调峰保供与建设运营同步推进,统筹抓好储采协同、扩容上产及运行调控。在调峰保供方面,辽河油田重点开展应急保供冲峰能力分析,全面挖掘已建库生产潜力,高效完成调峰保供、民生保供、生产保供任务。着力升级智能化管理,提高自动控制水平和运行效率。实施注采能力提升工程,加强精细调控,力争日调峰能力达到4000万立方米。在新库建设方面,辽河油田突出高质高效,加快在建工程进度,加强优质建库目标评价筛选。重点抓好双台子储气库群、马19储气库先导试验工程建设;持续开展双台子储气库群二期、龙气5及储备库的研究和前期评价,尽快组织进场建设,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完成。高质量推进转型发展打造绿色新增量2月15日至16日,辽河油田与辽阳市、抚顺市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与两市在储气库、CCUS、风光发电、地热、储能等方面加强合作,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和新能源业务发展。“十四五”以来,辽河油田以打造“三大储库”为引领,在加快储气库建设的同时,着力建设辽河储碳、储能库,积极探索具有辽河特点的绿色转型发展之路。为发展更节能、更环保、更高效,辽河油田全面实施“绿色低碳613工程”,专班推进光伏、风电、地热等新能源项目。2022年能耗总量下降12.22万吨标煤,清洁能源替代12.25万吨标煤,生产绿电3200万千瓦时,天然气产量创13年新高;CCUS试验完成注碳5.6万吨,加快建立碳捕集、利用、埋存全产业链新模式;完成燃煤工艺改造。为辽宁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辽河油田积极发挥协调作用,与中国石油驻辽企业深入对接能耗现状、碳源、风光资源和新能源项目,牵头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600万千瓦指标落地实施方案。在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油田与多地政府和企业架起合作桥梁,达成了7份新能源业务合作协议。绿色低碳,任重道远。辽河油田大力推动新能源业务与油气生产融合发展,“十四五”计划建成稠(重)油开发绿色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周边清洁能源供应基地、地区碳封存服务基地,力争到2025年累计降耗40万吨以上标煤,风光发电规模达到600万千瓦,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50%。立足当下,统筹长远。辽河油田坚持节能与增绿双轮驱动,持续优化绿色转型的战略布局和实践路径,推进重点工程落地见效。大力实施非热采原油及天然气上产、节能降耗扩绿提速、风光热储规模发展等六大工程,全面打造业务增长极、效益增长点。做好油区清洁替代项目建设,加快风电项目布局,拓展分布式光伏项目,实现绿电生产能力480兆瓦。加快CCUS工程先导试验,一体推进碳捕集、利用、埋存等技术研究,高效建成CCUS-EOR源汇一体化示范区,按期建成碳捕集站,形成年注碳规模10万吨以上。全面开展生产系统能耗对标,抓好热采注汽优化、集输工艺优简、采油举升提效、绿色作业节能、供电系统优化等重点项目,全年降低能耗4.3万吨标煤以上。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大干三年、奋斗三年,辽河油田将咬定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业绩,为打好打赢新时代“辽沈战役”加油增气。
    02/28
  • 辽宁省鞍山市:最美千山雪
    2月19日,雪后的鞍山市千山风景区银装素裹,美景如画。
    02/27
  • 辽宁北票迎来越冬白天鹅
      2月21日,在北票市八家子乡红村大凌河畔,天鹅在水面降落。  入冬以来,辽宁省北票市八家子乡红村大凌河畔的400多只白天鹅在河水浅滩处嬉戏觅食,吸引人们前来观赏和拍照。  随着大凌河水质的提升和人们保护动物意识的增强,大凌河畔成了天鹅迁徙通道上的重要停歇和觅食地。2011年至今,到大凌河越冬的白天鹅从40多只增长到400多只,红村天鹅湾也成为当地一处旅游景观。  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2月21日,游客在北票市八家子乡红村大凌河畔观赏天鹅。  2月21日,天鹅在北票市八家子乡红村大凌河畔嬉戏觅食。  2月21日,天鹅在北票市八家子乡红村大凌河畔嬉戏觅食。  2月21日,天鹅在北票市八家子乡红村大凌河畔嬉戏觅食。  2月21日,天鹅在北票市八家子乡红村大凌河畔嬉戏觅食。
    02/27
  • 辽宁省抚顺市:举办京剧成果展示专场公益惠民演出
    2月18日下午,辽宁省抚顺市举办京剧成果展示专场公益惠民演出。抚顺市京剧表演者李东明与其学生登台表演,将多个精彩的京剧表演奉献给市民,丰富百姓文化生活。演出在《梨花颂》中拉开序幕。(摄影:门莹)演出现场。(摄影:门莹)当天的演出以“情系梨园,桃李芬芳”为主题,由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市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中心、市戏剧家协会主办,市满族艺术剧院、市群众艺术馆、市妇女大学承办,市满族艺术剧院京剧团和市文旅中心京剧团进行演出。演出在《梨花颂》中拉开序幕,《挡马》《夜奔》《临江会》等剧目收获广大戏迷票友阵阵掌声和喝彩声。值得一提的是,就读于北京戏曲学院附中和中国戏曲学院的学生带来了精彩的表演,展现了抚顺多年来京剧艺术的传承成果。剧目《春闺梦》李东明饰张氏(左)、李孝诚饰王恢。(摄影:门莹)精彩的京剧表演。(摄影:门莹)京剧表演者李东明多次受邀参加全国戏曲演出活动,曾获“第九届全国京剧和平杯票友大赛”金奖,并获得全国京剧十大名票殊荣。在2011年“第四届全国京剧戏迷票友电视大赛”中获得银奖。多年来,抚顺市相关部门在传承和弘扬京剧国粹上下功夫,为抚顺市京剧表演者搭建展示和授课平台,李东明积极参加戏曲公益教学活动,在抚顺妇女大学开设京剧辅导班,带领学生们一直活跃在京剧舞台上,为传承、弘扬抚顺京剧艺术作出了贡献。全体演员上台谢幕。(摄影:门莹)
    02/24
  • 以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推动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概览
    中国共产党辽宁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23年2月21日至22日在沈阳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行动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6项原则和1个总体目标、8个分项目标、10个方面新突破、50项重点任务及5项保障措施。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时期要有突破”重要指示,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决策部署,锚定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省“十四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省委、省政府决定,抢抓“十四五”后三年重要窗口期,全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大干三年、奋斗三年,一手抓高质量发展、一手抓全面从严治党,以超常规举措打好打赢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如期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三年行动总体要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履行维护国家“五大安全”政治使命,着力补齐“四个短板”,扎实做好“六项重点工作”,持续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辽宁力量。◆基本原则——坚持高质量发展。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更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决不要带水分的GDP,坚决不要带污染的GDP,坚决不要带血的GDP。——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以思想大解放引领全面振兴新突破,着力在谋划改革发展思路上下功夫,在解决突出矛盾问题上下功夫,在激发改革创新活力上下功夫,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用力用情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振兴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底线思维、系统观念,处理好抓发展与防风险的关系,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推动振兴发展行稳致远。——坚持目标导向。保持战略定力,紧盯发展目标,创新工作思路,科学谋划超常规举措,扎实做好基础工作,埋头苦干、狠抓落实,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确保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敢于直面问题,善于打破僵局,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依靠顽强斗争赢得发展主动。◆总体目标通过三年努力,维护国家“五大安全”能力显著提升,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成效明显,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营商环境实现根本好转,“一圈一带两区”建设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扎实成效,社会治理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改善,形成营商环境好、创新能力强、区域格局优、生态环境美、开放活力足、幸福指数高的振兴发展新局面,以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推动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赶上全国水平,2024年超过全国水平,2025年如期实现“十四五”目标。——创新能力实现新跃升。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创中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安全水平大幅提升。——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效。营商便利度进入全国先进行列,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更加健全,对外开放新前沿基本形成。——区域发展形成新格局。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沿海与腹地良性互动,乡村振兴取得明显成效,城乡区域协调性明显增强,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绿色发展取得新进展。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同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安全能力实现新提升。保障国家安全能力显著增强,安全底线守得更牢,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三年行动保障措施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各方面全过程,充分发挥地方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重要作用。强化组织协调推动。省委成立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领导小组,省政府成立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指挥部。省级领导按照分工,对分管领域落实情况加强指导调度,建立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工作专班专人推进机制。各地区各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贯彻落实具体方案。人大、政协及群团组织要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贡献力量。实施督查考核评估。建立督查考核评估机制,细化考评指标,做到可量化、可考核、可评估。建立实时在线的督促督办系统,常态化开展督查检查,实行半年通报、年度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加强重大政策研究。密切关注国家战略导向和政策取向,提前做好政策需求研究,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加强与东北地区各省(区)沟通协作。研究解决共性政策难题。研究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政策。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加强舆论引导,做好方案的解读和阐释,凝聚人心、形成共识,激发全省上下干事创业斗志。加大宣传力度,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反映三年行动中的新进展新成效,向外界展示辽宁的新气象新变化,释放良好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注重挖掘推广一批特色做法和典型经验,以先进促后进,形成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
    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