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草莓、水果萝卜“飞”全国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二十届中国西部(重庆)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于11月27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丹东草莓、东港大米、大黄蚬子等丹东特色农产品受热捧。在丹东展区,东港大米、东港草莓、东港大黄蚬子等区域品牌以及12家企业全程参展推介,数量居辽宁省第一;参展总面积99平方米,居全省第二。东港五四农场的明星产品“海阗”越光米,现场签约意向1000吨。丹盛农业的“稻匠”越光胚芽米,泰宏集团的“泰宏”天妇罗系列、“快乐大叔”休闲食品系列,东港林丰家庭农场的“林丰送福”毛桃罐头、超大寒富苹果等等,吸引了全国各地企业商户和重庆市民驻足、品尝、抢购。丹东东港草莓展区成了整个展会现场的焦点,人潮涌动。很多客商和观展客流在草莓展区品尝、咨询,在现场有客户甚至提出要包销展会带来的全部草莓。在当日下午举行的全国各地优质农产品推介会上,丹东东港草莓隆重亮相推介,吸引了众多参展商和市民关注,200余个座位座无虚席。进入11月,振安区九连城镇马市岛水果萝卜迎来收获季,皮薄汁多、爽口脆甜、肉瓤翠绿的水果萝卜全面上市。每天清晨,温室大棚里都是人声鼎沸。菜农们全家、亲朋及帮工齐上阵,迅速采摘,就地收拾装箱,利用遍布全镇的二十余个快递点“飞”向各省市。11月28日,在中国邮政丹东九连城支局里,工作人员于水和同事将水果萝卜进行称重、封装、扫码录入,第一时间发往全国各地。仅邮政快递一家,每天的水果萝卜发货量就超过500公斤。今年,第三届九连城镇马市岛水果萝卜节改为线上网络直播宣传,进一步扩大了知名度。特别是水果萝卜种子提纯工程的加速和中国地理标志认证的管理使用,让特色水果萝卜品牌叫得响,市场不断扩大。11/30
- 丹东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持续推进丹东新闻网讯记者邢漫11月24日,记者从全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会议上获悉,我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总任务为119.08万亩,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改革面积93.311万亩,完成比例占总面积的78.34%。据了解,自2017年我市成立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建立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以来,全市共印发改革文件110件,成立用水专业合作社及用水协会组织23个,管护面积达93.311万亩;完成计量设施113套的安装任务,改革区域内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产权都已明晰,并登记造册,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人都已落实,并签订了管护协议,颁发了管理权证书,夯实了改革基础。按照国家及省有关部门的要求,我市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作为农业节水工作的“牛鼻子”来抓,到2025年底前,我市将全面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接下来,我市将继续在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等方面加快改革步伐,按照总体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原则,因地制宜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保障农民用水支出基本稳定。11/27
- 丹东特色产品 重庆市民热捧“丹东的草莓太好吃了。”11月25日,在重庆市举办的“鸭绿江畔美丽丹东”旅游宣传推广活动上,不少嘉宾驻足停留在东港市旅游后备箱产品展区,品尝刚空运来的丹东草莓,赞不绝口。在重庆推介会现场,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重点旅游企业和新闻媒体代表共计200余人出席活动。除了东港草莓,在本次活动中,来自东港市的大米、即食海鲜以及凤城市君澳食品生产的苹果脆、酸奶冻干,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饰品等吸引了当地与会嘉宾的目光。值得一提的是,来自振兴区的亿通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纳豆粉在现场被抢订80余袋。此外,还有许多当地旅游企业与我市的旅游后备箱产品生产企业进行了分销、代理等业务洽谈。其中我市太阳岛景区以冬季滑雪、戏雪,较适合亲子游的特点,让许多重庆当地旅行社与之对接冬季旅游事宜。凤城市文旅局还在现场为在场嘉宾“发福利”,所有当天到场嘉宾凭当日推介会登记的手机号码,可以享受游览凤凰山门票一张,来自重庆的游客,凭登机牌可以享受游览凤城景区七折优惠以及免费领取凤城老窖酒一瓶。重庆市一家旅行社的负责人杨先生表示:“丹东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边境游、冰雪游对于我们特别有吸引力。”杨先生说,参加完推介会,他们旅行社准备设计赴丹东游的旅行产品,早日带着重庆人游丹东美景,品丹东美食。在现场签约环节,两地旅行社对未来互送游客等进行了对接。活动现场还穿插了丹东特色歌舞演出和抽奖环节,舞蹈《阿里郎与茉莉花》、《长鼓舞》充分展示出了丹东的朝鲜族文化特色。今年10月末,丹东飞往重庆的航班实现通航。为加强丹东与重庆之间的旅游交流合作,借助航班开通契机拓展客源市场,促进旅游市场的复苏和回暖。此次推介活动主要面向重庆市旅行社及旅游企业推介丹东地区独特的嬉冰雪、泡温泉、游边境、品美食等特色旅游资源和产品。丹东与重庆两市的文化旅游资源有着很强的互补性。此次推介会的召开,为两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开启了两市旅游业共谋发展、互利共赢的新篇章。记者姜慕馨11/27
- 丹东消防联合辽东学院举行灭火救援逃生实战演练11月25日下午,丹东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辽东学院举行2020年消防进校园灭火救援逃生实战演练,来自辽东学院14个分院的800余名师生体验了“火场逃生”。当日14时,演练模拟辽东学院金山校区三号教学楼微机室发生火情,火势逐渐增大,有向外蔓延趋势。楼栋管理员拉响火灾警报,语音播报警示学生勿要恐慌、安全撤离,并打开消防应急通道;保卫处微型消防站工作人员手提灭火器冲入火灾现场控制火势;参加演练的同学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穿越浓烟,有序撤离到楼外安全区域集合;校保卫处、校医院工作人员、消防救援指战员等陆续抵达现场,有序灭火,救助伤员。同时,演练还模拟了个别学生被困楼中的场景,消防员通过特种消防车辆器材开展营救工作。此外,各楼栋也组织师生开展楼栋应急逃生疏散演练,提升学生自救逃生能力。在山岳救援科目演示环节,模拟教学楼4楼教室有人员被困,消防员利用绳索搭建救援通道,将被困人员快速转移到安全地带。单人绳索救援模拟3楼有轻生人员试图跳楼,消防员利用单人绳索救援技术对轻生者进行施救。据了解,丹东市消防救援支队山岳救援专业队组建于2019年5月,现有队员17人,其中6人获得法国beal高级绳索操作员证书,2人获得CMCR1等级证书,成立至今先后救助被困群众100余人。整个观摩演示过程中,不时传来师生们的阵阵惊呼和对“蓝朋友”娴熟救援技术的赞叹。编辑邹润11/27
- 丹东市圣野小浆果专家工作站揭牌仪式在东港举行11月25日,丹东市圣野浆果专业合作社与沈阳农业大学教授张志宏签订合作协议。随后,专家实地深入圣野浆果合作社,对草莓杂交技术进行现场讲授和实践操作。沈阳农业大学是一所有着60多年历史的国家重点大学,师资队伍和科技实力雄厚,已成为我国农业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多年来,沈阳农大为东港市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很多技术和人才支持。丹东市圣野浆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由小浆果种植户发起创立,主要从事草莓、蓝莓、软枣猕猴桃等小浆果新品种选育、栽培、收购、初级加工和销售。丹东市圣野小浆果专家工作站的成立,是双方科技人才支撑和产业发展基础的优势互补和强强联合,标志着双方的合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据了解,今后5年,东港将重点打造小浆果产业优势区,这需要坚实的人才和科技支撑。通过此次合作,沈阳农业大学将发挥人才和科研优势,推动更多小浆果新品种、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在东港转化应用,助推东港市小浆果特色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叫响品牌。11/26
- 大连国际机场航空市场推介会于丹东举行丹东新闻网讯记者景媛媛11月25日,大连机场丹东冬春航季航空产品推介会在我市举行。11家航空公司、多家丹东地区旅行社及机票代理人参加推介会。丹大高铁开通以来,大连机场与丹东各界充分发挥两地在运输市场互补优势,共同搭建多式联运体系,打造“丹东—大连北站—大连机场”两个半小时无缝衔接出行模式,为丹东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11月7日起,大连机场针对丹东、盘锦、营口全新升级的异地旅客补贴系统正式上线,丹东旅客可通过大连机场公众号线上申领交通补贴。本次推介会邀请了30多家丹东旅行社参会,通过推介会第一时间发布大连机场冬春新航季航线网络情况,以及各航空公司最新、最优惠的航空旅游产品,丰富各旅行社的旅游产品线,方便旅客游客出行。近年来,大连机场通过不断升级多式联运模式,拓展周边腹地市场,提高周边城市旅客来连乘机的便捷性和目的地的丰富性,进一步推动东北地区航空旅游市场繁荣发展,加速推进东北亚门户枢纽机场建设。11/26
- 元宝区首个智慧体育公园对外开放!“扫这个器材上的二维码就能数出我做了多少个仰卧起坐,消耗了多少热量,还能通过蓝牙连接手机,一边听音乐,一边做运动,非常不错。”家住宗裕城的市民刘先生正在元宝区金山镇学院东路附近的体育公园的腹肌器上锻炼,他告诉记者,这些新的智能健身器材让他健身起来更有热情。进入11月份以来,不少来大沙河至金水河沿岸散步的市民发现,沿岸的公园正在升级改造,安装了许多新的健身器材。目前,这个改造后的公园已正式向市民开放,它就是元宝区首个智慧体育公园。记者从元宝区文旅局了解到,元宝区智慧体育公园是在原有的篮球、足球训练场及休闲健身步道的基础上升级改造而成,并新增了体育器材健身广场。除设施完善、内容丰富以外,整个公园引入智能科技,将传统健身设施和智能健身器材融合,满足不同年龄群体的锻炼需求。现有笼式篮球场2个、足球场2个、智慧体育健身器材1套、城市健身路径4套、足球训练器10个。从幼儿到老年人,都可在此找到健身锻炼的乐趣。元宝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套智慧体育健身器材内置运动传感器,可以帮助运动者实时记录运动时间、速度,并计算出消耗卡路里的相关数据,这些数据既可进行语音播报,也能通过器材上传到手机中。“这套系统不仅可以为大众提供更精准的健身数据、进行科学的健身指导,同时也让公园、器材的运营和维护管理变得更加智能化。”元宝区文旅局负责人说,未来,元宝区相关部门还会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制定全民健身计划,进一步提高市民的运动热情和生活品质。11/25
- 34个农贸市场全面“体检”最近一段时间,市内多家农贸市场积极制订新的管理方案,包括增加每日保洁频次,在醒目位置张贴文明行为公益广告,进一步规范经营者行为等等。一些农贸市场负责人表示,新的管理方案目的只有一个:为市民营造更加良好的购物环境。按照《2020年丹东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市市场监管局于8月21日组织召开农贸市场整治专项行动工作会议,明确了工作职责、重点点位、工作任务和工作步骤,成立了10个督查组,对城市建成区内现有的34个农贸市场开展了不间断督查工作。9月9日至21日,督查组对福景园、四道沟、海燕等12处市场进行了暗访抽查,列出问题清单,包括缺少公益广告、行业规范不醒目、市场内有吸烟业户或顾客、卫生保洁意识不强、存在摊位探头经营现象、缺少排风设施、污水排放系统不达标等。针对抽查发现的问题,市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下发通报,提出整改要求。通过前一阶段的集中整治,目前,多数农贸市场经营单位“第一责任人”意识逐渐提高,商家亮照(证)经营规范,无违规售卖野生动物及制品行为,消防设施齐备完好、消防通道畅通,食品经营者定期开展健康检查、实行持证上岗,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制度基本落实。年底前,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对农贸市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攻坚,落实“驻场制”,加强日常巡查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坚持市、区、基层所三级联动,着重加强对老旧农贸市场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难点问题的治理,要求各农贸市场达到卫生制度健全、功能分区合理、商品物品摆放整齐有序、食品加工经营区整洁、市场内垃圾及时清运、水产区积水及时清理等标准。记者戚文11/25
- 媒体探营火焰蓝11月24日,辽宁日报、丹东日报、鸭绿江晚报等多家省、市级新闻媒体记者走进丹东市消防救援支队,体验消防,全方位、多角度地感受“火焰蓝”。 记者们首先参观了119作战指挥中心的主要功能区、了解消防接警的主要流程和目前火灾的高发领域,观看全景式的灭火战斗预案。现场特别设置了模拟体验环节,一名记者当场拨打119火警电话,告知起火地点和基本情况后,通过实时摄像头可以看到,消防员从警铃响起到穿上作战服再到上车出发,整个过程用时不到一分钟。 随后,记者们参观了消防车辆器材装备、营房内务展示,观看了消防指战员操法演示和斜绳桥救人等项目,并现场试穿灭火战斗服。“没想到消防员的战斗服这么笨重,消防员确实太不容易了。”试穿灭火战斗服后,来自丹东广播电视报的记者汤超感慨道。 通过观摩体验活动,媒体记者们对消防救援队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表示,将继续把镜头、笔触、话筒对准消防,让老百姓看到最真实的“火焰蓝”。11/25
- 丹东严查进口冷链货物11月19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进口冷链货物检查及相关从业人员排查工作。检查组先后来到凤城市翰墨农贸市场、翰墨长林冷库、凤城市家家福超市等场所,重点对进口畜禽肉、水产品等中高风险冷链食品的来源、进货渠道、进货票据、核酸检测报告等进行了检查,并对人员登记情况、消毒杀菌具体措施进行了检查。检查组要求,要严格落实省、市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全面落实进口冷链货物防控工作。要加大重点场所监管力度,加强场所环境、产品、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落实从业人员相关防疫措施,强化一线监管人员的风险防范工作,抓好涉及进口冷冻肉制品和水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责任落实,对照薄弱环节全面查漏补缺,严防死守,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以冷库、大中小型超市和冷链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等场所为重点,开展常态化检查排查活动,及时消除疫情传播风险,筑牢安全防线,为全市人民保驾护航。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