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城区摆放66万盆鲜花迎国庆丹东新闻网讯记者戚文连日来,市住建局所属园林、绿化部门全体职工加班加点在城区各广场、公园、街路等处栽植摆放花卉66万盆。9月15日,运输车辆满载着各色花卉,运送至锦江山公园。园艺工人精心搭起了大气的“中国梦”主题立体花架。和平广场、文化广场摆放了三组以“奔放”为主题的立体花架;断桥至五道河段更换栽植花卉15万株;城区各面山公园栽植摆放花卉11万株,其中元宝山公园、帽盔山公园等处摆放以“百花齐放”“迎国庆”为主题的立体花架;抗美援朝纪念馆和丹东宾馆内,摆放栽植各种花卉20.5万盆,设置以“和平”为主题的大型立体花坛。市城市环境服务中心园林部门还在山上街、表厂路、十纬路、九纬路等街路栽植摆放各种花卉10.5万盆。市城市建设指导服务中心城市公园部还组织人手,对公园绿篱、草坪进行修剪造型,做好公园道路卫生保洁、基础设施重新粉饰等工作,全力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展现一个美丽、温馨的城市。09/16
- “三美”标识亮相丹东十大旅游打卡地丹东新闻网讯记者姜慕馨9月14日8点,在虎山长城景区门口,工人们正在安装“丹东三美”十大旅游打卡地标识。市民靳先生与自行车骑友们停下来观看,“这个标识真漂亮。”靳先生和骑友们议论。2019年9月,经过职能部门推荐、网络评选、实地调研和专家论证,综合考虑公众形象、品牌影响力、地域和民族特色等因素,我市评选出“中朝边境十大旅游打卡地”。经过多次征集和修改,以“丹东三美”边境文化品牌为主题,围绕“共游秀美山川、共品鲜美佳肴、共赏优美歌舞”的标识与市民和游客正式见面。“中朝边境十大旅游打卡地”分别为:鸭绿江断桥、虎山长城、抗美援朝纪念馆、大梨树景区、绿江景区、大鹿岛、天桥沟景区、河口景区、蒲石河景区、宗裕温泉度假区,“打卡地”标识将陆续安装。09/15
- 渔船返港 海鲜“登陆”9月11日中午,一艘艘渔船驶进东港市菩萨庙镇海洋红村渔港,忙着从渔船上搬下海货的渔民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①。运到岸上的梭子蟹、海螺、各种鱼类等海鲜经过分拣和包装,再及时运送到各大市场②。连日来,我市海岸线各渔港返港渔船日渐增多,大量海鲜纷纷“登陆”,前往各地市场③。记者刘海东摄09/15
- 省第八届老年人运动会在丹东举办丹东新闻网讯记者包芙蓉9月14日,从市体育局获悉,辽宁省第八届老年人运动会于9月15日至9月28日举行,主会场设在我市。辽宁省老运会是全省最大规模的综合性老年人运动会,共设门球、网球、乒乓球、台球、中国象棋、桥牌、气排球、钓鱼、太极拳、柔力球10个大项。第八届老运会主会场设在我市,举办网球、门球、柔力球、太极拳、中国象棋、桥牌6项比赛,比赛时间为9月19日至9月28日;4个分会场分别设在鞍山、朝阳、兴城和桓仁,比赛在9月15日至9月18日进行。据了解,第八届老年人运动会以“抗疫防疫有你有我,运动健康你我同行”为主题,旨在推广普及老年人健身运动,以赛事引领运动,以运动促进健康,推动我省老年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本着疫情期间一切从简的原则,取消原定大型开幕式和闭幕式,代之以首个赛事网球比赛开幕式为赛会开幕式,闭幕式以最后一个赛事柔力球比赛的发奖仪式为赛会闭幕式;各项比赛不设观众席,均为无观众比赛,各市不设代表团,只以参赛代表队赴赛区参赛。09/15
- 省第十一届艺术节广场舞展演在丹东举行丹东新闻网讯记者王梦露9月11日,由辽宁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承办的辽宁省第十一届艺术节广场舞展演活动,在元宝区宗裕·金汤水世界启幕。包括我市在内的全省14个市、26支代表队共计800多人参加展演。丹东市群星舞蹈团以一曲拉丁舞版本的《朋友请到丹东来》率先亮相,清爽的服装、飒爽的舞姿让人眼前一亮;大连朝鲜族文化艺术馆带来的《欢庆鼓》、沈阳工人文工团的《草原之恋》等舞蹈,在展现浓郁民族特色的同时,又加入了当地元素,每一支演出队伍的舞蹈风格都与众不同。为了备战此次展演,我市3支演出队伍下了苦功。群星舞蹈团的演员平均年龄超过50岁,因为并不熟悉拉丁舞,整套舞蹈几乎是从头学起,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丹东的好山好水也吸引着众多外市演员。来自朝阳市雅旭吉特巴舞蹈俱乐部的舞蹈演员们说,之前就知道丹东是一座历史悠久、景色优美的城市,一直希望有机会来看看,9月10日到丹东一下车,清新的空气、热情的丹东人就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希望今后还能到丹东演出、观光。此次展演活动是丹东地区举办广场舞展演活动以来,参演人数和队伍最多、种类最全、涵盖最广的一次。评选出的优秀广场舞作品作为巡演项目,又在社区进行了演出。现场除传统录播采集方式外,又增加了网络直播,推介丹东、宣传丹东,吸引更多省内观众参与其中。09/14
- 大干一百天 奋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丹东新闻网讯记者金龙9月12日,市政府召开全市经济运行情况调度部署会议,贯彻落实省政府三季度经济运行视频调度会议精神,分析形势、明确要求,全力以赴确保三季度及全年经济指标实现正增长。市长张淑萍出席会议并讲话。张淑萍在讲话中指出,三季度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期”和“关键期”,各地区、各部门必须紧紧咬住全年目标任务,聚焦重点、精准施策,千方百计抢时间、抓进度,确保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由负转正,为实现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奠定坚实基础。要全力以赴抓好“六稳”“六保”。着力保居民就业,确保实现年内城镇新增就业1.7万人、失业率控制在5.2%以内的目标任务;着力保市场主体,为企业提供“一企一策”精准服务,不断释放市场活力;着力保基层运转,集中财力办大事,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着力保粮食安全,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实现粮食产量连续六年突破百万吨大关;着力稳预期,加强经济运行监测研判,抓好各项扶持政策落实落地。张淑萍强调,要铆足干劲扩大有效投资。打好招商引资精准战,将利用闲置厂房和消化批而未供土地结合起来,分秒必争抓招商、扩投资、建项目;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突出“抢”字,梳理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力争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确保10月底前全市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开复工率达95%以上;打好债券项目和资金利用速决战。要抓好“十一”长假旅游消费,利用“网红节”和旅游系列推广活动,开展线上、线下营销推广,以特色街区为依托,千方百计激活消费活力。要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做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不断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造活力。张淑萍强调,要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决完成脱贫攻坚国家普查验收任务,坚决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要坚持不懈把政策红利转化成发展实效,特别是高质量做好“十四五”规划。要盯紧目标抓落实,以一鼓作气、背水一战的决心大干100天,奋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会议就完成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消化处置任务及抢先抓早落实辽政办30号文件精神进行了安排部署。市政府班子成员参加会议并结合各自分管工作进行点评。市发改委、统计局、商务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及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别汇报经济运行情况及下步工作打算。09/14
- 推进土壤污染治理建设美丽丹东丹东新闻网讯记者王俊9月9日,2020年“丹东环保世纪行”活动启动,活动主题是“推进土壤污染治理,建设美丽丹东”,时间为9、10两个月。本次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推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坚决贯彻党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紧扣市人大常委会监督重点,回应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活动中,将通过报纸、电视、新媒体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聚焦突出问题整改,重点推动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中提到的我市相关方面工作;聚焦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包括农用地分类管理、建设用地环境风险管控,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地块风险分级情况,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及工业园区周边土壤监测情况;聚焦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重点围绕农用地、企业、农村相关问题开展工作;关注破坏土壤环境的违法行为和典型案件依法查处情况。启动仪式后,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査组赴振安区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工作,结合环保世纪行活动实地走访检查。执法检査组先后走访了东环垃圾处理有限公司,详细了解垃圾焚烧发电等建设项目进展情况;前往鸭绿江工业园区,实地查看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气、水处理系统。执法检査组听取了振安区关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汇报,予以肯定并指出:振安区农村面积比较大,要结合重点、克服难点,全力做好水源地保护工作;要做好土壤污染防治自查工作,盯住点、控制面,做好水、气、土、重点企业相关工作;要上下联动,检查与自查工作相结合,摸准情况,为切实解决问题做好准备,努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下一步,要以保障民生为宗旨,大力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加快形成崇尚自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09/11
- 丹东首届网红节启动丹东新闻网讯记者陆丽明9月10日,以“线上丹东无限未来”为主题的丹东首届网红节正式启动。活动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城搜罗十大网红餐厅、十大网红产品、十大网红达人、十大网红小吃、十大网红景点,打造最具丹东特色的网红标签。据了解,此次活动由丹东市委宣传部、丹东市商务局、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振兴区人民政府(合作区管委会)主办。活动旨在抓住“十一”黄金周契机,面向全网推荐丹东优质旅游资源,为游客指引丹东知名旅游景区、餐饮机构、地方特产、特色小吃,营造一站式“吃喝游乐购”的消费体验,建立健康发展新模式,扩大行业、产品融合新影响,促进地方品牌建设新发展,形成商业商贸聚集新业态。本次活动的报名时间为9月10日—14日,评选结果将于9月29日公布。09/11
- 全市信用工作提质增效 建立“人才库” 启动“直通车”丹东新闻网讯崔光辉记者邢漫9月9日,从市信息中心了解到,市信息中心多措并举做好全市信用工作,在建立全国首个信用管理师人才库的同时,启动“绿色直通车”,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打造本地区“诚信丹东”信用品牌,使信用丹东网站发挥为群众办实事、便捷服务的功效,市信息中心在发挥信用网站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开发建立了全国首个信用管理师人才库,为企业规避金融风险、政府采购和工程招投标储蓄信用人才。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5名信用管理师纳入人才库。同时,为全面提高我市三季度“双公示”信用信息数据量,市信息中心通过视频会议方式组织东港、凤城和宽甸等县(市)区召开6场“双公示”技术远程视频培训会,培训350余人。重点围绕上报“双公示”信息容易发生的错报、漏报、延报等问题,一对一解答,逐个解决。目前,我市三季度“双公示”上报数量已超过全国261个地级市平均水平。为帮助复工复产企业走出困境,市信息中心为每一批符合条件的重点保障企业开展信用状况核查。在第五批核查中发现3家企业存在行政处罚公示信息后,市信息中心主动对接,特事特办,对3家企业启动信用修复“绿色直通车”,简化修复流程手续,压缩修复时间,加快失信企业主体信用修复进度,仅两个工作日就帮助企业完成了信用修复。此外,结合丹东信用体系建设总体思路,市信息中心把“信易批”与市行政审批大厅行政审批事项相融合。将信用承诺书嵌入审批流程,对符合条件的守信主体在申报材料不齐备的情况下,书面承诺在规定期限内补齐材料可先行受理,优先享受“容缺受理”“容缺审批”等便捷服务,推进便民利民流程,为守信者节约办理时间成本。对信用良好的企业或个人优先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并结合企业信用情况,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变传统的重事前审批为重事后监管,实现快速准入,有效提高审批效率,方便企业办事。09/10
- 市民“零距离”感受食品抽检丹东新闻网讯记者戚文9月8日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你点我检”专项监督抽检活动抽检环节的第一天。上午10点,在振兴区通春农贸市场,市市场监管局食品抽检科的工作人员分别来到豆腐、香肠、猪肉、蛋糕4种食品摊位,随机抽取11批次抽检样品。与以往不同的是,与工作人员一同来抽检的,还有事先邀请的几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普通市民,被抽检摊位是代表、委员、市民现场随机选取的。从选取食品摊位,到选择称重食品,再到装袋付款,市民全程参与抽检过程。“眼见为实。这样的抽检,我们更放心。”参与活动的市民代表说。抽检的食品随后被送到市检验检测中心。在这里,11批次抽检样品通过专业设备检测是否超范围、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否有兽药残留等食品安全问题。“我们首次让市民参与其中,一是增加抽检的透明度,让市民知道食品抽检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二是听取市民意见,让大家吃上食品安全的‘定心丸’。”食品抽检科科长王旭介绍。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了“你点我检”专项监督抽检活动,改变了以往职能部门确定抽检对象的固定模式,在前期收集市民调查问卷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抽检10种食品。下一步,市场监管人员将到福春、客来多等客流量较大的农贸市场以及大型超市、餐饮店铺进行抽检。上述10种抽检食品,每种将抽检5个批次,共计50个批次。整个抽检环节将在9月15日前全部完成,检验结果将于10月初在市市场监管局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公布。对不合格食品,将按照《食品安全法》对相关商家进行处罚。09/09